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公布。建議稿由15個部分構成,分為三大板塊,共60條。
截圖自中國政府網
其中,涉及不少與高等教育學校、科研院所、高層次人才等有關的內容,軟科(ID:zuihaodaxue)小編給大家劃重點,一起來看看↓↓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與高等教育最息息相關的部分了,建議稿明確指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培養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
摘錄部分內容如下:
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鼓勵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
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
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培養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
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
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規範校外培訓機構;
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
此外,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版塊提出,要堅持中西醫並重,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
拓展閱讀
關於「雙一流」建設、培養醫學類人才等方面,軟科亦有過相關報導,詳情點擊:
科技創新
而在「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方面,建議稿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摘錄部分內容如下:
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推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
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國家科研論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臺;
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
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完善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享機制;
支持發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
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實行「揭榜掛帥」等制度,擴大科研自主權;
這其中,學科、人才、實驗室、交叉融合等高教熱詞也是頻頻被提及。
「科技創新」熱詞分布
拓展閱讀
關於集成電路、交叉學科等,軟科亦有過相關報導,詳情點擊:
(以上摘錄為手工整理,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圖源:人民日報、微言教育
[1]《立個Flag!「十四五」,咱要辦好這87件事》
https://mp.weixin.qq.com/s/fFeXRQLJE43LW8aPN_bdhA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劃重點!「十四五」規劃中的這些事,和高校有關》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