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寶寶6個月的時候會開始萌出第一顆牙齒,通常到2~2.5歲20顆乳牙全部長齊。也有些寶寶出牙比較晚,10月、11月才開始長牙,但如果寶寶1歲了還沒開始長牙,家長要引起注意,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檢查一下遲遲不長牙的原因。
①牙齒萌出頂破牙床,牙床發癢,喜歡咬媽媽乳頭、咬人、咬堅硬的東西;
②牙齒萌出刺激神經末梢,是寶寶唾液分泌增多,經常流口水;
③部分寶寶會出現低熱。
①準備些硬度適中的食物,如磨牙棒、蔬菜塊、水果塊等給寶寶吃,緩解出牙不適,促進咀嚼肌、牙弓、頜骨發育;
②使用咬咬膠,緩解出牙期的不適與煩躁。
從寶寶長牙開始,就需要刷牙了。
牙齒萌出以後,父母可以使用消毒棉裹在洗乾淨的手指上,或者使用棉籤浸溼後抹洗寶寶的口腔及牙齒,同時還可以用淡茶水給寶寶漱口,早晚各一次效果更好。
①堅持刷牙,保持牙齒清潔;
②少吃甜食、糖果,尤其是睡前不可吃甜的食物;
③用奶瓶餵奶或餵水時不宜將奶瓶傾斜或下壓,避免牙齒咬合畸形;
④及時糾正孩子吮吸手指、咬嘴唇、含乳頭睡覺,用嘴呼吸等不良習慣;
⑤寶寶萌牙後,應該經常請醫生進行牙齒檢查,一旦發現齲齒要及時修補;
⑥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曬太陽,促進鈣吸收;
⑦寶寶輔食添加要遵循寶寶的生長規律,適時增加顆粒狀、塊狀食物,鍛鍊寶寶咀嚼功能等。
此外媽媽要注意,寶寶出牙期經常流口水,可在口周塗抹山茶油類的護膚品隔離口水刺激;流口水後及時吸乾水分,而不要用紙巾擦拭,避免摩擦受損引起口水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