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院長主講《這就是中國》,打造生機勃勃的思想政論節目

2021-02-08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

張維為擁有篤厚而精深的思想和學理,他的「中國三部曲」《中國震撼》《中國觸動》《中國超越》銷量過百萬。《中國震撼》一書在2011年9月被推薦給來華訪問的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並被譯成英語、阿拉伯語等多種文字出版。

張維為的演講同樣令國際學界、思想界矚目。一年一度的奈克薩斯思想者大會堪稱西方最重要的思想盛宴之一,每年會邀請全球不同國家、不同文明、立場各異的思想型學者參加,進行激烈的碰撞和交鋒。2017年,張維為作為大會史上首位中國嘉賓登臺交流,就西方聚焦的十九大後中國的走向發表演講。會上他舌戰群雄,證實西方思想界和主流媒體對中國的悲觀預測全部落空。2018年秋天,張維為在美國哈佛大學以《驅散中美關係上空的烏雲》為題發表演講,引發熱烈反響。緊接著,他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擔任特邀評論嘉賓,他的觀點同樣被西方媒體頻頻關注。

《這就是中國》作為張維為第一檔國內周播節目與觀眾見面,可謂一次國家高端智庫向普通大眾「開放」的創舉。節目中,張維為結合自己行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豐富閱歷,及其對於中國5000年文明發展的深入研究,向觀眾分享他個人視角的時事經緯。通過演講以及討論,無論是在現場參與節目錄製的年輕人、電視機前收看直播的觀眾,還是節目次日上傳至網際網路後觸達的廣泛人群,這些「聽張維為說」的人,相信都會產生「我的故事也是中國故事」的參與感,樹立「四個自信」的信念。

《這就是中國》由東方衛視出品,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觀視頻工作室、觀察者網聯合支持。

相關焦點

  • 《這就是中國》開播 張維為談中國「四十而不惑」
    1月7日,由東方衛視出品,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觀視頻工作室、觀察者網聯合支持的全新思想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即將迎來首播。臺下故事+臺上演講 激發「中國自信」新共鳴作為一檔真正意義上的思想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並沒有將節目形式局限於紙上談兵。相反,該節目突破了傳統理論宣講節目的單向形式,由三個「角色組合」搭配兩條主線來完成節目的多角度呈現。
  • 《這就是中國》開播,張維為談中國從三十而立到四十而不惑
    《這就是中國》開播,張維為談中國從三十而立到四十而不惑 澎湃新聞記者 黃小河 2019-01-07 16:20 來源:
  • 報名|聽張維為分享《這就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
    報名|聽張維為分享《這就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 2019-09-13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三十而立」到「四十而不惑」,聽這檔節目如何解讀中國韜光養晦...
    中國現在已經是130多個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這就是實力,這就是勢。」全新思想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將於1月7日起每周一21:30在東方衛視播出。這檔節目創新性地採用「演講+真人秀」的模式,從當下國內外老百姓關心的一個個熱點、難點時政問題切入討論,作為主講人的張維為教授,則以自己深刻的政治觀和獨到的視角,通過演講的方式為觀眾答疑解惑,並在現場與年輕人們展開熱烈討論甚至辯論,最終把中國制度、中國理論、中國道路、中國文化的優勢和先進性講清楚,傳達出「民族自信」的相關核心精神。
  • 今晚22:00《這就是中國》與張維為一起看美國多重危機引起的西方反思
    今晚22:00,電視思想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即將推出第六十六期,本期節目的主題是「美國的多重危機」。主講人張維為教授將攜手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李波研究員,為觀眾分享西方社會對於美國多重危機的反思。今晚22:00《這就是中國》與張維為一起看美國多重危機引起的西方反思「6月8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和全國廣播公司(NBC)發布了一項聯合民調,80%的美國人認為美國的「事情正在失控」,相比之下只有15%的人認為沒有失控,這個民調調查對象,它不是一般的普通的民眾,而是已經登記的選民,換言之是非常關心政治的人。」
  • 如何用「演講+互動」講中國故事,這檔節目給出答案
    《這就是中國》專題研討會」,並圍繞如何打破西方話語壟斷,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話語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節目採用「演講+互動」形式呈現,由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擔任主講人,以深刻的政治觀和獨到的視角,通過演講的方式為觀眾答疑解惑,在國內外形成廣泛影響力。與會人員從節目特色出發,暢談《這就是中國》帶來的深切感觸,並就思政類節目的創作提出專業建議。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七期:中國表現出來的一切,絕不是西方簡陋...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的活著的古老文明,雖然古老,但至今根深葉茂,生機勃勃。她今天所展現出來的這一切,絕對不是一些簡陋的西方話語所能描述的。」 近日,東方衛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持續熱播。每周一21:30,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都會在節目中結合自身經歷,從國內外熱點、難點問題切入,系統闡釋中國模式的優勢和先進性。
  • 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三集張維為精彩對答:如何看待中國的貧富...
    【整理/觀察者網 韓京霏】 「中國崛起的過程是很精彩的,可以採取積極一點的態度。如果你真的把中國模式想透,實事求是,一定有很多東西可以說清楚。但需要一點勇氣,需要一點魄力。」 近日,東方衛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持續熱播。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三十二期:中國是國家資本主義嗎
    【公有制佔主體,多數人從發展進程中受益,一個代表人民整體利益的政治力量就是中國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將這樣的中國社會主義說成是國家資本主義,就像把今天的美國資本主義說成是「美式社會主義」一樣滑稽。美國政府對經濟的幹預,恐怕連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也會感到無地自容。 東方衛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每周一晚21:30持續熱播。
  •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實事求是 破除「西方模式迷戀」
    中國故事怎麼講?在大型思想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中,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通過演講的方式為觀眾答疑釋惑,解讀中國崛起,破除「西方模式迷戀」,展現中國自信。本期欄目將與讀者一起進入張維為的「攻辯現場」,體驗一場別開生面的觀點交鋒。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二十七期:中國突破依附體系的意義
    【在「中心-外圍-中國」這一「三元互動格局」中,中國處於一個極為特殊的重要位置,這個最能實質性促進世界各國利益匯合的國家,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具備重塑國際秩序的可能性。 東方衛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每周一晚21:30持續熱播。每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結合自身經歷,從國內外熱點、難點問題切入,比較中西文化,建構中國話語。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四期:中國崛起最大的特點是和平
    「中國崛起的過程是很精彩的,可以採取積極一點的態度。如果你真的把中國模式想透,實事求是,一定有很多東西可以說清楚。但需要一點勇氣,需要一點魄力。」 近日,東方衛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持續熱播。每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除演講外,還會回答現場觀眾即興提出的問題,一問一答中,產生了大量的思想火花。 《這就是中國》每周一21:30在東方衛視播出,在1月28日的節目中,張維為教授詳細闡述了中國模式在中國崛起過程中的作用及原理。他指出,有別於西方崛起的「血與火」式殖民掠奪,中國崛起的最大特點是和平,也因此更為不易。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84集:對話斯蒂格利茨
    「當社會不平等現象過於突出,制衡系統是起不了作用的,這就是美國今天的困境。」 「美國的病症不是個人造成的,簡簡單單把問題歸到一個人,這種反思太膚淺了。」 「當前川普面臨敗選,他是否可能會製造國際緊張局勢?」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二十四期:國際視野下的中國共產黨
    【西方讀不懂中國的政治制度,尤其讀不懂中國共產黨,我覺得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近日,東方衛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每周一晚21:30持續熱播。每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結合自身經歷,從國內外熱點、難點問題切入,比較中西文化,建構中國話語。 在7月1日的第二十四期節目中,張維為教授討論中國共產黨,比較中西政黨之間的差異。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42期:談談言論自由
    即使有一些人或多或少讀懂了,他也不敢說出來,因為控制他飯碗的老闆,也就是資本的力量,不允許他說出真相,一旦說出來,肯定要被炒魷魚。 12月16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42期節目中,節目主講嘉賓、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臺灣政治評論者黃智賢共同探討言論自由。觀察者網整理節目內容,以饗讀者。】
  • 張維為:中國崛起的故事很精彩
    而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關於中國道路的思考和探索,也成為張維為日後思想的靈感來源。他坦言自己總結的中國模式的八大特點——實踐理性、強勢政府、穩定優先、民生為大、漸進改革、順序差異、混合經濟、對外開放,就是從鄧小平的思想中提煉出來的。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他說「那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年代,也可以說是改革開放的黃金年代,每天都充滿變革,各種新政策出臺。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80集:接軌與不接軌
    11月16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80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研究員鄭若麟先生一起對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與世界接軌」這個概念進行解讀。以下為觀察者網根據節目內容整理的文字稿。 張維為: 2014年的時候,我在上海社科聯做過一個講座。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二十二期:「歷史終結論」的終結
    近日,東方衛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每周一晚21:30持續熱播。每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結合自身經歷,從國內外熱點、難點問題切入,比較中西文化,建構中國話語。 在6月17日的第二十二期節目中,張維為教授批判「歷史終結論」,呼籲中國學者做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原創性研究。 觀察者網整理節目演講與對答部分,以饗讀者。】
  • 《一堂好課》:點亮青年思想之光
    作為最新湧現出來的一檔知識分享類節目,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和喜馬拉雅聯合出品的《一堂好課》,以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贏得了不俗的評價。   《一堂好課》通過邀請12個領域的大家,以「露天課堂」的形式為青年人帶來知識的分享、思想的啟蒙。這12位大家即主講人不僅有紮實的理論知識,而且有深刻的實踐,在各自領域有很多案例和經驗可供分享。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一期演講:建國70年,前30年是三十而立,後40...
    【《這就是中國》是由東方衛視出品,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觀視頻工作室、觀察者網聯合支持的一檔思想政論節目,創新性地採用「演講+真人秀」的模式,從當下國內外老百姓關心的一個個熱點、難點時政問題切入討論。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作為主講人,以自己深刻的政治觀和獨到的視角,通過演講的方式為觀眾答疑解惑,並與現場觀眾展開熱烈討論甚至辯論,力圖把中國制度、中國理論、中國道路、中國文化的優勢和先進性傳遞給觀眾的同時,傳達「民族自信」的相關核心精神。該節目於1月7日起每周一21:30在東方衛視播出。 以下是《這就是中國》第一集的演講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