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拉開帷幕

2020-12-23 中國日報網

3月29日晚,在瑞士韋比爾耶音樂節室內樂團悠揚精緻的樂曲聲中「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正式拉開帷幕。此後北京音樂廳還將相繼為觀眾們呈現來自中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瑞士、西班牙、比利時等國的藝術家們帶來的20場各具特色的精彩演出,這其中既有聞名世界的音樂大師也有初出茅廬的樂壇新人,既有對傳統的堅守與傳承也有對創意、跨界、新科技元素的巧妙運用。精心策劃的曲目、創意迭出的形式,將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北京音樂廳體驗古典音樂的魅力。

「小鮮肉」領銜韋比爾耶音樂節室內樂團 樂壇新生力量致敬經典作品

本屆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開幕當晚,北京音樂廳為觀眾們呈現了來自瑞士的韋比爾耶音樂節室內樂團的精彩演出,該樂團是被譽為「歐洲最具影響力且最具創新精神的古典音樂節」之一的韋爾比耶音樂節的駐場樂團,指揮加伯爾·塔卡克斯-納吉親自率團首次登上北京音樂廳的舞臺,帶來一場極具音樂魅力的古典現場。

從作品方面看,整場音樂會的安排可謂十分用心,巴赫《E大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聖-桑《g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以及貝多芬《D大調第二交響曲》都是作曲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旋律優美動聽、技術難易適中,無論對於初入音樂廳的愛好者,還是搜集大師現場版本的音樂發燒友,都是一場非常不錯的聽覺盛宴。

而特別邀請到的兩位「小鮮肉」音樂家——95後鋼琴神童黎卓宇、00後瑞典小提琴家丹尼爾·羅佐科維奇的現場表現更是令人驚豔,為大家展示了新聲代音樂家對經典作品的解讀與演繹。聖-桑《第二鋼琴協奏曲》是黎卓宇的保留曲目之一,他的演奏富有激情卻並不誇張,與樂隊的無縫連接,強勢奔放的演繹使整個樂句的銜接一氣呵成。巴赫的《小提琴協奏曲》作為一首巴洛克作品,令人回味無窮,羅佐科維奇略帶稚氣又兼具理智的琴音,弱化了金碧輝煌的華麗氣息,但「松香味」十足別具風味。

下半場的《第二交響曲》是貝多芬所有九部交響曲中比較難得上演的,該作品創作於逆境之中,卻有著充沛的力量和愉快的氣氛,被柏遼茲稱為有著「微笑」般的歡樂。樂曲在極富張力的結尾中結束,樂隊的配合無懈可擊,整場演出給人感覺活力充沛,有極強的感染力。現場樂迷們都為這場精彩的「協奏曲+交響曲」的音樂會大呼過癮,掌聲經久不息。

老將新聲齊亮相 「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精彩不斷

隨著韋比爾耶音樂節室內樂團專場音樂會的上演,「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也正式拉開帷幕,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北京音樂廳該系列演出季將為觀眾們呈現共計20場精彩音樂會,以「經典樂輝煌」、「樂壇常青樹」、「古典新概念」、「流行也經典」、「創意樂對話」、「古典新聲音」為題形成6大版塊貫穿全年。

在「經典樂輝煌」版塊中觀眾們將欣賞到來自世界各地名團名家帶來的經典作品。創造了樂壇傳奇「齊柏絲坦障礙」的女鋼琴家莉莉亞·齊柏絲坦,將於接下來的3月31日為首都觀眾演奏斯克裡亞賓和拉赫馬尼諾夫兩位作曲家風格迥異的音樂作品。緊隨其後於4月22日登臺的法國豎琴王子梅斯特不僅顏值高,更憑藉自身非凡的創意和高超的技巧,重新賦予豎琴這種小眾樂器以新的生命。5月15日將登臺獻藝的維也納莫扎特長笛四重奏精心挑選了莫扎特、魯塞爾等作曲家專門為長笛而譜寫的作品,而在下半年9月16日也將有一支歐洲古典樂壇勁旅蘇黎世室內樂團在其音樂總監、英國國寶級小提琴家丹尼爾·霍普的率領下登臺亮相。

在「樂壇常青樹」版塊中,觀眾們將領略到兩位高齡藝術家的風採。其中,「維也納鋼琴三傑」之一、年屆九旬的奧地利鋼琴大師約爾格·德慕斯於11月4日舉行的告別巡演北京獨奏音樂會尤為珍貴。同時,72歲的羽管鍵琴演奏大師特雷沃·平諾克,也將其中國巡演首站設定在北京音樂廳,這也是這位古樂大師的首次在京演出。

在「流行也經典」版塊中,將於5月5日登臺的法國爵士鋼琴大師、著名爵士樂團Big-Band 31的創立者菲利普·雷昂吉最擅長即興演奏,用音樂傳遞內心情感;曾5次獲得葛萊美獎的史溫格歌手合唱團也將於5月19日登臺獻藝,輕鬆駕馭古典、流行、爵士等多種風格;而10月19日將亮相的「西班牙吉他之魂」帕布羅·維勒蓋斯則將展現西班牙音樂的熱情與靈動。

在「創意樂對話」版塊中,不論是5月12日以演奏與演說交錯的方式詮釋舒曼和李斯特對立音樂世界的《巧妙的對峙》,還是11月17日中國民樂「笙」與西方「管風琴」混搭的演奏方式,亦或是10月27日大提琴家李垂誼改編自87版《紅樓夢》配樂的隨想曲,都用中西方音樂和音樂家的交流與碰撞展現出「對話」的獨特魅力。

用新鮮好玩的方式傳播古典音樂,是吸引年輕觀眾的有效途徑。在「古典新概念」版塊中,曾火爆北京音樂廳的《鋼琴大鬥法》將上演「升級版」,5月4日兩位德國鋼琴家將以高超的琴技和詼諧的手法,把莫扎特、貝多芬等大師的經典作品串聯起來;同時演出季還召喚出曾與郎朗同臺表演的機器人鋼琴家特奧Teo,挑戰人類鋼琴家羅伯託·普羅賽達,在六一期間連演兩場精彩的「人機鋼琴大作戰」。

近年來北京音樂廳一直致力於為古典樂壇新生力量提供展示平臺,在「古典新聲音」版塊中打頭陣的是90後「小鮮肉」、比利時鋼琴家弗洛裡安·諾雅克,他將在5月6日以其溫情與技巧相融合的演奏風格詮釋自己改編的《天方夜譚》組曲。而6月連續三場的「古典新勢力」音樂會和9月的一臺獨唱音樂會,則會讓觀眾認識頻獲國際知名音樂大獎的劉曉禹、伊力尕、陳銳和張喜秋4位華人音樂家和歌唱家。特別是近年來國際呼聲頗高的小提琴家陳銳,將攜他的斯特拉底瓦裡名琴為北京觀眾展現他充滿青春活力的演奏。

北京音樂廳古典系列演出季憑藉其一貫堅持的形式多樣化、內容多元化的高水準演出、打造健康古典音樂生態的理念獲得古典樂迷和年輕觀眾的認可與厚愛。2018年,北京音樂廳將不忘初心,繼續帶領觀眾體驗古典音樂的發現之旅,享受音樂之美。

攝影:孫楠

相關焦點

  • 北京音樂廳2017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3月開幕
    料峭的春寒還未完全褪去,北京音樂廳2017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就將火熱開場。今年的演出季將於2017年3月31日正式開幕,著力於展現古典音樂的多樣性,十餘場演出各具特色,給予觀眾更多的選擇空間,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在音樂中找尋初心。  古典大師聚京城  與北京音樂廳舞臺闊別已久的日本「國寶級」音樂家宓多裡,將攜手維也納愛樂的5位演奏家,於3月31日為北京音樂廳2017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獻上一臺充滿能量的揭幕之作。
  • 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音樂季星光燦爛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堵力)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音樂演出季3月亮相,可謂星光燦爛。據悉,從今年3月至11月將有20多場各具特色的精彩演出與觀眾見面。相比於去年演出季的項目,今年無論從節目質量、演出體量和藝術形式上都邁上新的臺階,呈現出更精緻、更多元的特點。
  • 中國愛樂新演出季將開演 繼續推行低票策略
    中國愛樂新演出季將開演 繼續推行低票策略   在和慕尼黑愛樂成功合作之後,90後鋼琴家張昊辰明晚將再次在京城的音樂廳登臺,他將攜手餘隆和中國愛樂,以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為中國愛樂2013-2014音樂季拉開帷幕。
  • 杜達梅爾攜手柏林愛樂:第十七屆西安國際音樂節拉開帷幕
    20日,隨著指揮家杜達梅爾指揮柏林愛樂樂團首次來到西安,在西安音樂廳為觀眾獻上一場氣勢恢宏、優雅華貴的視聽盛宴,第十七屆西安國際音樂節正式拉開帷幕。據悉,本屆西安國際音樂節歷時兩個多月,將有來自全球16個國家的539位藝術家奉獻近30場演出,交響樂、獨奏、室內樂、中國民樂、爵士樂等多元藝術音樂將陸續上演,鋼琴「鬼才」伊沃·波格萊裡奇、卡達愛樂樂團等世界古典大師及名團紛至沓來。
  • 北京音樂廳的時代交響
    它,就是陪伴了首都市民32年的北京音樂廳。破土重建的北京音樂廳於1986年投入使用,是我國第一座現代模式的、專為演奏音樂而設計建造的演出場所,也是改革開放初期首都聲效最好的音樂場館之一。幾十年間,這方舞臺,迎來了國內外無數音樂大咖,見證了北京古典音樂演出的日益繁榮。
  • 北京音樂廳「打開音樂之門」暑期系列音樂會啟幕
    北京音樂廳「打開音樂之門」暑期系列音樂會自1994年創立,至今已走過24年。多年來,「打開音樂之門」以其豐富的內容、親民的價格吸引了京城廣大範圍的音樂愛好者,對於一直持續關注北京音樂廳的老朋友們來說,它陪伴了幾代人,將不計其數的大小朋友引入這扇門,成為他們走進藝術世界的第一個引路者。
  • 15位鋼琴家將亮相2020年「國際鋼琴系列」音樂會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餘俊傑)記者13日從國家大劇院了解到,包括殷承宗、昂特蒙、布赫賓德等在內的15位國內外鋼琴名家將登臺亮相國家大劇院2020年「國際鋼琴系列」音樂會,為觀眾帶來多種藝術風格的視聽盛宴。
  • 「首都市民音樂廳」演出200多場遍及京津冀
    截至目前,「首都市民音樂廳」演出200多場,演出足跡遍布北京市全市16個區,以及天津、河北。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首都市民音樂廳」公益演出由原計劃的20場減為15場。上半年,因疫情取消演出期間,北京交響樂團作為首都文藝院團發揮自身優勢,藝術總監與藝術家一起在線上創編多種公益演出方式,用交響樂之聲表達對戰鬥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與支持,為廣大觀眾獻上高水平的線上公益演出,「首都市民音樂廳」創新舉辦的線上系列活動,受到廣大聽眾歡迎。
  • 「首都市民音樂廳」2020年15場公益演出圓滿落幕
    上半年,北京交響樂團發揮自身優勢,履行社會職責,在黨支部帶領下,藝術總監與藝術家一起在線上創編多種公益演出方式,表達對一線醫護工作者的敬意,為廣大觀眾獻上高水平的線上公益演出,「首都市民音樂廳」創新舉辦的線上系列活動,受到廣大聽眾歡迎。由北京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河北京交響樂團三家樂團的21位音樂家隔空合作的《我和我的祖國》,在全國產生巨大反響。
  • 「首都市民音樂廳」今年15場公益演出圓滿落幕
    「首都市民音樂廳」演出現場。(主辦方供圖)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 (尹星雲)近日,北京交響樂團在北京市延慶區舉辦「永恆的經典」交響樂專場音樂會,為今年的「首都市民音樂廳」公益演出畫上圓滿句號。上半年,北京交響樂團發揮自身優勢,履行社會職責,在黨支部帶領下,藝術總監與藝術家一起在線上創編多種公益演出方式,表達對一線醫護工作者的敬意,為廣大觀眾獻上高水平的線上公益演出,「首都市民音樂廳」創新舉辦的線上系列活動,受到廣大聽眾歡迎。由北京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河北京交響樂團三家樂團的21位音樂家隔空合作的《我和我的祖國》,在全國產生巨大反響。
  • 重慶芭蕾舞團《天鵝湖》開啟2018芭蕾演出季
    9日晚,重慶芭蕾舞團經典舞劇《天鵝湖》在國泰中心上演,這是2018年重芭舞劇首度公演,也為重芭與國泰合作打造的2018芭蕾演出季拉開序幕。重芭負責人介紹,2018芭蕾演出季除了《天鵝湖》外,還將有一系列古典芭蕾舞劇和現代芭蕾舞專場演出,如充滿冒險與童趣的《胡桃夾子》、極致寫意的《山水重慶四部曲》、熱情與優雅碰撞的《足尖上的拉丁》……不但重溫經典,還將以創新編排顛覆觀眾對芭蕾的固有印象。
  • 2020國際鋼琴系列即將啟幕 15位鋼琴名家打造鍵盤藝術盛宴
    13日,國家大劇院召開本屆國際鋼琴系列新聞發布會,著名鋼琴演奏家殷承宗、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劉小龍、國家大劇院演出部音樂項目高級主管張斯堯出席,並向媒體介紹了本屆鋼琴系列的整體策劃和諸多亮點。拓寬鋼琴藝術邊界 呈現全新鍵盤概念國際鋼琴系列音樂會自2011年策劃推出以來,憑藉其高品位、高規格的演出水準,已經成為大劇院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品牌之一。9年來,已有超過九十位鋼琴家通過這個舞臺與北京觀眾見面,不同流派、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演繹,不僅讓觀眾見證了鋼琴藝術的偉大璀璨,也目睹了世界頂級演奏家的迷人風範。
  • 長沙音樂廳管風琴首秀 帶聽眾感受古典樂器魅力
    瑞典青年管風琴演奏家Hampus Lindwall獨奏讓娜·德梅西厄的《感恩曲作品第11號》,拉開了首演序幕,曲目莊嚴肅穆,彷佛使人置身歷史悠久的歐洲教堂。長沙音樂廳耗資近2000萬元從德國百年管風琴世家克萊斯家族引進湖南第一架管風琴,這架管風琴目前已成為長沙音樂廳的「鎮廳之寶」。    長沙音樂廳目前擁有七個系列、8個品牌。
  • 2018中國國際成人展在滬拉開帷幕
    上海國際成人保健及生殖健康展覽會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開幕,13000平方米的展會現場匯聚了全球300餘家知名成人用品企業展商以及眾多國際買家,活動現場熱鬧非凡。【新聞】請看《中國日報》的報導The 2018 China International Adult Toys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Exhibition took place in Shanghai on May 21.
  • 2019廣州大劇院舞蹈演出季啟幕
    《一夢·如是》拉開廣州大劇院舞蹈演出季的帷幕。大洋網訊 昨晚《一夢·如是》首演,拉開了2019廣州大劇院舞蹈演出季的帷幕。9月~10月,廣州大劇院將以「我的舞·我的城」為主題,推出全新一屆舞蹈演出季,匯聚27場來自中外名家的舞蹈名作,囊括古典舞、芭蕾、現代舞、街舞、放映會等多種形式,配合相關舞蹈講座、快閃、工作坊、大師班與名家交流活動,讓人們感受多元的舞蹈藝術正能量,以舞蹈的力與美律動城市。
  • 【文化這一年·古典音樂】陣痛轉型
    不過,年初開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幾乎所有相關演出取消,古典音樂演出行業陷入「至暗時刻」。面臨這樣的陣痛,中國成了音樂會從線下轉為線上最為成功的國家——國家大劇院從4月開始推出線上系列音樂會至今,積累了成功的經驗,而北京國際音樂節也首次成功以線上線下並舉的方式舉行。疫情尚未結束,但古典音樂的陪伴不可或缺。
  • 歐美各大著名劇院音樂廳取消演出 國際演出業因疫情遭受打擊
    這兩天,凡是之前預定了最近兩個歐美各大劇院、音樂廳演出票的觀眾,都會受到劇院、音樂廳和票務網站發來的電子郵件,告知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滿眼的影響,歐美劇院、音樂廳和演出場所原定的大約兩個月的演出被取消,劇院、音樂廳關閉。
  • 長沙音樂廳·12月精彩演出一覽
    本場音樂會由國際一級指揮肖鳴先生執棒,由奧地利格拉茨國立音樂表演藝術大學滿分碩士吳珊、北京歌舞劇院首席男高音郭建超、中央歌劇院歌劇團獨唱演員孫雪曼、中央歌劇院男中音歌唱家耿哲擔任領唱,長沙交響樂團、寧夏演藝集團歌舞劇院交響樂團擔任演奏,並且還有長沙交響樂團歌劇中心合唱團和雨花教師合唱團的加盟,為廣大樂迷再次獻上一場豐盛的貝多芬交響盛宴!
  • 上海音樂廳發布新樂季:感受音樂的千姿百態
    11月29日,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在一場定製版沉浸式「音樂廳奇妙夜」中,發布了2018新樂季。安娜·卡特琳娜·安東娜琪新樂季將延續「古典·變奏」的主題,一方面堅守古典音樂原汁原味,引進古典大師名團、精品室內樂,另一方面,繼續探索古典音樂的多樣可能性,參與本土藝術家的音樂創新,感受「變奏」之美。
  • 「文化這一年·古典音樂」陣痛轉型
    不過,年初開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幾乎所有相關演出取消,古典音樂演出行業陷入「至暗時刻」。面臨這樣的陣痛,中國成了音樂會從線下轉為線上最為成功的國家——國家大劇院從4月開始推出線上系列音樂會至今,積累了成功的經驗,而北京國際音樂節也首次成功以線上線下並舉的方式舉行。疫情尚未結束,但古典音樂的陪伴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