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部中文手抄聖經在臺灣面世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8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在印刷發達的時代,臺灣動員了六千名以上的基督徒,費時九個月,一筆一畫抄寫完成世界上首部中文手抄本聖經。特大號的聖經共分成五冊,總共重卅四點五公斤,六千人的不同字跡象徵基督徒的同心合一。 臺灣聖經公會於昨天在臺北雙連長老教會舉辦成立四十五周年及「千禧年手抄本聖經」完成感恩禮拜。聖經公會董事長翁修恭牧師引用使徒保羅所說「我親手寫」為題講道,親手抄寫上帝的話並行出來,是一種承諾與福氣。 聖經公會總幹事賴俊明牧師指出,由去年九月開始的中文手抄本聖經活動,在李登輝與夫人曾文惠起筆抄寫聖經第一卷「創世紀」第一章第一二節後,接續由一百五十個教會、機構、學校認領各個章節,每個人都寫一式兩份,以便同時完成兩本手抄本中文聖經。   臺灣目前完成的兩部手抄中文聖經,一部將送到美國聖經公會的聖經圖書館中典藏與展出;另一部留在臺灣由聖經公會收藏。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跨越美國聖經行」手抄本聖經拍賣得一萬五千美元
    據Christiantoday網站11月29日報導,近日,在「跨越美國聖經行」活動中,一本手抄聖經在eBay網上拍得15407.53美元,所得善款將捐給國際聖經公會。 2009年年初,世界著名的聖經出版商Zondervan 為紀念新國際版聖經出版發行30周年,組織發起了「跨越美國聖經行」活動。
  • 山東省東營市勝安基督教會發起手抄《聖經》及聖誕節徵文活動
    手抄聖經精選作品5 手抄聖經精選作品4 海報 首屆「勝安杯」手抄《聖經》大賽邀你參加!即日起,勝安教會微信公眾號正式啟動首屆「勝安杯」手抄《聖經》大賽,歡迎您和您的朋友、家人參加。
  • 張達民博士論中文聖經翻譯百花齊放
    張達民博士歸納各種中文翻譯譯本及其所屬翻譯策略和取向。除和合本和新譯本之外,還有呂振中譯本、當代聖經、馮象聖經、靈牧聖經、恢復本、中文標準譯本等等。
  • 首部「星球大戰」中文網絡文學將面世
    40多年前,第一部星球大戰系列電影——《星球大戰:新希望》橫空出世,吸引了無數星戰迷就此「沉淪」,而現在,全球第一部由中國作者原創的中文星戰網絡文學即將面世——16日,閱文集團和迪士尼中國宣布雙方將就迪士尼公司旗下「星球大戰」品牌開啟內容合作,共同創作推出首部星戰中文網絡文學;此外,40本星球大戰小說中文電子書將陸續亮相閱文旗下各大數字閱讀平臺
  • MV導演周格泰首部電影面世
    MV導演周格泰首部電影面世
  • 中國首部中英文對照木卡姆書籍面世
    新華網烏魯木齊3月11日電(記者李曉玲)中國首部中英文對照木卡姆書籍《我的木卡姆——來自吐魯番民間的神曲》日前出版發行。  作者李保民介紹,書籍的面世可以使中外讀者近距離接觸這一世界文化遺產。  作為集音樂、舞蹈、演唱、詩歌及民族習俗於一體的綜合藝術,木卡姆是新疆維吾爾族與中亞、西亞諸國人民共有的音樂遺產,被歐洲學者稱為「世界音樂的胸脯」。
  • 第一個用雕版印刷《聖經》中文全譯本的人是誰?
    「……達成目標(掌握漢語)之後,你要儘快將這項成就轉變對於全世界有益的事——也許你有此榮幸編纂一部較以前更為全面、正確的漢語詞典……」此外,倫敦會還希望馬禮遜把《聖經》翻譯成「世界上1/3人所講的中文」。這裡強調「較以前」,是因為當時已經出現了以漢語為譯出語的手稿詞典或抄本,包括17世紀末義大利神父葉尊孝的《漢字西譯》(漢語-拉丁語)。
  • 現代中文譯本「聖經」是源自仇敵的毒經
    是的,我們必須承認不同的聖經譯本,都有不足之處。和合本聖經的某些經文在翻譯上,同樣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現代中文譯本的聖經,跟和合本聖經的錯誤相比,有一個本質上的不同之處。那就是翻譯者信仰在本質上的不同。和合本聖經是由真正敬畏神忠心的神僕所翻譯的,即或有錯譯的地方,也是無意犯的錯誤。但現代中文譯本聖經,卻是由存著不信的噁心的不信派所翻譯的,其違背聖經原意的地方,不是無意犯錯,而是刻意為之的。
  • 《聖經》新舊約全書中文「和合本」修訂版於香港正式推出
    1919年,中文聖經「和合本」正式面世,90年來深受信徒喜歡。文字隨著時代的變化,為了使信徒更加易懂一些艱澀難懂詞句,聯合聖經公會和香港聖經公會統籌兩岸三地及海外學者,於1983年開始,花了近27年的時間做出了修訂。
  • 中文聖經翻譯史
  • 現象與思考 | 「聖經現代中文譯本修訂本」風波之透視
    二、現代中文譯本「風波」背後的因素:流言帶來的巨大刺激因著這次風波,很多基督徒不僅「唾棄」現代中文譯本聖經,也對這個譯本感到「新鮮」。說「新鮮」,是感覺這個譯本是新近面世的,並且遭來巨大非議。其實,現代中文譯本早在四十年前就有了,並在二十餘年前做過一次修訂。
  • 首部內地西藏班口述史將面世
    在這一背景下,由他採訪編著的《共進與賦能:內地西藏班35年35人口述史》即將面世。到2020年,內地西藏班政策已經整整實行35年,全國共有21個省市的76所中學招收內地西藏班學生,已為西藏累計培養輸送了十幾萬名畢業生。丹臻群佩,初中畢業於重慶西藏中學,本科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政治系。
  • 聯合聖經公會總幹事一行訪問中國基督教兩會
    單牧師介紹稱昨日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印刷聖經突破兩億冊,其中八千多萬冊提供給中國教會,間接反映出中國教會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發展和中國宗教自由政策的有效落實;中國基督教兩會今後將繼續大力推動聖經事工,喚起更多信徒關注聖經事工,將繼續鼓勵信徒多讀聖經,不斷提升信仰素質。單牧師還介紹了下個月即將舉行的聖經日手抄聖經頒獎活動,以及中國教會聖經發行情況和面臨的挑戰。
  • 和合本聖經100年|不能不知的中文聖經歷史源流
    (照片/記者 陳新城攝於基督教文化展覽館)  2019年,是聖經《和合本》翻譯出版100周年。適逢此時,特別推出深入一窺中文聖經的過往史跡與現況。過去100年來在全球華人教會中,使用和合本聖經做為神話語最權威的表達。實際上這本最受華人基督徒或慕道友愛戴的聖經譯本背後,還有許多各種譯本的源流。
  • 聖經翻譯的歷史
    英語世界最通行的譯本,是一六一一年英王詹姆士一世欽定的,稱為欽定英文譯本,由五十多位學者共同翻譯而成,可說是經典之作,不僅是宗教的經典,也是文學的經典。然而,因著有些翻譯不太近原文,在一八八五年便有了修訂標準本(The Revised Version)的產生,是由近百位英美學者,將英文欽定譯本重新修訂而成。
  • 聖經中文譯本這麼多,我該如何選擇?
    和合本聖經、和合本2010版、當代譯本、新譯本、中文標準譯本、現代中文譯本……這麼多的中文譯本,實在讓人有些眼花繚亂。它們各自有何特點?我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介紹6種常用的中文譯本。參照閱讀,能幫助我們更準確地理解神的話。
  • 訪談︱馬敏:傳教士馬士曼與第一本中文《聖經》的誕生
    在這篇文章裡,我統計了1980年代中期以來到1996年圍繞中國教會大學史這一主題取得的成果:分別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和美國召開了9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和一次工作會議,編輯出版了7本學術會議論文集,發表了100多篇學術論文,初步形成了以大陸學者為主,香港、臺灣地區,以及美國和加拿大學者密切合作的研究格局。
  • 稀罕的收藏:中世紀的手抄本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手抄母本是當時《聖經》等書籍的說明副本,由於當時工匠們都緬懷著敬畏的心情去製作,也由於這些手抄本承載著神聖的內容,不少手抄本被牧師收藏於禮堂中,作為布道和研經的輔助物,這才使黃金時期的手稿得到流傳至今。 為上流階層精心裝幀的祈禱書,通篇多採用哥特字體、葉漩渦飾框架、章節起首字母大寫,並配有小巧裝飾性強的象徵物,同時也會配合內容大量加入精美細密畫。
  • 中文聖經譯本小史
    他說:「我們信仰神為唯一制定《新舊約聖經》的律法者,以及先知與使徒們的無所不能的主。」假如《聖經》絕不為那些信徒所熟悉,他是斷不會這樣寫的。三、其他的許多作者我們第二步所要討論的,乃是在16世紀中耶穌會來至中國以後的作品。我們並沒有確切的憑證顯明《聖經全書》曾為他們譯成中文,但是卻知道他們著作了一些中文的書籍,無疑其中也必包括一些《聖經》部分的翻譯。
  • 《聖經(現代中文譯本)》的錯謬
    萬國聖經聯合會與世界各地聖經公會,都是與信仰走邪了的普世教協有聯絡的。他們得著這本「好消息」如獲至寶,鼓勵翻印採用。因而選了人把它譯成中文。由香 港聖經公會總經銷,臺灣聖經公會分銷。這本原來只是「現代人的好消息」譯成中文後,搖身一變而成為「現代中文譯本聖經」,而與原來的身價大不相同了。  在臺灣聖經公會的大力推銷之下,成續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