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演講+互動」講中國故事,這檔節目給出答案

2020-12-20 騰訊網

《這就是中國》採用「演講+互動」形式呈現,以深刻的政治觀和獨到的視角,通過演講的方式為觀眾答疑解惑,在國內外形成廣泛影響力。

11月28日,中宣部副部長蔣建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司長華春瑩,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中信集團原董事長孔丹,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潘敏,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於秀芬,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高韻斐等行業從業者、專家、學者共同出席由上海廣播電視臺主辦的「東方衛視思想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專題研討會」,並圍繞如何打破西方話語壟斷,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話語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這就是中國》由東方衛視聯合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觀視頻工作室和觀察者網於今年一月聯合推出。節目採用「演講+互動」形式呈現,由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擔任主講人,以深刻的政治觀和獨到的視角,通過演講的方式為觀眾答疑解惑,在國內外形成廣泛影響力。與會人員從節目特色出發,暢談《這就是中國》帶來的深切感觸,並就思政類節目的創作提出專業建議。

觀點薈萃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

思政類節目「生逢其時」

《這就是中國》的誕生可以說是生逢其時。我們的宣傳工作在新時代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宣傳政策、策略、方式、方法都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思考。在這種情況下,湧現出了一批像《中國正在說》《給90後講講馬克思》《理想中國》《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長江黃河如此奔騰》的理論節目。思政類節目的創作方向也從原來的講道理變成了今天的講故事,用故事引導觀眾自發接受節目傳達的道理,這是最大的一個變化。

>>>>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司長華春瑩:

節目展現中國自信

《這就是中國》這個節目名稱,簡簡單單五個字,透露著從容、自信、淡定,名字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中國故事的濃縮表達。如何對外講好中國故事,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十分重要緊迫的課題。思政類節目要介紹真實可信的中國,要有溫度、有角度,以小切口講述大故事,以小人物折射大時代。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中信集團原董事長孔丹:

多樣性話題讓節目更具真實感

節目主創和張維為教授有擔當、敢創新,節目話題多樣,且不迴避熱點敏感議題。正是這樣的多樣性,讓主旋律節目更具真實感。

>>>>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潘敏:

創新增強理論節目傳播性

節目以浸入式演講的方式,與現場觀眾面對面交流,拉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使宣講變為立體的傳播,增強了理論傳播的針對性,同時增加思辨的環節,讓各方觀點在碰撞中產生共鳴,使節目變的有意思、有意義。

>>>>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高韻斐:

審片也是好的教育過程

自播出以來,每期節目審片我都會參與。對我而言,審片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過程,用新的視角來看待中國的變化,而節目年輕人所佔的比例比我們預想的還要高,對他們而言,這也是一堂非常生動的思想政治課。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

用代際溝通回答質疑

《這就是中國》用代際溝通回答質疑,呈現了諸多思想交鋒,節目中合理的爭議性也給節目帶來了更多關注,其時效性非常強,緊貼社會熱點。在文史哲美社等多學科中,用通俗語言提煉、歸納出了很多金句,可以說,《這就是中國》是世界格局觀的一次跨學科交流。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兼黨委書記張濤甫:

以好的話術體系走近觀眾

張維為教授的過人之處,在於他做了一個非常好的翻譯者,用自己的話語闡釋,把政治語言、學術話語、大眾話語做了無縫對接。

>>>>「俠客島」負責人、人民日報海外版融合協調處處長張遠晴:

用更宏大的視角看世界

《這就是中國》在更加宏闊的歷史視角和中外比較中,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傳遞給我們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這個精神狀態恰恰是解決現在很多中國現實問題的一個基礎。

>>>>B站內容合作總監晏榕:

年輕觀眾也愛思政內容

B站是《這就是中國》播放量最大的視聽平臺,官方帳號播出超過1300萬人次,全站超過3000萬播放量,30歲以下年輕受眾佔比達到60%,40歲以上觀眾佔比10%。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到年輕受眾也想要看政論類的思政類教育類內容。

購買請見微店

相關焦點

  • 從「三十而立」到「四十而不惑」,聽這檔節目如何解讀中國韜光養晦...
    「中國人是下圍棋的,圍棋講究用實力來形成一種『勢』。中國現在已經是130多個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這就是實力,這就是勢。」全新思想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將於1月7日起每周一21:30在東方衛視播出。這檔節目創新性地採用「演講+真人秀」的模式,從當下國內外老百姓關心的一個個熱點、難點時政問題切入討論,作為主講人的張維為教授,則以自己深刻的政治觀和獨到的視角,通過演講的方式為觀眾答疑解惑,並在現場與年輕人們展開熱烈討論甚至辯論,最終把中國制度、中國理論、中國道路、中國文化的優勢和先進性講清楚,傳達出「民族自信」的相關核心精神。
  • 演講類節目《一席》的創新與改進
    ① 這檔從2012年推出播放至今的優質演講節目,知網上僅有兩篇文章相關文章,2017年康馨悅在其碩士畢業論文中對《一席》演講的修辭進行了研究,2018年趙子琪對《一席》的市場運作進行了分析。本文擬從主題設置、節目形式和傳播策略三個角度對《一席》的創新之處進行探討,並針對《一席》的不足提出改進意見。
  • 新時代記者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他們給出了答案
    如何出色地答好每一道題,這個會議給出了答案。11月26日,全省新聞戰線優秀新聞作品、優秀新聞工作者表彰會在長沙召開。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宏森出席會議並講話。會上,表彰了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2019年度湖南新聞獎獲獎作品、第十五屆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
  • 首檔互動專訪節目《芒果音樂人》即將上線
    由芒果TV音樂頻道和浪花星娛聯合出品的首檔互動專訪節目《芒果音樂人》將於9月3日在芒果TV音樂頻道正式上線。00後音樂人Justin黃明昊攜首專《18》作客首期節目,現場和大家分享18歲所要呈現和傳達的個人態度,更展現了一名非典型00後的曲庫與創作日常。
  • 書信文化類電視節目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摘 要:目前,在我國電視螢屏上,書信文化類電視節目並不多見。僅有的《見字如面》和《信·中國》這兩檔書信類節目,既有語言表達功底深厚的明星進行朗讀,也有主持人及嘉賓進行書信背景及文化精神的解讀,兼具文化和藝術審美功能,廣受歡迎。
  • 明星演講類綜藝節目走紅 策劃人:適合傳遞正能量
    但他也不否認:「明星演講的本質就是另一種層面的表演。」   【現象】為什麼受到關注?   6月25日,騰訊《星空演講》在北京電影學院舉行。黃渤的演講主題是如何用幽默化解尷尬。很多人都知道那個故事:一次頒獎禮上,頒獎人問他:「馬雲說,男人的長相和他的才華往往成反比,不知道黃渤怎麼看這句話?」黃渤說:「我相信這話也一直激勵著您。」
  • 演講中,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本文僅僅從演講的角度來分享,如何講好一個故事?二故事不但能夠給你的文章插上翅膀,還能夠給你的演講插上翅膀。這就是故事思維的神奇之處。但什麼是故事思維呢?演講中如何體現這種故事思維的魅力呢?
  • 這檔節目用一份清單看透一個人
    當這首經典的《再別康橋》被鄧亞萍視作藝術清單裡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時,她用英文朗誦,把自己與康橋邂逅的故事用另一種方式娓娓道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全新策劃節目《我的藝術清單》首期節目邀請到了鄧亞萍,她首次剖開內心貢獻了自己的藝術清單。
  • 用青春方式 講好五千年「中國故事」
    5月26日,《國家寶藏》節目製片人、總導演於蕾來石參加河北博物院文博講壇,講述如何凝練中華上下五千載的歷史,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演員現場演繹河北博物院藏品彩繪散樂浮雕的前世傳奇。《國家寶藏》節目組供圖●如何把五千年的故事講得更年輕時尚「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我們有多年輕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國家寶藏》節目中,001號講解員張國立的這句開場白,被許多觀眾瞬間記在了心裡。
  • 株洲市一中開展「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主題演講比賽
    學生進行主題演講。紅網時刻株洲12月4日訊(通訊員 虞蘭霞)為營造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跨文化共情力,培養學生繼承並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意識,株洲市一中高二年級全體英語教師精心策劃、認真組織了一場「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主題演講比賽。
  • 如何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這群小將給出了答案!
    日前,「東韻西漸中國故事聽我說」全球英語挑戰賽落下帷幕。三個年齡段的9位選手在終輪排位賽上各顯神通,最終,來自南寧的韋集珅、來自上海的雷昕怡和來自廣州的朱芷儀脫穎而出,分別獲得「實力萌發」幼兒組、「小荷才露」小學組和「初露鋒芒」中學組冠軍。
  • 騰訊視頻19檔節目開啟Q2最強男神女神季
    亮點:《出彩中國人》騰訊視頻熱播中,內容再度升級,以精彩的故事打動觀眾,傳遞正能量,展現出中國人的精彩,同時提供實現個人夢想的機會。原創演講劇節目,由王剛、柳巖、曾寶儀、梁凱恩擔任導師。節目將打破現有演講節目「一說到底」的傳統模式,在演講中穿插情景小劇,在更大程度上豐富演講內容,增加視聽效果。    十五、校花與學神    男神:夏雨楊威綜合大學學霸    女神:蕭薔藝術院校校花    播出時間:每周日晚
  • 杜海濤主持的這檔綜藝節目厲害了,請來張雪峰教考生填志願
    老師好》這檔知識分享類的綜藝節目之前,除了自身所學的專業,小北也並不了解大學專業的具體分類。所以像這種「課外知識」,除非是學生自己感興趣,或者是任課老師有在課堂上講到過,否則大部分學生對此都會感到陌生。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能體現出高考志願填報指導老師的重要性。
  • 演講口才培訓:如何做出有效吸引人的演講?(乾貨)
    二、如何講好一個故事演講要講好故事,方法有下面這三步:1、在開始講故事之前,你要先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文章的主題是什麼,核心內容的關鍵點是什麼?例如:通過自我介紹,或者提煉主題開展討論,通過反問來提取關鍵點,甚至通過問答方式來傳遞信息6、講故事還可以激發聽眾的參與感,使聽眾有興趣,可以更好的進行互動。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 全國性英語寫作、朗誦和演講活動「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啟動初選!
    內容:1.英文朗誦(3分鐘內)在傳統文化故事的指定篇目範圍內任選一個片段進行朗誦2.英文演講(5分鐘內)主題:我的中國夢(My China Dream)你是如何認識中國(包括你的家庭)的?你的中國夢是什麼?你將如何實現它?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架起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近日,「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在京啟動。本屆活動由中國教育電視臺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主辦,旨在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一個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與世界交流的平臺,通過英語演講激發青少年的創意與活力,向世界展現一個豐富多彩、生機盎然的中國形象。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演講比賽火熱報名中,你還在等什麼?
    喜歡英語,喜歡演講的你一定不要錯過快來一展風採吧!一方舞臺,十方天地;三分演講,萬分磨鍊。「用英語講中國故事」英語演講比賽,是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主辦,旨在引導學生在國際交流和傳播中講好中國故事,理解與提升跨文化共情力,培養學生在國際交流中講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的意識和能力,了解中國文化,用準確的英文講述中國故事,探尋雙語的魅力,推動我國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增進我國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為社會培養具有全球化眼光的高素質人才,讓世界了解中國。
  • 「講好中國故事」 湖北省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在武昌理工學院舉行
    11月23日,2019年「外教社杯」『講好中國故事』英語演講決賽在武昌理工學院舉行,來自20多所高校的學生參賽。本次比賽由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大學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主辦,武昌理工學院及湖北省民辦高校(獨立學院)共同承辦,分為專業和非專業兩個不同英語演講賽區,目的是讓大學生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拓寬大學生的國際視野,讓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同時讓高校之間能有更好的交流,給學生們提供相互學習、切磋的平臺。
  • 全國一等獎|來聽中傳優秀學子如何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當時我的面試官是吳敏蘇教授,她培養出了王冠、鍾石等許多優秀國際傳播人才。她對我說,如果我選擇中傳,她會指導我參加21世紀杯演講比賽。比賽前14天的集訓,吳老師對我採用了「脫敏」的訓練方法,讓我在電視學院、新知樓、大學生活動中心的門口,對著來來往往的陌生人大聲演講。一開始我非常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後來膽子練出來了,面對任何人、任何表情,我都能鎮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 如何用英語講故事
    其中一個項目便是「用英語講故事」。「用英語講故事」的具體要求:提前10分鐘抽籤選定故事內容,能按要求向假定學生對象講指定英語故事。不能配樂,語音標準,注意故事講述的「四度」(完整度、流暢度、可理解度、得體度)。故事講述時間為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