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臺協會」(AIT)發言人於13日表示美國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作為,長期政策是不支持「臺獨公投」,以回應臺灣地區「臺獨」組織「喜樂島聯盟」召集人郭倍宏鼓譟「立法院」再修「公投法」以鬆綁「臺獨公投」的舉動,與11日「美國在臺協會」前任理事主席、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研究主任卜睿哲致函郭倍宏以警告有異曲同工的意涵。
如果說卜睿哲不足以代表美國的政策主張,「美國在臺協會」已完全表達了美方對「臺獨公投」的態度,兩方觀點主要體現出三層含義:一是「臺獨公投」的推動會牴觸美國的國家利益。兩岸的和平發展攸關美國的國家利益。「臺獨」片面改變現狀的「獨立公投」有悖美國長期的政策主張。
「臺獨公投」的持續推動或通過將為美國的決策製造困難與障礙;二是「臺獨公投」的推動傷害臺灣地區的切身利益。臺灣地區的「獨立公投」違反大陸的《反分裂國家法》,大陸完全有理由訴諸「非和平方式」來解決臺灣問題,勢必升高臺海的「烽火危機」。臺灣地區的利益恐遭重創;三是美國對臺灣地區的支持是有條件、有限度的。如卜睿哲所言,美方對臺防衛承諾「從來都不是絕對的」。對於「臺獨」的激進行為持續推動,不排除美國會進行幹預。
「美國在臺協會」與卜睿哲的發聲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國對臺政策的兩個重要面向:
一方面美國的戰略定位仍舊是維護臺海的和平穩定。中美關係的良性發展對於美國的發展與穩定是至關重要的,涉及到內政、外交的層層面面。美國並不想使中美關係惡化到難以收場甚至要訴諸武力的層面;另一方面臺灣地區仍舊是「棋子」的戰略地位。美國的戰略優先考慮是美國的國家利益。對於「臺獨」單方面、主動的「獨立」訴求及動作美國是不支持甚至是反對的。美國不會為「臺獨」行為引發的後果或責任「買單」,為其提供安全保證。
「美國在臺協會」與卜睿哲的發言在兩岸高度聚焦,也引發蔡當局及「獨」派的高度重視,對蔡當局大陸政策的走向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也使「臺獨」清醒認識到美國不是其「提款機」,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妄圖利用中美關係博弈複雜化契機,賺取政治資本的「臺獨」投機分子的積極性。之後,蔡當局在大陸政策上可能會採取更為審慎的態度,降低推動冒進或激進「臺獨」政策的風險。但面對敗選低氣壓盤桓不去,2020年「大選」壓力升級、經濟牌難產、人事牌低效、滿意度走低、凝聚力下滑的局面,民進黨很難跳脫舊有的政鬥思維,扭轉依靠美國反制大陸的戰略思維,並對大陸政策進行路線性調整。而美國的警告或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深綠力推激進「臺獨」對蔡當局的即時壓力,但綠營內部的路線、利益分歧與派系矛盾盤根錯節,在潰敗之機有所爆發也很難在短期內消解並走向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