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隋大將軍,楊廣曾感嘆:只要他在突厥怎敢來犯

2020-12-20 老屋遇史

引言:

浩瀚的歷史長河中,能夠被大眾記住的良臣將領鳳毛麟角,但是真正為百姓拼過命的人,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絕對不會忘記他。大唐盛世,是無數中國人魂牽夢繞想要重溫的歷史。而這一切的開始,都繞不開鼎鼎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因為不是嫡長子,李世民的皇帝之路走得異常崎嶇,而一直陪在他身邊不離不棄的就是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執掌中宮多年,得到前朝後宮一致讚賞,而長孫皇后的兄長長孫無忌也是李世民的心腹大臣,是唐太宗時期的宰相,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李世民劇照

能夠教養出這麼優秀的兒女,長孫皇后的父親長孫晟自然也不是無能之輩。他是歷史上真正的金刀駙馬,深受楊堅和楊廣的信任,多次奉命出使突厥,憑藉他出眾的謀略,保證了中原和突厥幾十年的和平。後來有人評價他說:只要有長孫晟的存在,突厥就一定不敢來冒犯。長孫晟的祖籍是河南洛陽,他出生於鮮卑族,是北魏太師、北周的高官長孫兕第三個孩子。他生來就是非常聰明,對待歷史有所涉及。他非常擅長騎馬射箭,身姿比一般人都要矯健。當時的北周王朝非常崇尚武藝,很多的貴族子弟都因為自己擁有武藝而感覺非常了不起。但是每一次和長孫晟一起騎馬射箭的時候,那些原本很出色的貴族子弟武藝都不如他。北周年間,長孫晟一開始做官的時候,起初並沒有名氣,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存在。只有楊堅慧眼識英雄,一見到他,便誇讚說他的才能過人。

長孫晟

大象年間,突厥的頭領可汗派人向北周求婚。北周宣帝將趙王宇文招的女兒封為千金公主嫁到突厥。婚嫁期間,北周和突厥為了顯示各自的實力,都精挑細選找出最優秀的勇猛的將士,護送公主。北周曾經先後派了十多名使者一起前往突厥,但是突厥的首領可汗對他們都非常輕視,唯獨特別喜歡長孫晟,經常和他一起去打獵遊玩。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長孫晟留在那裡的時間長達一年。有一次,長孫晟和可汗一起出去打獵,遇到兩隻雕一路飛著去尋找肉吃,於是可汗就給長孫晟兩支箭,告訴他說:「請把它們都射下來。」於是長孫晟就向著兩隻雕所在的地方一路奔去。正好就在這個時候,兩隻雕相互搶奪食物。長孫晟就用了一支箭把兩隻雕同時射了下來,這也是成語「一箭雙鵰」的出處。當時可汗的弟弟在部落裡面比可汗更得到大家的喜歡,可汗對於這件事情耿耿於懷。

長孫晟

於是他的弟弟暗中培養心腹之人,與長孫晟結盟。就在這個期間,長孫晟有機會去靠著突厥的地勢形貌,以及各個部落之間的關係。等到楊堅擔任北周的丞相之後,長孫晟從突厥回來帶回了詳細的突厥的信息。楊堅看到之後非常高興,將長孫晟升官。後來,楊堅推翻北周的統治,建立了隋朝。突厥的可汗因為隋朝向他進貢的禮物太少。於是假借著千金公主的名義,勾結其他部落,準備向隋朝展開進攻。當時因為隋朝剛剛建立,國內的形勢尚且沒有穩定,隋文帝對於突厥的這一舉動感到非常害怕。於是他命人開始修築長城。長孫晟早就知道突厥的部落裡面,各個王族自立為王,他們互相猜忌。對他們最好的計謀就是讓他們內部首先開始自相殘殺。於是他向楊堅上書,仔細分析了突厥內部的情況。而且對於這個情況提出了"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提議。

楊堅

隋文帝楊堅看到這之後非常激動,將長孫晟召過來一起分析。長孫晟開始口述突厥的整個形勢,並用手進行比劃那些山川河流。他將突厥內部的虛實,都掌握得一清二楚。隋文帝聽到之後對他表示十分的讚賞,而且把他的計謀全部採納了。隋文帝接著就對突厥的各個部落實行了反間計。他故意與其中的一個部落交好,贈送他們禮物。之後等到那個部落的使者帶著禮物回訪的時候,將他帶入另一個部落的使者面前。反間計成功之後,楊堅命令長孫晟為車騎將軍,讓他帶著大量的禮物和錢財去可汗的弟弟面前,與他結盟,讓他歸附隋朝。使用這種方法以後,突厥的內部果然是開始分裂。可汗就被孤立起來。第二年,隋文帝下令將準備攻打南方的軍隊撤回來,把所有的兵力集中起來,專心攻打突厥。沒有過多久,突厥的大軍開始入侵隋朝的邊境。

楊堅

當時正在軍中擔任將軍的長孫晟趁機離間突厥,他派人對另一個可汗說:「其他的可汗每次來我們這裡打仗的時候,都是獲得了很大的勝利。而你剛剛來到中原這個地方,就一直被打敗。這簡直就是突厥人的恥辱,難道你就沒有感到非常的羞愧嗎?而且你和他們的兵力原來都是差不多的。現在他每天都獲得勝利,大家都很推崇他,而你們現在是出師不利,沒有為國家帶來好處。等到了你回去的時候,另外的可汗一定會把所有的罪責都怪在你的頭上。達到他原來的目的,而一直跟隨你的將士都被消滅了。你好好地想想,你用什麼辦法可以對付他?」長孫晟接著勸告他說,「你現在還不如和我們隋朝相互聯合,我們互相配合,才能讓大家都變得更加強大。何必一定要損失大量呢?」。於是這位可汗就跟著長孫晟一起去面見楊堅。

城門

長孫晟去世的時候,還不到六十歲。隋煬帝楊廣表示非常的惋惜。當時楊廣巡視北方的邊塞時,在雁門被突厥的人圍困。在這個危機的時候,楊廣不禁感慨道:如果長孫晟還在世的時候,我一定不會被突厥逼到這個地步。

楊廣

結語:

長孫晟同突厥來往的幾十年間,雖未曾指揮過大型戰役,卻憑藉自己的謀略,巧妙化解矛盾,守護邊疆百姓,為民族團結做出傑出貢獻。長孫晟的武藝連突厥人都稱讚,他們說聽見長孫晟的弓箭的聲音,就好像是霹靂;長孫晟騎馬的速度非常快,快的程度和天上的閃電一樣。正如南宋文學家葉適所言:長孫晟有勇有謀,通過鑽研敵人的弱點,沒有消耗太多兵力便可使北疆安寧,他的功勞遠遠超過當年衛青、霍去病用兵百萬才得以收復匈奴。

相關焦點

  • 隋楊廣——千古難以比肩的有為帝王
    對於開國皇帝來說,江山是他親自打下來的,因此御駕親徵並不稀奇,但對於第二代及之後的皇帝來說,則鮮見主動御駕親徵的,因為皇帝都怕死,親臨前線風險巨大,一旦戰敗就很可能丟命或被俘,所以皇帝總是遙控指揮。例如,宋真宗御駕親徵是被寇準等主戰大臣的逼迫之下而為之。面對遼國來犯,他首先想的是逃跑。如果逃跑則北宋亡矣。御駕親徵可提振三軍士氣。
  • 楊廣五大猛將 :來護兒墊底, 一人秒殺李元霸 ,一人橫掃瓦崗寨!
    第五 來護兒來護兒,江都人,曾跟隨楊廣徵討高句麗,也曾討伐過楊玄感的叛亂,作戰以勇猛著稱。楊義臣多次與突厥做戰,履勝突厥。楊義臣也曾隨楊廣徵討高句麗,與高句麗的名將乙支文德連戰七場,七戰皆捷,可謂神勇無比。隋末,四方反賊並起,楊義臣擊敗了多路叛軍,名震天下。楊廣見楊義臣威名太甚,有些擔憂,就將楊義臣召回朝廷。最後,楊義臣病逝於官任上。第三 賣鐵杖賣鐵杖,早年是一個給陳國的皇帝打傘的撐傘兵。這位老兄步履如飛,跑起來比馬還快,可以日行五百裡。
  • 從和親使者到突厥剋星,看長孫晟如何「一箭雙鵰」平外患
    長孫晟在歷史上是個很有意思的人物——他沒什麼文化,卻智謀超群,是隋朝著名的謀略家、外交家,也是隋朝削弱突厥勢力、平定突厥外患的最大功臣;他武藝高強,留下的成語「一箭雙鵰」流傳至今,一生卻沒指揮過重大的戰役,但突厥兵將卻畏之如虎,稱其為「霹靂將軍」,後世也將其列入
  • 男兒當如長孫晟:唐太宗嶽父對突厥的肢解,是以夷制夷的最高境界
    自漢唐以來由於北方突厥(或匈奴)人對中原人的騷擾,漢朝曾對其發動多次此戰爭,在漢武帝時迫於他的武力,突厥人表現相當溫順不敢輕舉妄動,由於漢未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混亂局面,讓突厥人日益強大起來。在李世民剛登基吋突厥人曾打到離長安20裡的城下。在李世民登基3年後。
  • 在《隋唐演義》中,威名赫赫的開隋九老結局如何?僅兩人得以善終
    楊素出身弘農楊氏,乃是北魏諫議大夫楊暄之孫、北周驃騎大將軍楊敷之子,與隋文帝楊堅乃是同族;因率水軍東下攻滅陳朝,以功拜荊州總管,封越國公。而且楊素還是扶持楊廣上位的關鍵人物,但楊廣繼位後忌憚楊素,楊素本人功高蓋主。他本人也知道楊廣忌憚他,故而後來謀反,失敗後被殺。真實歷史上是他兒子楊玄感造反,導致滿門抄斬。 TOP、8 定彥平 定彥平是著名的雙槍老將,武功高強,起初定彥平為隋朝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後來辭退海州大帥,歸隱田園。
  • 隋煬帝楊廣:被電視劇毀掉的一代雄主
    說到隋煬帝楊廣,似乎所有官方的評價都不是那麼好,比如「荒淫無度」、「窮兵黷武」、「窮奢極欲」等等,幾乎能夠用在昏君身上的詞彙他都能算得上。然而歷史上的隋皇楊廣,當真是一位無道昏君麼?然而歷史上,獨孤皇后之所以讓隋文帝廢掉太子楊勇,正是因為楊勇寵愛妾室,而楊廣卻與妻子蕭美娘伉儷情深。雖然後代史書都說隋煬帝貪戀美色,但是正史上,他的後宮有品階與名分的妃嬪只有七個人,而且他並不寵愛,他的正宮蕭皇后一直寵冠六宮。
  • 長孫晟對突厥了如指掌,隋文帝聽從了他的意見
    他邊講邊用手比劃地形,對突厥的形勢了如指掌,隋文帝聽了連連點頭,最後全盤接受了他的主張。文帝派太僕元暉去西突厥見達頭,送他狼頭纛,把他吹捧了一番;後來達頭使者來朝見,隋朝人又故意把他們安排在沙缽略的使者之前,這一來果然引起了沙缽略對西突厥人的懷。長孫晟後來又去東北,在當地少數民族的幫助下尋找到了處羅侯的住地,進一步加深了和他的聯盟。
  • 真正的射鵰英雄傳—為大隋朝守衛北方邊疆的突厥剋星:長孫晟
    攝圖的弟弟處羅侯,部眾不算很多,但謀略奇多,部眾非常擁戴他,這一點遭到了攝圖猜忌,處羅侯內心恐懼。另外一支大邏便(阿波可汗),畏懼攝圖但又受其牽制,沒有安定之心。 針對突厥內部這些不穩定因素,長孫晟明確提出了「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策略。意思就是結交遠方的盟友,攻打與鄰近的地區敵人,離間強者結盟弱者。
  • 隋文帝對突厥基本政策的實施,長孫晟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策略實行中,長孫晟以多種身份多次出使突厥,往返於隋廷長安與突厥牙帳之間,使隋朝在處理與突厥關係時,經常處於有力的地位,從而鞏固了隋朝的北疆。長孫晟曾作為和親使者,三次出使突厥。古代經常使用和親政策,和親是為了不輕易使用武力和戰爭來改變現存的敵對狀態,建立和平、友好的關係而使用的政策。
  • 開隋九老都什麼下場?有4個虛構人物,為何誰也不敢惹靠山王楊林
    同時楊林還是隋煬帝楊廣的叔叔,是大隋朝的靠山王,手下十三太保個個武藝高強,身經百戰。這個人了不起,是他撐起了大隋朝後期的半邊天。可這樣的人,卻不受楊廣的待見,為什麼?因為你太牛了,太牛的人,不太好控制,很顯然楊廣不喜歡大隋朝有這麼牛掰的人。
  • 公元618年,那個 細 雨綿綿的傍晚,叛軍開始行動了,楊廣借酒消愁
    然而,公元604年,楊堅的兒子楊廣弒父篡位後,就揭開了大隋王朝迅速衰亡的序幕,僅僅用了14年,便使繁盛的隋王朝重蹈了大秦帝國二世而亡的覆轍。 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次子,年輕時就顯示出文才武略,寫過不少的詩詞,也曾率軍親徵討伐陳國完成了江山一統,為了經濟建設,開鑿了大運河,貫通了南北水路交通,為了開闢疆域,遠徵谷渾,三徵高句麗,在文治方面,廣開科舉,吸納人才,應該說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
  • 義成公主是楊廣妹妹,和親突厥嫁了四次,四個人還是父子
    在歷史的書頁裡風雲莫測,義成公主上一刻遠嫁突厥,下一刻國破家亡,經歷了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遠嫁突厥心在隋 本文只允許自媒體號」新語說古今「轉載和發布,其他名稱帳號皆為抄襲。
  • 曾幫助大唐建國的突厥,後來怎麼被大唐給玩死了?一個原因最致命
    583年因隋分裂離間,分裂為東突厥、西突厥,分別於630年和657年滅亡,後突厥於682年復國,193年共立國,曾對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等朝代構成極大威脅。根據史書記載,李淵父子能夠在起兵後迅速崛起,離不開突厥的支持。事實上,突厥的力量並不弱,大約在六世紀時,它脫離了柔然的統治,不斷吞併其他部落,最終建立了突厥汗國。
  • 隋朝權臣楊素,讓人難以界定他是人渣還是豪傑,但能力不可否認
    此外,在成語「破鏡重圓」裡面也有楊素的故事,楊素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大隋的權臣,但很多人忽略了他也有不得志的少年時代。圖片:楊素少年時代劇照1、莫欺少年窮青春和少年意味著什麼?楊素在北周吞併北齊的戰爭中,曾經和北齊的主力軍進行過遭遇戰,在多次不利於北周的戰役裡,楊素都曾力挽狂瀾,扭轉戰局,讓戰局對北周一方有利。隋朝建立以後,隋文帝面臨兩大對手,一個是北方的突厥,一個是江東的南陳,在對付突厥和滅亡南陳的戰鬥中,楊素也發揮了巨大作用。
  • 大隋亡於三徵高句麗,也是二世而亡,卻與秦朝是質的不同
    楊堅篡位、大隋代周,隋朝的立國時間是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隋煬帝楊廣被殺、李淵接受隋恭帝禪位;公元619年,王世充廢黜楊侗。所以,公元618年,可以認定為大隋的滅亡時間。於是,大隋的壽命是39年。但是,這個時間還可以更長一點兒,因為要把北周滅北齊的時間算進來。公元576年,周武帝宇文邕,北聯突厥、南和陳朝,發動了攻滅北齊之戰。這段時間也可以算作大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