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對各級優秀幹部循環賦能,要在責任結果的基礎上,大力選拔幹部,內生成長永遠是我們主要的幹部路線。高級幹部要成為通才,而我們現在往往是經驗主義。我們要用開放的心胸,引進各種優秀人才,要敢於在他們能發揮作用的方面使用他們。年青人應挺起胸膛,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最艱難的工作中去,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先學會管理世界,再回來學會管理公司。
我們要不拘一格地選拔使用一切優秀分子,不要問他從哪裡來,不要問他有何種經歷,只要他適合攻擊「上甘嶺」(各部門、各專業、各類工作……,不要誤解了只有合同獲取才是上甘嶺)。我們對人才不要求全責備,求全責備優秀人才就選不上來,「完人」也許作不出大貢獻。除了道德遵從委員會可以一票否決幹部外,對工作中的差錯,要寬容,不搶答的幹部不一定是好幹部。看風使舵,跟人、站隊,容易產生機會主義。
選拔各級幹部要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表決制,向上級團隊報告應是本團隊的集體意見,應告知上級團隊每一個人。私下與上級團隊溝通的內容,以紀要形式再在上、下兩級團隊中溝通。對破格提拔的,推薦人要在兩年內承擔連帶責任。即使道德遵從委員會的一票否決,但否決期只有六個月,六個月後可以重新提名,已改正,不再否決,就可以使用。不要隨意否定一個衝鋒的幹部。我們一定要促使千軍萬馬上戰場。
我們要加強戰略後備隊的建設,為轉型作好骨幹的準備。無論是作出卓越貢獻的高、中級幹部、專家,以及優秀的年青苗子,都可以同讀一本書,同讀一本理解是不一樣。戰例都是公開的,為什麼有人讀了,會成為將軍呢?要加快卓有貢獻的高中級幹部、專家的晉升步伐,對優秀員工要敢於破格提拔,未來十年,我們各崗位職級任職資格的平均年齡每年都爭取下降1歲。
我們必須選擇有貢獻的員工進入戰略後備隊,在後備培訓中我們選擇20%~30%學習好的員工,集中投入到最困難、最不確定性的項目中去。再在成功實踐中選拔傑出的人。惠靈頓公爵講過,「滑鐵盧之戰是在伊頓公學的體育場上打贏的」。我們的一代將星一定會破繭而出的。
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反對腐敗,對違法的員工,對頂風作案的嚴懲不貸,決不手軟。要構建全球的起訴能力,不法的員工就地司法。
精英我們不要理解為僅僅是金字塔塔尖的一部分,而是存在於每個層級、每個類別。有工作的地方,就有精英。做麵條有麵條精英,焊接精英、咖啡精英、支付精英、籤證精英、倉庫精英……。我們的政策要覆蓋激勵所有精英,形成組織合力,千軍萬馬搞好質量,提高效率,增加效益。大金字塔是由千千萬萬塊小金字塔組成的,各級主管要去尋找各行業、各專業、各事情類別的精英,激活小金字塔的潛能,促使核動力、油動力、煤動力、電動力、沼氣動力……,一同努力發展,一同分享公司的成功。公司無法做到你想像的公平,但最成功、最具有創造力的人,往往有著最不順的成長經歷。
我們要精減非主航道、非戰略機會點項目的編制。要千軍萬馬去搶奪戰略機會窗開啟時期的勝利。我們要的是勝利,不是過程。
各主戰場的部門,不要排斥其他項目調整進入的骨幹,不要藉口他們的專業不合適。顛覆往往都是外行幹的,年青人從事的工作往往與他所學的專業無關。顛覆舊中國的是兩個醫生。在一些戰役關鍵時刻,戰略預備隊也打光了,常常是衛生兵、炊事員、理髮員、警衛員、通信兵……組成的雜牌部隊投入進去,是贏得勝利天平的最後一根稻草。
各級主管要有全局觀,讓幹部循環流動起來,你不放一些優秀幹部走入主戰場,讓他們失去立功的機會,結果,比他們更年青的人升為將領,他們會真心擁護你嗎?你轄區的新生力量沒有了晉升機會,他們會擁護你嗎?你以為扣住人你就會成功嗎?君不知廿多年來,華為走出去多少優秀青年,留下我們這些「傻子」,他們不走我們這些「傻瓜」會有機會嗎?他們把勝利的光榮讓給了我們,我們不是受到家人表揚了嗎?我們既然胸懷世界,就要敢於氣吞山河,團結一切你不願團結的人,反對過你而且又反對了的人,也包括反錯了的人。沒有胸懷,怎麼會有天下。
我們要提高作戰隊伍的能力,「少將」連長首先必須是少將,他們必須具有管理確定性的能力,以及對不確定性事情有清晰的視野與方向感。連隊也必須具有師一級的火力。機關的主官,必須有成功的實踐經驗,而且必須不斷循環上戰場,為何不可以再有「中將」班長呢?少將上前線,不僅自己貼身現實,而且對年青苗子的感染力,是非常有力的傳幫帶。
我們要堅持每年從應屆生中招收不少於5000~6000人的新生力量,不讓我們的作戰梯隊有斷代的問題。「蓬生麻中,不扶自直」,80後、90後是有希望的一代,「蚊子龍捲風」、「牽手」、「被綁匪樹立的『楷模』」……,不是一代將星在閃爍嗎?
我們年青人不僅僅要有血性,也要容許一部分人溫情默默,工作慢條斯理,執著認真,做好狽的工作。「一切為了勝利」是我們共同的心願。這就是「狼狽」合作的最佳進攻組織。
一切作戰主官,關注的是勝利,要把確定性的事權,分給職能部門;一切平臺主官,眼睛應是盯著前線,驅使自己的部門,及時、準確提供服務與支持,你們的考核是你們服務事項的結果。前方打了敗仗,你也是敗將。我們要善於在成功中,找到失誤,在失敗中找到為什麼,古人尚有退思堂,我們自己難道就不能總結反思一下嗎?失敗中也有英雄,主官的失誤不要掩埋將士的努力,他們中也有可歌可泣的。
我們各級主官的目標與責任要清晰。責任結果為導向的考核機制,導致內部的機制簡單,風氣正派,腦袋對著客戶的勇士更多。責任結果導向,必然是優秀幹部倍出,迎合作風消失。
基層幹部我們要重視他們的意志力、毅力的培養與選拔,他們努力奮鬥,一時成績不佳,要幫助、輔導;中、高級幹部是重視他們的組織能力與協調能力,要學會激活整個組織,充分利用平臺,學習別人的經驗;高級幹部要培養他們的方向感與節奏控制。方向是什麼,方向就是面對目標的位置;節奏是什麼,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就是灰度。
凡是工作得好的,都是分權合理的部門,事無巨細、眉毛鬍子一把抓的人,就不適合作為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