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自然科學,曾以輝煌燦爛的「四大發明」,對世界科學文化作了巨大貢獻,被馬克思譽為「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為西方近代科學的奠基人之一弗蘭西斯·培根贊為「已經改變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狀態」。
在16世紀以前,我國自然科學成就和發展水平,較之西方還是遙遙領先。到17世紀中期以後,逐漸落後於西方。在西方,15、16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迎來了歐洲近代科學的曙光,從哥白尼經培根、伽裡略、克卜勒到牛頓完成了自然科學的近代古典體系,建立了以觀察、實驗為基礎、有嚴密邏輯體系的理論科學。在我國,近代科學和科學思想究竟萌發於何時呢?這個問題至今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要到1840年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才帶來了近代科學。更多的人認為是在16世紀明代萬曆年間,西方耶穌會傳教士來華時,"西學東漸」,傳來了西方近代科學。以徐光啟為代表的進步科學家,接受了西方的先進科學,翻譯了《幾何原本》(六卷)和許多科學著作。
在他的科學活動中,重視數學的作用,把全部科學知識納入數學的軌道,他的由數達理、把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存在著的數量關係作為基點,並通過科學觀測和研究以數學原理來歸納和概括自然規律「理」,說明了徐光啟的「數學化」思想使他接近了牛頓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徐光啟還重視實測、實驗,引進了西方多種天文儀器,如望遠鏡和時辰鍾等,他的代表作《農政全書》中充滿著親身實驗的科學精神,一切通過實驗來驗證,是徐光啟最重要的科學觀點之一。徐光啟是我國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者。這就是說,我國近代實驗科學萌芽自傑出的科學家徐光啟開始。
近年來,學術界對於早於徐光啟(1562-1633年)的科學家和藝術家朱載堉(1536-1611年)的研究,又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在徐光啟之前的「王子載堉」,已經獨立地邁向了「數學化」道路,他的實測、實驗精神,以及百科型巨子的特點,使他成為我國近代實驗科學的第一位光輝的先驅者。
朱載堉對於世界文化最傑出的貢獻是,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創建十二平均律(他稱之為「新法密率」)數理理論的科學家。他研究出一套嚴密而又系統的管口校正方法,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按十二平均律數理理論發音的三十六根律管和第一件按十二平均律數理理論發音的弦樂器(「準」)。他不但是位傑出的樂律學家,又是位傑出的數學家。他在解答已知等比數列的首項、末項和項數而求解等比數列的其他各項方法上,居於世界的首位。他最早提出了不同進位數的換算法則,解決了九進位與十進位的換算問題。他又是用珠算解決高次方根運算的第一人。在他的數學、樂律、物理、天文曆法、音樂、舞蹈等方面的成就中,充滿著對傳統的總結、批判和創新精神。
朱載堉不但是位傑出的科學家,又是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他在音樂、舞蹈、文學方面都有不少成就。著名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認為「朱載堉雖然遠離歐洲,但他是"文藝復興,時代的人」,譽之為百科型巨子。
朱載堉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藝術家,他是我國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者,到目前為止,我們能說他是第一位先驅者。但是,從朱載堉光輝的名字長期被掩沒,直到現在才全面地為人們所了解來看,在他之前,是否還有類似的先驅者?載堉得天獨厚,在傳統科學的基礎上,接受、研究、批判、創新,他的科學研究工作受過他父親朱厚烷的指導,受過他叔祖何塘的直接影響,這二位為朱載堉所崇敬的人物是否已經有了「數學化」的思想傾向?還是另有他人對朱載堉形成了巨大的影響?究竟在朱載堉之前還有沒有我國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人物?至今還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