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孔子新漢學計劃:「中國思想與現代文明」第五屆京師哲學暑期學堂開學典禮在北京師範大學隆重舉行。該項目依託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已成功舉辦四屆,旨在加深外國青年學子對中國傳統及當代文化的認識,培養有志於漢學研究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國外青年人才,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國內影響。本屆暑期學堂的主題為「中國傳統哲學及其當代價值」。
孔子學院總部漢學研究工作處副處長張科、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吳向東、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劉濤、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助理田書峰、北京師範大學孔子學院管理處項目主管王曉川,以及暑期學堂講員顧彬教授(Prof. Wolfgang Kubin)等多位嘉賓出席了典禮。
據悉,京師暑期學堂在孔子學院總部新漢學計劃項目的重點支持下,自2015年創辦以來致力於為海外青年學者、各界精英和優秀青年提供優質在華研究資源,邀請國內外頂尖人文學者開展授課研討,為學員提供專業化、專題化、個性化學習方案,幫助他們實現對「中國經驗」的理論學習、觀察研究、實踐躬行。創辦四屆以來,累計資助各國漢學研究領域專家學者近千人,本屆京師哲學暑期學堂共招收學員42名,分別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共25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多文化的交流和互動。本屆暑期學堂將以學術講座、小組沙龍、實地考察、文化古蹟觀摩等形式,展示中國哲學的深邃思想及其博大精深的智慧。
本屆京師哲學暑期學堂由8位中外著名專家學者擔任授課教師,組成中外結合的授課團隊。國外學者有國際知名學者北京大學安樂哲(Prof. Roger T. Ames)北京外國語大學顧彬教授(Prof. Wolfgang Kubin)、新加坡國立大學勞悅強教授(Prof. Lo Yuet Keung)、中山大學梅謙立教授(Prof. Thierry Meynard)。國內學者包括北京師範大學的著名學者劉笑敢教授、李紹猛副教、Thomas Michael副教授和蔣麗梅副教授。
本次開幕式暨開學典禮由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助理田書峰副教授主持,暑期學堂開幕式暨開學典禮在悠揚的中國傳統古琴演奏中正式拉開帷幕。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吳向東教授首先致辭,他對大家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對外國青年學子跨國而來學習、了解和探求中國思想的行動表示高度讚揚和欣喜,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了源遠流長的思想文化,這些思想不僅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風格和中國品格,更在當今世界煥發出新的光芒,通過孔子新漢學計劃,中國思想和中國文化從地域走向世界。暑期學堂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契機,在青年一代形成了中國思想的良好的國際互動,為現代文明的發展注入了中國傳統思想精髓。吳院長向大家介紹了京師暑期學堂項目基本情況、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的學術研究、發展狀況,給學員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最後,吳院長祝願大家學有所獲。
孔子學院總部漢學研究工作處副處長張科表示,多元文化間的交流碰撞是歷史發展大勢,國際問題的複雜性要求更多的合作交流,思想文化的溝通為此起到奠基作用,各位異國青年能夠不遠萬裡相聚京師哲學暑期學堂,表現出強烈的歷史擔當,希望通過此次學習,大家能夠有所收穫,為中國思想的國際化和中外文化的交流合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劉濤首先向大家介紹了北京師範大學的概況,他表示,我校一貫重視對外合作交流,通過本次暑期學堂的平臺,必將為此次到訪的學員們提供一個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華文化的平臺,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將全力以赴,為大家提供好各類保障,預祝大家在京師哲學暑期學堂中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作為暑期學堂講師代表,北京外國語大學外聘專家顧彬教授從普遍的三個哲學基本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入手,在開學典禮上就引發了學員們對於中國的哲學和中國思想的極大興趣和探討熱情,並明確表示中國哲學的核心就是「人」,為本屆暑期學堂的學術研討奠定了良好基礎。
來自德國的Marco Pouget作為本屆暑期學堂的學員代表發言,他以荀子的「學不可以已」為引入,引用了孔孟荀墨等多位中國古代思想家的名言,表現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極大興趣和深入了解,也表達了對中西方加強文化交流的期待和為之做出努力的願望,獲得了在座老師和學員的一致肯定。
京師哲學暑期學堂以突出交流、增進互動、謀求發展為目標,積極幫助國外青年學員親近和感悟中國文化,增強他們對當代中國發展的理解,並積極培養有志於從事漢學研究或中外交流的青年領袖。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是我國哲學教育與科研的重鎮之一,在儒學研究、道教研究、易經研究等多方面建樹頗豐。近年來,學院具體承辦了義大利馬切拉塔大學的孔子學院,編輯和發行了在國際學界頗有聲譽的全英文期刊《中國哲學前沿》(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在推動中國哲學研究走向世界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哲學學院以其深厚的國學傳統和紮實的學術功底來組織這屆暑期學堂,有利於讓更多外國朋友了解中國文化、喜愛中國文化,讓更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在這裡交流對話,碰撞出思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