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人物——張敬堯,鄭介民親自出手暗殺的北洋軍閥悍將

2021-02-13 洺人堂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洺人堂」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1933年5月7日晨,北京東交民巷突然傳出幾聲清脆的槍聲,隨後幾名壯漢衝出六國飯店大門,登上門口黑色轎車,飛馳而去。警察趕到,一男子在自己房間裡,身中數彈,已經斃命。被刺之人身份確定,是曾任湖南督軍的張敬堯。

張敬堯,安徽霍邱人,兄弟四人,二弟張敬舜,三弟張敬禹,四弟張敬湯。最後四個字竟然是「堯舜禹湯」四聖,可他們的作為卻褻瀆了先賢。張敬堯年少時家貧,四處流浪。在山東時甚至殺了人,潛逃到京津地區。可見其生性殘暴。

張敬堯

1896年,張敬堯投入袁世凱北洋軍,入保定軍校第一期學習。1911 年,任第三鎮十一協二十二標標統。辛亥革命爆發,張敬堯率一營為先遣隊開往武昌進行血腥鎮壓,以"殺敵驍勇"提升為團長。二次革命時,從湖北向江西進攻,一路猛攻,被升為旅長。後又進入河南,鎮壓白朗起義軍。滿手鮮血鋪就他的晉級之路,以師長之職調入北京,拱衛袁世凱稱帝。

護國戰爭爆發,蔡鍔領護國軍猛攻四川,袁世凱派出對他忠心耿耿,而且心狠手辣的張敬堯為第二路軍司令進攻四川,晉升陸軍上將。後,在川北洋軍改稱徵滇軍,張敬堯為統領,連曹錕都受其節制。

護法運動引發南北大戰,在湖南戰場傅良佐被擊敗,北洋政府命曹錕為兩湖宣撫使,張敬堯為援嶽前敵總司令,率軍支援。張敬堯對職務低於曹錕表示出極大不滿。張敬堯率兩萬多部隊猛攻平江,此戰成護法戰爭中最慘烈一戰,被稱為「血洗平江」。可見張敬堯的兇殘。

吳佩孚

1917年3月23日,馮國璋重新任命段祺瑞為總理,26日,吳佩孚攻佔長沙。段祺瑞置湖南戰事中功勞最大的直系吳佩孚於不顧,27日即任命隸屬皖系的張敬堯為湖南督軍兼省長。此舉引發了直系曹錕、吳佩孚的不滿,吳佩孚在攻取衡陽後,不再向前。曹錕也私自回到天津,吳佩孚轉而批評段祺瑞引發內戰,呼籲南北和平。張敬堯的任命,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南北大戰的態勢。

張敬堯開始督湖南,在湖南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兄弟四人都在湖南任上了高官,一位湖南人寫了副對聯:"堂堂呼張,堯舜禹湯,一二三四,虎豹豺狼。」除此外,殘酷鎮壓各類革命活動和進步人士,使湖南成為全國白色恐怖最嚴重的省份。毛澤東在湖南創辦的「湘江評論」不到兩月就遭張敬堯查封。

鄭介民

皖系倒臺後,他投靠過張作霖、吳佩孚、張宗昌。1932年,張敬堯竟然投靠偽滿政府,1933年,被委任為偽平津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受命潛入北平,策動內部並勾結流氓做日軍攻城的內應。戴笠的特務處偵知了這一情況,並匯報給蔣介石,蔣介石下達必殺令,一場諜戰大劇上演。

王天木

戴笠與鄭介民密謀策劃後,由鄭介民親自出馬,化裝成南陽華僑富商,住進張敬堯入住的六國飯店,就近偵查摸索張敬堯的起居規律和周邊環境。為一擊中的,鄭介民找來軍統四大金剛中的王天木和陳恭澍商議行動計劃。鄭介民發現,張敬堯每日都會早起,花很長時間修面,這時動手,張敬堯的防備最薄弱,並且不會錯殺衛士。行動由王天木協殺手白世雄執行,就出現了此文開始一幕。這是難得的軍統眾多王牌特工共同行動的,可見軍統殺張敬堯的決心。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民國歷史人物——張敬堯
    張敬堯——北洋皖系軍閥骨幹張敬堯(1881—1933年5月7日),字勳臣,安徽省霍邱縣人,北洋皖系軍閥骨幹。1896年投身行伍,曾入北洋新軍隨營學堂,1906年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畢業後在北洋軍中任職。歷任陸軍第六師十一旅二十二團團長、北洋軍官第三混成旅旅長、江西南昌鎮守使、陸軍第七師師長、護國軍第二路軍司令等。1917年任蘇皖魯豫四省交界剿匪督辦,旋調任察哈爾都統。
  • 前湖南督軍張敬堯想要投敵當漢奸?不存在的,白世維三槍鐵血鋤奸
    1933年5月7日早晨,曾經的北洋軍閥、皖系大將、前湖南督軍張敬堯在六國飯店被突然闖進來的刺客近距離射擊三槍斃命,這位神秘的殺手就是《北平無戰事》中方孟韋的原型——白世維。張敬堯在多方反對下,張敬堯僅在湖南待了兩年就被趕了出來。在那以後,張敬堯越混越差,後來隱居在大連、天津的日租界裡,但他一直渴望東山再起。
  • 軍統菜鳥白世維,成功刺殺漢奸張敬堯,拒絕戴笠30萬巨獎另提要求
    當時日本人極力扶持的人當中就有張敬堯。1、張敬堯其人張敬堯,1880年出生,安徽穎上人。從小就是一副公子哥的性格,橫行鄉裡,每天惹是生非。父母看確實管不住了,趁著袁世凱招募新兵的時候把他送去當兵了。張敬堯在軍營裡面卻混得如魚得水,最後還被送到保定軍官學堂學習。畢業以後分配到北洋軍做標統,還得到了袁世凱的賞識。
  • 《潛伏》、《風箏》中經常提到的鄭介民到底是什麼人?
    在國民黨軍統之中,鄭介民是一個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在他之上,只有戴笠,毛人鳳和他平起平坐。
  • 漢奸軍閥張敬堯,最後如何命喪六國飯店,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故事
    按照特務處內部的術語,所謂嚴厲制裁其實就是暗殺。著即就是從今天就開始馬上執行,七天內必須完成任務。而且蔣介石還特別交代,此次暗殺關係整個華北局勢的安危。所以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一個人的生死竟然關係整個華北的局勢。那麼蔣介石所指的此人,他叫做張敬堯。張敬堯,安徽霍邱人,生於1881年。他有三個弟弟分別叫張敬舜、張敬禹、張敬湯,張家居然用堯舜禹湯給他們兄弟取名字。
  • 聰明反被聰明誤,漢奸張敬堯狡兔三窟,還是被白世維三槍斃命
    張敬堯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大軍閥,北洋時期,他曾出任過湖南督軍。在任上,張敬堯欺壓百姓、橫徵暴斂,引起了非常大的民憤。後來他被驅逐出湖南,再加上北洋政府垮臺,成了「孤魂野鬼」的張敬堯於是傍上了日本人的大腿,當了一名漢奸。
  • 戴笠遇難後,毛人鳳、鄭介民、唐縱三人爭權,軍統誰主沉浮?
    1925年從軍校畢業後,鄭介民到蘇聯莫斯科中國勞動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畢業回國後,鄭介民曾擔任蔣介石的侍從副官,後來在蔣介石的邀請下,鄭介民加入中華民族復興社。1932年3月,鄭介民被選為中華民族復興社幹事,後又兼任復興社特務處副處長,是國民黨十三太保之一。
  • 民國歷史人物——陳恭澍,黃埔軍統的「殺手之王」
    在民國情報史上,就有這麼一位傳奇人物,懷揣軍旅夢投身黃埔,卻陰差陽錯地當上了軍統特務,還時而英雄時而魔鬼的演繹了一段獨特的人生。他,就是軍統「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恭澍。陳恭澍,原籍河北,生長於北京,黃埔軍校第五期步兵科畢業,綽號「辣手書生」。他一生共策劃參與過200多件暗殺行動,在9年多的軍統生涯中平均一個月要實施兩起,是名副其實的殺手之王。
  • 沈醉曾想暗殺毛人鳳,毛人鳳智用懷柔手段,沈醉心軟,事後很後悔
    一九四六年軍統主席戴笠去世後,接班人成了軍統內部最大的問題,毛森、鄭介民、毛人鳳都想坐這個位子,軍統不久就改組為保密局,精簡機構,原來的軍統局八個處長中有七個都被撤職,只剩下沈醉的總務處,當時鄭介民是局長,毛人鳳是副局長。
  • 民國軍閥分「三股勢力15大派系」,你知道是哪些...(純科普文)
    不要擔心,二知先生呈上民國軍閥科普文,一篇文章帶你了解完整的民國軍閥。民國的軍閥來自晚清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北洋政府成為名義上的話事人。此時恰逢歷史的節骨眼兒,各地將領紛紛建立自己的勢力,口頭上敷衍北洋政府。細數民國所有軍閥,基本分為北洋軍閥、西南軍閥、西北軍閥,另外下設15個派系。
  • 民國歷史人物——馬漢三
    民國十四年(1925年)春,馮玉祥退出北平,移駐張家口,就任「西北邊防督辦」,馬漢三則在他手下的劉鬱芬部當文書。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月,當時任天津站站長的陳恭澍到北平 「制裁」王克敏,其時,北平區區長王天木在河北寶坻鄉下主持「忠義救國軍北方支隊」,由書記毛萬裡代理站務,其下有三個外勤單位,北平市內的兩站,站長分別是喬家才和陳資一,察綏站站長即馬漢三。
  • 歷史上的北洋軍閥是被誰打敗的?北洋軍閥是什麼意思?
    清廷派出北洋軍鎮壓起義,攻下了漢口、漢陽,然而,袁世凱看清了全國的形勢,於是,一方面進攻起義軍,一方面私下與南方民軍媾和,再以形勢不可收拾為由逼迫清廷退位,最後當上了民國第一任大總統。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集團掌握中華民國行政大權,他們建立的政府被稱為「北洋政府」。
  • 民國四公子盧小嘉:暴打青幫頭目,暗殺警察廳長,拐跑溥儀弟媳
    由於"鐵三角"聯盟政要家的"官二代"們年紀輕輕就涉足政壇,因此有了眾說紛紜的"民國四公子"之名,並漸漸與紈絝玩樂等"名士風流"韻事密不可分。其中,盧小嘉作為皖系軍閥代表人物盧永祥的兒子,將上海視作自己的地盤,行事十分囂張。
  • 民國歷史人物——鄭毓秀
    這一時期,反對男尊女卑,主張男女平等,維護婦女權利的女權運動高漲,湧現了一大批思想活躍、才貌雙全、勇敢頑強的傑出女性,如秋瑾、陳擷芬、何香凝等炬赫一時的代表人物。在眾多的傑出女性之中,有一個集諸多「第一」於一身的女性,特別引人注目。
  • 推薦:北洋軍閥史推薦讀書目錄——必讀版
    小編語:北洋軍閥史是近現代史研究不可忽視的至為重要時期,在近代中國研究中,北京政府時期的歷史相對處於被輕視,甚至被忽略的狀態。
  • 民國「紙牌屋」(六)鬥法
    解說:原來王汝賢、範國璋乃是馮國璋手下的兩員直系悍將,不願再充當段祺瑞、傅良佐南討護法軍的炮灰,於是在馮國璋的唆使下,突然在前方通電發難,這充滿戲劇性的一幕把本已對立的直皖兩系矛盾激化升級。1918年3月18日,直隸督軍曹錕的手下大將吳佩孚攻克湘北重鎮嶽陽,5天後1918年3月23日,馮國璋被迫重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復任之後段祺瑞虎威大發,親自指揮北洋大軍猛烈進攻,打得護法聯軍丟盔卸甲。1918年3月26日,北洋「後起之秀」理署理第三師師長吳佩孚率軍佔領長沙。
  • 老照片:曾經烜赫一時北洋軍閥大佬們,結局卻少有善終
    袁世凱,北洋軍閥的締造者,近代爭議最大的歷史人物之一,運用高超的政治手腕,逼迫清朝皇室和平宣布退位,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正式大總統。段祺瑞,號稱「北洋之虎」,北洋三傑之一,皖系軍閥首領,乃是袁世凱手下的急先鋒,民國時任總理,在袁世凱稱帝時,段祺瑞堅決反對,只是沒有直接起兵討伐。段祺瑞作為舊軍閥的代表,段祺瑞曾鎮壓北京學生運動,因此是孫中山先生發起的護法運動的主要討伐對象。然而作為中國人,在日本侵略期間,段祺瑞堅決拒絕到偽政權任職,保持了民族氣節,後來突發胃病去世,也算是北洋軍閥中少有的善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