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加快大學生創業園區建設 今年帶動3萬多人創業

2020-12-20 齊魯網

山東:加快大學生創業園區建設 以創業提高就業質

  齊魯網9月14日訊 (記者 趙國偉 何澤偉)人才的成長離不開政府的培育。為提升大學生創業創新能力,山東從今年起,加快在校和畢業大學生創業園區建設,通過加強大學生創業培訓和孵化,實現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導,一大早,濟南市歷下區山財大大學生創業園剛開園,大四學生趙錕就來到服務中心詢問。「諮詢您一下就是作為大學生創業團體,想註冊公司有那幾個大的步驟?」

  歷下區工商局工作人員回復稱,「首先先要確定好投資人,確定好投資人後還有註冊資金,你像大學生我們工商部門開闢了綠色通道,可以儘快讓你們拿到營業執照」。

  山東財經大學學生趙琨說,「辦手續非常的方便,然後這樣便利的條件激發了我們的創業熱情。」

  作為濟南首家政府高校間合作的大學生創業園,歷下區山財大大學生創業園不僅為學生提供創業孵化、業務辦理、金融等一站式服務,還把國內外諸多風險投資機構實現快速項目評判的方式引進到創業培訓中,讓大學生接受實戰訓練。

  濟南市歷下區人社局副局長、就業辦主任苗海光說,「 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可以獲得小額(相應的 )擔保貸款,在創業苗圃和創業孵化的大學生基本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無成本創業,就是說免房租、免水費等等一系列免除的政策」。

  從今年起,山東推開「創業大學」、「創業學院」建設,依託高校、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加強對大學生的創業培訓,四年將組織80萬人參加,並給予每人800元的補貼。同時,加快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的建設,對通過評估認定的大學生創業園區,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資金獎勵。

  山東省青春創業促進會首席創業導師 王志勇說,「創業園不僅僅是把人、想法集中起來,更多的是提供了孵化的這種功能,都是為了這種創業者保駕護航的」。

  目前,全省發展各類大學創業園區160多家,僅今年就帶動3萬多名大學生創業。

  (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原標題:山東:加快大學生創業園區建設 以創業提高就業質量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

,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山東今年安排10億元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超222億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陳洋洋 濟南報導12月9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周春豔介紹,今年以來,山東省安排10億元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3000萬元省級大學生創業引領專項計劃扶持資金
  • 孵化大學生創業夢想 303支創業團隊今年營收3.3億元
    在北京,大學生創業團隊一共有303支,今年這些團隊的總營收額達到3.3億元,這得益於本市「一街三園多點」大學生創業園孵化體系的建設,有創業夢想的大學生創業團隊,均可在園「孵化」,實現夢想。曹緒堯的團隊位於理工園,這是一處綜合型園區,涵蓋了科技創新團隊、文化創意團隊、成長發展期團隊等,並在積極建設大學生創業團隊園區生態發展平臺。市教委的最新數據顯示,「三園」在園團隊已達303支,其中218支完成工商註冊,60支完成社會融資3.5億元,在園團隊今年營業收入3.3億元,大學生創業者2300餘人,創業團隊數量及質量實現雙增長。
  • 北京計劃用三年時間至少讓2.3萬名大學生在京創業
    北京計劃用三年時間至少讓2.3萬名大學生在京創業 2014-11-06 11:13:44,本市將啟動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計劃用三年時間至少讓2.3萬名大學生在京創業。
  • 積極引導大學生 鄉村創業帶動就業
    合理引導高校畢業生返鄉、下鄉創業帶動就業,有助於推動鄉村振興,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大學生返鄉下鄉創業的必要性創業就業空間分布不平衡,多數集中在城市和非農產業。2019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僅為0.38%,與全國水平和其他沿海經濟大省相比,我省大學畢業生創業比率偏低。
  • 交大零號灣與遼寧創業機構等合作 打造大學生創業園區
    上海交大媒體與設計學院的「火源智能硬體」創業團隊的喬哲(右)和儲程在進行產品功能演示。  上海交通大學的眾創空間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昨天迎來了3家知名創投機構入駐,並與遼寧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基地、四川成都電子科技大學「一校一帶」園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打造輻射全國的大學生創業園區。  成立半年多的零號灣,已經吸引了63家創業企業入駐,創業企業的從業人數超過350人。
  • 以創新推進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實現三方共贏
    多年來,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堅持「立足畜牧業、融入畜牧業、服務畜牧業」的辦學宗旨,以建設創新創業型高職院校為目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國家培養、向社會輸送各類畜牧獸醫專業人才7萬餘人,為全國現代畜牧業發展,為山東成為全國畜牧大省做出了積極貢獻。
  • 「十三五」期間北京大學生創業團隊帶動4427人就業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圖 12月18日,澎湃新聞從北京市委教工委、北京市教委舉行的首都教育「十三五」改革發展成果系列宣傳之「北京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主題發布活動中獲悉,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儘管疫情之下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形勢嚴峻,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的303支創業團隊仍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營收接近4個億,帶動就業2217人。
  • 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孵化體系建成
    市教委高校學生處處長劉新軍介紹,今年,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市級三園)303支創業團隊營收接近4億元,帶動就業2217人。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的建設可追溯到2015年。當年,市教委出臺了《北京高校高質量就業創業計劃》,提出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為引領,以提升就業創業質量為重點,以強化體制機制建設為保障,構建北京高校創業教育和孵化體系。
  • 跑步進入「創時代」 瀘州大學生創業 最高補貼10萬
    昨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從瀘州市科知局獲悉,按照實施意見,瀘州到2017年建設各類創新創業孵化載體30個以上、面積達到70萬平方米以上,將初步建成覆蓋全市各縣(區)、各園區的科技企業孵化培育體系。同時,將新增中小微企業10000戶以上,商標有效註冊量達到10000件以上,創業者突破40000人。
  • 創業點子多 園區「傾心」助
    入園的團隊都得有幾把「刷子」理工園位於中關村核心區內,孵化面積足有14300平方米,是北京市教委「一街三園多點」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孵化體系規劃的三個創業園區中孵化面積最大的,2018年5月正式投用。這些優秀的創業團隊為何需要創業園?為啥千方百計想進來?以理工園為例,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匡校震表示,「我們正在建設大學生創業團隊園區生態發展平臺,利用綜合性的優勢,形成協同發展。」這需要園區不斷地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完善服務。
  • 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303支創業團隊營收近4億元 帶動就業2217人
    12月18日,在首都教育「十三五」改革發展成果系列宣傳活動上,北京市教委高校學生處處長劉新軍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北京高校創新創業實踐的相關工作成果。劉新軍談到:「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
  • 今年高校畢業人數達727萬 大學生創業這盤棋下活
    核心提示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人數達727萬,比去年增加近30萬,可受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有效就業崗位一時難有大的增長。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鼓勵創業無疑是一劑「良方」。這既需要大學生轉變觀念、正確抉擇,也需要把鼓勵創業的各項政策落實好,並加快推進高等教育改革。  本期「經濟日報 中央電視臺聯席評論」話題——下活大學生創業這盤棋。  日前,溫州大學內舉行的一場「特殊」招聘會頗引人關注。招聘方是10餘家大學生自主創業團隊,來應聘的是上千名大學生。
  • 北京市教委支持大學生創業 優秀團隊最高獎5萬
    將對每個優秀大學生創業團隊給予最多5萬元獎勵,對遴選出的「高校示範性創業中心」給予每校50萬元的支持。  「大學生就業創業項目」包括「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建設項目」、「北京高校示範性創業中心建設項目」、「支持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意、創業實踐項目」。  「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建設項目」由北京市教委牽頭,區縣政府、各高校共同實施,建設市級大學生創業孵化體系。
  • 第五屆「山東大學生十大創業之星」
    近年來,我市大學生創業工作成績斐然。通過不斷完善創業政策、扶持創業平臺建設、加大創業扶持資金投入、評選優秀創業典型,大學生創業環境持續優化,創業氛圍濃厚,創業熱情高漲,創業比率持續提升。五年來,我市共扶持超過6000名大學生自主創業,連續三屆推薦選手榮獲「山東大學生十大創業之星」。
  • 激情創業,青春有為!新泰市返鄉創業大學生培訓班成功舉辦!
    ▲新泰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侯詩榮致辭侯詩榮在致辭中表示,為更好地鼓勵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今年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通過相關創新政策扶持更多的創新型人才,推動新泰市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 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303支創業團隊今年掙了近4億元
    今天上午,北京市教委發布了「十三五」期間推進創業教育工作成果,市教委高校學生處處長劉新軍介紹,今年,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市級三園)303支創業團隊營收接近4億元,帶動就業2217人。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的開始可以追溯到2015年。
  • 高校大學生創業園303支創業團隊今年營收近4億
    今天上午,市教委高校學生處處長劉新軍在市教委「十三五」期間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成果集體採訪活動中介紹,2020年,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303支創業團隊營收接近4個億,帶動就業2217人。劉新軍介紹, 2015年,市教委啟動構建北京高校創業孵化服務體系。6年來,本市「 一街三園多點」 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孵化體系建成。
  • 南京一季度扶持大學生創業及帶動就業人數全省第一
    記者了解到,疫情之下,我市大學生創業以及創業帶動就業表現搶眼。今年一季度,我市扶持大學生創業1209人,自主創業帶動就業2.66萬人,均居全省第一。  大學生創業企業成為帶動就業的重要力量。南京魔瑪印象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位於幕府創新小鎮,1992年出生的王志偉玩魔術已有14年,目前公司38人的團隊也幾乎都是「95後」。王志偉2016年從南林大畢業。
  • 創新創業誰更強?2020年河南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啟動
    該賽事是高校科研水平、教學水平、協同育人效果、社會服務能力的綜合反映,是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是促進大學生更高質量就業創業的重要動力,也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實踐,在激發大學生創造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以創業帶動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人民日報]澄邁「城歸」大學生返鄉創業
    2013年,澄邁縣在全省率先開展鼓勵和扶持返鄉大學生自主創業活動。3年來,全縣累計投入622萬元,扶持154名返鄉大學生創業,拉動創業資金近1億元。澄邁縣委書記楊思濤表示,要營造良好創業環境,鼓勵和扶持返鄉創業大學生加快成長,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帶領村民致富,進一步推動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