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師者,應以德為先

2020-12-13 一名教書匠

師者,以德為先

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學識高可以做老師,而師德高才能成為優秀的教師。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範的總和,是為師者的核心素養。一個品德端正的教師,才能讓學生樂於親近、產生尊敬之情,然後才會相信、學習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道理,即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

師德的重要性可以從班主任對一個班級的強烈教育示範作用中表現出來。因為少年兒童的心智還不是很成熟,可塑性強,班主任作為僅次於家長的第二管理者,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力。班主任的師德高,學生受到感染教育,就一定會形成一個健康正確的道德觀,班風也一定會很好。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為師者,如果身不正,縱有再高的才能學生也不會敬佩他。有才無德之人為師,雖然可以傳授學生一定的知識技能,但往往也會給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更加不利於學生的成長發展。教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可既然為人師,當作表率。應當比一般人有更高的道德要求,方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美稱。可以說教師是雙刃劍,只有用師德來約束,才能成為一名哺育祖國花朵健康成長的合格園丁。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形成了不少對從教者的師德規範。《學記》記載,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作為教師,首先應嚴於自律,修身養德,致知力行。只有德高身正,才能做好教育工作,贏得社會的尊重。先師孔子在《論語》裡也有師德的經典論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是說教師對自己要努力學習,永不滿足,也是我們常說的,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對學生呢,要勤奮教導,不知疲倦,對教育工作有奉獻精神。

然而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某些教師的師德卻出現了滑坡趨勢,不遵守職業道德,給學生、家庭和社會等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同時也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這些害群之馬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汙染,理想信念喪失,貪汙腐敗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淪為太陽底下最光輝事業的破壞者。

教育關乎少年的成長,少年是國家的民族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要強卻取決於教育,教育的根本在教師,教師的根本在師德。因此,國家根據當前我國師德方面存在的問題,出臺了最新的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即《新時代教師職業行業十項準則》。

《新時代教師職業行業十項準則》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結合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隊伍的不同特點,分別提出十條針對性的要求。準則有共性要求也有差異性的不同要求,每一條既提出正面倡導,又劃定師德底線。「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準則指引全體教師,為師者,立德為先。有德方能育人,方能育出復興中華民族的有用之才。

相關焦點

  • 評論|為師者當以德為先
    本應「學高為師」,卻「失了德」;本應「身正為範」,卻「觸了法」。其危害不言而喻,正如通報所指,「這些違規違紀行為,對學生造成了嚴重傷害,極大損害了教師形象,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師者,人之模範也」。為師者,當以德為先、以言為師、以行為範。
  • 師者德為先 人尊道自遠
    師者,須德才兼備。於國家而言,師者自然是越優秀越好。  師者,須德勝於才。不管是歷史,還是現實,都賦予了教師太多太多的責任和使命,但不管怎樣,做要做到最好,至少要合格。合格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為人師表,這主要表現在日常行為規範、為人處事上。因為,在學識上,韓愈《師說》有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尤其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更是如此。
  • 「師者本心,不忘初心」師說師德師風活動之學為師者,以德鑄魂
    在我校大力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月」活動之際,學校黨委宣傳部推出「師者本心,不忘初心」師說師德師風活動,邀請部分教師代表暢談對師德師風的理解與看法,積極引導廣大教師不忘為師本心、教育初心,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譜寫我校教育發展新篇章!
  • 師者 德為先
    鄧小平講,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江澤民提出,人民教師的神聖職責,就是傳授知識,繼承民族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為祖國和人民培養合格人才。胡錦濤強調,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  強國先強教,強教先強師。
  • 師者,無德何以樹人
    就在前幾日,媒體曝出上海某高校一名副教授騷擾女學生、北大一名老師與多名女性發生不正當關係等新聞,讓我們不禁瞠目結舌,他們身為師者,應以身為範,而立身必先立德,德未立,何以教書育人。在當今這個崇尚尊師重教的時代,一些老師並不能潔身自好,不僅沒有把自己的精力專注於教書育人、學術深造上,反而動起了「歪腦筋」,生起了「花花腸子」。
  • 時評:為師者豈能如此顛倒黑白?-師者 暴力違法 暴力活動 至善 中學...
    原標題: 時評:為師者豈能如此顛倒黑白?  香港18歲襲警中槍學生就讀的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6日發表聲明,不但沒有批評學生的違法暴力行為、反思本校學生何以捲入嚴重暴力活動、與暴力「割席」,反而指責「警察違規及越權的暴力」,呼籲社會各界接納施暴學生,這樣顛倒黑白的荒謬邏輯讓人錯愕,更讓人痛心。
  • 為師者十六字關鍵詞:嚴慈相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但這種愛也並非是溫柔的愛,而是一種充滿責任的愛,當問題出現時,應先用慈愛去正視面對,坦誠好的方面,再用嚴愛去分析,對錯標準判定剛性,合適與否才能打動其心,嚴慈相濟,能以朋友相處,能客觀公正去對待是一名為師者應有的氣度。
  •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所以師者,再生父母也,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是為師父。聖學之重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孰繼孰開,師也。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孟夫子繼往聖,開來學,萬世典範也。天下之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匹夫能責,在於務學,務學者,務經務師,然經師易遇人師難遇,所以為人師者,人之貴人也,天下之貴人也。
  • 2019年高考作文練習:育人以德為先
    人不應無端地剝奪生命,即使是非常低級的生命。③對人的尊重,對宇宙的敬畏,成長為有人性的人。④做人是一切技能的前提條件和根本。⑤知識要為人類的文明進步服務。材料作文的寫作:1.寫議論文:(1)選擇某一角度,從材料中概括出寫作的論題或論點。(2)作文中最好出現材料。(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為寫作中的論據。(4)對材料要進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2.寫記敘文:(1)從材料中概括出寫作的中心。
  • 「師者,以德為先」,倉山這所小學的老師籤下承諾書
    為修師德,塑師風,以行帶人,以德育人,倉山區第九中心小學特舉辦師德師風主題建設活動。以愛國守法、愛崗敬業為基本,用關愛學生做師魂,把教書育人當天職,將為人師表做要求,終生學習,視為內在的不竭動力。正所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此次主題活動現場,倉九小全體教師一同觀看違反師德師風具體實例視頻,警醒自己切勿重蹈覆轍。
  • 專家評論:為學者嚴 為師者親
    原標題:為學者嚴 為師者親大學教師,既是學者也是師者,從嚴治學、教書育人是本職。站在三尺講臺,是為了讓學生學有所獲、成長成才。教師應當紮根教學第一線,把上講臺當作最喜歡的事,履職盡責,努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添一份力量。教師做的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 師者之德何以為之?
    編者按: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千年前,學者韓愈已經將「何謂師者」這一千古命題做了深入解讀——在「授業解惑」之前,師者的第一使命是「傳道」。在這份被簡稱為「新時代高教40條」的重磅文件中,對於教師師德做出了很多規定,要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素質評價的第一標準,健全師德考核制度,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等等。然而對此很多一線老師的反應卻很平淡。對於這些規定,很多老師的看法是很難落地、可操作性不強。
  • 為學者嚴 為師者親
    人民網-人民日報大學教師,既是學者也是師者,從嚴治學、教書育人是本職。站在三尺講臺,是為了讓學生學有所獲、成長成才。教師應當紮根教學第一線,把上講臺當作最喜歡的事,履職盡責,努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添一份力量。教師做的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 國泰基金周向勇:以德為先,知行合一
    作為與行業共成長的同齡人,國泰基金秉持為中國資本市場建設貢獻力量的初心,在投資長跑中力爭上遊的同時,積極倡導價值投資,努力推廣基金投教。  日前,在第一財經的訪談活動上,國泰基金總經理周向勇與投資者分享了明年市場的觀點,強調公募基金以專業專注回饋投資者的信賴。
  • 何為師者,教育的情懷是什麼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承鑄師魂這是我們大多數人心目中的老師在我們的學業生涯裡無論嚴寒酷暑都在知識的海洋裡為我們照明方向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師亦或者是孔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還是愛因斯坦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究竟何為老師
  • 十年樹木行為上 百年育人德為先
    作為浙江農林大學最早成立的學科之一,森林培育學科全體黨員堅持「十年樹木行為上,百年育人德為先」的學科理念,結合浙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整合學科優勢,在學科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工作中積極發揮先鋒模範與帶頭作用。2011年,該支部被評為浙江省創先爭優閃光言行月度之星。
  • 師者,何為
    站在資訊時代的課堂裡,每個教師確實都應該想清楚這樣一個問題:「師者,何為?」這是課堂的出發點,更是教育的落腳點。謹防,失之毫釐,謬以千裡。《中國教師報》2017年09月13日第6版
  • 格局決定人生結局,做事先做人,做人德為先
    就是做事,人有工作可幹,只有做事才能有謀生的飯碗,只有做事才能滿足人的物質需求,何況只有做事才能展示人生的智慧和才能,人生需要做事,做好事,可是做事要先做人,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在做人上各有素質不相同,有的人做事認認真真;有的人做事馬馬虎虎;有的有人做事喜歡耍滑頭;人的品質和素質各不同,最終做事的結果也就各不相同,人生結局也會不同,這就是人的格局決定人生結局。
  • 人才很重要,德字當為先,有才要有德,無德才誤人
    說到人才各有各的人才觀,我的人才觀就是以德為先,以善為本,做老實人,做勤奮學習的人,這樣的人才是可用之才,實用之才,可靠之才。一個人再有才,沒有德字做保證,那麼,有才也不會用到正道上,最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害人又害已,這樣的事例如今是時有所聞,並不鮮見。
  • 大家手筆:為學者嚴 為師者親
    高銘暄大學教師,既是學者也是師者,從嚴治學、教書育人是本職。站在三尺講臺,是為了讓學生學有所獲、成長成才。教師應當紮根教學第一線,把上講臺當作最喜歡的事,履職盡責,努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添一份力量。教師做的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