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全球海洋的分類:邊緣海和內海,你分得清楚嗎?

2020-10-18 地理沙龍

我們所生活的星球,雖然名叫「地球」,但是,地球表面超過70%的面積是被海水覆蓋的,真真切切應該是叫「水球」。全球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千米,可以分為四大洋,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是太平洋,面積為16526萬平方千米;大西洋,面積為9165.5萬平方千米;印度洋,面積為7411.8萬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積為1475萬平方千米。

邊緣海和內海

平時我們通常都說「海洋」,其實「洋」和「海」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說「洋」是指海洋的主體,通常遠離陸地,水域面積巨大寬廣;而「海」一般來說是海洋的邊緣部分,通常靠近陸地,是大洋的附屬部分,「海」的面積大約佔了全球海洋總面積的11%左右。

四大洋分布圖

從海底地形地質的角度來說,「海」所在的區域,通常是大陸的延伸部分,屬於大陸地殼,在海底地形類型中多屬於大陸架部分。而「洋」所在的區域,通常是大洋的主體區域,屬於大洋地殼,在海底地形類型中多屬于洋盆部分,水深多在2000米以上。一般來說「海」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邊緣海和內海。

珊瑚海

一、邊緣海

邊緣海,又稱「陸緣海」,是位於大洋邊緣,與大陸的過渡地帶的海洋,邊緣海的一側為陸地,另一側連接大洋的主體。邊緣海通常通過島嶼、半島、群島、島鏈等與大洋分隔,通過海峽或者水道和大洋相連,一般邊緣海與大洋的連接通道較多,水體交換也較順暢。世界上最大的邊緣海,是位於澳大利亞的珊瑚海,面積達479.1萬平方千米,珊瑚海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

亞洲東南部海洋分布圖

世界上主要的邊緣海,包括黃海、東海、南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菲律賓海、安達曼海、阿拉伯海、喀拉海、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北海、挪威海、巴倫支海、珊瑚海、威德爾海、塔斯曼海等海洋。

加勒比海

二、內海

內海,通常深入大陸的內部,周圍被大陸、半島和島嶼包圍,僅僅通過狹窄的海峽或水道與其他海域溝通。內海與邊緣海的區別,主要是看該海域被陸地的包圍程度,以及與其他水道的連通情況,一般來說內海比邊緣海更加封閉。世界上最大的內海是加勒比海,面積達275萬平方千米。

地中海、黑海和裏海

世界上其他主要的內海還有地中海、波羅的海、加勒比海、紅海、波斯灣、黑海、瀨戶內海、愛琴海、亞速海、渤海、瓊州海峽等等。當然,世界上還有一些雖然名為「海」,但是實際上是湖泊的水域,比如裏海、鹹海,由於裏海面積巨大,面積達到38萬平方千米,比很多真正的海面積還大。

北冰洋

喜歡就點下方小手☟☟贊一下吧

相關焦點

  • 我們常說的海洋,其實海和洋是分開的
    根據海洋要素特點及形態特徵,海洋可分為主體部分和附屬部分。主體部分為洋(或稱大洋),附屬部分為海、海灣和海峽。下面就分開回顧一下「海」和「洋」。洋,是海洋的主體部分,約佔海洋總面積的90.3%,具有遠離大陸、面積廣闊、海水較深、具有獨立的潮汐系統和強大的洋流系統等特點。
  • 到底是「海」還是「洋」?你可能一直對「海洋」有誤解
    縱觀全球,有我們熟悉的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但是,2000年國際水文地理組織將「南冰洋」確定為一個獨立的大洋,覆蓋了南緯60度以南的經度360度內海域,自此海洋大家庭增加到五位成員(學術界尚存爭議)。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83:海和洋有何區別
    地球表面陸地面積為1.4×108 平方千米,佔地表總面積的29.2%;海洋面積3.61×108平方千米,佔地表總面積的70.8%。471.海和洋有何區別?地球上互相連通的廣闊水域構成統一世界海洋,根據海洋要素特點,可以將其分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主要部分為洋,次要部分為海、海灣和海峽。
  • 湖泊的分類之海跡湖、構造湖、火山口湖和冰川湖,你分得清嗎?
    湖泊的分類湖泊的形成,同樣是受到了地球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湖泊的不同形成原因,我們可以把湖泊分為海跡湖、構造湖、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喀斯特湖、河跡湖、風成湖和人工湖等九大類。下面我們就來聊聊海跡湖、構造湖、火山口湖和冰川湖的形成過程:千湖之國芬蘭局部1、海跡湖海跡湖是指湖泊原本為海洋的一部分,最終因為地殼運動、板塊運動或泥沙淤積等作用
  • 海與洋:我們不一樣!
    但你知道嗎?其實海和洋是一對孿生兄弟,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兩種水域,它們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地球氣候變化有著重要影響……世界海陸面積比較圖那麼,海與洋到底有何異同呢?今天我們一起一探究竟↓↓↓海與洋:我們各有特性什麼是海呢?海是海洋中與陸地毗鄰範圍較小,相對封閉的水域,是海洋的邊緣部分。
  • 渤海是中國最大內海,卻排不進世界前十,海和洋到底有多大?
    然而,我們習慣了「海洋」這個稱呼,卻忘記了海和洋本不是一回事。事實上地球上真正的大洋只有四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七大洲四大洋。這四個大洋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不過這種劃分在2000年的時候出現了一些變化,世界由四大洋變為了五大洋,多出來的那個就是南冰洋。何為南冰洋呢?所謂南冰洋就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南部海域,這裡以前被稱作是南極海。
  • 海女神談海洋能量和阿拉法粒子及海洋療愈冥想
    請你,和我的錄音一起調用海的能量,並將他修復,我需要一個三維的載體,全部的修復工作由意念完成,請你得知我意圖之後幫助我修復海洋系統。並且將錄音的調用海能量的方法和心念翻譯成普通話(給ly)。  我非常的感恩,海洋的運動已經迫在眉睫,海嘯和災難在海洋系統沒修復之前是非常的危險的,如果沒有休息再生的創造力,就算海洋的運動隨著地球的揚聲軌跡走,也會沒有足夠的能量去支持之後的運作,我海女神,感謝你的天賦和你的善良,並且感謝諸多天使的配合與支持,也感謝傳訊者和諸多人間天使們,在小天使cs與我完成了這次海洋系統修復後(已經完成),我們會呈現一份運用海洋能量的錄音,海洋能量是非常巨大的
  • 《你好生活》與海相遇 呼籲保護海洋環境
    生命如海,珍惜人生閃光片段看一次日出,在海邊騎一次車,享受一次海邊的美食……這些美好的人生嘗試,是生命中閃光的片段,構成了人生的小確幸。人們最難以忘懷的往往是第一次和最後一次,第一次是好奇的初見,而最後一次則是依依不捨的惜別。作為本季《你好生活》最後一座拍攝的城市,嘉賓們來到美麗的福建廈門。
  • 中國統一用地用海分類標準
    經濟日報北京12月10日訊 自然資源部1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稱,中國整合了原來各種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標準。自然資源部發布的《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對原來分散於各部門的用地用海標準進行了統一整合。
  • 我國統一用地用海分類標準
    加快實施「一張藍圖繪到底」國土空間管理整合——   我國統一用地用海分類標準  自然資源部今天(12月1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稱,我國整合了原來各種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標準。
  • 波弗特海,北冰洋邊緣的海
    波弗特海是北冰洋邊緣海。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北部和加拿大西北部沿岸以北至班克斯島之間,北極群島以西,楚科奇海以東。海中島嶼稀少,有無島海之稱。從阿拉斯加的巴羅角(Point Barrow)向東北延伸至派屈克王子島(Prince Patrick Island)的終端地角。東起班克斯島(Banks Island),西迄楚克奇海(Chukchi Sea)。
  • 在廣西欽州茅尾海,遇見最美的那片海,中國「最美」內海之一
    欽州茅尾海是中國最美的內海,被列為中國第七個國家級海洋公園,茅尾海的地形特殊,大海進入了大地的手臂中包一樣,而且欽江匯款,臍帶在這裡一樣的營養,給整個大海的靜謐、溫馨、美麗,財富,家鄉的一樣單純,溫暖,親切而自由,茅尾海因為長得像貓的尾巴,以前被稱為「貓尾海」,後來因為茅尾在沙灘上很發達
  • 好像擁抱天空和海洋做一回海的女兒
    好想擁抱天空和海洋做一回海的女兒好想擁抱天空和海洋做一回海的女兒即使是在這風平浪靜的時候,我也感覺到天空和海洋的那種博大的胸襟,你永遠一眼都望不見盡頭。你隱約聽到澎拜的聲音,仿佛是大海在向你對話,可你就是尋找不到聲音是從哪裡來的。目光投向海洋上方的天空,那種綠那種平靜簡直就是一方淨土法門。
  • 用地用海分類「普通話」@所有人
    自然資源部研究制定的《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於近日印發,這是實施國家自然資源統一管理、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的一項重要基礎性標準,也是實現「一張藍圖幹到底」的前提和基礎。
  • 認識同人系列:海 的 影 子
    此前有關於海的種種「見」聞,大或來源於書本中的描述和媒體的各種渲染。第一次對海的認識,是源於小學時語文老師口中「世界上最遼闊的是海洋」的那句話,但是那時的海,只是我臆想中的一個影子,後來對海的進一步認識,是兄長從青島的海邊帶回的幾張相片。再後來,便是在「全國熱建衛生城,學習張家港」的年代,父親從張家港參觀後帶回海邊的許多見聞。
  •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彭永波博士訪問中科院邊緣海地質重點實驗室
    5月28日至30日,應中科院邊緣海地質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多福的邀請,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地質系彭永波博士訪問了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邊緣海地質重點實驗室。報告會由陳多福主持,來自廣州地化所、南海海洋所和廣州能源所的科研骨幹、研究生等幾十人參加了報告會。
  • 自然資源部發布《分類指南》: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
    ▲發布會現場用地用海分類有了統一的「普通話」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介紹,《分類指南》研究起草過程歷時兩年多,這充分說明了標準制定的複雜性。「多規合一」改革前,相關部門在各自業務領域對用地用海分類都有各自的標準和實踐基礎。
  • 香港科技大學劉紅斌研究團隊揭示中國邊緣海小型浮遊動物生物量...
    的研究論文,揭示了調控中國邊緣海小型浮遊動物生物量及其攝食的主要因子及內在規律。在海洋中,小型浮遊動物是浮遊植物的主要攝食者,是連接海洋食物網中初級生產者和更高級消費者的重要環節,在海洋碳、氮、磷等重要化學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相對於浮遊植物,小型浮遊動物的研究相對較少,人們對於影響其生物量分布及其攝食率的主要因子及其調控機制的認識仍不足,使得很多主流海洋生地化模型忽略了小型浮遊動物在浮遊生物食物網中的重要作用。
  • 從不同角度分析明代涉海小說,淺談明代統治者的海洋政策
    涉海小說是中國古代小說的重要類型,在中國文學歷史發展史上一直處於邊緣型地帶,這和中國地理環境息息相關,涉海小說在不同時代、不同社會背景環境下,它的發展狀態都和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深深烙刻上時代標籤。一、中國古代涉海小說的演變,明代海外運動、貿易的頻繁促進了涉海小說的發展中國擁有著漫長的海岸線,自國以來臨海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都與海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臨海地區的海洋生產環境和生產方式,形成了與內陸文化截然不同的海洋文化,這種海洋文化對古代小說的創作產生深刻的影響。
  • 自然資源部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
    二、研究制定《分類指南》的過程《分類指南》研究起草過程歷時兩年多,這充分說明了標準制定的複雜性,既需要技術和理論基礎,也需要實踐基礎。「多規合一」改革前,相關部門在各自業務領域對用地用海分類都有各自的標準和實踐基礎。城鄉規劃管理部門有《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土地管理部門有《土地利用現狀分類》,海洋管理部門有《海域使用分類》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