「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
說這句話的,正是一名叫鍾芳蓉的高三女生,也是幾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總分676!
到底是怎樣的家庭養出這樣的貴女?竟敢選擇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要知道這可是個沒「錢途」的專業。
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她家裡肯定富裕,才敢報考如此冷門的專業,將來不在乎賺錢。
但沒想到,鍾芳蓉是留守女生!
不到一歲開始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因為父母為了討生活,不得已去外地打工。
上高中之後,讀的是寄宿學校,不讓拿手機,半個月才能跟爸爸通一次電話。
可以說,她的成長道路幾乎看不到父母的身影,就連鍾芳蓉的父親都說:
「覺得有點愧對她,陪她的時間很少,像家長會我一次都沒參加過,也就只有過年回家的時候可以陪她,很愧疚。」
鍾芳蓉父親
在得知50多名老師乘坐9臺車,抱著煙花炮竹走了30多裡鄉間道路到村裡報喜。
清華北大的老師上門爭搶女兒的時候,鍾芳蓉的父親激動無比!
知道女兒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後,父親也很擔心就業和前景問題,但最終表示還是選擇相信女兒的選擇!
誠然,在很多人眼中,這個從湖南耒陽考出來的女孩,選擇這麼一個不能賺大錢,不能當大官,一輩子清清冷冷的專業,實在不明智。
但我請大家關注一下,她選擇考古的原因:受樊錦詩先生影響!
被譽為:「敦煌的女兒」!從1963年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至今,研究敦煌文化。
同樣的沒賺大錢,更沒入仕途,她的履歷可以用一句話概括:衣帶漸寬終不悔,心系敦煌四十載!
樊錦詩先生
現在終於明白了,也理解了鍾芳蓉為何會選擇如此冷門的專業,視樊錦詩為偶像的姑娘,我很欽佩。
因為我相信,一生只為一事的鐘芳蓉,是真正的貴女!
這種「貴」體現的是精神世界的富足,家國情懷的胸襟,遠不是金錢,權利可以相提並論!
樊錦詩與敦煌壁畫相伴
鍾芳蓉是真正的後浪,讓我想到意氣風發的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道: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對於鍾芳蓉來說,她有青雲之志,這個志向可以支撐她成就不菲的事業。
樊錦詩的名字刻在了敦煌,承載住歷史的車輪!
鍾芳蓉呢?或許有天我們能以國家文物保護專家的身份再次認識她,也許是在電視上,網絡上看到她的最新近況。
她自有一腔熱血,畫地為牢,拼出個一席之地!
因為唯有少年與愛永不老去,即便披荊斬棘,丟失怒馬鮮衣。
面對北大歷史系考古這個冷門專業,鍾芳蓉不計「錢程」,只說:「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
她的逆襲,不只體現在知識改變命運上,更在於如樊錦詩先生般思考透徹了 ,
「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要做什麼?」
這讓我再一次對教育有了新的思考,除了古代的「學而優則仕」,除了當代的「出名賺大錢」,更有「我喜歡就夠了呀!」
文丨趙碎碎說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