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孩家庭出遊尷尬了!景點套票、酒店親子設施多為「2大1小」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帶著倆娃一起出行,尤其是現在的暑期旺季。 但現實情況有時略顯尷尬。無論是景區推出的親子套票,還是酒店的家庭住宿,大多還是參照原來「2大1小」的標準,這也讓二孩家庭多了不少出行的煩惱。
-
「全面二孩」一年了,為何超半數家庭不想生二孩?
她們不想生二孩 「我照顧一個娃,已經夠累了,全家每天都為了娃忙得團團轉,還經常因教育理念不同發生爭執,說什麼也不會再生了。」北京市朝陽區全職媽媽陸女士是獨生女,按政策幾年前就可以生二孩,但是兒子今年都9歲了,她仍然不想要二孩。 陸女士的丈夫收入較高,父母住一個小區,身體也不錯,按理說再養育一個孩子的條件都具備。陸女士卻不這麼認為,她覺得生了孩子就一定要把孩子照顧好,給予好的教育,「這是對孩子的人生負責。」
-
爸媽生不生二孩幼兒拉開辯論賽 幼兒園開「二孩課」
部分大班孩子明顯表現出對小班孩子行動力差的不耐煩,經過老師現場指正,才高高興興牽著手玩。 天河區教育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表示,幼兒性格養成關鍵期在於3~6歲,抓緊二孩課程,是未來學前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廣州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周燕認為,除了幼兒園擔起教育責任外,最重要的是家長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在良好的家庭氣氛中,促進兩個孩子自我全面發展。
-
「全面二孩」經濟學:二孩產業鏈「錢景」廣闊
好好的媽媽在8年前生下她後,又在去年8月生下弟弟仔仔。當你還在糾紛「生不生老二」的時候,一大批人已經盯上了「二孩的錢包」:成都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一年以來,已帶熱了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婦產醫院 二孩媽媽佔了一半床位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一周年,婦產醫院的忙碌是顯而易見的,記者從市內多家私立婦產醫院和月子中心了解到,二孩媽媽幾乎佔了產婦數量的一半。產婦數量激增,成都新生堂婦產醫院將開設一家分院,以解決產婦的激增。
-
二孩時代:湖南二孩生育井噴 醫院產科嚴重吃緊
通訊員 陳穎攝 編者按 11個月之前,湖南二孩政策正式實施。時至今日,二孩媽媽要麼剛好到了預產期,要麼已經在給寶寶餵奶,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波生育高峰也如期而至。然而,二孩生育政策並沒有實施之初那般令人皆大歡喜。
-
養孩成本較高 成都超六成職場媽媽不想生二孩
■天府早報記者冷宏偉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在職場中打拼的成都媽媽們,如何看待這一項政策呢?智聯近日發布2017年成都地區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報告指出,成都本地一半職場女性尚未生育,一孩職場媽媽中有62%不想生育二孩。調查數據一半職場女性尚未生育當代女性同時面臨來自職場、家庭和社會的期待,女性不僅需要在職場上與男性一樣「衝鋒在前」,在家庭中也需要承擔家務、贍養老人、養兒育女等職責,社會 對女性的要求似乎也越來越高。此外,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很多女性又面臨著是否再生育一個孩子的問題。
-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滿五年了,二孩家庭過得怎麼樣?
2021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已滿五年。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調查發現,越來越多家庭進入「二孩時代」,他們的生活苦樂參半,養育心態也在悄然變化。相比起生二孩來說,他們發現養二孩更需要勇氣,而老人的幫助成為他們最大的底氣。
-
幼兒園開了「二孩課」 幼兒激辯「到底需不需要二孩」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已兩年有餘,數以百萬的二孩寶寶呱呱落地,帶來一個家庭兩個小孩的相處問題。據天河區金穗幼兒園最新調查顯示,幼兒園獨生子女和二孩幼兒的人數,分別佔總人數的51%和41%,其餘8%來自二孩以上家庭。前兩者比例不相上下,需要幼兒園教育課程指導大小孩和諧相處。 5月中下旬,天河多家幼兒園陸續展開「二孩時代」活動,在不同的情境中,幼兒園和家長找到二孩教育的經驗和問題。
-
最近生二孩的媽媽比初產婦還多
生二孩的產婦佔了2/3 「生二孩的產婦佔了2/3,生第一胎的反而成了少數。」市人民醫院產科護士長餘麗華說。這種趨勢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之前幾年,生二孩的產婦(農村戶口或其他政策允許的情況)佔了大約1/3,而從去年初開始,這個數字緩慢上升。去年七八月份明顯多起來,從懷孕時間來看,與「單獨二孩」政策出臺的時間剛好吻合。
-
醫生累得哭,助產士累到吸氧 二孩生育高峰真的來了嗎
醫生累得哭,助產士累到吸氧 二孩生育高峰真的來了嗎 2016-12-19 10:29:56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段涵敏] [編輯:曾曉晨湖南日報記者 唐俊 攝 華聲在線訊(記者 段涵敏)2016年伊始,中國實施了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宣告終結,二孩時代正式來臨。 「全面兩孩」政策落地近1年,省會長沙的一些大醫院產科頻頻「爆滿」,掛號難、檢查難、找床位難,分娩人數猛增,產科醫護人員更是忙到飛起、累到不行。 二孩生育高峰真的來了嗎?
-
二孩潮殺到 幼兒園開"二孩培訓課" "小豆丁"學餵奶
學餵奶、學推車、學哄孩子,這是廣州南湖德譽幼兒園即將在小、中、大班開設的「二孩培訓課」。幼兒園小豆丁學餵奶幼兒園的「二孩課室」裡,有一批新奇的教具:布娃娃、嬰兒碗、手推車,搖搖床、浴盆、尿不溼。日前,在幼兒園的開放日上,十多個孩子圍著馮老師,學習如何照顧弟弟妹妹。課室外等候的媽媽中,有不少人已經孕相明顯。
-
38歲二孩媽獨自帶娃累出「腰突」
√正確方式: 先蹲下再抱寶寶。 ×錯誤方式: 彎腰直接抱起寶寶的方式很容易傷腰。
-
二孩媽媽心力交瘁的日常
寫文對我來說也算是一種自我放空,於是便有了這篇「二孩媽媽心力交瘁的日常」。我以前覺得,現在當父母挺難的,白天努力搬磚,晚上聲嘶力竭地輔導作業,周末還要陪娃上各種培訓班,根本沒有什麼自我可言;當媽媽更難,想致力搞搞事業,又怕錯過孩子的成長,但如果專心陪伴孩子成長,可能就會錯過自己的事業黃金期,而且她們的付出還常常被忽略。
-
二孩家庭手足之情面對疫情大考
廣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昱子於今年疫情期間發起了一份題為《2020疫情下的二孩生活》的在線小調查,在對800份網絡投票統計後發現,疫情期間有48%的受訪家長感到疲憊,尤其在二孩家庭中,感到疲憊的受訪者突破一半。疲於應付各種家務瑣事的二孩家長,往往容易忽略處於青春期的老大情感需求。
-
穎咖直播 | 從雞飛狗跳到手足情深的二孩養育秘籍,二孩媽媽的如來神掌
哭夠了,還要振作起來,因為我是媽媽啊,我要讓孩子們在溫暖有愛的環境裡長大啊。可是我自己都要沒有愛了啊!我要時時刻刻關注大寶,生怕大寶擔心弟弟只會分擔他的愛,每天不知道要說多少遍媽媽愛你,真恨不得把心扒開給大寶看,讓他放心我真的很愛他。然而又會怕因為自己的過度關注強化了大寶的擔心,也怕因此真的冷落了二寶。難,難,難。
-
二孩時代,如何規避生育風險
也就是在同一天裡,山東滕州市37歲的孕婦張媛媛被家人送往滕州市婦幼保健院,張女士懷的是二孩,入院時體檢診斷出4項異常,且胎兒巨大。由於家屬拒絕剖宮產,產婦生產時出現意外,最終母子雙亡。統計顯示,「全面兩孩」政策每年將增加600萬到700萬新生兒,加上1600萬左右的正常年出生人口,預計年出生人口峰值將達到2200萬左右。而二孩時代,高齡、高危孕產婦比例也大大增加。
-
38歲二孩媽媽累成「腰突」 疼痛科專家支招一坐一蹲間護腰要訣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黃濤 通訊員譙玲玲、童勝雄)由於長期一個人帶倆孩子,累得腰椎間盤突出,對於38歲的二孩媽媽秦女士來說,最平常的走路彎腰均變成苦差事。近日,秦女士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疼痛科接受了椎間孔鏡微創手術。
-
子母奶粉認為:應當科學提升鄉鎮二孩、三孩家庭育兒水平
二孩、三孩家庭照顧孩子的任務重,因此拖累了孩子媽媽產後的再就業。再加上一胎家庭一、二、三孩家庭的媽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別為12.4、11.5、10.6年,父親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別為13、12和10年。因此,二孩、三孩家庭的收入普遍不如一孩家庭。在本次調研的樣本中,一孩、二孩、三孩家庭的平均月收入是4435、4250、3614元。
-
迷失自我價值缺少慰藉和分擔 二孩媽媽苦樂「新生」
據全國首個「二孩家庭日」調查顯示,70%的二孩家庭將「良好的夫妻關係」列為要二孩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丈夫能幫忙給老二換洗尿布或者哄睡,我會輕鬆很多。」于欣說。陷入無邊無際的育兒瑣事中的她,既找不到自我實現的方式和人生的意義所在,又深感家庭內部關係漸趨失衡,而這些已成為二孩媽媽們普遍需要面對的問題。
-
二孩家庭,如何兼顧、協調好二孩之間關係?這4點不可不知!
自2016年元旦,國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我身邊的鄰居、同事、同學、朋友都在忙著生二胎,看這趨勢我國二孩時代即將來臨。我也順應時代的潮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順利生下小寶。在準備懷二胎前,有充分做好大寶涵涵的思想工作。涵涵也一直期待著我給他生個妹妹陪他一起玩。小寶在肚子裡的時候,涵涵每天還會給他按摩、講故事、親吻他、分享食物讓媽媽代小寶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