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淺媽媽育兒經】掌握實用的孕嬰、育兒知識,讓媽媽照顧寶寶更輕鬆!
導語:對爸爸媽媽來說,看到寶寶長牙很開心,但是對寶寶來說,長牙可不輕鬆,這就需要爸爸媽媽幫助寶寶緩解一下常見的五種不適症狀。
寶寶一般在四到六個月的時候開始長牙,也有的寶寶出牙晚一些,有種說法,在一歲內長牙都算正常,如果超過了這個階段還不長牙的話需要看看醫生是什麼情況造成的。
寶寶長牙是一件讓爸爸媽媽開心的事情,但是對於第一次長牙的寶寶來說可不那麼「輕鬆」,出牙的過程會伴隨一些不適的症狀,爸爸媽媽應該掌握寶寶出牙規律,這樣才能夠及時應對。
1、流口水
寶寶從長牙到牙齒出全了是很漫長的,在這個過程中或輕或重的都會出現流口水的情況。
這是因為寶寶牙齒在長出的時候刺激到牙槽的神經,使唾液腺分泌出了更多的口水。寶寶可不跟成人一樣能夠控制,口水就不自覺的流出來了。
應對:
其實寶寶流口水倒沒有什麼不適,但如果沒有做好護理的話,很容易讓寶寶的皮膚出現皮疹或者是皴裂。
所以有口水的寶寶,媽媽要隨時幫著寶寶換口水巾,另外還要準備一條柔軟的毛巾或者是紗布,在寶寶的口水沾到臉上的時候,在溫水給寶寶擦乾淨。
可以在寶寶臉上塗點兒潤膚霜,隔開口水與皮膚的直接接觸。
2、寶寶情緒差,哭鬧
長牙的時候可是很疼痛的,這種疼痛會讓寶寶的情緒不好,還會哭鬧。一般長乳磨牙也就是我們說的大牙時孩子哭鬧會嚴重。
應對:
幫著寶寶按摩臉部肌肉讓其放鬆,暫時緩解疼痛。
安撫寶寶的情緒,轉移注意力。
讓寶寶吃母乳,這個時候寶寶因為出牙疼痛,對於輔食可能會牴觸。不妨讓寶寶多吃些母乳,母乳同時還有安撫的效果。
3、寶寶咬東西
很多母乳媽媽都經歷過一種痛,就是寶寶咬乳頭的疼痛,又不能不喂,又擔心寶寶咬。
寶寶咬乳頭除了跟媽媽鬧著玩兒,還有種可能,就是他在長牙通過咬媽媽的乳頭來緩解自己的不適。
應對:
媽媽被咬的時候可以輕輕的憋一下寶寶的小鼻子,他難受了就自動鬆開。
不要生硬的往外拽,這樣傷害的是自己。同時也不要跟寶寶嬉皮笑臉,只會讓寶寶覺得好玩兒,咬的更厲害。
給寶寶用磨牙棒或者是牙咬膠來緩解出牙的疼痛和刺癢。
備註:【牙咬膠的選擇方法】
給寶寶選擇牙咬膠一定要選對了,質量要有保障,畢竟是要入口的。不能太硬,防止硌著著寶寶的牙齒。牙咬膠的邊緣要光滑,防止寶寶在抓咬的時候被刮傷。牙咬膠也不要太長,防止捅著喉嚨。
4、寶寶發燒
寶寶幼兒急疹的時候會莫名其妙的突然發燒,在長牙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出現發燒的狀況。這是牙齦腫痛,發炎造成的,寶寶發燒溫度不會過高。
應對:
一般情況下,物理降溫就可以,另外要給寶寶喝些水。
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或者是體溫飆升,那應該趕緊看醫生。
5、寶寶拉肚子
這一點容易被家長們忽視,有的寶寶在長牙的時候會拉肚子,長牙的時候牙齦是半開放狀態,細菌會趁虛而入。
應對:
寶寶用品要定期消毒;
注意寶寶口腔衛生;
給寶寶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拉肚子,嚴重的話要就醫。
既然寶寶長牙了,那在這裡也要提醒各位爸爸媽媽,如果在之前沒有給寶寶刷牙的話,那現在就要開始了。
為了寶寶的牙齒健康,應該堅持。
剛開始的時候,寶寶沒有添加輔食,可以不用牙膏。
等著寶寶吃輔食之後配合兒童牙膏,牙膏量要少,有的寶寶開始不會漱口,在刷完牙之後,媽媽可以用紗布把寶寶嘴裡的泡沫給蘸出來,防止咽入更多。
你家寶寶在長牙的時候出現過什麼不適的狀況呢?你是如何應對的?歡迎各位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