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 0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澤橋醫生 澤橋醫生
長牙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必經歷的一件事情。
一般來說,健康的寶寶在出生後六、七個月左右就會開始長牙。先是長出4顆乳中切牙,十個月的時候再長出4顆乳側切牙。到了第十四個月,又會長出4顆乳第一磨牙,接著十八個月時長出4顆乳尖牙,二十二個月時長出4顆乳第二磨牙。
不過由於個體差異,每個寶寶長牙的時間都不相同。有的寶寶長牙晚,可能1歲的時候才會長出第一顆牙,但仍然屬於正常的生理範圍內。
寶寶長牙時間無法預知,新手爸媽們就很為難了。其實呢,寶寶要長牙的時候,是會向爸爸媽媽發出「信號」的。
寶寶長牙信號
流口水
如果發現寶寶經常在沒有吃東西的情況下成片成片的流口水,弄得衣服溼漉漉的,這可能不是寶寶饞了,而是在暗示爸爸媽媽們他們要開始長牙了。
喜歡咬東西
如果你家寶寶最近特別喜歡咬東西,而且根本不管是什麼東西,玩具、口水巾、奶嘴、自己的小手小腳、甚至是爸爸媽媽的手指。只要他們夠得著,通通抓起來就咬,這很有可能就是寶寶要長牙了。
不愛吃飯
寶寶開始長牙之後,對冷熱格外敏感。如果吃到了溫熱或者冰冷的食物,他們就會表現的很抗拒。所以這時媽媽們注意不要給寶寶吃過燙或者過冷的食物,溫度合適才能保護寶寶剛剛長出的牙齒。
哭鬧不止
寶寶在長牙的時候,牙齦往往又癢又痛。但他們不會說話,只能通過鬧小情緒來表達。煩躁、哭鬧、睡覺不老實,這時家長大多會以為寶寶生病了,其實很有可能是長牙導致的。
如何緩解寶寶長牙的不適?
寶寶在長牙過程中,不適感是必須要經歷的。因為牙床發炎之後,寶寶才會長牙。特別是牙齒尖快長出來的時候,寶寶的疼痛不適感最為強烈。對於寶寶長牙出現的不適症狀,爸爸媽媽們可以嘗試以下的方法來緩解寶寶的痛苦。
1
預防口水疹
寶寶長牙時經常會留下成片的口水,如果不做處理,寶寶嬌嫩的下巴肌膚很容易長溼疹。媽媽們記得準備一條柔軟的口水巾,幫助寶寶吸收長牙期過多的口水,預防口水疹的出現。
2
按摩牙齦
家長可以用乾淨的手指和沾溼的消毒紗布來按摩寶寶的牙齦,緩解牙齦的不適感。在哺乳之前建議媽媽們先按摩一下寶寶的牙齦,避免發生寶寶咬乳頭的情況。如果寶寶仍然咬著乳頭不願鬆口,媽媽們可以嘗試著輕輕撓撓寶寶的小嘴唇,讓他鬆開。
3
口咬玩具
寶寶長牙喜歡亂咬東西,又怕他沾染細菌導致生病,不妨準備一個能咬的乾淨玩具,或者是磨牙棒。避免寶寶接觸細菌的同時,還能刺激牙齦,讓牙齒順利穿透齦黏膜萌出。順帶訓練一下寶寶的咀嚼功能。
4
口腔清潔
當寶寶開始萌牙時,家長們就要給寶寶安排上口腔清潔的工作了。因為這時寶寶的口腔非常脆弱,很容易感染病菌。爸爸媽媽們可以用手指纏上溼潤的紗布,給寶寶輕輕地擦擦牙齒或牙床,按摩一下牙齦組織,每日一次即可。
雖然長牙期的寶寶尚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也會發出一些獨特的信號。爸爸媽媽們可要細心一些觀察哦!
原標題:《寶寶長牙的4個信號,長牙的不適該如何緩解呢?》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