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一年半的修繕後,今年90歲的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回歸公眾視野。下月起至年底,「歷玖彌新——上海音樂廳建成90周年系列演出活動」將以54場音樂會及觀眾開放日、高峰論壇、藝術大展、線上直播等活動,讓市民遊客全方位感受這座上海文化地標的活力。
根據防控要求,嚴格控制50%上座率的前提下,上海音樂廳精心設計了重開後的系列演出活動節目單。記者驚喜地發現,新演出季中出現了《樂隊的夏天2》人氣樂團福祿壽等「網紅爆款」和不少「流量擔當」音樂人的名字,感受到這座藝術殿堂「破圈」歸來的決心與魄力。
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坦言,自去年3月開啟平移15年來的首次大規模修繕至今,上海音樂廳不斷完善新演出季內容,疫情為演藝行業帶來挑戰的同時,孕育著更多機會——眼下滬上劇場紛紛深挖國內演出作品和演藝人才,觀眾也把眼光更多地投向了本土音樂人和作品。
譚盾、陳薩、吳牧野、和慧等藝術家點亮古典星光
過去上海音樂廳的演出不乏國際名家天團,而在「歷玖彌新——上海音樂廳建成90周年系列演出活動」中,包括譚盾、陳薩、吳牧野、和慧等在內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本土藝術家將紛紛亮相,點亮上海古典音樂市場的璀璨星空。
9月19日舉行的上海音樂廳90周年開幕音樂會上,譚盾將攜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青年琵琶演奏家韓妍亮相。譚盾作曲的《武漢十二鑼》將完成線下舞臺的中國首演。同時,譚盾還為90歲的上海音樂廳準備好了音樂祝福——根據巴赫C大調前奏曲改編創作的《天地再生·生日快樂》。
鋼琴家吳牧野將完整演繹19首蕭邦圓舞曲全集。2014年第八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大提琴組冠軍李拉,將首度登上音樂廳大廳演奏卡薩多、舒曼、格拉祖諾夫的作品。今年恰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已多年未舉辦獨奏音樂會的陳薩將呈現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小提琴演奏家黃濱將與青年鋼琴家周宇博合作,演繹貝多芬、格裡格、弗朗克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四位民樂大家——古琴演奏家龔一、二胡演奏家蕭白鏞、琵琶演奏家湯良興、笙演奏家翁鎮發齊聚音樂廳,《月夜》《離騷》等曲目引領聽眾走進大美民樂天地。著名指揮家張國勇則將執棒上海民族樂團,上演《木蘭辭》《湖光》等民樂精品。
被譽為「歌劇界東方女神」的和慧將在12月上演經典歌劇選段獨唱音樂會。滬上觀眾將聽到和慧風格的經典歌劇曲目,以及她特意為樂迷準備的中國作品。
世界音樂、爵士、電子等多種類型音樂展現多元可能
修繕後的音樂廳舞臺硬體功能有所提升,可以呈現民樂、世界音樂、爵士、電子等古典音樂以外的音樂類型。「我們需要以多元音樂去吸引更多受眾,在具有歷史底蘊的劇場上演當代流行作品,臺上臺下將收穫特別的體驗。」上海音樂廳相關負責人說。
「歷玖彌新——上海音樂廳建成90周年系列演出活動」中,就囊括了多個熱度的國內音樂團體。「網紅」國風樂團自得琴社將從線上來到線下,與觀眾相約在劇場。作為音樂廳跨界品牌項目「樂∞」(樂無窮)推出的首部委約作品,對水而歌——音樂舞蹈劇場《水腔》提升版也將在此亮相。
音樂廳將首次推出「樂動音浪系列」音樂會,為不同風格的樂隊提供舞臺。綜藝《樂隊的夏天2》中,福祿壽樂團因一首《玉珍》「唱哭」全場,其原創作品兼具古典音樂和電子樂之美。同樣參加了《樂隊的夏天2》的HAYA樂團,則是世界音樂領域的代表性團體。太一生水樂隊,青年爵士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張雄關領銜關於爵士室內樂團,以及廣西的馬幫樂隊也將展現各自的精彩。
讓城市中心的藝術殿堂成為全天候開放的公共空間
修繕後的上海音樂廳功能空間和配套設施得到拓展和提升,將滿足音樂演出、展覽休閒等多種功能。比如9月6日、12日、13日上下午各有一場「相·見」——主題開放日特別活動。8月28日,音樂廳官網和官微同步開啟線上預約購票。
此外,音樂廳新開闢的四樓區域變身為藝術展覽空間,並在9月迎來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真情無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大展」。這項與盧瓦文化合作的展覽,將為觀眾打造音樂與科技融合的沉浸式體驗。重開後的音樂廳將分時段、分空間逐步開放各個空間,直至實現公共空間全天候開放。(姜方)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