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歷史人物——過得誠,暗殺楊杏佛的軍統特務

2021-02-23 洺人堂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內容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

...

1933年6月18日早上,國民黨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幹事楊杏佛在上海法租界亞爾培路被暗殺身死。

現在我們知道,楊杏佛是死在軍統特務手中的。換句話說,要他命的人就是蔣介石。以楊杏佛本身的能量,其實蔣介石是不大看重的。之所以要殺他,主要是為了恐嚇中山先生的遺孀宋慶齡。

1933年初,宋慶齡發起成立了人權保障同盟,和宋慶齡關係密切的楊杏佛擔任同盟中的執行委員兼秘書長。所謂的人權保障同盟,主要針對的就是蔣介石種種蔑視人權無法無天的行為,另外呼籲一下停止內戰團結抗日。

此舉引起了蔣介石的極大不滿,但礙於中山先生和宋美齡的關係,他還真不能拿宋慶齡怎麼樣。於是,他選擇找楊杏佛的麻煩。

這種暗殺的活計,當然要嫁給特務頭子戴笠來辦。戴笠接到任務後,很重視,找到黃埔軍校五期畢業生趙理君擔任行動組組長來完成這個任務。除開趙理君之外,參與暗殺楊杏佛行動的還有幾人,分別是行動組副組長王克全、李阿大、過得誠、施芸之。

暗殺楊杏佛本來不難,他住在中央研究院樓上,平日裡喜歡騎馬,每天有空就去大西路中山路一帶馳騁個把小時。如果趁在他騎馬放風的時候動手,對久經訓練軍統特務們來說沒有任何壓力。

但是蔣介石卻不想在這裡動手,根據蔣介石的想法,楊杏佛最好是死在法租界宋慶齡的住所附近,一來可以達到恐嚇宋慶齡的作用;二來,人死在法租界,破案的事兒自然是要交給法租界的巡捕房,自己就不用承擔破案壓力。

趙理君等特務們本來準備6月17日動手,只是他們剛到中研院附近就碰到了法巡捕房的巡邏警車。特務們動手都是很謹慎的,見出門就碰到警察,就選擇改日動手了。

18日早上,凌晨6點,趙理君就開車帶著李阿大等人到了中研院附近。到達目的地後,趙理君自己坐在車上,準備隨時撤離,李阿大過得誠等人就下車分散,坐等楊杏佛出門。

8點鐘左右,楊杏佛帶著兒子楊小佛登上汽車出門,一等汽車開車中研院大門,早有準備的四名特務就同時朝著車內射擊。

在此之前,楊杏佛曾多次受到特務們送給他的恐嚇信以及子彈,因此槍聲一響,就知道是針對他的。危急關頭,自知不免又愛子心切的楊杏佛用身子袒護楊小佛,所以特務們只打死了司機和楊杏佛,年僅十五歲的楊小佛卻得以逃過一劫。(額外多說一句,百度百科上關於楊小佛先生的資料沒有死亡日期,也就是說,已經102歲的楊小佛先生應該還健在。)

早在槍聲剛響的時候,趙理君就讓司機發動了汽車準備特務們撤離,沒想到過得誠因為慌亂跑錯了方向,等他找準方向的時候,汽車已經開了很遠。正在此時,法租界的巡邏警車警笛狂鳴。情況緊急,眼見過得誠追不上了,趙理君怕他被捕後洩露消息,在車上朝過得誠開了一槍。

趙理君的槍法不錯,倉促之中還是打中了過得誠,只是沒有打中要害。過得誠自己也不含糊,畢竟是受過嚴格訓練的軍統特務,在出發前就立下了不成功便成仁的血誓,見趙理君對自己開槍,知道趙理君的意思,於是舉槍自殺。

可能是受傷之後,手有點不穩,過得誠自己給自己的一槍從胸側穿過,當場倒地卻依然不致命。

很快,法巡捕捉到了過得誠,他和楊氏父子一起被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

楊杏佛到醫院不久就徹底離開了這個世界,至於身中兩槍的過得誠,當天下午就能說話了。

能說話了,法巡捕自然要問話。過得誠是在軍統系統待過的人,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當然很清楚,刺殺楊杏佛的具體情況他當然不敢說,只是說出了自己參加軍統後的化名以及早就安排好的身份什麼的。

很快,軍統頭子戴笠就知道過得誠說出了化名,他怕過得誠扛不住說出真實情況。於是找到了在法租界當華探長同時也是軍統特務的範廣珍。

當晚,過得誠重傷不治。

故事沒有結束。諷刺的是,在軍統內部中,過得誠一直是一個任務完成後自殺成仁的高大形象。因為戴笠想用這個形象來激勵軍統裡的特務學生們。另外,他的兒子也一直由軍統負責培養,在重慶的時候,還把一條路命名為過得誠路。

感謝閱讀,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本欲暗殺宋慶齡,終是楊杏佛慘死,蔣介石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顯然不會,既然宋慶齡殺不了,那就殺民權保障同盟的其他重要人物。蔣介石、戴笠的目光落在了同盟副會長,總幹事楊杏佛身上。在蔣介石和戴笠看來,宋慶齡是民權保障同盟的精神領袖,而楊杏佛卻是組織內真正幹實事的人,如果宋慶齡失去了楊杏佛這個左膀右臂和得力助手,必然會重創民權保障同盟的基礎,也會給宋慶齡和其他組織成員以震懾,從而達到制止民權保障同盟肆無忌憚地攻擊政府的目的。1933年6月18日早上8點,楊杏佛與兒子走出家門,駕車外出。
  • 民國歷史人物——漢奸特務​趙理君,曾用槍枝換鴉片,老蔣一怒處死
    趙理君在1924年從學校畢業之後,便回家當了一名小學教師,因為他不安於現狀,於是在1931年加入軍統,他也被送到了特訓班內訓練,在這裡,他也成為了一位本領高強,心狠手辣的特務。在上海任職期間,因為利用職務之便賺了不少的黑錢,還曾經從事罪惡的勾當。
  • 聽98歲楊小佛談父親楊杏佛及家族往事
    那時,我正在為群眾出版社寫《民國大案》,其中一篇文章便是《楊杏佛喋血法租界》。所有的文字都是依據資料寫成的,但資料和文字也能帶動情感。當寫到楊杏佛被刺殺時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用自己的身體救下兒子時,我深切地感受到什麼叫父子情深。與此同時,我迫切地想知道:這一案件的具體細節和背後真相究竟如何?楊小佛後來怎麼樣了?我需要的不僅是資料,最好還有當事人的回憶。
  • 民國歷史人物——陳恭澍,黃埔軍統的「殺手之王」
    在民國情報史上,就有這麼一位傳奇人物,懷揣軍旅夢投身黃埔,卻陰差陽錯地當上了軍統特務,還時而英雄時而魔鬼的演繹了一段獨特的人生。他,就是軍統「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恭澍。陳恭澍,原籍河北,生長於北京,黃埔軍校第五期步兵科畢業,綽號「辣手書生」。他一生共策劃參與過200多件暗殺行動,在9年多的軍統生涯中平均一個月要實施兩起,是名副其實的殺手之王。
  • 民國歷史人物——趙理君
    趙理君先前是名小學教師,參加了廣州起義,1928年加入共產黨,1930年,還參加了土橋起義,1931年開始投靠軍統,後任職復興社特務處任情報官、調查組長、偵緝隊長、中校科員等職務,主要負責軍統在上海的活動。趙理君在上海替戴笠幹的都是些髒活累活,他也願意幹這些髒活累活。
  • 「遠東第一殺手」王亞樵,為何慘死在軍統戴笠手上?
    1936年9月20日,民國暗殺大王、遠東第一殺手、斧頭幫幫主王亞樵,在廣西梧州,被國民黨軍統特務暗殺。王亞樵組織9月20日,餘婉君說有事請王亞樵去她家商談,這時軍統特務設下天羅地網。王一進門,特務立即向他撒了一把石灰,王眼被迷,但仍同特務搏鬥,特務們難以近身,不是王的對手。軍統特務原想生擒王亞樵,看勢不可能,即用槍擊、刀刺,王亞樵身中5槍,被刺3刀,當場死亡。特務又用刀將王亞樵臉皮剝去。在撤退途中,為了滅口,又將餘婉君殺死。
  • 為何許多國民黨高級將領權力很大 卻對軍統特務又怕又恨
    從表面上看,軍統局不過是一個負責調查統計的情報部門,實際上,卻是一個龐大的、無孔不入的特務機關。軍統局成立之後,除負責刺探情報、進行反諜工作外,還以刺殺等手段執行任務。抗戰期間,軍統參與刺殺了張嘯林、唐經大漢奸,還對殷汝耕、季雲卿、汪精衛、周佛海等大漢奸展開了刺殺,只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成功。軍統局的權力很大,除了蔣介石和戴笠等少數幾人外,幾乎無人制約他們。
  • 民國歷史大人物——林頂立,臺灣早期黑老大,軍統特工
    有一人成為了抗戰軍統特工中的傳奇人物。林一平,日本名林介之助。江湖人稱,「十一龍頭」、「金門半山」。又用名,林頂立。林一平,又名林頂立同一個人,每一個名字卻都有著不同的傳奇,尤以林頂立為最。林一平以其出色的才幹,成為了閩臺地區『黑白通吃』的人物。得到了日方更進一步的重用。1938年5月,日軍攻陷了中國廈門。日諜田村崇任廈門特務機關長。1939年9月,田村崇被軍統人員刺殺死亡。
  • 唐瑛:輕視楊杏佛,拒絕宋子文,與矮矬公子結合,相伴一生
    民國時期的上海灘有兩對轟動一時的「三角戀」。既唐瑛、楊杏佛、李祖法是一對,陸小曼、徐志摩、王庚是一對。後一對自然不消說,想必現在已經是家喻戶曉,前面一對,大家或許對此知之甚少,今天就且聽我來說說吧!要說起民國名媛很多人並不陌生,可是有一位明日之星般的重量級名媛現在已經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視野,此人便是唐瑛。
  • 民國歷史人物——陳默,軍統抗戰的「頂尖殺手」
    陳默,字冰思,抗戰時期,令上海灘日偽聞風喪膽的軍統「頂級殺手」,因鋤奸大功官階累至軍統少將,而作為中共隱蔽戰線上的一名「無名英雄」、革命烈士,卻長期不為人所知。如果按照今天很多歷史描述的革命前輩走過的道路,也許,陳默以後的路會是一種模板式的描述。如果不犧牲,他要麼是一名「地下尖兵」,要麼奔向蘇區,成長為一名紅色將領。可是,一次意外,卻將陳默的人生塑造的更加傳奇,從一介書生,成為了令日偽膽寒的軍統「頂尖殺手」。1930年春夏,就在陳默即將轉正為中共黨員時,他被捕了。原因是陳默一次在公開場合做演講時,衣服裡的槍被人發覺。
  • 軍統中統同為國民黨特務機關,為何內鬥不止?蔣介石有意為之
    了解國民黨歷史和喜愛諜戰劇的朋友們一定知道,「軍統」和「中統」雖然同為國民黨政府的情報特務機關,但是兩者分屬不同系統,常常在執行任務中互相摩擦,甚至故意從中作梗,破壞對方的行動。更有甚者,直接殺害對方特工。 究竟是什麼仇怨,使得本應是兄弟單位的雙方搞得不共戴天一般?
  • 特務一詞是如何成為貶義的
    但在長期的國共鬥爭史中,特務逐漸演變成了反角,他們擅長陰謀詭計,暗殺投毒無所不能,對共產黨、民主進步人士兇殘狠毒。託民國諜戰題材影視劇長盛不衰的福,「軍統」、「中統」兩個特務機構已是盡人皆知。屏幕上的故事足夠熱鬧,也足夠虛幻,但大都只將特務最「無法無天」的一面無限放大,卻永遠不會告訴你前因後果、個中現實。
  • 戴笠手下第一殺手,卻拄著雙拐走路,還獨自暗殺過毛人鳳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軍統興衰實錄》一書,作者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沈醉是戴笠手底下的四大金剛,又與另外人稱為軍統三劍客,是軍統裡年齡最下卻資歷最老的前輩,當年九一八事變,國民黨大肆抓捕進步人士,而一些重要的人物則交給了戴笠手底下的軍統負責抓捕與暗殺,中國人權運動的先驅者楊杏佛先生就是沈醉所殺。
  • 中國最殘忍的特工組織,敢於軍統叫板,被稱為:「殺人魔窟76號」
    中國民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地下特務組織也是勢力複雜,既有軍統,中統,中央特科,這些廣為人知勢力比較大的老牌特務組織,也有一些特務組織,規模雖小,名氣也不怎麼大,但是卻敢和軍統叫板。這個組織就是1939年9月5日成立的76號,從成立開始就臭名昭著,由著名的大漢奸周佛海當特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這個組織的主力幹將以及創始者是李士群。他早年參加過共產黨,後被捕叛變成為國民黨的中統特務,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又投靠了日本人當了漢奸,是典型的「三姓家奴」。
  • 甜美歌喉鄧麗君曾是「軍統特務」葬禮規模僅次於蔣介石
    很多人一定不會將一向以青春靚麗形象示人的鄧麗君,與臺灣軍統特務聯繫起來。然而,這兩者之間卻偏偏有著聯繫。圖為1981年鄧麗君在金門烈嶼勞軍,與臺灣陸軍士兵合照,親吻少尉軍官的臉頰。最早爆出「鄧麗君是軍統特務」新聞的是一個名叫谷正文的原國民黨軍統少將。而最早發布這一消息的是臺灣《聯合新報》,文章稱鄧是臺灣「安全局」第三處的諜報人員,間諜當了已經快30年了。
  • 軍統特務「三毛一戴」中「三毛」都有誰?他的晚年結局如何
    國民黨軍統特務中,有「三毛一戴」的說法,「一戴」指戴笠,軍統特務頭目;「三毛」則指的是毛人鳳、毛萬裡和毛森。我們知道蔣介石特別注重出身,如果是他的老鄉,是黃埔出身,他就特別信任,特別重用。後來,毛人鳳與鄭介民在爭奪軍統局長一職上,也是煞費苦心,終於勝出。毛人鳳利用職權,常玩弄女性。而且,他的雙手沾滿了我黨革命人士的鮮血,是一個兇狠殘暴之人,比如江姐江竹筠就是經毛人鳳所殺害於重慶渣滓洞的。同時,在昆明,在香港,毛人鳳都製造了包括針對楊傑等人的暗殺活動。1949年,毛人鳳跟隨老蔣去了臺省。
  • 國民黨特務機關中統和軍統的發展
    中統和軍統開始發展壯大,應該從蔣介石第二次復出的1932年說起。中統的發展。1932年左右,因為蔣介石的大力扶植,戴笠的特務組織得到快速發展。原本掌控國民黨特務機關的陳國夫和陳立夫非常嫉妒,授意親信徐恩曾擴大特務組織。徐恩曾奉命在南京建了一個「特工總部」。這個組織一無主管單位、二無公開名稱、三無編制。
  • 最高級別漢奸,軍統多次暗殺都失敗,此人一把菜刀就了事
    最高級別漢奸,軍統多次暗殺都失敗,此人一把菜刀就了事在抗戰時期,無數的英雄兒女為了保家衛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但也有一些人。他們為了自己一點點的利益,就背叛自己的國家,殘害自己的同胞,走上了通敵叛國的道路。
  • 超越諜戰 《我的絕密生涯》揭國民黨暗殺內幕
    《我的絕密生涯》兼具諜戰、暗殺、感情戲等多種元素。整部劇中,由於融入了國民黨藍衣社的真實歷史元素,「暗殺」行動和諜戰並行,有時甚至超越了諜戰的主線,尤其是黃志忠飾演的韓山,從始至終遭到了多次的暗殺,可謂驚心動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