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從書上看到的小故事,拋個磚引個玉,至於能否獲得黃金,獲得多少黃金因人而異,靠自己。
故事一:
有一個美國人一直想到中國旅遊,於是定了一個旅行計劃。他花了幾個月閱讀搜集來的資料——中國的藝術、歷史、哲學、文化。他研究了中國各省地圖,訂了飛機票,並制定了一個詳細的日程表。他標出要去觀光的每一個地點,每個小時去哪裡都定好了。這人有個朋友知道他翹首以待這次旅遊。在他預訂回國的日子之後幾天,這個朋友到他家做客,問他:「中國怎麼樣?」,這人答道:「我猜想中國是不錯的,可我沒去。」他的朋友大惑不解:「什麼~你花了那麼多時間做準備,卻沒有去,出什麼事啦?」他回答道:「我喜歡制定旅行計劃,但我不願去飛機場,所以待在家沒去。」
故事二:
有一天,美國著名作家辛克列爾利尤依斯應邀給一群文學系的學生講課,題目是:怎樣成為文學家。他首先提了一個問題:「在座的誰確實想當作家?」學生們不假思索,紛紛舉起手。「要是這樣,」他邊說邊把講義塞進口袋,「我給你們提個建議:回家去寫。」說完,離開了教室。
故事三:
詹妮是一所社區大學裡藝術團的音樂劇演員。在剛加入藝術團的時候,她就有一個夢想:大學畢業後,先去歐洲旅遊一年,然後要在紐約的百老匯佔據一席之地。當她把這個夢想告訴自己的心理學老師時,老師問了一句:「你今天去百老匯跟畢業後去有什麼差別?」詹妮仔細一想,覺得很有道理。無論是大學生活還是去歐洲旅行,跟百老匯都沒有太大的聯繫。於是詹妮說:「您說的沒錯,我決定明年就去百老匯闖蕩。」聽到這句話,老師又問:「你現在去跟一年以後去有什麼不同?」詹妮苦思冥想了一會,終於醒悟過來,激動地說:「好,我收拾下行李,下個星期就出發。」老師卻依然搖搖頭:「所有的生活用品在百老匯都能買到,你一個星期後去和明天去有什麼差別?」
老師的這句話點燃了詹妮心中的激情:「好,我明天就去。」這時,老師才讚許的點點頭,說:「我已經幫你預定好明天的機票了。」
第二天,詹妮就飛到了紐約的百老匯。恰好,當時百老匯的製片人正在醞釀一部經典劇目,而這部劇的女主角簡直就像是為詹妮量身定製的,詹妮立即報名,然後參加面試,一路過關斬將,順利地得到了這個角色,成功登上了百老匯的舞臺。
看了上面這三個故事,你得到了什麼啟發呢?
有的人說,這僅僅是個故事,誇張戲劇化的程度較大,不可信。
那好,我們回到現實生活中來。
你是否有刷著教你各種減肥動作的抖音視頻,夢想著自己照著這些動作21天後就能收穫馬甲線,筷子腿,A4腰,簡直變身為這條gai最靚的仔,然後默默地關注收藏,21天後,收藏夾裡視頻一大堆,自己講起如何減肥來頭頭是道,可是肉肉一斤沒掉。
你是否曾經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感到迷茫,從而不停地在網上刷著各種心靈雞湯,夢想著喝個飽以後能夠找到好的學習方法衝出迷茫,可結果雞湯喝到撐,方法學習了一大堆,還是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你是否有因為體育成績不及格給自己制定了一整套的訓練提升計劃,什麼每天早上起床跑步1小時,每天跳繩100個,什麼有氧無氧運動要搭配,看完自己制定的計劃想不提高都難那種,簡直Perfect,嗯,心想挑個好的天氣就開始吧,結果,梅雨季節來了……
本來準備晚上7點開始學習的你,因為晚飯吃多了,所以決定看一會電視,因為電視節目太精彩,結果看了一個小時。晚上8點,當你坐在書桌前準備開始讀書時,突然又想起來有個朋友的電話沒有回,一聊又是40分鐘過去了,聊完順帶被這個朋友拉去打了1個小時桌球,滿頭大汗的你回來後先去洗了個澡,畢竟消耗了不少體力,肯定餓了就再吃點東西吧,本來計劃好好學習的一個晚上就這樣過去了。凌晨1點,當你打開了書,也已經集中不了精神,最終還是去睡了。
以上情況請自己對號入座。
這種做什麼事情都要準備充足的人不計其數,想要改變這種習慣,那麼請告訴自己:「我此時此刻已經一切就緒了,可以開始學習工作了。我拖延時間什麼也得不到,我要把「準備」的時間和精力用於開始學習和工作上去。「
心理學家蔡格尼克告訴我們:我們最念念不忘的,其實是那些已經開始而還未完成的事情。
由此可見,要做好一件事情的最好方法,就是立刻開始做它。一旦開始做了,就會讓我們在做完之前欲罷不能。相反,若是一直拖著不做,想著等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再開始,那麼這件事情就可能永遠也開始不了。
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不是夢想,而是行動。
永遠是你採取了多少行動讓你獲得成功,而不是你知道了多少。所有的知識必須化為行動,因為行動才有力量。無論有著什麼樣的夢想,將其付諸行動之前都只是夢想而已,而說不定一年後,你的夢想就改變了。
但當你一旦開始行動,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做得越多,堅持夢想的決心就越堅定,實現夢想的機會就越大。
既然如此,那就儘快邁出第一步吧,一旦邁出了第一步,就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繼續走下去!
讀完這篇文章,立即開始學習去吧!
今天就到這裡,我是島島,先關注一波
圖片來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