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蔬菜種滿園粵菜師傅端上桌

2020-12-19 東方財富網

在湛江市遂溪縣城月鎮虎頭坡村,168畝的蔬菜種植基地成了新地標。塑料大棚內線椒碩大飽滿,露天菜地裡指天椒匯成紅色海洋。進進出出的工人們,時下正忙著將成熟的蔬果摘下,送到前來收購的貨車上。

海割米燕麥糕、滋補虎頭坡羊肉湯、螃蜞汁煎虎頭椒、像生芋茸天鵝酥……二十公裡外的遂溪縣螺崗小鎮,來自虎頭坡村的特色食材,經過粵菜師傅高飛大師工作室精心製作,成為12道獨具地方特色的粵式菜餚,讓前來遊玩的群眾讚不絕口。

在三水區西南街道辦事處牽頭對口幫扶下,虎頭坡村將「粵菜師傅」工程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起來,引入現代農業科技力量,建設特色蔬菜種植基地,培育從「菜園子」到「餐桌子」的產業鏈,成功打造「造血式」扶貧產業。

貧困村建起現代蔬菜種植基地

2016年,被選派到虎頭坡村擔任駐村扶貧幹部後,來自三水區西南街道的李啟雄發現,當地自然條件優越、勞動力充足,還坐擁海割稻、芋頭等特色農產品,「利用虎頭坡的這些天然優勢,生產綠色健康農產品肯定行」。

知易行難。考慮到村集體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經驗,李啟雄和村「兩委」幹部經過一番考察和調研後,最終決定與湛江市家家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以500元/畝的價格在村內租下168畝土地,打造一個現代化的蔬菜種植基地。

2018年10月,虎頭坡蔬菜種植基地建成投產。種植基地引入溫室種植、水肥一體化等先進種植技術,種植辣椒、青瓜、豆角、玉米冬瓜、苦瓜等蔬果,延伸帶動農戶發展種植虎頭坡海割稻、虎頭坡芋頭等特色農產品。

每年,蔬菜基地都會以分紅的形式,將收益分給村裡的相對貧困戶。

除此之外,蔬菜基地還優先安排村內貧困戶就業。每到豐收季節,蔬菜基地最多僱傭60名村民,每人每天能獲得100元左右的收入。

「在家門口就業,一個月有2000多元的工資,還可以照顧自家的農活和家務,真是家庭和工作兩不誤。」在蔬菜基地工作的貧困戶韓南發,由於要照顧家庭,無法長期外出打工,以前長期靠打零工增加收入,如今這份家門口的工作讓他的生活輕鬆許多。

下轉A05▲ 上接A01▲

此外,李啟雄還創新「企業+農戶」增收模式:由蔬菜種植基地免費向貧困戶派發辣椒苗,讓其自行在家種植,派出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種植培訓指導,還和貧困戶籤訂保底價收貨協議。目前已與3戶貧困戶籤訂了辣椒產銷協議。

從「菜園」到「餐桌」

無縫對接

南瓜必須人工除草,苦瓜重量要控制在6兩~8兩,黑山羊不能餵飼料……虎頭坡村蔬菜種植基地種養「規矩」多,產品品質高,深受市場歡迎。其中,虎頭坡芋頭榮獲2018東協·湛江農產品博覽會「最受歡迎農產品」稱號,並被推薦參加2019年廣東扶貧產品成果展。

去年7月,虎頭坡蔬菜種植基地與湛江御唐府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籤訂精準扶貧戰略合作協議,湛江御唐府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將收購部分扶貧愛心蔬果,進一步完善虎頭坡名優農產品直銷平臺,構建從貧困戶「菜園子」到御唐府「餐桌子」的直銷機制。

不僅如此,御唐府粵菜師傅高飛大師工作室別出心裁,將這些虎頭坡特產製作成海割米燕麥糕、像生芋茸天鵝酥等12道獨具地方特色的粵式菜餚,讓遊客讚不絕口。

高飛大師工作室還培養了數十名遂溪籍粵菜師傅,其中10位為貧困戶。將知名大廚與貧困村名優農產品組合起來的創新方法,讓虎頭坡成功探索出了一條通過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推進精準扶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模式和新路子。

截至去年底,湛江御唐府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累計收購虎頭坡村海割稻11794斤、黑山羊98.2斤,所有收購產品均通過御唐府各門店及線上線下進行定點銷售。2018年~2019年,虎頭坡蔬菜種植基地共實現分紅收益40.45萬元,惠及有勞動力貧困戶共76戶370人。

在蔬菜基地裡,望著長勢良好的蔬果,李啟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但他的計劃不止於此。他說,接下來,駐村扶貧工作隊打算依託蔬菜種植基地發展鄉村旅遊項目,吸引遊客到虎頭坡村體驗農耕採摘的樂趣,奠定可持續脫貧的基礎。

因戶施策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汛期來臨,充沛的雨水匯入城月河中,將倒灌的海水趕回出海口。城月河虎頭坡村河段中間窪地上,20畝長年累月與海水相伴的海割稻苗,終於喝上一口甘甜的淡水。

距離海岸線僅十餘公裡的虎頭坡村,大小河流長期飽受海水倒灌之苦,卻培育出能在海水中生長的水稻品種——海割稻。但長期以來,村民種植海割稻的方法相當原始,每年只種一季,還從來不育苗,產出多少純粹靠天。

李啟雄與村內種植能手交流後,著手對這種粗放式種植方法進行改良。他動員種植經驗豐富的村民周唐生,採用育苗移栽方法,將一年一季改為一年兩季,希望通過提高海割稻的產量,進一步打響虎頭坡海割稻的品牌。如今,城月河畔的20畝試驗田長勢良好。

村內相對貧困戶周公寨今年種植了6畝芋頭。此前,在李啟雄幫助下,年屆六旬的周公寨拿到了免息貸款,以前每年只種一畝多芋頭,種植面積擴大了好幾倍。如今,他家的芋田裡,長勢良好的芋頭已有兩米高。

通過因戶施策的精準幫扶,許多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紛紛靠自己努力脫貧奔康。

虎頭坡村硬體提升,也讓村民樂開了懷。過去4年多,虎頭坡村下屬的周上、周下、西坡3個村民小組,先後建起了文化樓、健身設施,黃宅、韓宅、唐宅、洋仔等村民小組也建設了文化活動中心,讓村民休閒娛樂有了好去處。

「精準扶貧給我們注入了新鮮血液,讓我們的生活有了奔頭,村民也更有幹勁。」虎頭坡村村幹部表示,接下來,村「兩委」將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在佛山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下,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及新農村建設。

數讀

●截至2019年底,虎頭坡村111戶相對貧困戶420人,全部達到脫貧「八有」退出標準。

●2019年,村內光伏發電、蔬菜基地等產業項目可分紅收益達59.48萬元,惠及76戶有勞動力貧困戶。

●截至2019年底,完成各自然村環村路硬底化工程15.52公裡改造,完成村內巷道共36公裡改造。

●推動全村全民參與廁所革命工程,完成10個自然村共12個公廁的改造建設;完成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共948戶。

(文章來源:佛山日報)

相關焦點

  • 「粵菜師傅」架起創業「彩虹橋」
    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粵菜師傅」工程著眼於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支撐高質量發展,兩年多來累計培訓約5萬人次,帶動約16萬人實現就業創業。從今天起,南方日報推出「粵菜師傅 美好生活」系列報導,發掘粵菜師傅就業創業的追夢故事,展現廣東各地紮實推進「粵菜師傅」工程的火熱場景,透視「粵菜師傅」工程背後走向全面小康的廣東步伐。敬請垂注。
  • 「粵菜師傅 嶺南新味」多位粵菜名廚聯手創新東莞菜
    而隨著近年「粵菜師傅」工程的推進,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餐飲行業,也給東莞美食的創新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傳統莞菜展現新面貌「很難說哪一道菜能代表東莞菜,可以說是『一鎮街一特色,一片區多滋味』。」三、將固態的豆皮汁放入攪拌機中,攪拌成粉狀、將其重新放到液氮中翻炒,直至上桌將其淋至滷雞上,形成煙霧效果。【粵菜大產業】「粵菜師傅」工程帶旺鄉村旅遊美食的背後,蘊藏著上下遊大產業。
  • 「粵菜師傅」工程為東莞傳統美食注入新活力 多位粵菜名廚聯手創新...
    而隨著近年「粵菜師傅」工程的推進,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餐飲行業,也給東莞美食的創新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傳統莞菜展現新面貌「很難說哪一道菜能代表東莞菜,可以說是『一鎮街一特色,一片區多滋味』。」林中文,專注粵菜23年,是廣東省首屆十大南粵廚王之一、東莞酒店餐飲技師協會副會長,也曾擔任東莞一家知名本地菜酒家的店長、菜式研究所所長。
  • 粵菜師傅在白雲區展開「食神大戰」
    文/圖 羊城派記者 宋昀瀟 通訊員 雲宣金絲薑蓉雞、珊瑚菠汁雞、巧手雙味蝦……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美食被端上評判席,讓人垂涎欲滴。近日,「傳承粵菜技藝 助推鄉村振興」廣州市白雲區「羊城工匠杯」粵菜師傅技能大賽舉行,5名粵菜師傅獲「羊城工匠杯」金獎。
  • 【粵菜師傅·產業融合系列報導】——乘「粵菜師傅」工程東風,杜阮...
    杜阮鎮上巷村是江門市「粵菜師傅」工程特色食材供應基地,有得天獨厚的種植環境和政府補貼的支持,7年來堅持種植高產、抗病的杜阮涼瓜良種 「試管苗」,黃伯的涼瓜畝產量比普通種苗高出三分之一,高達每畝三至四千斤。
  • 江門市又一個「粵菜師傅」特色食材供應基地掛牌 帶動產業融合發展
    揭牌儀式開啟了「粵菜師傅」工程與僑豐薈香料種植園的對接,包括五邑華僑菜式研發、香料種植與加工技能培訓項目開發、香料產品電商推廣、就業崗位開發等多個合作項目。調研組指出,臺山市人社部門要繼續挖掘和充分發揮本地食材品質優良的優勢,結合基地種植的東南亞香料,研發具有海僑特色的粵菜菜式,打造具有海僑特色的「粵菜師傅」培訓基地,乘著農村電商發展契機,實現香料種植—烹調—銷售產業融合,帶動當地就業創業。
  • 韶關以客家美食為媒 推進「粵菜師傅」工程
    劉文宏淋上醬汁後,妻子在碟上撒上辣椒、蒜末,蓋上一層矽油紙給客人端去。10餘分鐘過後,掀開矽油紙,香味撲鼻而來。這道色香味俱全的紙包魚,脫胎於南雄本土特色菜鄉村魚。與傳統製作手法不同,劉文宏創新方式,採用電烤爐與矽油紙結合的方式,給食客帶來不一樣的菜式體驗。此外,劉文宏還調製出標準化配方,「每個店員都能做,只要按劑量調味就可以了」。
  • 「南方+」粵菜師傅頻道聚焦脫貧致富故事
    本報訊 (記者徐平)6月22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南方+」新聞客戶端粵菜師傅頻道上線,頻道下設「名師名菜」「美好生活」「幸福菜譜」等子欄目,集結品嘗烹飪攻略,聚焦脫貧致富故事。  「南方+」新聞客戶端作為廣東省委、省政府在移動端的第一權威發布平臺,在全省首開粵菜師傅頻道,並組建24小時運營團隊,對頻道內容及時滾動更新。「粵菜師傅」工程自2018年提出實施,兩年多來,《南方日報》、「南方+」新聞客戶端組建強大的融媒體團隊對「粵菜師傅」工程持續開展全方位報導。
  • 梅州市「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之「名師名店名菜」評選頒獎暨...
    ●本報記者 黃鈺然  梅州市「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之「名師名店名菜」評選頒獎暨梅縣區成果展示活動21日在梅縣區人民廣場舉行,現場眾多美食愛好者與客家菜來了一場親密接觸。
  • 推動「粵菜師傅」走向世界
    位於南澳島的達江海鮮大排檔是全省首個「粵菜師傅」鄉村技師工作站,畢業於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的老闆陳達江,在放棄上海的「主廚」職位後,回鄉創立了這家飯館。在工作站成立之後,首席技師詹明亮結合地方特色,開發一系列菜品應用於經營,提高了經營效益,助推當地旅遊業發展。
  • 南沙區有了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
    信息時報訊(記者 徐珊珊)傳承粵菜文化,培養大國工匠。8月28日,廣東省粵菜師傅培訓基地揭牌儀式,在廣州新東方烹飪學校南沙校區舉辦。自廣州市政府提出要致力打造「粵菜師傅」文化品牌,創新「粵菜師傅+旅遊」模式時,廣州新東方烹飪學校便積極響應加入,創建粵菜師傅教師團隊,外聘教學頂尖師資,加強粵菜宣傳,使得粵菜精髓得以傳承及發展。
  • 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湛江掛牌
    11月26日上午,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掛牌儀式在湛江金海酒店舉行。工作室的成立推動湛江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促進城鄉勞動技能就業,技能致富,全面提升就業創業水平,充分發揮粵菜師傅工程在「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
  • 「粵菜師傅」裡走出勞動模範
    廣東省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表彰大會近日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嶺南控股東方賓館行政總廚張志強榮獲「2020年廣東省勞動模範」稱號,是廣州唯一一位獲表彰粵菜師傅。這位從廚36年的名廚,剛入行就徹底愛上了廚師這個行業。
  • 從貧困戶到特色粥店老闆 參加「粵菜師傅」培訓班後,盧金花的人生...
    得知盧金花水果店結業的消息後,當地社區扶貧工作組又找到她,勸說她參加省際「粵菜師傅」技能扶貧項目,到廣東臺山參加「粵菜師傅」培訓學習。盧金花馬上響應,報名參加。事實上,在水果店結業後,盧金花一直在為做什麼而糾結。她也曾想過做小食店,但苦於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廚藝培訓,她始終沒有鼓起勇氣去嘗試。此次到臺山參加「粵菜師傅」培訓,對於她來說是一次機會。
  • 廣州市白雲區粵菜師傅飲食文化推廣基地揭牌
    廣州市白雲區粵菜師傅飲食文化推廣基地揭牌金羊網  作者:符暢 雲宣 楊黛清 吳健玲  2021-01-15 今後將通過開展粵菜師傅技藝培訓、加強粵菜師傅技藝交流、開展粵菜師傅技藝評比等活動,弘揚傳統粵菜文化。
  • 粵菜師傅歐美走俏 廣式點心最受歡迎
    臺山黃鱔飯、五味鵝、桂花腸……讓「中國第一僑鄉」江門百萬海外僑胞夢牽魂繞的除了僑鄉獨特的風光,還有特色粵式菜品和五邑小吃。近日金羊網記者實地走訪了解到,一年來,江門在加大「粵菜師傅」培訓就業創業扶持力度的同時,將粵菜師傅培養與僑鄉文化相結合,依託粵港澳大灣區、藉助「一帶一路」走出國門,打造弘揚嶺南飲食文化的國際名片。
  • ...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 唱響「鄉村振興...
    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宋巖參加活動時指出:「『粵菜師傅』工程實施以來,新會作為『中國陳皮之鄉』,立足本地特點和優勢,搭建競技平臺,深化校企合作,推動新會陳皮美食不斷創新製作方式,打響特色品牌。」在推進「粵菜師傅」工程中,新會立足本地特點和優勢,作為「陳皮之鄉」,新會發揮陳皮最大的優勢和特點,讓新會陳皮搭上「粵菜師傅」這趟快車,發揮出「1+1>2」的效果。
  • 150位粵菜師傅比廚藝
    本報記者 繆曉劍 攝本報訊  6月17日,參加中山市「粵菜師傅」職業技能競賽暨廣東省餐飲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山市選拔賽在三鄉理工學校舉行。參賽的150位粵菜廚師使出燒、煎、炸、烤、蒸、燜等十八般武藝,烹飪出各式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中山的本土食材脆肉鯇,可以有多少種味道?
  • 學粵菜回家過年 省人社廳推出「粵菜師傅·幸福菜譜」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粵仁宣)1月11日上午,廣東省人社廳在廣東粵菜研究院舉行「粵菜師傅·幸福菜譜」發布會,以手繪和短視頻等形式,推出包含十道廣東經典菜式的「幸福菜譜」。在用料上,菜譜選取了廣東地區典型但外地也方便購買的食材,如雞、豬肉、豆腐、菜心等,兼顧了不同地區的食材條件。
  • 如何成為專業的「粵菜師傅」? 八項考核標準出爐
    近日,省人社廳鑑定中心以廣府菜、客家菜、潮汕菜等粵菜系列為重點,完成廣府風味菜烹飪等8個「粵菜師傅」專項考核標準。  同時,今年首批「粵菜師傅」還將持證上崗。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今年年底前,按計劃將在廣州、梅州、潮州市組織首批「粵菜師傅」專項職業能力考評測試,對考評合格的,頒發粵菜師傅專項職業能力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