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聞巨子範長江家鄉當教授,身體力行傳播傳承範長江新聞思想

2020-08-28 司馬紅塵


我的家鄉在四川省內江市,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內江有兩個最出名的文化人:新聞巨子範長江;國畫大師張大千。

在四川大學畢業後,我一直在內江電視臺工作。從當普通記者到部門主任、副臺長、臺長,在新聞戰線幹了二三十年,並獲得高級記者專業職稱。2012年,內江師範學院在文學院中新開設了廣播電視新聞和播音主持藝術兩個專業,並將文學院改為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新的專業開辦後,廣播電視新聞專業教師缺乏,我在地方主流媒體幹了多年,走上管理崗位後責任重大,工作辛苦,在了解地方高校的相關情況後,我主動申請調到內江師範學院工作。經市委有關領導同意後,我被調到內江師範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工作,並任範長江研究所所長,為本科生陸續開設講授《新聞寫作》、《新聞攝影》、《電視編輯》等專業課程。



來到高校,開始新的工作,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專業課自己有比較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教學崗位可以較快的適應;陌生的是同事和同學,但當記者多年,環境和人的適應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其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習範長江、宣傳範長江、傳承範長江,用範長江這面旗幟和範長江思想來延續我的專業和特長。在地方電視臺工作期間,我就策劃創作了拍攝大型紀錄片《新聞巨子範長江》的工作計劃。我與主創人員和內江市的有關領導專門前往省城和北京,分別向四川省委宣傳部、中國記協、中國科協作了專題匯報,並得到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相關協助。《新聞巨子範長江》的劇本先後八易其稿,拍攝製作前後兩年,在全國各電視臺播出後,受到廣泛好評,並獲得了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



正是帶著對新聞巨子範長江的崇敬之情,再次走進大學之門,我的專業知識和媒體行業經歷,使自己能夠以教授新的身份從容的站在講臺上。在內江師範學院做教學和科研工作,我始終堅持把傳播、傳承、研究範長江新聞思想、新聞業務、新聞理論作為重要的工作職責,主動尋求高校與地方的融入與合作。積極策劃、建議和參與了內江師範學院與中共內江市委宣傳部共建「範長江新聞學院」的籌備與建設。2014年2月16日,範長江新聞學院正式成立。新華社原總編輯南振中親自參加掛牌儀式,中國記協名譽主席、原人民日報社社長邵華澤中將親自為範長江新聞學院題字。由中共內江市委宣傳部與內江師範學院合作共建的「範長江新聞學院」,旨在整合資源,創新地方宣傳人才培養機制,共同開展精品課程、骨幹隊伍、實踐基地、人才智庫及學術項目研究等。「範長江新聞學院」的成立,當時在全國各高校和各地方黨委宣傳部門都引起了積極的反響。





2016年,範長江新聞學院成為內江師範學院的獨立二級學院,師資力量進一步得到加強,廣播電視新聞與播音主持藝術兩個專業的生源也非常好。我仍然堅持在專業課的教學中不斷的向大學生們講授範長江的新聞思想,介紹範長江的各類事跡,每學期堅持組織學生在範長江紀念館參觀學習、現場採訪、現場拍攝;充分結合範長江研究所的科研課題,主動向全國各地的歷屆「範長江新聞獎」獲得者徵集學術文章,積極編輯出版《範長江學術論叢》專著;拍攝製作《口述範長江》電視系列片;走訪中國記者協會;汕頭大學;四川大學;四川傳媒學院;四川廣播電視臺進行學習、考察、交流等,在拓展視野,加強合作的同時,也積極宣傳範長江、推廣範長江新聞學院和範長江研究所。


大學的教學和科研,與地方新聞傳媒的工作有相似有不同有差異,但我始終以範長江作為楷模與榜樣,在新的工作環境中同樣得到了領導的支持、同事的認可、學生的喜愛。特別是自己開始的《新聞攝影》專業課、全校學生選修的《影視藝術鑑賞與創作》通識課非常受歡迎。自己還與全校其它學科的8名教授被學校聘請為督導員,對全校的教育質量、教師講課、學生上課情況進行考核督導。在人們的心目中,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高校是培養專業人才的搖籃;教授更是受到尊重的知識分子。我正是始終懷著敬畏之心,責任之心,專業之心,在高校工作和任職期間得到領導、老師、學生的認可和讚揚。

相關焦點

  • 重慶珍檔丨報導長徵第一人範長江 人生兩件大事都在重慶完成
    範長江甦醒後,立即趕往學校。返校途中,得同學告知,學校已被軍閥查封,不能再去。幾天後,楊闇公不幸被捕犧牲的消息傳來,範長江悲憤難抑。不久,他在親友的幫助下離開重慶,前往當時的革命中心武漢。這年下半年起,他開始用「長江」做筆名向《晨報》《世界日報》《益世報》投稿,從而開始了他的新聞生涯。1935年7月,範長江以《大公報》特約通訊員身份,憑藉非凡的膽識和敏銳的洞察力,開始了中國西北地區的考察之旅,追蹤報導紅軍長徵這一偉大壯舉。他從成都出發,經川西,越祁連山,繞賀蘭山,歷經10個多月,行程6000餘裡,足跡遍布西北五省,搜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 中俄文化傳播使者「安德烈·伊萬諾維奇」攜手長江鋼琴「奏響中俄...
    中俄文化傳播使者「安德烈·伊萬諾維奇」 攜手長江鋼琴奏響「中俄友誼之聲」2020年9月25日晚,為歌頌兩國偉大友誼,由上海柏斯琴行主辦,俄羅斯聯邦駐上海總領事館支持的「奏響中俄友誼之聲」音樂會,在上海長江鋼琴藝術家中心舉辦。中國長江鋼琴作為本場音樂會的指定用琴,也以中國鋼琴製造的至高品質,為中俄友誼獻上最美的旋律。
  • 1月6日起,範長江紀念館將實行周一閉館日
    1月6日起,範長江紀念館將實行周一閉館日 2020-01-03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江韜奮獎獲獎者寄語記者節:守正創新,唱響新時代主旋律
    新聞輿論工作,往往是偉大事業的開篇與先聲。賈永(第六屆範長江新聞獎獲獎者):時刻準備出發,時刻迎接挑戰羅成友(第六屆範長江新聞獎獲獎者):讀懂基層融入百姓,寫出思想傳遞溫暖我很慶幸自己選擇了新聞記者這個職業,是這個職業讓我有機會看見、親歷了許多人都無法看見、無法親歷的新聞現場和新聞故事。這一切,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滋養了我的思想情感,讓我的生命過得精彩、過得有意義。鄭晉鳴(第十二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做個好記者,始終在路上
  • 【碎片】新聞史 戈公振 「洋旗報」 「拒檢運動」史量才 斯諾 《解放日報》紅中社 鄒韜奮 範長江 《嚮導》 成舍我 于右任
    1924世界晚1925世界畫日世界報系1927民生立日報銷售最高紀錄新聞教育1933 世界日報社創北平新聞專科學校1942桂林創世界新聞專科學校1955臺灣辦世界新聞職業學校小報大辦原則重副講經營重管理創新于右任辛亥革命報刊活動家豎三民
  • 武漢長江大橋的60歲生日,沒什麼「新聞」
    68歲的胡女士看著碑上的「武漢長江大橋建橋記」,追憶著通車時與父母上橋參觀的激情歲月。1957年10月15日,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盛大通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參加通車儀式,十餘萬市民上橋爭睹大橋風採。此前,因長江上無橋,數千年來南北交通在此阻隔。京漢、粵漢鐵路的火車開到長江邊,不得不停下以輪船擺渡。
  • 華中師大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江作蘇:影評興旺值得鼓勵
    從傳播的角度看,作為文化符號的電影,在當代信息傳播領域中,亦佔有相應的重要地位。 電影評論也是一種文字性文化符號,它與以音畫符號呈現的電影相伴生,可視作電影符號鏈的必備環節。電影興則影評興,而影評興不僅可以接力和擴大電影的影響力,還能夠引導電影業健康發展。 眾聲喧譁是影評的一個鮮明表達特點。
  • 孔子的新聞傳播思想探究
    作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至聖」孔子及其經典語錄體《論語》地位之崇高讓後人難以望其項背,其中所滲透的人本思想使得《論語》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中國社會的「聖經」,大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到個人的接人待物、一言一行,更折射出深邃的新聞傳播觀念。 關鍵詞:孔子;新聞傳播思想;人內傳播;框架理論;培養理論 泱泱中華幾千年,積澱而成異彩紛呈的歷史文化寶庫。
  • 長江商學院重慶校友會走進武隆仙女山歸原小鎮 體驗「田園文化」
    新蜀報重慶8月31日訊(全媒體記者 高金泓)「修一條回去家鄉的路,回歸本原,發現我們原來的樣子。」8月 29-30日,長江商學院重慶校友會組織 20餘個重慶校友家庭一行走進武隆仙女山歸原小鎮,開展2020長江幸福之家「思享會」活動,旨在感受田園文化,體驗「三園模式」生活。
  • 擇校指南 | 成都大學新聞與傳播考情全知道
    功力深厚的古典文學與文化研究專家、錢鍾書先生摯友白敦仁教授,著名詩人、杜詩研究大家鍾樹梁教授,新中國第一部 《文學概論》主要編撰者之一的謝宇衡教授,我國現代秘書學開創者之一的常崇宜教授,在美學和生態文藝領域卓有建樹的曾永成教授等一批知名學者先後在此執教,形成了嚴謹治學、精心育人的優良傳統。學院擁有一支年齡、學歷、學緣結構合理,事業心強的師資隊伍。現有在編教職工69人。
  • [湖北新聞]長江解讀: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 湖北三年內實現...
    [湖北新聞]長江解讀: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 湖北三年內實現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達標 長江解讀: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湖北三年內實現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達標。
  • 新聞教育家張昆出任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
    16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學舉行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聘任儀式暨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共建儀式。新聞教育家、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原院長張昆教授,以柔性引進人才身份出任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
  • 大江奔流|萬裡長江「山水經」_綠政公署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他指出,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強調加強改革創新、戰略統籌、規劃引導,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盛夏時節,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歷時近一月,隨「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主題採訪團自雲南麗江沿江而下,耳聞目睹了長江經濟帶11省市寫就綠色發展篇章的漫漫徵程。
  • 長江商學院MBA公開講座:張維寧教授揭開「財報」的秘密
    日前,在長江商學院MBA項目在上海四季酒店舉辦的一場公眾講座中,會計學常駐張維寧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講解,將財務會計與公司戰略的聯繫深入淺出地分析給與會的職業精英和企業管理人員。張維寧教授是長江商學院的會計學常駐教授,主要教授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和公司治理課程。
  • 【精品】長江雲融媒體平臺新聞指揮調度系統的構架與設計
    以習總書記關於媒體融合發展的核心要求為總遵循,湖北廣電長江雲融媒體平臺依照黨中央《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採用大數據、雲計算等主流 IT 技術,實現了廣電新聞制播系統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網際網路技術的深度融合。
  • 看長江,就是在看中國——寫在「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
    為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戰略思想,生動反映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的新作為新變化、新探索新思考,由中宣部組織的「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主題採訪活動7月20日在雲南麗江「長江第一灣」啟動。28天來,採訪團沿江採訪,經雲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等地,8月16日在浙江麗水順利完成全程採訪。
  • 第十二屆新聞與傳播心理研討會在汕頭大學召開
    11月6日至8日,第十二屆新聞與傳播心理研討會暨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傳播心理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年會在汕頭大學成功舉辦。本屆年會由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傳播心理專業委員會、中國傳媒大學、汕頭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由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與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聯合承辦。
  • 央視新聞頭條重磅播出:長江經濟帶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
    1月5日,央視《新聞聯播》在頭條位置重磅播出《長江經濟帶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這篇報導由九江市廣播電視臺協助拍攝,新聞以彭澤縣大力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拒絕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落戶為例,大篇幅介紹了九江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要求,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的綠色實踐,使九江沿江生態環境發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一起來看看。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