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內容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
..
在民國情報史上,就有這麼一位傳奇人物,懷揣軍旅夢投身黃埔,卻陰差陽錯地當上了軍統特務,還時而英雄時而魔鬼的演繹了一段獨特的人生。他,就是軍統「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恭澍。
陳恭澍,原籍河北,生長於北京,黃埔軍校第五期步兵科畢業,綽號「辣手書生」。他一生共策劃參與過200多件暗殺行動,在9年多的軍統生涯中平均一個月要實施兩起,是名副其實的殺手之王。
陳恭澍
據說陳恭澍尚不及弱冠就因和嫂子鬧矛盾而離家出走,只身前往廣州報考黃埔軍校,1926年入第五期步兵科學習。陳恭澍滿以為成了蔣校長門生,封妻蔭子不成問題。但不想北伐之後,各部整編裁員,陳恭澍下崗了,只能混在南京等著補缺。就在迷茫之際,陳恭澍結識了一位意氣相投的「老學弟」,這就是後來的「特工之王」戴笠(戴笠年齡比陳恭澍大,但卻是黃埔六期肄業,因此只能算是「老學弟」)。
戴笠是陳恭澍的貴人
俗話說,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1932年,陳恭澍開始轉運了。 當年,蔣介石成立了復興社特務處,9月又將其改組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特務二處(此軍委會調查統計局並非通常所說的「軍統」,特務二處才是後來「軍統」的前身),處長恰恰是陳恭澍的知己大哥戴笠。陳恭澍經介紹進入特務處舉辦的特務警員訓練班(也稱「洪公祠特訓班」),1932年底畢業後即被派往北平擔任北平站站長,由此開啟了自己的暗殺生涯。
現南京市公安局就是當初軍統起家的洪公祠舊址
20世紀30年代初的平津,已經成為各派勢力博弈暗戰的舞臺,而陳恭澍無疑是舞臺上的主角之一。1933年,初出茅廬的陳恭澍就與天津站站長王天木合作,成功刺殺投日的前湖南督軍張敬堯。對於自己的處子秀,陳恭澍晚年回憶猶然洋洋得意,「既沒有犧牲,也沒有失誤;不曾連累人,也不曾辜負人」,自覺「完美無瑕」。
張敬堯成了陳恭澍事業上的墊腳石
但陳恭澍也為自己的年輕付出了代價。他組織策劃的刺殺抗日將領吉鴻昌、意欲投日的倒戈將軍石友三均告失敗。特別是刺殺石友三不成反而讓北平站暴露,陳恭澍隻身逃亡,回南京後又被戴笠關了5個多月的禁閉。
1936年,陳恭澍被戴笠釋放,重新任命為天津站站長,成了國民黨抗日鋤奸的先鋒。「七七事變」後,陳恭澍組織遊擊隊2000多人,組成便衣隊協助正規軍對日作戰;在天津組織「華北忠義救國軍幹部訓練班」,訓練學員後派往河北山東等地開展抗戰。同時,陳恭澍也沒有丟掉自己搞暗殺的絕活。1938年3月,組織刺殺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內政部總長王克敏,擊斃日本顧問山本榮治,王克敏受傷。一年後,陳恭澍又在越南河內參與了刺殺汪精衛的行動,結果卻打死了汪的秘書曾仲鳴。
1939年8月,因上海區區長王天木投敵,陳恭澍被任命為軍統上海區區長,在租界「孤島」與日偽血戰。上海三大亨之一的張嘯林、偽上海市市長傅筱庵、公共租界警務處副總監赤木親之等中日高官都死於陳恭澍之手。在上海的2年裡,陳恭澍制裁漢奸一百餘名,破壞日寇軍事設施及焚毀軍需物資等五十餘次,擊斃日本現役武裝官兵約四十名,甚至「很長一段時間,穿制服的日本軍人除了結伴成夥,互相戒備之外,絕不敢單獨一個人在路上走」。
軍統在上海的抗戰標語
1941年10月底,陳恭澍被汪偽特工抓獲,隨即變節投敵。期間,陳恭澍又與軍統恢復聯繫,並暗中提供情報支持。抗戰勝利後,陳恭澍重又回到軍統,但1946年春節前夕被以漢奸罪逮捕,判刑十二年。一年半後被釋放,轉任「中央訓練團勵志訓練班」第一大隊上校大隊長,後又任「國防部綏靖總隊」第一大隊上校大隊長,開赴華北與解放軍進行所謂的政治作戰。
1949年解放前夕陳恭澍隨同國府敗逃臺灣,任國防部情報局第二處少將處長,1969年退休,晚年根據將自己傳奇的經歷寫成《英雄無名》一書,回憶著自己與同事在大陸甘當「無名英雄」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