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師傅·產業融合系列報導】——乘「粵菜師傅」工程東風,杜阮...

2020-12-23 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今年這天氣又是暴雨又是高溫,雖然產量少了,但價格也高,涼瓜早早就被預定完了,不愁賣嘍!烈日當空,杜阮鎮上巷村村民黃伯戴著鬥笠正在地裡摘涼瓜。片刻,綠油油、胖乎乎的涼瓜就裝滿了大桶,嫩得掐出水來。黃伯提著滿滿的兩桶瓜往田埂上走,臉上的汗水順著黝黑的皮膚往下淌,風一吹,漾出一道道喜悅的皺紋。

杜阮涼瓜區別於普通苦瓜,因其肉厚色綠、爽脆回甘,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廣東嶺南特色食品」「中國地理標誌著名商標」等榮譽稱號。每年到了收成季節,正宗的杜阮涼瓜一部分被當地的餐廳預訂,一部分送到村裡的農業合作社通過電商銷售,不僅深受珠三角和港澳地區人們的喜愛,還遠銷北京、上海、江蘇等地。

近年來,杜阮涼瓜乘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東風,實現了種植、深加工、銷售、餐飲、旅遊多位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大大提升了品牌價值,成為蓬江區乃至江門市一張響亮的美食名片生態名片

好菜的基礎是好食材。杜阮鎮上巷村是江門市粵菜師傅工程特色食材供應基地,有得天獨厚的種植環境和政府補貼的支持,7年來堅持種植高產、抗病的杜阮涼瓜良種試管苗,黃伯的涼瓜畝產量比普通種苗高出三分之一,高達每畝三至四千斤。今年的涼瓜收購價每斤在8-10元左右,光種一季涼瓜,黃伯就能收入三萬元,昔日的貧困戶早已摘帽。如今,杜阮鎮涼瓜種植面積達600畝,年產量達1200噸,總產值1440萬元。

拓寬銷售和精加工,涼瓜之味走得更遠全鎮成立了14個農業合作社,從事涼瓜種植的村民300多人。在合作社的帶領下,杜阮涼瓜踏上了電商之路,與阿里巴巴、天貓、京東等知名網際網路購物平臺以及國內外30多個品牌經銷商合作。線下銷往餐館酒店、包裝成精裝涼瓜禮盒,提高了品牌效益。通過精深加工,研發推出了涼瓜粉、涼瓜茶、涼瓜面等特色杜阮涼瓜產品,增加了附加值,實現了每年數十萬的產值。

粵菜師傅人才隊伍建設,讓涼瓜特色菜餚創作靈感迸發。近年來,蓬江區加大粵菜師傅人才隊伍建設,先後建成了3個省、市級「粵菜師傅」技能大師工作室,共完成粵菜相關職業技能培訓1805人次粵菜師傅技能大賽、職工烹飪技能大賽、涼瓜品嘗宴等活動上,來自蓬江區各鎮街的粵菜師傅們,僅用杜阮涼瓜一種食材就創作出數十道「杜阮涼瓜指定菜」「翡翠涼瓜刺身「僑鄉金蠔仙露(涼瓜)船」、「涼瓜乳鴿松」、「蟹皇鵝肝涼瓜凍」,傳統食材運用中西合璧的烹飪手法,製作出上百種涼瓜菜餚深受食客老餮喜愛。

吃喝玩樂遊小小涼瓜結出三產融合新機遇如今休閒旅遊業也逐漸成為杜阮涼瓜產業的重點發力方向,陸續推出涼瓜文化節、涼瓜繪畫大賽、「涼瓜王」評比、十大涼瓜美食評選、涼瓜現場展銷會、涼瓜特色旅遊線路……小小的杜阮涼瓜推動了種植業、服務業、休閒旅遊業融合發展。新規劃的杜阮涼瓜小鎮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更將融入農事體驗、田園養生、禪宗文化等元素,把農業生產、休閒觀光、生態旅遊和田園養生有機結合起來,構建起「三區一谷一中心」的五大功能區總體布局,實現綜合體區域協調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和三產深度融合,積極探索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路徑,力爭打造成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蓬江區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利用好杜阮涼瓜等本地食材,結合鄉村文旅發展、打造「夜間經濟」等工作部署,突出培訓載體建設,高質量建設粵菜師傅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培養更多粵菜技能人才,讓杜阮涼瓜等蓬江本土特色食材在餐桌上展現獨特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廣東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成立
    羊城晚報訊 崔文燦、通訊員彭玫報導:8月1日,廣東省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於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花都校區成立,將致力於打造「粵菜師傅」人才培養高地,築起大灣區「粵菜師傅」人才蓄水池,對「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粵菜師傅」產業學院由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廣東省貿易職業技術學校,聯合廣東省餐飲技師協會以及多家廣東餐飲知名企業合作建立。
  • 「粵菜師傅」工程獲廣東衛視報導,六大舉措助力扶貧之路!
    一年來,「粵菜師傅」工程取得了哪些顯著的成效? 可從促進就業創業,帶動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等幾個方向展開。 「粵菜師傅」工程實施以來,全省各地全面推進實施各具特色的「粵菜師傅」工程,形成全省上下齊頭並進、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
  • 廣東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成立
    8月1日,廣東省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於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花都校區成立。景李虎希望,產業學院能夠抓住機遇,發揮好行業、企業、院校三方資源優勢和機制優勢,在辦學機制創新、人才標準建設、培養模式改革、教學資源開發、技術產品服務等方面加大改革探索力度,著力擴大學歷教育與社會培訓規模,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打造「粵菜師傅」人才培養高地,為粵菜產業發展培養視野廣、素質高、技能強、潛力大的複合型人才隊伍,對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 廣東「粵菜師傅」工程弘揚粵菜文化 促進群眾就業創業
    李漢明在烹製魚湯江門技師學院學生在練習刀工詹傳興在教授學生國際在線報導(記者熊慧中、馬騫):粵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之一,以其清、鮮、爽、嫩、滑的特性聞名於世。2018年,廣東省提出在全省各地全面推進實施「粵菜師傅」工程,帶動人民實現就業創業,有效促進廣大城鄉勞動者實現技能就業和脫貧致富。17歲的麥祖傑是江門技師學院現代服務系「粵菜師傅」工程專業一年級的學生。成為一名出色的粵菜廚師是他的夢想。「(我)暑假的時候接觸了這個行業,開始慢慢熱愛了,發現這行才是我的興趣,(所以)來到這個學校讀書。在這裡我學到很多東西、很多知識。
  • 廣東成立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盾 通訊員 連燕純 彭玫)「我們承接了『粵菜師傅』工程的技能扶貧、學制培養、短期培訓等多項任務,『粵菜師傅』產業學院的成立真是『及時雨』。」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培訓部經理李鴻朝介紹說,集團人員的技能培訓、學歷提升也有了自己的產業學院,訂單班、學徒制培養精準到崗,將有效縮減人才流轉的時間成本。
  • 江門市又一個「粵菜師傅」特色食材供應基地掛牌 帶動產業融合發展
    >,並出席江門(臺山)「粵菜師傅」工程特色食材(僑豐薈)供應基地揭牌儀式。揭牌儀式開啟了「粵菜師傅」工程與僑豐薈香料種植園的對接,包括五邑華僑菜式研發、香料種植與加工技能培訓項目開發、香料產品電商推廣、就業崗位開發等多個合作項目。
  • 粵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成立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曾俊)昨日,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廣東省貿易職業技術學校,與廣東省餐飲技師協會並聯合多家廣東餐飲知名企業合作建立的廣東省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在廣州成立。「粵菜師傅」工程是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內容。
  • 推動「粵菜師傅」走向世界
    位於南澳島的達江海鮮大排檔是全省首個「粵菜師傅」鄉村技師工作站,畢業於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的老闆陳達江,在放棄上海的「主廚」職位後,回鄉創立了這家飯館。在工作站成立之後,首席技師詹明亮結合地方特色,開發一系列菜品應用於經營,提高了經營效益,助推當地旅遊業發展。
  • 全國粵菜大師「香山論劍」!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開幕
    為更好地推廣粵菜師傅工程,再燃中山粵菜風華,中山市人民政府、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中國烹飪協會聯合舉辦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活動,誠邀來自全國各地的粵菜大師聚首中山、同場獻藝、香山論劍。1月8日,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活動在中山市金鑽酒店正式啟動。
  • 粵菜師傅已經幫你想好了 廣東推出「粵菜師傅·幸福...
    粵菜師傅已經幫你想好了 廣東推出「粵菜師傅·幸福菜譜」金羊網  作者:周聰  2020-01-11 金雞報喜、笑口常開、添丁添財、榮華富貴、家肥屋潤、年年有餘、福壽雙全、春意盎然、金玉滿堂、團團圓圓
  • 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湛江掛牌
    11月26日上午,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掛牌儀式在湛江金海酒店舉行。工作室的成立推動湛江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促進城鄉勞動技能就業,技能致富,全面提升就業創業水平,充分發揮粵菜師傅工程在「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
  • 廣派「英雄帖」,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
    1月8日,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中國烹飪協會聯合舉辦的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活動在金鑽酒店正式啟動。據悉,即日起至3月,將有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中山新晉名廚名菜名店評選、中山美食文化歷史展、粵菜師傅工程成果展等系列活動陸續舉行,全國各地的粵菜大師將匯聚中山,同場獻藝。
  • 「粵菜師傅」架起創業「彩虹橋」
    編者按粵菜師傅添好味,美好生活在手中。2018年以來,廣東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在傳承粵菜文化的同時,有效促進城鄉勞動者實現技能就業和脫貧致富。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粵菜師傅」工程著眼於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支撐高質量發展,兩年多來累計培訓約5萬人次,帶動約16萬人實現就業創業。從今天起,南方日報推出「粵菜師傅 美好生活」系列報導,發掘粵菜師傅就業創業的追夢故事,展現廣東各地紮實推進「粵菜師傅」工程的火熱場景,透視「粵菜師傅」工程背後走向全面小康的廣東步伐。敬請垂注。
  • 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帶貨「粵菜師傅」
    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細花決定將廣東味道帶上兩會:「在廣東,憑藉『粵菜師傅』工程,不少鄉鎮如今另闢蹊徑,依託傳統美食帶動鄉村旅遊, 成為發展特色產業、助力百姓增收的抓手之一。」
  • 韶關以客家美食為媒 推進「粵菜師傅」工程
    自實施「粵菜師傅」工程以來,韶關舉辦了各類培訓活動,去年,劉文宏抓住機遇主動報名參加,經過系統培訓,不僅在廚藝上得到了提高,更獲得了創業的勇氣和信心。如今,在相關創業政策的扶持下,劉文宏圓了自己的「老闆夢」。
  • 廣東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揭牌,學生「入學即就業」
    廣東「粵菜師傅」產業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與定位就是要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強技能、大潛力的複合型粵菜師傅專門人才。「此次合作將築起灣區粵菜師傅人才『蓄水池』,為『粵菜師傅』工程注入新活力。」廣東省貿易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餘世明說。
  • 「粵菜師傅」工程讓老闆底氣十足
    據高培強介紹,潮州市饒平縣開展的「粵菜師傅」工程培訓讓他學到一手好廚藝,他便底氣十足地創業當老闆。現在大排檔每日營收超過3000元,讓他的收入大大提高。  據悉,2019年起,潮州市饒平縣人社局依託新豐鎮培訓基地,針對有一定文化程度且有技能提升意願的勞動力分期分批開展粵菜(潮州菜)師傅培訓,至今共組織潮州菜「中式烹調師」技能培訓三期,參訓86人,其中精準扶貧戶49人,高培強就是其中之一。此前,他在舅舅家的農家樂做廚師,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參加了新豐鎮的首期粵菜師傅培訓班,生活節奏從此改變。
  • 廣州市白雲區粵菜師傅飲食文化推廣基地揭牌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 通訊員 雲宣 楊黛清 吳健玲1月14日,廣州市白雲區粵菜師傅飲食文化推廣基地在同德街華麗宮園林大酒樓揭牌。這是白雲區「粵菜師傅」工程向縱深發展的三大基地之一,今後將通過開展粵菜師傅技藝培訓、加強粵菜師傅技藝交流、開展粵菜師傅技藝評比等活動,弘揚傳統粵菜文化。
  • 廣東茂名信宜:以「粵菜師傅+」促進就業創業與振興鄉村產業並舉
    2020年12月,旺同村入選「廣東粵菜師傅十大名村」,成為茂名市唯一上榜的「粵菜師傅名村」。自「粵菜師傅」工程實施以來,信宜市始終把「粵菜師傅」作為一項重大的惠民工程、作為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抓手,而旺同村正是信宜市「粵菜師傅」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 粵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揭牌
    南方日報訊 (記者/鍾哲 通訊員/彭玫)8月1日,由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廣東省貿易職業技術學校、廣東省餐飲技師協會及多家廣東餐飲知名企業合作建立的廣東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正式揭牌,將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為粵菜產業建設高標準培訓基地,培養複合型粵菜產業專門人才。會上舉行了產業學院「特聘高級顧問」和「特聘導師」受聘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