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吉霏兒,今天講的是陳勝從小就有遠大志向,最後敢於邁開第一步,揭開反對暴秦的大局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老子《道德經》有言: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說的就是人要有遠走千裡的奮鬥目標,然後採取有效的行動,邁出第一步,直到到達成功的終點。這句非常具有哲學意義的話,蘊含了兩層意思:一是要有行千裡的目標,二是要敢於行動!
貧民陳勝的遠大志向
陳勝小時候很貧窮,被富戶僱傭耕田,可他不同於一般夫人僱傭夥伴,在田間休息的時候,總是唏噓感嘆。
有一天,陳勝趁著大傢伙休息的時候說到:「將來有一天飛黃騰達了,不要忘了我們之間的相互幫扶啊。」
旁邊的人都譏笑道:「你也不看看自己的樣子,現在都是受人擺布的僱農,還有希望談富貴,咱還是把手頭的活幹好吧!」
陳勝聽他們說完很失望,一聲嘆息,說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在田間幹活的陳勝就與眾不同,心裡種下了一個遠大的理想。
秦二世的瘋狂
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創了統一中國之先河,但是周邊一些部落仍舊不斷騷擾。為了抵抗北方的匈奴,秦始皇派人修造長城,發兵三十萬,徵集了民夫幾十萬,使得他們背井離鄉,在荒山野嶺修築長城,造成很多人流離失所。
到了秦二世即位,也學習老爸的做法,先是從各地徵調了幾十萬囚犯和民夫,大規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這座陵墓修建得很大很深,秦二世要求把大量的銅熔化了灌下去鑄地基,上面蓋了石室並修建墓道和墓穴。秦二世還叫工匠在大墳裡挖成江河湖海的樣子,灌上了水銀。最後把秦始皇葬在那裡。
安葬完畢,為了防備將來有人盜墳,在墓穴裡設計安裝了殺人的設備,最後竟殘酷地把所有造墳的工匠全都埋在墓道裡,不讓一個人出來。
陵墓還沒完工,秦二世為了自己的私慾,又繼續建造規模宏大的阿房宮。前前後後被徵發去築長城、修阿房宮、造大墳,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逼得百姓怨聲載道。
敢於邁開第一步
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徵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徵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
按照秦朝律法,逾期未到是死刑,既然橫豎是個死,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了兵變。
雖然後來陳勝失敗了,但是此次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也算得上對抗暴秦的勝利。
成功,始於行動
從陳勝身上我們能受到以下幾點啟發,成功,始於心動,成於行動。心動說明有了目標和志向,行動了,才有向成功一步步逼近的可能,光有心動而不採取行動,那成功永遠是件遙不可及的事。
我們也應該學習陳勝那種不甘於渾渾噩噩度過一生,而是應該立下鴻鵠之志,有了遠大理想,才能激發更多潛能,並扎紮實實邁好每一步,就能達到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