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夢想的行動,擁有激情的行動,成功其實不必靠堅持?

2020-12-25 藝諾讀書

現在廣泛流行一句話就是「我太難了」,經過2020年春季的新冠疫情後,相信很多人都會對這句話深有感觸,我妹妹的感觸會更深,那就是「我更難了」。

為什麼呢?

妹妹小琴,身高1米63,體重157斤,一次參加同學聚會回來以後,正式決定要減肥。

從運動到飲食再到作息時間,妹妹都做了詳細的計劃。以前從不運動的她,竟然也安排每天跳繩半小時,就連她最垂涎三尺的紅燒肘子都堅決不能出現在她的食譜上。

然而,想像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跳繩不到十分鐘,妹妹就滿頭大汗,呼吸急促,兩隻腳像鉛球一樣,每跳一下都顯得極為艱難。

每次吃飯,妹妹總要把盤子裡的飯菜吃的乾乾淨淨,就是一點湯汁,也要舔乾淨。

直到減肥第8天,宣告減肥失敗。她哭喪著臉說:現在看見跳繩腿就哆嗦,太辛苦了,腰酸腿疼,全身像散了架似的,再加上每頓飯都沒有吃飽過,更沒力氣跳繩了。

太想吃肉了,好想有大快朵頤的感覺。看著妹妹委屈的樣子,我真是哭笑不得!

其實,只要妹妹能夠按著計劃堅持下去,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然而難就難在「堅持」。

可能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知道運動有利於身體健康,可運動沒幾天,就不想做了;知道學習對自己很重要,有空閒的時間就想看看微信、翻翻朋友圈、刷刷微博,反正懶得翻書。

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在某方面做出點成績,但是就是難以做到持久的努力,有時可能遇到一點挫折就難以堅持下去。

1

為什麼「堅持」對大家來說很難呢?

時間觀念不強,拖沓成為習慣古人陶淵明就認為: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大家都有在學習讀書的經歷,不管小學還是高中,課程表是每個班級必有的學習安排。

課程表為什麼會如此重要呢,就是因為學校將學生的學習時間精確到幾點幾分,從早上的7點開始到12點放學,學生的時間被安排的滿滿當當。也依靠這樣的時間管理學生在學校學到大量的知識。

在生活中,沒有課程表的約束,人們覺得很自由,本來今天要完成得事情,可突然想去看場電影或是去消遣一下,就推到明天再去做了。

原本需要今天完成的工作,因為有了其他事,就再推一推吧,這樣的時間管理意識很難堅持完成一件事情。

目標不堅定,可做可不做諾曼文森特皮爾對堅持目標有這樣的評價:

所有成功人士都有目標。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想去哪裡,不知道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事,他就不會成功。

人人都知道高中學習緊張,尤其是高三,緊張嚴酷的學習氣氛令人壓抑,之所以出現人人競相學習的場面,那是因為大家都有一個強烈的目標,就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所以這時學生的目標是堅定的,必須達成的。

如果,人人都像在學生時代,把考大學時的拼勁放在生活中,我想沒有辦不成的事。

很多時候,是今天一個目標,比如要戒菸,沒過幾天,太難受了,不戒菸了,又有一個目標要戒酒,都是半途而廢,到頭來什麼也沒做成。

懶惰的本性,難以克服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多數人天生是懶惰的,都儘可能逃避工作。有句話 「能躺著就不坐著,能坐著就不站著」是最赤裸裸形容懶惰了。

年輕人大都愛賴床,早起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種痛苦,但不是人人都這樣的,勤奮的人會早早起床,從晨起鍛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作家富蘭克林曾說

「懶惰,像生鏽一樣,比操勞更能消耗身體,經常用的鑰匙總是亮閃閃的」。所以,想要有所成就,首先克服懶惰。

2

堅持不是說說而已,需要付諸行動,那該如何做到持久堅持呢?

著名哲學家、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

只有毅力才會使我們成功,而毅力的來源又在於毫不動搖,堅決採取為達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

心懷夢想,目標明確只有一個心中有夢想的人,才有強大的精神動力推動他向前,向前,再向前,俞敏洪說過「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勇氣和行動」。

翻開奧林匹克的百年長卷,亦可發現懷川夢想堅持到底的事例,早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許海峰為中國奪得了首枚奧運金牌時,24歲的王義夫就已經是國家隊的成員了。

此後,國家隊成員更換了一批又一批,可王義夫始終堅持在賽場上,他誓要奪下一枚奧運金牌。

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王義夫如願以償,奪得十米汽手槍金牌。32歲,他本應功成身退,但質疑聲使他留在了賽場上——他要證明自己。

終於,在經歷了96年、2000年的兩次奧運失利後,2004年王義夫圓夢雅典,用實際行動使輿論譁然。此時,他已44歲,是堅持,讓他受挫折而不輟,終於成功。

力所能及的目標很重要以終為始,也就是做事情之前,事先確定目標,行事不偏離目標。

第一, 你的目標不能不切實際

很多人都聽過王健林這麼一句話:小目標,先賺他一個億,這句話在當年非常的火。對於王健林這樣的人物來說是個小目標,如果你一個普通的上班族,也給自己年目標定上一個億,是不是有點痴人說夢呀。

準備減肥的朋友,先給自己定一個月減20斤的目標,不然不幹,這不成心糟蹋自己呢,健康和減肥比起來,孰輕孰重,人們都能分得清吧。科學健康的減肥方法,循序漸進的減肥過程才是重要的。

剛剛踏入新媒體寫作的小白,立志一年漲粉500W,好宏大的目標,這是讓寫作大咖們笑掉大牙的節奏,我們是新手50W還是可以努努力的。

第二, 目標的可執行性要強

計劃越具體,你越容易控制自己,因為我們大腦對具象化的東西印象更深。制定詳盡的目標清單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比如,如果你新的一年計劃是多看書,那這多半完成不了,需要將這個目標拆解成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長目標是一年閱讀量達到100本,短目標是一個月閱讀8本,一周閱讀2本,一天至少閱讀半小時,只有目標足夠細化,你才有執行的緊迫感。

激發內動力,主動進取要實現成功,內動力是必要的,只有採取主動行為,主動創造有利環境,我們才能成為自己的掌握者。

關於主動進取先說兩個概念,一是「關注圈」,就是我們格外關注的問題,像是別人的朋友圈,微博熱搜等;

二是「影響圈」,就是我們能掌握的事物,像是我的朋友圈,我今日想做的事等。

觀察一個人主要精力是放在關注圈還是影響圈,也就能看出這個人是否積極主動了。

為什麼呢?因為積極主動的人會選擇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影響圈中,專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時他們感受到積極的能量。

像我們身邊不少喜歡八卦的同事或是朋友,聊聊這個明星,說說那個老闆,再吐槽一下自己的領導,好像沒有其他事可幹,蹉跎歲月更是浪費時間。明星,老闆,領導還是按照自己的軌跡生活著,並沒有因為他們的關注而改變什麼。

也就是說,關注影響圈,我們才能努力給自己塑造一個有利環境,而不是被動的受影響。

著名心理學家維克多的一部名著叫《活出生命的意義》,裡面有這麼一句話:

即使在集中營中,我依舊有一種自由,那就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自由」,就很好的詮釋了積極心態和消極心態的區別。

我印象最深的韓寒說過的一句話: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

綜上所述,人生唯有堅持,才會最終成功!

相關焦點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不是夢想,而是行動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從書上看到的小故事,拋個磚引個玉,至於能否獲得黃金,獲得多少黃金因人而異,靠自己。老師的這句話點燃了詹妮心中的激情:「好,我明天就去。」這時,老師才讚許的點點頭,說:「我已經幫你預定好明天的機票了。」第二天,詹妮就飛到了紐約的百老匯。
  • 不必想太多,也不要害怕,相信夢想並堅持
    2、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堅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所謂成功,就是簡單事情堅持做,重複做,用心做,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堅持!3、人生並非都是選擇題,而是在做應用題,那要我們一點一滴的去論證,是取捨的過程,做錯了也沒關係。向前走,不必想太多,也不要害怕,相信夢想並堅持。4、人若軟弱,就是最大的敵人;人若堅強,就是最好的朋友。
  • 我曾懷揣教育夢想,但現實泯滅了我的激情
    我們都曾懷揣夢想,豪情萬丈走上三尺講臺,我們以為會將這種夢想和激情進行到底,可走著走著,夢想丟了,激情沒了。這件事給夏老師上了生動的一課,在這所學校一切要小心翼翼,一切行動都要申請匯報,哪怕學生晚來了幾分鐘,也要匯報,因為環節幹部多,每一個都要表明自己在發揮作用。夏老師老老實實上課,第一次期末考試,學生成績就名列平行班第一。學校開質量工作會議的時候,她沾沾自喜地介紹了自己提高學生成績的經驗,並提了自己如何不辭辛勞地努力工作。她靜等學校領導誇讚兩句,即使不誇讚,給了笑臉也行啊!
  • 明確了人生目標後,就應當付諸行動,在行動中實現自己的夢想
    想要實現人生理想,要有計劃、有目標,更需要切實的行動,再美好的夢想如果沒有付諸行動,都會變成空想。而空想是危險的,可能會毀掉本來充滿希望的人生。青少年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在明確了人生目標後,就應當付諸行動,在行動中實現自己的夢想。
  • 青春的歲月裡得有夢想
    在我們的青春時光裡我們應該懷揣夢想,夢想可以激進我們的上進心。魯迅年少時的夢是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改變人民的精神思想,於是棄醫從文,用自己的堅持一步步邁向成功;貝多芬在年少時想要成為一名音樂家,但是失去聽覺對一個愛音樂的人來說是多麼絕望的一件事,但貝多芬沒有放棄,帶著這份夢想用自己的堅持和勇氣,成為了一名偉大的音樂家!
  • 《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行動代號:光頭,嘴炮,暗黑超人!
    除了漫威宇宙能夠有如此的影響力之外,另外一個讓我覺得很酷的世界觀就是《速度與激情》系列了,這系列從一開始是以車子為主題打擊邪惡,但同時他們自己也是挺可愛的罪犯,有點類似黑吃黑的概念,以家庭為核心要保護的決心成為了最大的武器,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九部相關電影,可以看出這系列除了是票房保證之外也逐漸往支線邁進了
  • 那你倒是開始行動啊
    如千千萬萬個文藝青年那般,老帥懷揣著一個「文學夢」。每當提起這個夢時,老帥的眼睛便放出奇異的光彩。由於家境貧寒,又是獨子,老帥很早就暫別了這個理想,和父親一起勞作支撐家庭。然而多年的光陰始終沒有稀釋老帥對文學的這份誠摯,他老早就一步一步規劃好了自己幾十年的生活,只等到可以義無反顧的追夢。
  • 讓心靈起舞 讓夢想高飛
    我是二年七班範金迪,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讓心靈起舞,讓夢想高飛」。  高中是最充滿激情、浪漫,最富有創造力、思想最活躍的時期,我們漸漸從稚嫩走向成熟,從依賴走向獨立,對人生與未來充滿著憧憬與幻想。我們歷經風雨,付出汗水,品味淚水,披星戴月十餘載而心無悔,都是因為我們心中承載著一個夢。  夢想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燈塔,是在黑夜中踽踽獨行時的那簇光束。
  • 懷揣夢想,凌空飛翔——演員張凌翔
    凌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也秉持著讓每一個人凌空飛翔的宗旨,挖掘有夢想、有能力的演員,去幫助他們實現演員夢,做優秀演員人。從出道以來,一直堅持從表演中鍛鍊自己,從表演中發掘自己。出生於河北的他,為家鄉也做了很大的貢獻,拍攝了眾多公益廣告宣傳片。
  • 十條行動法則,讓你做行動的巨人
    行動法則四[學會堅持執行]執行,就是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是實現目標的必要手段。對於行動,很多人都只是「只聞其聲,不聞其人」,也總是生活在虛幻的想像當中,直到有一天被殘酷的現實多番打擊,才意識自己當初堅持行動,就不會有如今的結果了。想不要讓自己的內心充滿無助、迷茫和悔恨,一種要學會如何去堅持執行目標。
  • 勇敢地邁出第一步,立即開始行動,有行動才會有收穫
    不管你的夢做得有多麼好,你都不可能真正擁有夢中的東西,因此才有「南柯一夢」的說法。 夢終歸只是夢,只有化作行動,才能真正有所收穫。 因此,僅有夢是不夠的,行動才是一切成功的開始。
  • 《速度與激情》一共幾部 速度與激情9特別行動演員表
    《速度與激情》一共幾部 速度與激情9特別行動演員表  據外媒報導,《速度與激情》系列主線電影將在推出第10、11部之後正式迎來完結。曾執導第3至6部和第9部「速激」電影的林詣彬將回歸執導最後兩部,將這個逾20年的系列電影推向終點。
  • 懷揣夢想的搖籃——衡水中學
    衡水中學,是懷揣夢想的搖籃,是成功的奠基石,是青春無悔的天地。這裡有吶喊、彷徨、淚水、委屈和啜泣。半軍事化的學習生活,爭分奪秒的生活狀態,奔向餐廳的腳步聲,狼吞虎咽的動作,廢寢忘食的求知慾,渴望的是知識,是高分。這裡的同班,是同學也是戰友。這裡的老師是良師,也是父母。這裡愛過也恨過,有激情與失落、有牢騷與誓言,有充滿可笑的理想與無畏的奮鬥。
  • 關於夢想的演說稿5篇
    心動不如行動,努力永遠不會太遲!讓我們馬上行動起來吧!做一件事情,只要開始行動就可算是獲得了成功的一半。一個人要想做好一件事情,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一心一意地做,必須少說些漂亮話,多做些日常平凡的小事情。
  • 《從行動開始》:行動一次,勝過無數次的想法!
    其實每個人都是高手,只是在行動中偷了懶,要不然怎麼會有二八定律。所以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想法,就趕緊行動,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人」。有些人會說,我會行動呀,可是行動過程中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管理,最終也是事與願違。那在行動過程中該怎樣有效地進行自我管理,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呢?
  • 《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再次證明!
    影迷們還在期待《速度與激情9》,但「速激」的衍生電影《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卻先行上映了。看上去票房還不錯,但口碑離「速激」正品相去甚遠,豆瓣才6.3分。作為一部衍生電影,當然是要榨乾熱門IP的最後一滴血。
  • 關於夢想,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的品質
    夢想是我們心中美好的目標,實現夢想要靠一生的努力拼搏,成就今生的夢想。世人皆有夢想,只是有的人深藏夢想,努力奮鬥,終究贏得了夢想與成功。有的人空談夢想,從未想過用自己的行動去實現夢想,最終老了只能在夢中實現夢想。
  • 懷揣著夢想去橫店當群演的年輕人,現在怎麼樣了?
    但好在有夢想支撐,這或許是他們堅持下去下去的理由。 很多「橫漂」的演員們,最初懷揣著同一個夢想來到橫店。 02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橫店其實也開啟了另一番景象,就是自媒體。 素人想成名很困難,就好比你要跨越好幾個圈層。如果沒有機會,努力到最後也是沒有成功的希望,畢竟明星這條路不是輕易就能走的。
  • 卡耐基告訴我們成功法則中,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行動中收益
    達·文西說:「我深知實際行動的重要性。知道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實踐。有做的想法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去做。」《尚書》也講「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無一不是在告訴我們,只有在行動中,才能真正獲益。例如,美國著名動作影星史泰龍,他夢想成為一名演員。為此,他前往好萊塢找導演、找製片人,但整整三年,他仍然沒有獲得過一個鏡頭。
  •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但是成功是給有行動的人的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但是成功是給有行動的人的等待機會是在等待失敗,向機會主動靠近,才有成功的可能「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句話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用來勵志的經典語言。比如同樣是大學畢業生,擁有的就業機會都是相等的,而最終的結局卻是不一樣的,只是因為在準備的過程中工作做的是不一樣的。而同一個就業的機會,受到不同的教育,有過不同的經歷,其結果也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