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3大硬傷很明顯,導演都解釋不通

2020-12-17 騰訊網

今天是電影《八佰》正式上映的第六天。

從商業上來說,《八佰》是成功的,目前該電影的票房已經突破了12億元,且還在不斷上漲。但就口碑而言,豆瓣7.7分的成績雖然也還算不錯,但距離預期卻還有著不小的差距。很多人預測,這部電影上映後,評分至少在8分以上。而《八佰》在點映之後,其評分果然不負眾望,豆瓣第一輪評分高達8.2。

但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隨著看這部電影的觀眾越來越多,票房越來越高,其評分卻呈現出明顯的下滑趨勢,而目前,該電影已經從8.2分下滑到了7.7分。除了評分之外,在評論方面,關於《八佰》的爭論也越來越多,這些爭論只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歷史(暫不討論),二是電影本身。

如果只從電影本身出發的話,《八佰》一共有三處硬傷。

電影《八佰》的題材定位是硬傷。

觀眾看一部電影,首先要了解的是這部電影想說什麼?無論是直白的商業大片也好,還是晦澀難懂文藝片也罷,其實都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影片都是想給觀眾傳達點什麼。但是大家看《八佰》發現根本不知道這部電影想說什麼。

你以為導演想說歷史?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根本不符合歷史;

你以為導演想說政治?也不是,因為這部電影對政治只是一帶而過;

你以為導演想說戰爭?也不是,因為看起來好像很專業的戰爭戲其實到處都是漏洞;

你以為導演想說愛國?更不是,愛國的戰役多了去了,哪一場戰役都比這一場愛國。

所以,你根本不知道導演想表達什麼,也可能是他想表達的太多了,導致失去了重點,所以才出現了這種情況。但不管為什麼,《八佰》就是這樣一部整體上有著很大的邏輯問題的電影。

如果導演真的想表達政治,電影前期完全可以安排一些果黨高層戲份,把他們錯誤的戰略戰術思想明顯的表達出來,從一開始就明確的告訴觀眾,這些壯士其實就是他們手裡的一顆棋子,甚至是一顆棄子,而這些壯士們卻並不知道自己是棄子。守倉庫的壯士們血戰不退,心裡想的是保家衛國,但實際上卻是被果黨利用的熱血之士。如此一來,《八佰》在政治方面的表達會更有力度,而觀眾對於這些壯士的戰死,也會更加悲憤。

如果導演想表達戰爭,可以把其他一些沒用的東西拋棄,重點全放在戰爭上。當然,會有觀眾說,現在導演的重點就是在戰爭上邊。這麼說並沒有錯,因為整部電影有大篇幅展現戰爭的場面,但問題是這個仗打的太業餘了。戰爭戲雖然場面大戲份足,血漿和特效也都到位,該用的BGM也都不缺,可這個仗打的硬傷實在太多。

電影《八佰》劇情經不住推敲是硬傷。

劇情上的硬傷,主要就體現在我們上面說的戰爭戲上面,很多細節上都經不住推敲。

首先,倉庫外圍的防禦工事有什麼用?為了不知道有什麼用的防禦工事,很多人冒著被日軍狙擊手打掉的風險去鞏固這個外圍陣地,意義在哪裡?挖完就撤,連安排士兵守這個陣地的鏡頭和臺詞都沒有,完全是為了挖而挖。而且,即使刪掉挖外圍工事的戲份,對這部電影好像也沒什麼影響。

其次,既然電影是戰爭電影,戲份以戰爭戲為主,至少也要有戰略戰術上的安排。輕重機槍怎麼擺,人員配置怎麼分布等,這些都是最簡單的戰爭戲要素,但是電影裡一點都沒有體現。另外,機槍連眾人捆著手榴彈跳樓的戲份,當時看的時候很感動,但其實一想,不能把手榴彈綁在沙袋上往下扔嗎?

往倉庫送電話線的那場戲,看起來悲壯,但其實就是排著對給敵軍狙擊手練槍。邊上就放著一輛汽車,為什麼不開著車過去,汽車怎麼也比跑的快吧!日軍進攻倉庫知道用鐵板做護盾,為什麼大家送電話線就要硬衝,找塊鐵板那麼難嗎?再者,倉庫裡是全德械裝備的一個團,外加整個傷害的能人異士,湊一兩顆煙霧彈也湊不出來嗎?

軍隊固守倉庫,居然不知道事先查看一下水路,導致被敵軍摸進來都沒發覺;晚上睡覺居然不留站崗放哨的,敵軍都爬到床前了,還要靠著河對岸的喊聲和探照燈才能發現被自己偷襲。李雲龍的獨立團藏在小山村裡都要留下明崗暗哨,《八佰》裡明知道敵軍就在眼前,居然都在睡大覺,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堅守這麼多天的。

當然,最大槽點在電影的結尾處,大家排好了隊往外衝那場戲。煙霧彈什麼的就不說了,就當是沒有,但你你至少應該有個火力掩護吧!但整場戲只有三兩個士兵拿著小步槍衝著天放兩槍。這個時候,不應該是找到日軍火力點,輕重機槍所有子彈掃過去,直接掃的日軍不能抬頭來嗎。結果呢?大家排排站,迎著槍林彈雨往上衝,真是夠了。

還有,留下敢死隊,到底是為了什麼?與其讓大部隊在橋上展現那種愚蠢的悲壯,到不如用主動留下的敢死隊體現出來。敢死隊奮力擋著日軍的進攻,用自己的生命為大軍爭取時間,這邊大軍軍容整齊的過橋,兩邊交替剪輯,最後敢死隊全部戰死,日軍追上來發現這邊已經人去樓空,只能望橋興嘆,這樣的安排不比弱智的衝橋強?

電影《八佰》角色塑造虎頭蛇尾是硬傷。

電影《八佰》裡面有很多角色,導演大概是想通過群像,展示自己所想表達的東西,比如在戰爭狀態下,不同的人會有什麼樣的表現等。但實際上,角色的數量太多,成了這部電影的累贅。其中最關鍵的原因,是導演只給這些人物安排了開始和結束,但是沒安排中間的過程。

姜武飾演的那個角色,是非常貪生怕死的一個角色,後來觀眾明白,他不是怕死,而是因為有兒子這個牽掛,所以不想死。可是,她最後居然自願做了敢死隊。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是什麼讓他轉變了自己的思想,是什麼讓他放下了心裡的牽掛,這些完全沒體現,所以這個角色根本站不住,自然也無法調動觀眾的情緒。

另外,那個幾個學生出現在電影裡的意義是什麼,如果說是為了通過他們體現出戰爭的殘酷,中間也要給他們安排一個轉折點才好。可是什麼轉折都沒有,這三個學生進去了,然後死了兩個,最後那個活著的也沒做任何交代。還有歐豪飾演的那個角色,別的不說,他打算從水路跑的時候,居然沒喊弟弟,真箇人物瞬間就崩了,之後的所有言行,完全站不住腳。

其他角色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這些角色的臺詞、經歷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沒辦法和他們本身的性格重疊在一起。說白了,這些角色全都是工具人,所有的臺詞和做過的事情,其實意義都不大,根本無法體現出來這些角色其實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這些角色都像機器人一樣,做著他們必須做的事情,而不是做著他們應該做的事情。

比如鄭凱飾演的那個角色,他必須捆著手榴彈跳樓;張譯飾演的那個角色必須貪生怕死;姜武飾演的那個角色,必須要從「瓜慫」變成英雄。但這樣其實是不對的,電影裡不應該是這個角色到了必須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而應該是這個角色在應該做什麼的時候去做什麼

可在電影《八佰》中,這些角色都成了流水線上的機器人,沒有血肉,沒有性格,也沒有想法。只需要在自己必須去做什麼時候,去做完自己的事情,至於為什麼做這些事,是不是應該做這些事,這些都不重要。其實這些角色剛出現時,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後期有很多東西沒展現出來,這就是虎頭蛇尾。

所以,我們才說《八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就這3大硬傷,即使是導演管虎,怕是也無法回答上來。當然,也有人說,不要在意這些細。,可電影不就是無數個細節組成的嗎?一兩個細節出了問題還可以理解,現在連角色塑造都出了問題,這就足以證明這電影是有問題的。

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河洛典故:盛名之下 其實難副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意思是說,很有名望的人,其才德很難與他的名望相符。這個典故與東漢名臣黃瓊有關,出自《後漢書·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意思是說,很有名望的人,其才德很難與他的名望相符。這個典故與東漢名臣黃瓊有關,出自《後漢書·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電影《八佰》的導演是誰 《八佰》劇情介紹
    八佰誰導演的《八佰》導演是管虎。大家可能對這個人有點陌生,但是提起吳亦凡參演的《老炮兒》大家想必不會陌生吧,這也是管虎導演的作品之一。管虎,1968年出生於北京市,中國內地導演,199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與賈樟柯、王小帥等同為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作品犀利、先鋒,有著強烈的人文關懷和現實批判性,視聽技巧純熟並獨具特色。24歲執導處女作《頭髮亂了》,記錄了九十年代中國年輕人的迷茫與尋找;電影《西施眼》獲得2002年夏威夷國際電影亞洲電影評審團獎(NETPAC)、第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影片。
  • 美國《消費者報告》評價特斯拉FSD功能: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美國《消費者報告》評價特斯拉FSD功能: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大壯旅 發表於 2020-10-12 17:44:48 對於特斯拉,美國《消費者報告》可從來都是不偏不倚,
  • 繼戰爭巨作《八佰》後,《金剛川》也被眾多影迷繼以厚望
    繼戰爭巨作《八佰》後,《金剛川》也被眾多影迷繼以厚望,圍繞著橋,展開了故事線。由於場景單一多,票房沒有《八佰》理想,但也是一部戰爭佳作,比起小姑涼用飛刀躲過子彈把一排的日軍都滅掉的神劇真實的多。最後上帝視角鏡頭運用,志願軍血肉之軀搭起的人橋,掩護部隊過橋,真實的讓人淚目。
  • 電影《八佰》值得看嗎?
    這部電影,是中國十年來,抗戰題材的影視劇裡面,道具、場景、服裝、音效、特效、燈光等等做得最好的電影之一了,拍攝團隊很用心,演員們的演技都很棒,甩抗日神劇100光年。能跟《八佰》相提並論的國產影片,我個人覺得只有《賽德克·巴萊》,因為這是中國臺灣導演魏德聖2011年的作品,距今還在十年內。
  • 論《八佰》的愚蠢結局
    八佰結局,列隊衝橋 八佰最大的硬傷,就是最後的大結局了——列隊衝橋。 這是最大的敗筆! 在這裡,實在無法想像,導演和編劇設置這一幕當做結尾,是想幹什麼?想告訴觀眾什麼? 是想說他們英雄無畏嗎?不可能啊! 是想繼續賣慘嗎?也不合適啊!
  • 王世純:看完《八佰》,感覺就兩個字——擰巴
    很多人都說這部電影沒有「邏輯性」,是劇情上的硬傷。但如果我們以《鬼子來了》這樣典型「反思」敘事影片作為參照物,那麼這部電影在後半段的「邏輯」反而是說的通的——影片的高潮部分,無非就是「勇士死了,懦夫變成勇士也死了,活下來的都是懦夫」這樣的典型敘事。
  • 王世純:八佰拍的不是堅守者,是圍觀的看客
    很多人都說這部電影沒有「邏輯性」,是劇情上的硬傷。但如果我們以《鬼子來了》這樣典型「反思」敘事影片作為參照物,那麼這部電影在後半段的「邏輯」反而是說的通的——影片的高潮部分,無非就是「勇士死了,懦夫變成勇士也死了,活下來的都是懦夫」這樣的典型敘事。
  • 同是頂級卡司的戰爭片,為何《金剛川》11億,《八佰》31億?
    文:主創陣容比《八佰》還強大的《金剛川》,為何票房卻少了20億?今年國產片中,出了兩部備受關注的戰爭片,分部是《八佰》和《金剛川》。這兩部電影還是有頗多的相似之處的,比如電影題材,導演,演員陣容都有重合和交集的部分。
  • 《八佰》為何爭議這麼多?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討論一下關於電影《八佰》的問題。國內的電影市場已經沉寂了好長一段時間,而《八佰》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近幾年難得的一部戰爭佳片。而問題在於,導演管虎拜訪孫元良後人的做法引起了不少網友們的憤怒,這種不明智的宣發行為直接導致了電影《八佰》在上映之前就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本身就是非常招黑的。「為何會引起如此多的爭議呢?」
  • 觀看八佰的說說 關於看完電影八佰的感受
    《八佰》《集結號》這類電影,這些都是小人物被犧牲的作品。自己的世界是大是小我們自己心裡都有數,能不能成為大人物心裡也有數。關於看完電影八佰的感受從影片公布的信息來看,電影《八佰》耗資逾5億,於2017年底在蘇州拍攝,歷時230天。其中,劇組為1:1還原真實場景,挖了一條長達200米的「蘇州河」。論布景花費,《八佰》在近代華語電影史上可算是名列前茅了。
  • 北電劉德瀕老師對話《八佰》製片人梁靜老師|《八佰》嘉賓分享會
    第二件,《八佰》和《金剛川》,這兩部由梁靜老師和管虎導演主要製作、創作的影片,使中國電影從疫情的陰霾中走出來,也可謂是一騎絕塵。梁靜:只能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八佰》在去年撤檔的時候,我們雖然心裡不舒服,但是今年上映反而是個好事。因為,不光是票房這麼簡單的事了,而是有了一種使命感。
  • 八佰,進一步摧毀了人們對於國民黨的印象
    》這部電影,是一部從頭到尾都居心不良的片子那麼今天就來好好聊聊《八佰》,這部電影到底有沒有問題首先我們清楚的給「八佰」這個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定個性:「八佰」是一場國民黨用士兵生命演給西方看的政治乞討秀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當時淞滬地區的日本軍力較為薄弱,僅有2700多的海軍陸戰隊和
  •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近段時間以來,電影《八佰》可謂是炒的特別的熱,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期待。就在昨日,電影《八佰》終於和大家見面了,電影《八佰》好看嗎?電影八佰演員表及劇情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
  •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可是,魯國讓孔子擔任大司寇並代理宰相,老子還在周天子手下做官。難道大司寇也以操辦喪禮為主要工作?難道周天子的史官或者圖書館官員,也主要是操辦喪禮的?  胡適有自己的目的。胡適及其弟子們之所以「為學術而學術」,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祖宗當敵人,把自己當外國人。
  • 投稿|再看《八佰》,何止「八佰」
    英雄豪傑都是凡人變的這是我再看《八佰》的感覺這是一場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大型真人秀。我在看《八佰》全過程中,從窒息、壓抑到最後熱淚盈眶,恍惚間我也成了這場慘烈的真人秀中看客的一員,看得熱血沸騰卻也幫不上忙。
  • 電影《八佰》算不算現實主義力作?
    《八佰》口碑兩極割裂明顯。問題集中在:算不算現實主義力作?這個問題還可以引申為: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問題。一些評論認為,在當下愛國主義主旋律的大環境下,《八佰》為了騙取觀眾的眼淚,打著歷史戰爭片的幌子,編造虛構的故事,片中部分段落表述脫離事件原貌,人物形象建構與原型偏離,僅是為了製造賣點而刻意煽情,把自己編造的內容偽造成歷史,欺騙受眾感情,是一部「偽現實主義」的創作。
  • 《八佰》3天破八億,暑假結束了,電影開始了!
    《八佰》籌劃十年,公映3天,破8億大關。2020年,對於電影行業來可以說是致命打擊。一種大片相繼撤檔,《八佰》也不例外。在電影院開放之後,大多數影院也只是放一些老片,新片沒人敢試水。《八佰》就是在這樣的氛圍裡勇敢地做了一次出頭鳥,而結果,不負眾望!首先是《八佰》的口碑,慘烈與感動衝擊著觀眾的心,管虎導演又一次證明了自己的才華。
  • 電影《八佰》深度影評
    電影《八佰》的上映可謂幾經波折,已經在暑期終於得以上映,作為國內少有的大製作類型片,我對其的期待堅持了一年多,自其上映以來,我綜合了各方面的評論,這些評論對其的評價褒貶不一,網上已有諸多探討這部電影歷史史實方面的文章,我在這就不累述,雖然我在看這部電影前就查閱過關於這部電影史實方面的大量文獻資料
  • 電影《八佰》所有歌曲在哪裡可以聽?當貝市場分享大屏聽歌教程
    當貝市場分享大屏聽歌教程 電影《八佰》早 8 月 21 日全國影院上映,在上映時引起了一大波的影迷去觀看,也收穫了良好的評價,豆瓣評分高達7.7,首波點映票房破 500 萬,最終票房31. 1 億,這在國產戰爭片裡算是不錯的了,且《八佰》是全國影院復甦之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