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民法典》,學法律英語:給付、履行與清償 | 法務英語

2021-03-02 法務英語
合同語境下的 discharge 很容易讓人望文生義,理解成「合同解除」。為了搞清這個詞,可以從合同「履行地」入手。「履行地」又叫「清償地」或「給付地」,英文以 place of performance place of discharge 表述。1. 「履行」、「清償」和「給付」能夠表達同一個意思;2. performance 與 discharge 可以互換使用。

由此,可以看出,discharge 取 performance 之意,中文措辭可以是「履行」、「清償」或「給付」。

「給付」這個詞主要見於理論探討層面,日常法律文件中很少見到。新近頒布的《民法典》只在「給付貨幣」或「給付定金」等少數場合用到了這個詞。

漢語中沿襲使用的給付「上竄」債的客體「下跳」具體行為,無邏輯上的概念定位。

英語中的「給付」也是差不多。在理論層面,「給付」的措辭是 prestation,具體法律文件中,換成了 performance 或 discharge

​​​​​​「下跳」具體行為時,「給付」的用法更加靈活,譯法也隨之變化。比如:「給付定金」的「給付」翻譯成 payment 更為貼切。

其實,「給付」、「履行」和「清償」的統一關係早已有人論及。比如,鄭玉波認為:

清償與履行及給付三語,乃一事之三面,由債之消滅上言之,謂之清償;由債之效力上言之,謂之履行;由債務人之行為上言之,謂之給付,名詞雖殊,其事一也。

具體到中英文實際用詞上,除有特殊考量和習慣用法外,一般都不嚴格區分。換言之,這三個詞的英文措辭可以在 performance 與 discharge 之間選用,反之,無論是 performance 還是 discharge,對應的中文措辭可以在這三個詞裡擇一用之。


我們只談實務法律英語


點擊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民法典》視域下企業法務管理要點解析(下)
    《民法典》生效後,原《合同法》《民法總則》將被廢止,對合同制度的調整也將整體進入《民法典》時代,相應的企業法務合規管理也邁入新時代。蘭臺金融團隊常法顧問組著眼《民法典》合同編通則部分進行主要變化的要點解析,旨在提供企業法務合規管理的參考建議,上篇已經主要解析合同訂立、合同效力及合同履行的主要變化,下篇將主要解析合同的變更和轉讓、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及違約責任的主要變化,以饗讀者。
  • 《民法典》視域下企業法務合規管理要點解析(上)
    本次出臺《民法典》共計1260條,合同篇內容多達526條,佔據《民法典》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法典》合同編貫徹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堅持維護契約、平等交換、公平競爭,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在《合同法》的基礎上,對合同訂立、合同效力、合同履行、合同解除等各環節有所修正和完善。
  • 聊民法典61:匯總《民法典》中可以適用提存的13種情形
    合夥指南| 作者:李立律師這是李立律師博客和合夥指南公眾號第472篇文字《聊民法典系列》是李立律師的讀民法典筆記聊民法典61:匯總《民法典》中可以適用提存的13種情形第五百七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提存,指由於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的制度
  • 聊民法典61:匯總《民法典》中可以適用提存的13種情形
    提存,就是一種特殊情況下,履行債務給付的方式。提存後,標的物的風險責任即轉移,由債權人承擔。一般來說,提存會產生提存費用。注意到本條關於提存制度的適用條件是必須存在本條所列舉的情況並且因此難以履行債務。因此,從法條的文義理解來看,似乎意味著並不是所有難以履行債務的情形都可以採用提存的方式給付債務,只有法律明確規定的情形才可以適用提存。
  • 已支付款項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民法典》新增規定 由債務人指定抵充
    在已經廢止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中曾規定「約定抵充」和「法定抵充」兩種方法,但並沒有「指定抵充」的法律規定,而《民法典》中新增了「指定抵充」的清償抵充方法,即債務人清償給付時,可以向債權人作出意思表示,指示其清償所要抵充的債務。
  •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制度內涵及其法律構造
    1當然,不管採何種術語來描述,均是強調給付與對待給付之間在履行上處於相互關聯牽連、互相依賴的關係。 實證法中,保障前述交易中履行牽連性的,便是同時履行抗辯權。《民法典》第525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 看民法典怎麼說……
    《民法典》出臺後,在總則第118條規定: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也就是說,《民法典》明確將「不當得利」與合同、侵權、無因管理並列作為獨立的債的發生原因,這體現了民法典的體系性。
  • 民法典學習心得 | 合同編(通則部分)下篇
    故本文從新舊法對比的角度,對《民法典》合同編第一分編通則較現行法律制度有較大變化的條文進行疏理和解讀,以期為大家學習和理解《民法典》相關條文提供幫助。如果在選擇之債的數種給付中,其中一個或者數個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而履行不能,則選擇權人只能就剩餘給付加以選擇。若只有一種可以履行,則當事人喪失選擇權,只能按可以履行的標的履行。此種不能履行以不可歸責於無選擇權的當事人為限。否則,若選擇權人為債務人,可以通過選擇不能履行的給付而免予承擔自己債務;若選擇權人為債權人,則可以通過選擇不能履行的給付而解除合同,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
  • 律師說法—《民法典》與《合同法》不同之處的解讀(上)
    《民法典》第464條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係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係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5、合同未批准不影響報批義務相關條款的效力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民法典》502條與《九民紀要》保持了一致。《民法典》第502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 《民法典》天上怎會掉「餡餅」 不當得利要返還
    三、《民法典》對不當得利制度的規定  《民法典》第二十九章用四個條文對不當得利進行規定:  第九百八十五條得利人沒有法律依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
  • 《民法典》對保險合同履行影響的金融商事解讀丨融金尚法社
    為了便於大家更好地學習《民法典》,也為了更好地宣傳《民法典》,我院金融庭「融金尚法社」及時組織學習,對《民法典》中與金融商事審判密切相關的部分進行要點解讀。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大家參考。今天推出的是《民法典》對保險合同履行影響的金融商事解讀。
  • 《民法典》及《物權法》混合擔保清償順序法律規範理解偏差
    混合擔保清償順序法律規範理解偏差 編輯:伊路芳菲 【法律條文】 1.然而,筆者會告訴你,這種理解是不妥當的,並且按這樣的理解來適用法律,結果會出現較大的偏差。最主要的問題是,錯誤地否定當事人之間關於物保與人保履行先後順序合同約定的效力。 對《民法典》第392條(即《物權法》第176條),可分解為以下4個分句(各分句末尾的標點保持原樣):1.
  • 【學用民法典】學好《民法典》 不做「逗鵝冤」
    【學用民法典】學好《民法典》 不做「逗鵝冤」 2020-07-09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合同編的亮點與創新丨德恆研究
    《民法典》學習專欄 編者按:《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因此對於《民法典》的學習理解,不僅要研究條文的法理基礎,更要結合實際探尋其對司法裁判的影響。
  • 上海海事法院適用《民法典》新增的 「指定抵充」規定作出判決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正式施行。1月5日,上海海事法院首次適用《民法典》中關於債的清償抵充順序的新增規定,對一起進出口代理合同糾紛案作出適用「指定抵充」的判決。
  • 【法律貼士】《民法典》合同編「違約責任制度」對審判實踐的影響(7個要點)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各方均具有嚴格的法律約束力。通過設置違約責任規則,明確合同各方違約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為切實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合同糾紛提供了裁判依據並有利於督促各方當事人嚴守合同。在《民法典》實施後,面對現實中大量因違約行為產生的民事糾紛,法院如何適應和適用《民法典》尤其是違約責任部分的新變化是司法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 崔建遠:論中國民法典上的抵銷丨前沿
    《民法典》第549條第2項「債務人的債權與轉讓的債權是基於同一合同產生」所涉案型的兩項債權在產生和存續上均有牽連性,由此帶來了履行抗辯權、時效完成的抗辯權以及有關抗辯,甚至抵銷權,使債務人的債權及其利益較有實現的法律保障。受讓人的權益保護同樣可藉助其他法律關係的牽制等途徑來解決。
  • 企業法務如何學習法律英語
    熱愛學習絕對是值得稱讚的,而且律師是個幹到老學到老的行當,否則就要被淘汰,這樣的職業壓力和緊迫感使得律師成我觀察到的典型自我推動型學習職業之一。但這往往會讓大家忽視了律師的兄弟職業——法務。法務其實也是個需要不停且大量學習的職業,但是和律師不同的是,他們除了得加法律群、學習法律相關知識,還需要加公司或其他職業群並學習公司相關的其他知識,因此法務群體的法律英語學習途徑是遠不及律師的,而且企業法務所需要的法律英語技能也與我們之前談過的在校學生、即將出國的學子和低年級律師都不相同。今天,我就專門來與各位企業法務分享一下如何學習法律英語。
  • 我國《民法典》中的債總規範及其適用
    但是,如果以同一給付為標的的債的關係中,債權人或者債務人的一方或者雙方為複數的民事主體時,法律對於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關係,以及債權人之間或者債務人之間的關係,應有關於多數主體之債的特別規定。《民法典》第177條和第178條、第517至521條即是關於多數主體之債的共通規則。
  • 2021|中國人民大學《民法典》解讀暨企業法律(法務)高級研修班熱招中
    2021年中國人民大學《民法典》解讀暨企業法律(法務)高級研修班招生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