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筆記與譯文:有功則賞:追蹤全球生產鏈的增加值(最新全球價值鏈測度指標經典之作)——A8

2021-02-23 學術財經

論文信息:Robert Koopman, WilliamPowers, Zhi Wang, Shang-Jin Wei.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racing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 Working Paper 16426, http://www.nber.org/paper/w16426,2010(有功則賞:追蹤全球生產鏈的增加值)

學習和推導者:李澤怡  倪紅福

日期:2017年6月7日


*經典文獻值得重複讀,也值得翻譯。我們對該篇文獻研讀了5遍以上。每讀一遍就有新的體會。

*我們推出一系列全球價值鏈核算經典文獻後,有讀者提出能否把Koopman這篇文章推送一下,於是我們決定把它翻譯出來。供大家學習之用。

* 該Working paper 與2014年ARE文章是極其相似,只是後者用WIOD資料庫進行了實證分析,而非GTAP數據,測算公式分解項進一步有所擴展,但是研究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

*選擇最早的Workingpaper,可以便於學習者了解文章的修改脈絡和發展思路,以及好文章是這樣逐步打磨出來的。

 

當今世界,不同的生產階段在不同的國家生產和完成,中間投入多次跨越國境。因此,用傳統總值貿易統計數據來衡量任一特定國家的價值貢獻,變得越來越不真實和可靠了。該工作論文是首次提出了總出口的增加值分解的統一的邏輯框架,幾乎囊括了前人對全球價值鏈的測度指標(如HIY的垂直專業化率)。後續有關全球價值鏈的更細緻分解方法以及位置測度指標,基本上是基於本文思路的擴展。該文在全球投入產出模型的框架下,對國家行業部門層面的出口進行了增加值來源的分解,分解為5部分:

(1)作為最終產品和服務,並被直接進口國吸收的出口中的國內增加值;

(2)被直接進口國用來生產且被吸收的國內產品的中間產品出口中的國內增加值;

(3)被直接進口國用來生產產品,再出口至第三國且被最終吸收的中間品出口中的國內增加值(間接增加值出口);

(4)被直接進口國用來生產產品再返回到本國且被最終吸收的中間品出口中的國內增加值(返回的國內增加值);

(5)總出口中來自國外的增加值(出口中隱含的國外增加值)。

利用GTAP數據進行了實證測算分析,發現以下幾個有意思的結論:

(1)美國出口中的國外增加值份額是12.9%。相比之下,中國的加工貿易中,國外增加值份額有56.6%。

(2)基於總值貿易和增加值貿易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用總值貿易計算的RCA(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印度商務服務的出口佔比異常高,表現出很強的顯示性比較優勢。然而,當我們用出口中國內增加值計算RCA時,該部門轉而成為印度的比較劣勢部門。美國、歐洲和日本該部門的RCA排名在使用出口國內增加值進行重新計算後均有上升。究其原因:發達國家的商務服務經常是以嵌入在製造業出口中的方式間接出口的。

(3)中國與美國,中國與歐盟的貿易順差,以增加值貿易口徑統計時比用總值貿易統計時分別減少了41%和49%。相比之下,日本與美國、日本與歐盟的貿易順差用增加值統計時分別多了40%和31%,因為日本將產品組件出口到亞洲其他國家,這些組件最後組裝為最終產品並出口到美國和歐盟。

出口中的國內增加值和增加值出口的區分


出口中國內/國外增加值成分與增加值出口是兩個既有聯繫又不同的概念。雖然兩個概念都測度了產品生產國的僱傭的要素創造的價值,但是出口中的國內成分不區分這些價值的最終吸收國。

相比之下,增加值貿易依賴於該國的出口是如何被進口國使用和吸收的,增加值出口是指一國生產而被另一國最終吸收的增加值。

Domestic/foreigncontent of exports and value-added exports, while related, are differentconcepts. Although both concepts measure the value generated by factorsemployed in the producing country, domestic content of exports is independentof where that value is used. by contrast, value-added trade depends on how acountry's exports are used by importers. It is the value-added generated by acountry but absorbed by another country.

//END//


*詳細譯文,請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百度雲盤下載,閱讀全文翻譯。

*百度雲盤連結:https://pan.baidu.com/s/1miQGNJq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希望有助於讀者理解該文獻,也希望讀者提出建議和補充相關內容。

*本文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但不得出版發行。請勿用於商業用途。

全球價值鏈核算研究相關推文:

學術論文筆記:Characterizing Global Value Chains——A1學術論文筆記:

譯文-增加值出口的五個事實及其對宏觀經濟和貿易研究的啟示--A2

譯文:中間品貿易---生產共享與增加值貿易(全球價值鏈核算理論和方法開山之作)-A3

譯文:全球價值鏈與創新體系(惡補全球價值鏈常識)-A4

譯文:全球價值鏈治理:一個分析框架(看懂了,如iPone、IPAD全球價值鏈案例分析就會寫了)

      若覺得對您的知識增長有用,且希望獲得更多的有價值資料,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泥嘉財經(IDnijiacaijing)。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感興趣可加入「全球價值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交流群,請關注公眾號,備註機構、微信聯繫方式等,我會看臉拉人進群的。

相關焦點

  • 積極參與全球價值鏈,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
    本報告從全球價值鏈淺析、發展中國家全球價值鏈參與度及不斷變化的生產和貿易方式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貿易政策對全球價值鏈的影響等幾個方面闡述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全球價值鏈、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意義及全球價值鏈重塑帶給中國的啟示。
  • 2018.11:國內外數字經濟測度指標體系研究綜述(徐清源等)
    國內外數字經濟測度指標體系研究綜述 徐清源 單志廣 馬潮江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回顧數字經濟的理論體系和測度方法的相關研究,對比評述了國際和國內12個數字經濟相關指標體系的優缺點以及參考價值,並給出了中國用對比法測度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指標體系的構建思路和政策建議。
  •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全球價值鏈變革與新「中國效應」
    為揭示出一些長期為人忽視的變革趨勢,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以2016年2月發布的報告《數字全球化:全球流動的新時代》為研究基礎,對43個國家中23個行業的全球價值鏈動態展開分析。 本研究採用了數十次行業專家訪談的結論,以及豐富的專有行業數據和國民經濟核算數據,分析的價值鏈貢獻了96%的全球貿易、69%的全球產出和68%的全球就業人口。
  • UCI:2014年蘋果全球價值鏈剖析
    在萬萬千千忠實果粉中,有那麼幾個比較高大尚的粉中之粉,他們就是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信息技術和組織研究中心的Jason Dedrick及其團隊。
  • NTT與SAP深化全球戰略合作 開創數位化連結全球價值鏈新時代
    原標題:NTT與SAP深化全球戰略合作,開創數位化連結全球價值鏈新時代   飛象網訊(源初/文)12月7日,NTT (日本電報電話
  • 最新!全球學術排名出爐:21所中國大學位居世界100強
    計算機視覺聯盟獲取更多乾貨在右上方 ··· 設為星標 ★,與你不見不散2021年2月,Nature指數公布了2019年11月1日到2020年10月31日大學/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
  • 合作將是全球半導體價值鏈互利共贏之道
    近日,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和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聯合舉辦的「促進全球半導體價值鏈的合作」研討會圓滿召開。會上,中美半導體行業代表對全球半導體價值鏈的開放屬性達成一致,強調了中國是全球價值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探討了如何從全球價值鏈上的獲益,哪些動力讓其進一步發展。  「在未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中一定需要合作,共同努力推動產業發展。
  • 最新全球學術排名 | 中科院全球第1
    iNature2020年9月5日,Nature 指數公布了2019年7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大學/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我們發現:在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位居榜首,其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
  •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 應重塑經濟金融含義與全球價值鏈
    本報記者 徐蔚冰在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舉辦的2020世界經濟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演變,世界經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金融資產價格的超級修復與實體經濟的艱難復甦形成鮮明對比,全球資產價格出現泡沫化傾向。另一方面,全球經貿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進入區域化加速發展階段。因此,未來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如何變化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 最新!全球學術排名出爐:中國科大高校第一,蘭大表現亮眼
    高考資訊·指導雜誌大學、專業、學科、志願、勵志……那些事兒關注9月5日,Nature指數公布了2019年7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大學/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是衡量機構研究水平的指標之一。評價的指標是基於一個機構或國家在82種自然科學期刊上的出版物產出,這些出版物由一個獨立的科學家小組根據聲譽選擇。自然指數認識到,在考慮研究質量和機構績效時,必須考慮到許多其他因素;自然指數指標本身不應用於評估機構或個人。但是其能從一個角度看出一個大學或機構的研究水平的變化。
  • 王正毅:物質利益與價值觀念:全球疫情下的國際衝突與合作
    在送別2019年跨入2020年之際,一場從未遭遇過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開始在全球蔓延。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場疫情對人類社會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發達的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圍繞新冠狀病毒疫情所引發的爭論,涉議題之廣、參與者之眾、觀點相左之度,雖不敢斷言說絕後,但說是空前似乎並不過分。
  • 最新全球學術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國高校第一
    最新全球學術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國高校第一 中安在線   2020-07-09 15:58:00   來源: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歐陽嶢:多極雁行理論與全球價值鏈重構
    從「多極雁行」格局到價值鏈的重構多元世界體系和「多極雁行」產業格局的形成,為中國經濟的轉型提供了戰略機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怎樣在大變局中謀求發展?
  • 最新全球學術排名:中國科大全國高校第一
    近日,Nature指數公布了最新一期(2019年5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中科院居榜首,國內緊隨其次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學術領域蟬聯全國高校第一。
  • 張彥:RCEP區域價值鏈重構與中國的政策選擇——以「一帶一路」建設...
    綜上所述,RCEP經濟體期待提升經貿合作水平,對區域價值鏈合作的共識增強,RCEP區域價值鏈的重構前景可期。(二)內外環境:「三足鼎立」的全球製造業生產網絡首先,全球生產網絡「歐洲-美洲-RCEP」三足鼎立之勢為RCEP區域價值鏈重構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 最新全球高校學術排名:21所中國大學上榜!
    /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我們發現:在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位居榜首,其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學術領域蟬聯高校第一,另外有22個大學/機構順利挺進全球前100名,同濟大學首次進入全球100名。
  • 最新全球學術排名:中科院全球第一,中科大蟬聯高校第一
    近期,Nature 指數公布了 2018 年 12 月 1 日到 2019 年 11 月 30 日大學 / 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 / 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
  • 電力經濟價值測度的思路和方法
    傳統農業社會,主要的生產要素是土地和勞動力,勞動者所使用的勞動工具比較簡單且長期不變,正如古典政治經濟學之父威廉·配第所言,「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進入現代社會以後,機器設備、技術越來越重要,所以,最主流的經濟增長理論將產出(Y)定義為資本(K)、勞動力數量(L)和技術進步(A)的函數,通常採用的生產函數形式為:。
  • 中國對外貿易40年:穩步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但在中國乃至全球貿易變遷史上,過去40年,世人見證了一個原本處於全球貿易價值鏈邊緣地帶的最大發展中國家向國際貿易有實力參與者和體系建構者角色轉變的過程。儘管當年中國206.4億美元的進出口總額佔全球份額之比只有區區0.77%,但指標意義卻十分明顯。以進口而言,中國在當年一舉籤訂了寶鋼等22個引進先進技術和成套設備的項目,涉及金額上百億美元,這個數字即便在40年後的今天也有相當意義,何況40年前的美元購買力遠遠超過今天的美元購買力。這一切表明一個結束動蕩、正在起步階段的大國渴望融入世界經濟與貿易體系,渴望通過對外開放縮小與國內先進技術差距的決心。
  • 羅漢堂首推可定義和追蹤全球「疫情經濟...
    來源:經濟日報新冠疫情為人類社會和全球經濟帶來前所未見之挑戰,對各國經濟收入、社會生產和民生就業均產生巨大負面效應。各國政府、企業和機構的當務之急是在恢復經濟生產與減少生命健康損失兩條戰線上保持適當的平衡,以儘可能小的損失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