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自啟動規劃建設至今已有一年多
一起先睹為快~
「古驛十二景」生態綠道中
寶倉灣綠道與回龍灣綠道已基本建成
寶倉灣
16000+平方米的綠道上,現代植物造景層次分明,小徑蜿蜒,鮮花盛開爭奇鬥豔。漫步山間,綠林矗立滿目蒼翠。
一年多來,寶倉灣通過大面積植樹、增綠增景,因地制宜建設步道、亭臺觀景等設施,已成為市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回龍灣
回龍灣正加緊建設中,並且整個「古驛十二景——回龍灣」的大致模樣,已經形成。
入口樹陣已完成栽植,樣板段灌木和草坪種植正加快進行。作為主要景觀的棧橋,主體結構已搭設完畢,工人們正在有序地進行苗木種植、步道鋪設等工作。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還有這些觀景臺正如火如荼的建設中
丹景臺
打造「樣板」 進行300畝景觀提升
在龍泉山脈丹景山山脊的最高處,約600米長的森林綠道由平整的瀝青段面和不規則的石塊鋪裝段面組成。臨崖一面,一個個木樁由粗麻繩牽連,形成護欄……丹景臺觀景平臺正在施工當中。
在項目施工現場朝東方遠眺,視線越過成片搖曳的格桑花,即可見三岔湖全貌。三岔湖左側,地鐵18號線工地如火如荼,再往遠望,約16公裡外,天府國際機場的跑道宛如一道白光,隱隱可見。
丹景臺觀景平臺項目於今年8月啟動,進行生態化的處理,是該區域的打造理念。據悉,在建設過程中,項目還將融入金沙文化元素,如環形道路靈感來源於太陽神鳥。
此外,整個核心區域將建設特色驛站,進行展覽館周邊半徑0.6公裡範圍內的景觀提升、上山道路改造及道路沿線景觀提升等。
截至目前,丹景臺景觀平臺已完成主體建築基坑開挖、2610棵喬木栽植,30畝灌木地被栽植。
馬鞍山觀景平臺
一覽三岔湖 綠化率已達85%以上
在丹景臺與三岔湖之間,馬鞍山觀景平臺即將竣工。其坐落於三岔湖北岸,擁有27平方公裡開闊的水域和18平方公裡的溼地,是遠眺三岔湖、天府國際空港新城中心區及龍泉山脈的絕佳位置。
作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高新片區打造的第一個景觀提升工程,自去年7月開工建設以來,目前已交付土地範圍內山體加固、人行道、木棧道、種植土平整及植物栽植工作,並進入正常維護階段,展示中心主體建築和裝飾部分也已全部完工,正在等待設備安裝。
下一階段,將加快建設臨空觀景臺電梯區域,並進行雕塑、休閒桌凳等設備的安裝。
獅子寶觀景平臺
可遠眺雪山 攝影達人的打卡地
在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另一側,天府新區合江景區內,獅子寶觀景平臺則已成為眾多拍攝雪山愛好者的絕佳取景地。
嶄新的柏油馬路左側,是新修好的公廁及停車區域。右側,開闊的木質平臺上,一對情侶支起一頂橙色的帳篷,享受著初冬的陽光與微風,身後,綠植環繞;面前,成都中心城區盡收眼底。
一旁的木質長廊裡,孩子來回奔跑,三五成群的老人在長凳上吃著自帶的零食,擺著龍門陣,偶爾望向遠方。
而距離此處直線距離大概四五公裡外,就是興隆湖;再遠些,就是環球中心。
下一步,相關部門將考慮在獅子寶觀景平臺加入更多的基礎設施,比如設置露營點,增設食品售賣區域等,方便市民休憩、遊玩。
石經寺、雲頂石城、北周文王碑、摩崖石刻、佛興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內的歷史古蹟還有太多值得挖掘。
根據規劃,未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將打造13個觀景平臺,包括在建的丹景臺片區及獅子寶觀景平臺。所有觀景平臺的建設手法和思路,都將以丹景臺景區作為參考。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成後的模樣
屆時一定要走遍每一處古驛勝景
踏尋每一個觀景平臺
記錄下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最美的樣子!
綜合:成都全搜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