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音樂廳2017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3月開幕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料峭的春寒還未完全褪去,北京音樂廳2017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就將火熱開場。今年的演出季將於2017年3月31日正式開幕,著力於展現古典音樂的多樣性,十餘場演出各具特色,給予觀眾更多的選擇空間,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在音樂中找尋初心。

  古典大師聚京城

  與北京音樂廳舞臺闊別已久的日本「國寶級」音樂家宓多裡,將攜手維也納愛樂的5位演奏家,於3月31日為北京音樂廳2017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獻上一臺充滿能量的揭幕之作。這位7歲登臺演繹《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首曲、11歲受祖賓 梅塔之邀擔任紐約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獨奏嘉賓、14歲演奏伯恩斯坦《小夜曲》時兩次拉斷琴弦,最終用三把小提琴徵服大師伯恩斯坦和美國樂迷的傳奇小提琴家,一直以情感細膩濃烈著稱,被祖賓 梅塔贊為「新一代海菲茲」。這樣的一場揭幕演出,相信會讓觀眾提前感受到夏日般的熱度。

  音樂如酒,歲月沉澱後的醇厚與老辣讓人沉醉。11月4日,我國老一輩著名鋼琴大師、作曲家殷承宗,將在北京音樂廳舞臺一展其60餘年的精純琴藝。此次除了演奏由他主持改編自中國傳統民樂、被譽為「中國第一狂想曲」的《十面埋伏》外,殷承宗還挑選了舒伯特的兩組即興曲,相信在他數十年功力駕馭下奏響的兩組浪漫主義風格鋼琴小品,定會讓人拍案叫絕。

  緊隨其後於11月19日亮相的是被譽為「世界第一手風琴」的音樂家理查 蓋利安諾。此次演出是紀念「探戈之父」皮亞佐拉逝世25周年的世界巡演「新探戈到新彌賽特」中的一站。蓋利安諾與他一手創建的五重奏組合將重新演繹皮亞佐拉創作的經典名曲,五人之間的配合默契、充滿即興,其妙趣橫生、熱情奔放的演出現場讓人無限神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皮亞佐拉的孫子將以打擊樂手的身份加盟演出。

  古典也愛個性風

  近年來,隨著人們欣賞習慣的變化,古典音樂欣賞不再囿於傳統,越來越多的音樂家也樂於展現個性,形成自己別具一格的表演風格,為觀眾帶來更豐富的音樂體驗。

  爵士音樂是一種充滿個性的音樂。5月6日-7日,兩位來自法國的爵士鋼琴家託馬斯 恩科和巴普提斯 特羅提農,將分別帶來一場爵士鋼琴獨奏音樂會。託馬斯 恩科的創作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巴普提斯 特羅提農則擅長即興演奏,他的音樂風格開放包容且內涵豐富,創意頻頻,獲獎無數。兩人現場表演經驗豐富,能讓觀眾見識到爵士音樂的非凡創造性與可能性。

  吉他的種類之多、演奏風格之多變位列樂器之冠,古典吉他更與小提琴、鋼琴並列為世界著名三大樂器。5月19日,被英國古典音樂雜誌《Classic FM》評為「當代100位最頂尖的音樂家」之一的吉他演奏家楊雪霏,在琴弦上展現從中國柳琴式的婉轉到奔放的桑巴音樂的完美過渡;稍後的9月22日又有瑞典吉他大師格蘭 索舍爾用其特製的11弦吉他實現從巴赫到甲殼蟲樂隊的跨越,憑一把琴飾演整個樂隊的角色,盡顯吉他的多變魅力。

  鋼琴家盛原更直接給音樂施以色彩,二度攜手攝影家唐凌,以音樂與光影交織的形式,在11月24日上演一場「雨中花園」獨奏音樂會,引領觀眾感受「印象主義」音樂的魅力。

  而6月2日的,來自義大利的「爆肚」跨界二重奏則索性打破傳統音樂會的形式,兩位成員運用豐富的肢體表演,將音樂與表演相融合,讓人笑爆肚皮。這種將幽默詼諧巧妙融入古典音樂的表演形式,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劇場。

  6月10日的《歡樂人聲——哈佛大學鱷魚合唱團無伴奏合唱音樂會》,一支來自大洋彼岸的哈佛大學鱷魚合唱團,將用年輕的聲音唱響美國上世紀20至60年代的熱門歌曲,以無伴奏合唱表演彰顯出無限的青春活力,讓人耳目一新。

  以德奧經典致敬古典精神

  與創新和個性化相對應的,無疑是對傳統的堅守與傳承。在古典音樂界亦是如此。4月7日,來自奧地利的音樂家阿列克謝 科爾尼揚科和埃琳娜 傑尼索娃將以鋼琴與小提琴協奏的方式呈現一場「維也納之春」。指揮兼鋼琴家阿列克謝 科爾尼揚科是莫斯科拉赫瑪尼諾夫國際鋼琴大賽金獎得主,也是奧地利馬勒愛樂樂團的創始人之一。他以對貝多芬以及勃拉姆斯作品的演繹而著稱,此次與合作多年的傑尼索娃搭檔演繹德奧經典作品,將給首都觀眾帶來春日般的活力。

  而近幾年主攻現代音樂作品和炫技型樂曲的中國年輕鋼琴家鄒翔,4月15日演出的曲目也將回歸古典傳統。美國《明星電訊報》曾稱讚鄒翔「演奏的勃拉姆斯具有難以置信的深度」,本次他對勃拉姆斯《F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5號》變奏技法的詮釋尤為令人期待。

  來自阿爾及利亞的吉利 阿帕被梅紐因描述為「21世紀真正的小提琴家」,他以琴藝精湛、音樂獨特著稱。他把來自世界各地的民間樂曲通過獨特的編曲融合在一起,極具表演形式,12月8日《四季——阿爾及利亞鬼才小提琴家吉利 阿帕協奏音樂會》上,他將演奏一部獨特的維瓦爾第《四季》改編版本,希望能給每一位走進音樂廳的人耳目一新的欣喜。

  北京音樂廳古典音樂演出季自創立以來,在保持演出水準的同時,也不斷嘗試拓展古典音樂的呈現方式,獲得古典樂迷和年輕觀眾的認同和喜愛。2017年,北京音樂廳將以一系列高品質的演出,引領觀眾從音樂中獲取對美好的感動與情感的升華。

相關焦點

  • 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拉開帷幕
    3月29日晚,在瑞士韋比爾耶音樂節室內樂團悠揚精緻的樂曲聲中「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正式拉開帷幕。「小鮮肉」領銜韋比爾耶音樂節室內樂團 樂壇新生力量致敬經典作品本屆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開幕當晚,北京音樂廳為觀眾們呈現了來自瑞士的韋比爾耶音樂節室內樂團的精彩演出,該樂團是被譽為「歐洲最具影響力且最具創新精神的古典音樂節」之一的韋爾比耶音樂節的駐場樂團,指揮加伯爾·塔卡克斯-納吉親自率團首次登上北京音樂廳的舞臺
  • 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音樂季星光燦爛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堵力)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音樂演出季3月亮相,可謂星光燦爛。據悉,從今年3月至11月將有20多場各具特色的精彩演出與觀眾見面。相比於去年演出季的項目,今年無論從節目質量、演出體量和藝術形式上都邁上新的臺階,呈現出更精緻、更多元的特點。
  • 中國愛樂新演出季將開演 繼續推行低票策略
    愛樂明年1月紀念施特勞斯  這場音樂會也是張昊辰與中國愛樂的首次合作,事實上也是一次臨時救場。原定和中國愛樂合作的是張昊辰的恩師格拉夫曼,但8月起格拉夫曼因身體原因取消了很多演出,這也促成了他的愛徒與中國愛樂的合作。中國愛樂的這個音樂季,一共包含了29套演出。
  • 北京音樂廳的時代交響
    北京音樂廳建造期間,文化部長換了三任,他就遊說了三任……1986年1月,演奏廳可以容納1182名聽眾的北京音樂廳開幕試用。廳內採用了一系列現代化的建築聲學措施,獲得了良好的音質、頻率、特性和適度的混音時間以及均勻的聲場分布。
  • 上海音樂廳發布新樂季:感受音樂的千姿百態
    據了解,新樂季共分五大版塊:開閉幕系列、獨奏家系列、室內樂系列、流行/跨界系列和古樂系列,共計320場音樂會。古典音樂的千姿百態,都在這個新樂季裡。明年1月,首場開幕音樂會將迎來當今樂壇「卡門第一人」——義大利歌劇女神安娜·卡特琳娜·安冬娜琪,這也是她首次到訪上海演出。為紀念德彪西逝世100周年,上半場,安冬娜琪將獻演德彪西等作曲家結合詩歌、繪畫而作的藝術歌曲,下半場,安冬娜琪將把鮮有機會登臺的普朗克女性獨白獨幕歌劇《人聲》帶上臺。
  • 上海音樂廳新音樂季 鋼琴界泰鬥德穆斯壓軸
    約爾格-德穆斯(資料圖)  上海音樂廳昨天公布以「新·古典」為主題的2013—2014新音樂季節目菜單。9月17日的開幕音樂會,將由巴西吉他演奏家馬可·佩雷拉領銜手風琴和貝斯三重奏,這是這位享譽世界的吉他名家首次在中國獻演。明年6月的閉幕音樂會上,音樂廳再次邀請到鋼琴界泰鬥、維也納學派三傑之一的約爾格·德穆斯壓軸,這也可能成為85歲的德穆斯在中國的絕版演出。  在新音樂季,上海音樂廳策劃推出全新板塊越界系列。
  • 長沙音樂廳·12月精彩演出一覽
    講座信息長沙交響樂團聯合長沙音樂廳打造的「貝多芬音樂季」,將於12月3日迎來第五場專場音樂會。,使其兼具豐富多樣的民族特色;這是「協奏的名義」系列演出第三次來到星城長沙。許多觀眾也許至今仍然記得,黃蒙拉在2017年在國內首度開創了用「弦樂四重奏」替代傳統的「交響樂團」來合作小提琴協奏曲的全新形式,而在多個城市巡迴演出的錘鍊下,這種形式也充分得到了驗證與認可。黃蒙拉表示:「自己一直嘗試將更加有意思的東西帶給觀眾,希望這次通過不同的形式讓觀眾更多的了解與喜愛古典音樂。」他還說:「一個比較完美的藝術形式依然有著一些不可逾越的規矩。」
  • 分別一年半後,上海音樂廳9月歸來,《武漢十二鑼》線下舞臺...
    今年恰逢上海音樂廳建成90周年,9月-12月,為期四個月的「歷玖彌新——上海音樂廳建成90周年系列演出&活動」將與廣大市民見面,54場音樂會及觀眾開放日、高峰論壇、藝術大展、線上直播等活動,讓觀眾們全方位感受音樂廳的千姿百態和無限活力。上海音樂廳全新版官網也已上線啟用,演出將於近期開票,觀眾可至新官網探索更多有趣好玩的內容。
  • 獻禮建黨百年,上海音樂廳年末發布「初心向前——2021音樂季1月-7...
    獻禮建黨百年,推出《百年迴響》等多場系列主題音樂會  獻禮建黨百年,音樂廳2021音樂季特別企劃了「建黨百年」系列音樂會,多位中國藝術家將登上音樂廳的舞臺詮釋對祖國、對時代、對音樂的熱愛。1月28日,作為2021音樂季「樂動音浪系列」的首場音樂會,青年美聲男高音蔡程昱將在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舉辦他的首場獨唱音樂會。3月5日、6日,福祿壽FloruitShow將再度來到音樂廳,連演兩場音樂會。
  • 「首都市民音樂廳」2020年15場公益演出圓滿落幕
    上半年,北京交響樂團發揮自身優勢,履行社會職責,在黨支部帶領下,藝術總監與藝術家一起在線上創編多種公益演出方式,表達對一線醫護工作者的敬意,為廣大觀眾獻上高水平的線上公益演出,「首都市民音樂廳」創新舉辦的線上系列活動,受到廣大聽眾歡迎。由北京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河北京交響樂團三家樂團的21位音樂家隔空合作的《我和我的祖國》,在全國產生巨大反響。
  • 北京音樂廳「打開音樂之門」暑期系列音樂會啟幕
    北京音樂廳「打開音樂之門」暑期系列音樂會自1994年創立,至今已走過24年。多年來,「打開音樂之門」以其豐富的內容、親民的價格吸引了京城廣大範圍的音樂愛好者,對於一直持續關注北京音樂廳的老朋友們來說,它陪伴了幾代人,將不計其數的大小朋友引入這扇門,成為他們走進藝術世界的第一個引路者。
  • 「首都市民音樂廳」今年15場公益演出圓滿落幕
    「首都市民音樂廳」演出現場。(主辦方供圖)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 (尹星雲)近日,北京交響樂團在北京市延慶區舉辦「永恆的經典」交響樂專場音樂會,為今年的「首都市民音樂廳」公益演出畫上圓滿句號。上半年,北京交響樂團發揮自身優勢,履行社會職責,在黨支部帶領下,藝術總監與藝術家一起在線上創編多種公益演出方式,表達對一線醫護工作者的敬意,為廣大觀眾獻上高水平的線上公益演出,「首都市民音樂廳」創新舉辦的線上系列活動,受到廣大聽眾歡迎。由北京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河北京交響樂團三家樂團的21位音樂家隔空合作的《我和我的祖國》,在全國產生巨大反響。
  • 「首都市民音樂廳」演出200多場遍及京津冀
    北京交響樂團獻上「首都市民音樂廳」 北京交響樂團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春之聲圓舞曲》《鬥牛士之歌》《雷電波爾卡》《金銀圓舞曲》……北京交響樂團日前在北京市延慶區舉辦的「『永恆的經典』交響樂專場音樂會」,為今年的「首都市民音樂廳」
  • 24個國家42臺演出匯聚「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第21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宣布擬於2021年1月7日至2月4日在北京舉行。1月7日,藝術節在國家大劇院開幕,指揮陳燮陽、琵琶演奏家趙聰、男高音張英席、女高音王慶爽、中阮演奏家馮滿天、嗩吶演奏家牛建黨、著名旅美歌唱家田浩江,以及來自美國、俄羅斯、塞爾維亞的iSING!國際青年歌唱家們,與中國交響樂團和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聯袂演出。
  • 歷「玖」彌新,90歲上海音樂廳「破圈」歸來
    歷經一年半的修繕後,今年90歲的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回歸公眾視野。下月起至年底,「歷玖彌新——上海音樂廳建成90周年系列演出活動」將以54場音樂會及觀眾開放日、高峰論壇、藝術大展、線上直播等活動,讓市民遊客全方位感受這座上海文化地標的活力。
  • 【文化這一年·古典音樂】陣痛轉型
    不過,年初開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幾乎所有相關演出取消,古典音樂演出行業陷入「至暗時刻」。面臨這樣的陣痛,中國成了音樂會從線下轉為線上最為成功的國家——國家大劇院從4月開始推出線上系列音樂會至今,積累了成功的經驗,而北京國際音樂節也首次成功以線上線下並舉的方式舉行。疫情尚未結束,但古典音樂的陪伴不可或缺。
  • 《文藝熱搜榜》:德國「古典音樂獎」全新發榜
    與此同時,第二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也在9月初盛大開幕,將在一個多月時間裡集中呈現70餘個劇目、200餘場演出,推出各類展覽、論壇活動、群文活動等30餘項,包含舞臺藝術、書法美術、影視、群文、民間工藝等各個藝術門類。
  • 「文化這一年·古典音樂」陣痛轉型
    不過,年初開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幾乎所有相關演出取消,古典音樂演出行業陷入「至暗時刻」。面臨這樣的陣痛,中國成了音樂會從線下轉為線上最為成功的國家——國家大劇院從4月開始推出線上系列音樂會至今,積累了成功的經驗,而北京國際音樂節也首次成功以線上線下並舉的方式舉行。疫情尚未結束,但古典音樂的陪伴不可或缺。
  • 上海音樂廳發布新樂季,mini音樂節和玲瓏國樂回歸
    ,對外發布了2021音樂季1月-7月內容,包括60場音樂會。作為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獻禮,上海音樂廳還特別企劃了「建黨百年」系列音樂會。 明年2月起,上海音樂廳將推出5場「歷史長河中的中國音樂」系列音樂會,由滬上青年音樂家演繹中國百年最優秀的音樂作品。
  • 上海芭蕾舞團發布2017春季演出季 海派再現經典芭蕾
    上海芭蕾舞團發布2017春季演出季 海派再現經典芭蕾 2017-02日電 (王笈)上海芭蕾舞團(以下簡稱「上芭」)20日在滬發布2017春季演出季,原創芭蕾舞劇《簡·愛》和《哈姆雷特》、古典芭蕾巔峰之作《天鵝湖》(英國豪華版)和「芭蕾之冠」《吉賽爾》將登臺上海大劇院和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以海派芭蕾的典雅舞姿詮釋流傳世代的世界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