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信息:Robert Koopman, WilliamPowers, Zhi Wang, Shang-Jin Wei.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racing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 Working Paper 16426, http://www.nber.org/paper/w16426,2010(有功則賞:追蹤全球生產鏈的增加值)
學習和推導者:李澤怡 倪紅福
日期:2017年6月7日
*經典文獻值得重複讀,也值得翻譯。我們對該篇文獻研讀了5遍以上。每讀一遍就有新的體會。
*我們推出一系列全球價值鏈核算經典文獻後,有讀者提出能否把Koopman這篇文章推送一下,於是我們決定把它翻譯出來。供大家學習之用。
* 該Working paper 與2014年ARE文章是極其相似,只是後者用WIOD資料庫進行了實證分析,而非GTAP數據,測算公式分解項進一步有所擴展,但是研究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
*選擇最早的Workingpaper,可以便於學習者了解文章的修改脈絡和發展思路,以及好文章是這樣逐步打磨出來的。
當今世界,不同的生產階段在不同的國家生產和完成,中間投入多次跨越國境。因此,用傳統總值貿易統計數據來衡量任一特定國家的價值貢獻,變得越來越不真實和可靠了。該工作論文是首次提出了總出口的增加值分解的統一的邏輯框架,幾乎囊括了前人對全球價值鏈的測度指標(如HIY的垂直專業化率)。後續有關全球價值鏈的更細緻分解方法以及位置測度指標,基本上是基於本文思路的擴展。該文在全球投入產出模型的框架下,對國家行業部門層面的出口進行了增加值來源的分解,分解為5部分:
(1)作為最終產品和服務,並被直接進口國吸收的出口中的國內增加值;
(2)被直接進口國用來生產且被吸收的國內產品的中間產品出口中的國內增加值;
(3)被直接進口國用來生產產品,再出口至第三國且被最終吸收的中間品出口中的國內增加值(間接增加值出口);
(4)被直接進口國用來生產產品再返回到本國且被最終吸收的中間品出口中的國內增加值(返回的國內增加值);
(5)總出口中來自國外的增加值(出口中隱含的國外增加值)。
利用GTAP數據進行了實證測算分析,發現以下幾個有意思的結論:
(1)美國出口中的國外增加值份額是12.9%。相比之下,中國的加工貿易中,國外增加值份額有56.6%。
(2)基於總值貿易和增加值貿易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用總值貿易計算的RCA(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印度商務服務的出口佔比異常高,表現出很強的顯示性比較優勢。然而,當我們用出口中國內增加值計算RCA時,該部門轉而成為印度的比較劣勢部門。美國、歐洲和日本該部門的RCA排名在使用出口國內增加值進行重新計算後均有上升。究其原因:發達國家的商務服務經常是以嵌入在製造業出口中的方式間接出口的。
(3)中國與美國,中國與歐盟的貿易順差,以增加值貿易口徑統計時比用總值貿易統計時分別減少了41%和49%。相比之下,日本與美國、日本與歐盟的貿易順差用增加值統計時分別多了40%和31%,因為日本將產品組件出口到亞洲其他國家,這些組件最後組裝為最終產品並出口到美國和歐盟。
出口中的國內增加值和增加值出口的區分
出口中國內/國外增加值成分與增加值出口是兩個既有聯繫又不同的概念。雖然兩個概念都測度了產品生產國的僱傭的要素創造的價值,但是出口中的國內成分不區分這些價值的最終吸收國。
相比之下,增加值貿易依賴於該國的出口是如何被進口國使用和吸收的,增加值出口是指一國生產而被另一國最終吸收的增加值。
Domestic/foreigncontent of exports and value-added exports, while related, are differentconcepts. Although both concepts measure the value generated by factorsemployed in the producing country, domestic content of exports is independentof where that value is used. by contrast, value-added trade depends on how acountry's exports are used by importers. It is the value-added generated by acountry but absorbed by another country.
//END//
*詳細譯文,請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百度雲盤下載,閱讀全文翻譯。
*百度雲盤連結:https://pan.baidu.com/s/1miQGNJq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希望有助於讀者理解該文獻,也希望讀者提出建議和補充相關內容。
*本文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但不得出版發行。請勿用於商業用途。
全球價值鏈核算研究相關推文:
學術論文筆記:Characterizing Global Value Chains——A1學術論文筆記:
譯文-增加值出口的五個事實及其對宏觀經濟和貿易研究的啟示--A2
譯文:中間品貿易---生產共享與增加值貿易(全球價值鏈核算理論和方法開山之作)-A3
譯文:全球價值鏈與創新體系(惡補全球價值鏈常識)-A4
譯文:全球價值鏈治理:一個分析框架(看懂了,如iPone、IPAD全球價值鏈案例分析就會寫了)
若覺得對您的知識增長有用,且希望獲得更多的有價值資料,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泥嘉財經(ID:nijiacaijing)。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感興趣可加入「全球價值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交流群,請關注公眾號,備註機構、微信聯繫方式等,我會看臉拉人進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