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卵巢腫瘤患者講述成功孕產心路歷程

2020-11-27 瀟湘名醫

作為一名生殖醫學科專家,張迎春主任最高興的事就是收到患者「好孕」、順利生產、寶貝健康成長的好消息。因為不孕不育的治療往往是個較長的過程,個性化的治療也讓專家跟患者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從治療方案、生活習慣、情緒管理甚至夫妻生活醫生都需要了解,並給予患者無微不至的指導。

不久前,張迎春主任受到了一位患者的微信,孟女士是3年前在濟南市中心醫院生殖醫學科進行治療的,她的兒子今年已經1歲了,她專門把孩子一周歲抓周時的照片發給張主任,還反覆地感謝,是因為濟南市中心醫院生殖醫學科給了她這樣一個健康活潑的寶寶,是產科在整個孕期為她保駕護航,讓她順利生下了這個珍貴的孩子。

看著照片裡那個活潑可愛,充滿活力的健康寶寶,張迎春主任不禁回憶起孟女士的診治情景……

孟女士是一位美麗活潑的音樂教師,擁有令人羨慕的家庭與事業,30出頭的她享受著丈夫家人的寵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結婚3年了,她和丈夫這對俊男美女卻一直沒能「成功造人」。當他們前往我省一家著名三甲醫院診治時,竟被醫生告知:孟女士患有「雙側卵巢腫瘤,必須馬上手術」!為了完成當媽媽的目標,孟女士勇敢地躺上了手術臺。手術完成,接下來卻又是一次更加沉重的打擊——手術病理結果顯示:雙側卵巢交界性腫瘤,如果半年內未能懷孕,監測有腫瘤復發,就說明有惡變可能。

為了讓她安心治療和康復,家人隱瞞真相,妥善的照料著孟女士,暗暗祈禱腫瘤不會復發。然而,幸運似乎沒有降臨,在術後4個月的2017年初秋,複查後被告知「雙側卵巢交界性腫瘤復發,考慮惡性改變,需再次手術,並切除子宮和卵巢」。

事情再也沒法隱瞞,得知真相的孟女士如同晴天霹靂,一下子陷入了失望與痛苦的深淵,她連續一周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以淚洗面,幾近崩潰。家人們焦急萬分,四處打聽有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能同時保住生命安全和生育能力,遠在上海的朋友向他們推薦了濟南市中心醫院生殖醫學科的張迎春主任醫師。

在診室第一次見面時,張迎春主任像大姐一樣,安撫了已經哭成淚人憔悴不堪的孟女士,又細細聽取了她和丈夫對之前診療經過的陳述,認真研究了她帶來的厚厚的病歷資料,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和對卵巢交界性腫瘤最新醫學研究動態的了解,給她進行了詳細的問診和查體及超聲、腫瘤標記物等檢查,最後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孟女士患病原因來自於一種被稱為「盆腔沙塵暴」或「良性癌症」的婦產科常見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屬於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具有惡性傾向的病理變化,但是並沒有復發,更可能是手術後殘留病灶的月經後內膜異位症囊腫表現。所以,可以積極嚴密動態觀察,期待妊娠機會。

聽到張主任堅定又有理有據的病情分析,孟女士忽然覺得自己好像又活過來了,如釋重負般的輕鬆,又能看到美好的希望了,久違的笑容再次回到她臉上。孟女士後來多次回憶她離開診室後的情形,她的丈夫一出門就說:「別說濟南的大醫院了,北京上海咱也不去了,我覺得張主任就值得信賴!」

也許正是夫妻倆的這份堅持與篤定,隨後的兩年多時間裡,他們嚴格按照張迎春主任制定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準時複診。而更讓他們感動和有信心的是,每一次做B超檢查,都是張迎春主任親自進行,從開始先抑制排卵調節激素水平,到每個月親自檢測排卵情況安排人工授精,醫治的同時,張迎春大夫以醫者仁心和溫情關懷盡力讓患者精神和心情放鬆,孟女士逢人就說:「每次我去濟南市中心醫院,都有種回娘家的踏實和親切的感覺」。夫妻二人嚴格按照張迎春大夫的方案規範用藥、複診、監測、指導試孕,並且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調理和身體鍛鍊。醫患配合,彼此信任,厄運遠去,奇蹟來臨:雙側卵巢腫瘤確實沒有復發,孟女士健康狀態穩定。終於,2018年金秋時節,張主任收到了好消息:大姨媽「爽約」了,驗孕棒兩道槓!

張迎春主任在為這個好消息開心的同時,也知道這只是孕育寶寶長徵路上走完了一段路,像孟女士這樣的複雜病情,如何保證母胎安全,最終獲得勝利成果,是作為生殖醫學專家執業成功的追求。張迎春大夫悉心照料,認真監護,通過一系列的保胎措施,將順利懷孕5個月的孟女士又順利交到了濟南市中心醫院產科施瑋主任手上。施瑋主任憑藉豐富的經驗,保得孟女士足月順產,喜獲麟兒!

據張主任介紹,在濟南市中心醫院生殖醫學科、產科、新生兒科的綜合實力都非常強,這就確保了不孕不育患者在從備孕到生產的全過程均有高水平專家的保駕護航。

匆忙之間又是一年,那個呱呱墜地的嬌兒已經成長為一個健康的男寶,孟女士回憶在濟南市中心醫院治療這幾年,也感受到了生殖醫學科治療的獨特之處,她曾經就診過幾家醫院,基本上各科室都是分治分管,而當她帶著卵巢的瘤子在濟南市中心醫院生殖醫學科治療時,既得到了專業全面的治療,又同時懷上了的寶寶,濟南市中心醫院生殖健康專業的救死扶傷綜合實力值得信賴。

「您和施瑋主任對我的幫助,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好幸運。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有溫度的人文關懷,不只是嘴上說說,而是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溫暖。說實話,現在我對我這個交界性囊腺瘤的態度,因為您,我不再恐懼,並學會了勇敢樂觀的與瘤共存,我會按您的要求定期體檢,一定也讓自己身體健健康康,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長!」孟女士特別希望把自己的故事告訴給更多人,能鼓勵跟她有同樣經歷的朋友,讓她們有信心有希望的勇敢面對一切。

【來源:濟南市中心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80份「心靈故事」講述大學生的「心路歷程」
    80份「心靈故事」講述大學生的「心路歷程」 2013-05-27 15:45:12   來源:淮河晨刊
  • 卵巢腫瘤b超能檢查出來嗎 卵巢腫瘤有哪些症狀表現
    近年來婦科疾病不斷高發,越來越成為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見「殺手」,尤其是對於卵巢腫瘤這樣的疾病,更是常見高發的,女性朋友如果有異常的不適出現,一定要注意積極檢查治療。那卵巢腫瘤b超能檢查出來嗎?卵巢腫瘤有哪些症狀表現?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卵巢腫瘤b超能檢查出來嗎?
  • 一個抑鬱症患者的心路歷程6
    今天的抑鬱情緒好像輕些了,起床後沒有抑鬱症患者"晨重暮輕"的現象,焦慮、緊張、害怕、擔心等負面情緒也輕了一些,雖然還是感覺心情沉重、不開心和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但目前的心情比以前舒服多了。我知道導致抑鬱情緒的原因有很多種,治療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可我還是想把自己近期的努力總結一下,那怕只幫助了一個抑鬱症患者,我也會開心的。首先要堅持吃藥。
  • 患者體內長出巨大腫瘤,醫生12小時手術成功取出
    楚天都市報1月6日訊(記者張萬軍)從早上9點一直持續到晚上9點,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婦科劉華副教授和同事,日前經過12個小時的超長時間手術,終於從一名女性患者體內取出了一個巨大的卵巢腫瘤。其精湛的醫技和敬業精神受到患者家屬的稱讚。對此,劉華說,他們已經習慣了長時間的手術。
  • 卵巢腫瘤易復發、易耐藥?及早治療很關鍵,患者通常有2種選擇
    卵巢腫瘤死亡率居婦科腫瘤之首,卵巢在盆腔深處,發展空間較大,因此卵巢腫瘤早期沒有特異性症狀。發現異常症狀時再去醫院做檢查已經達到中晚期,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卵巢腫瘤惡性程度和復發率較高,預後差,易發生耐藥性,這就是卵巢腫瘤難以治療的主要原因。
  • 上海一七旬老婦身高138釐米 體內卻長了10斤重卵巢腫瘤
    這位69歲的王阿姨,因佝僂病導致先天性脊柱畸形和桶狀胸,身高只有138釐米,體重80斤,但她的體內卻長了一個重達10斤多的卵巢腫瘤!所幸,在婦產科、麻醉科等科室聯合努力下,王阿姨目前順利度過了圍手術期,轉危為安。
  • 權威專家:召集婦科腫瘤患者「返修」
    ,婦科腫瘤患者近十年發病率直線上升且年輕化趨勢,以25~40歲女性為主體,其中30歲左右女性中30%~40%患婦科腫瘤。30歲以上的女性,五人之中就有一個患婦科腫瘤。專家指出,常見的婦科腫瘤有外陰腫瘤、陰道腫瘤、子宮腫瘤、卵巢腫瘤和輸卵管腫瘤。其中以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為多見,且近十年發病率直線上升並有年輕化趨勢,但由於很多女性患上婦科腫瘤後,對於「到哪治」「怎麼治才規範、徹底」缺乏正確認知,加之多數女性因傳統治療方法費用昂貴而拖延治療,導致不孕或危及生命的嚴重後果。
  • 角逐影帝,被稱作下一個梁朝偉,20歲易烊千璽的心路歷程
    《送你一朵小紅花》以珍惜為題,值得期待以「珍惜」為命題,《送你一朵小紅花》發布首支正式預告講述了展現韋一航和馬小遠兩個腫瘤青年對生命的渴望,渴望向正常人一樣生活。這個電影講述了兩個普通家庭的抗癌的親情故事。
  • 直播"紙娃娃"引網友愛心潮 父母講述心路歷程
    昨天,青島早報首次以網絡直播的形式,在全國熱心網友面前展現了貴州「紙娃娃」小青青的現狀,她的父母也在直播中講述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並再三向青島的愛心人士表達感激之情。近2000名網友先後觀看了網絡直播,並在直播屏幕上為小青青點上一顆「愛心」。青島紅十字微塵基金和青島紅十字玫瑰基金的工作人員來到病房,各送來1萬元緊急救助金。
  • 怎樣知道長了卵巢腫瘤?
    卵巢是分泌女性激素的器官,位於盆腔內。卵巢上發生的癌症稱為卵巢癌。卵巢癌早期症狀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常見腫瘤,對女性生命造成嚴重威脅,發病率僅次於子宮頸癌和子宮體癌。卵巢癌病因尚不清楚,其發病可能與遺傳、年齡、生育、精神因素及環境等有關。
  • 女子講述懷孕34周,胎兒被確診患侏儒症後的心路歷程
    據《太陽報》7月2日報導,一名來自英國的母親講述了她在懷孕34周時,嬰兒被掃描診斷出患有侏儒症後的心路歷程。Monica Merritt在2010年生下了自己的大兒子George,孩子十分健康,一切都很順利,沒過多久,Monica和丈夫準備再要一個孩子,2013年Monica成功懷孕。
  • 馮提莫新歌首發,歌詞自述心路歷程讓網友淚目
    在11月26日當天,馮提莫發行了一首名為《自己》的歌曲,顧名思義這首歌曲談論更多的是馮提莫本人的心路歷程。其實這一首歌曲一開始並不是這一個名字,反而是叫做《外向型自閉症患者》,在2019年馮提莫第一場演唱會上就曾經演繹過。這首歌曲的曲風顛覆了聽眾們的認知,以往的甜美曲風在這首歌曲中一點也聽不到,但其實如此,受到的好評還是頗多的。
  • 心路歷程:擋住黑暗,我要把陽光留給明天
    本文是《心路歷程:我整整用了20年走出自卑的陰影》的續文,旨在講述我在子女教育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故事前續在《心路歷程:我整整用了20年走出自卑的陰影(上)》中,我講述了自己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1)內向敏感的性格特點;2)成長過程中的受挫經歷;3)缺乏的自我認識,過低的自我評估
  • 專家詳解「卵巢腫瘤那些事兒」
    「那麼我們怎麼樣發現自己患了卵巢腫瘤?」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婦產科主任、教授張軍在網絡直播中給廣大女性系統講述了卵巢腫瘤的健康知識。  張軍所講述的《卵巢腫瘤那些事兒》作為送給女神們的「三八婦女節」健康大禮,是由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中健科)主辦的「仁心解惑」健康福利網絡直播之首秀。直播活動旨在通過網絡直播,開展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
  • 《暖暖,請多指教》:一段有關愛情的心路歷程
    每部作品當中,往往都有屬於它們自身的人物心路歷程。這些歷程的演繹,很多時候透露出人物角色的性格、品質以及成長等。它們,通常是值得我們觀眾去回味的。王巖執導、梁靖康以及李凱馨等主演的都市甜美暖劇《暖暖,請多指教》,就是那樣一部演繹了有關人物角色那份愛情世界裡心路歷程的影視作品。
  • 印度52歲婦女成功切除50千克卵巢腫瘤 一度體重暴增連...
    印度52歲婦女成功切除50千克卵巢腫瘤 一度體重暴增連路都走不了  Evelyn Zhang • 2020-08-24 16:11:01 來源:前瞻網
  • 血友之家理事長關濤講述二十年心路歷程
    2000年他自發創辦「中國血友之家」公益組織,用關愛和援助為血友病患者搭建了一個康復家園。二十年來,關濤一直為提高全國血友病患者的生活質量不斷努力著,用自己的愛心溫暖著更多的人。在2020年「世界血友病日」到來之際,醫脈通有幸邀請關濤老師進行了採訪,與我們分享創辦「血友之家」的心路歷程,以及血友病治療的改變和對未來的展望。
  • 卵巢囊腫怎麼引起的 治療方法有哪些
    卵巢囊腫是怎麼引起的1、遺傳因素:據統計,20%―25%的卵巢腫瘤患者都有家族史,引起卵巢囊腫,遺傳因素是其中一個方面。2、內分泌因素:卵巢是產生卵子並排卵、內分泌激素、平衡內分泌的重要器官,卵巢腫瘤多發生於內分泌旺盛的生育年齡,所以與內分泌失調也有關係。
  • 卵巢囊腺瘤患者的抗癌故事
    當地醫生建議她行手術切除卵巢和子宮。因為還沒結婚,如果切除了卵巢和子宮,陳小姐將失去做母親的機會,她拒絕了醫生的建議。  從8月起,腫瘤開始增長很快,陳小姐做B超發現腫瘤已經很大。「8月中旬,我的腹部已經明顯隆起,漲如十月懷胎」陳小姐感覺到腹脹不適、活動後氣短。患病以來,陳小姐的體重下降了10多斤。
  • 四國深圳留學生講述防疫心路歷程:做好長期居家準備
    記者近日連線四位目前生活在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深圳留學生,聽他們講述在當地的防疫生活與心路歷程。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姚洋:每天待在公寓專注寫作畢業論文倫敦時間3月23日晚,英國宣布,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的疫情,英國將開始實施更加嚴格的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