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科技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正確引用與著錄

2020-12-10 一式無憂

參考文獻是對科技論文引文進行統計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是科技論文的一個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作者在撰寫論文時,將有參考價值的他人文獻列於文後,明確地指出被引理論、方法和數據等的來源,表明了作者對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反映了作者的科學態度和論文的真實科學依據,也為讀者提供了鑑別論文水平的有關信息。但賽恩斯編譯發現,許多作者撰寫科技論文在參考文獻著錄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具體主要表現為:

1.有些作者撰寫論文時將所參考文獻中的文後參考文獻未經查閱就原封不動地列人自己的論文中。

2.只列文後參考文獻表,未將參考文獻序號標識在文內引文處;或者不按所引文獻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編碼,而是先列參考文獻表,後將表中的著錄項序號注入文中,結果常常是先出現的文獻序號比後出現的大。

3.文中參考文獻的序號是上角標還是作為語句的組成部分未分清,兩者常常混淆起來。

4.文後參考文獻表中著錄項目不齊全,漏記、錯記較多。如:缺少作者姓名,只寫出第一作者就加「等」;缺少期刊卷號或期號較普遍,尤其是外文參考文獻;缺少專著的出版地、出版者和參考頁碼的也較多;著錄項目與原文獻不符,外文字母寫錯、丟字、大小寫不分、正斜體不分等情況也時有發生。

5.文後著錄序號與文內標註序號不一致,且文內序號不是按阿拉伯數字先後順序標註。

6.有些作者把未公開出版的資料列人文後參考文獻表中,沒有考慮到讀者無處檢索查詢。

7.有的作者為了多引文獻,把一般教科書中最基礎的知識(基礎理論、基本公式、公知公用的定理、定律等)列人參考文獻。

8.文後參考文獻表中著錄項目的次序、著錄符號等不符合要求,十分混亂(原因是不熟悉著錄格式)。

9.參考文獻表的表題不符合規定格式。如有的以「主要參考文獻」或「主要參考資料」或「參考資料」等作為列表標題,這些都是不對的,正確的列表標題應是「參考文獻」。

10.有些書刊,在論著文末處標出「參考文獻(略)」或「參考文獻從略」等字樣,這些都是不規範的。

之所以出現以上這些問題,大多是由於作者缺乏參考文獻著錄方面的知識和粗心大意造成的。為了避免出現這些問題,首先需要了解參考文獻的標註原則:

1.撰寫科技論文必須列出引用的參考文獻,它是論文具有嚴密科學性的重要標誌。

2.引用的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的,能夠反映作者研究領域現狀、動態、發展方向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它包括期刊論文、科技報告、專利說明書、會議論文、學位論文、科技圖書、技術標準、報紙文章等。非正式出版物一般不宜列人文後參考文獻表,必須引用時,可緊跟在引用的內容之後注釋或標註在當頁的地腳。

3.引用的參考文獻最好是一次文獻,儘量不要引用二次文獻,要注意引用最新的發表在權威刊物上或被國內外重要檢索系統收錄或轉載的文獻。

4.參考文獻的標註採用順序編碼制或著者-出版年制,並應執行GB7714的規定。

其次,要了解參考文獻的標註要求:

1.文內標註要求。不管採用順序編碼制還是著者一出版年制標註方法,其基本要求都是:摘要內不應標註,標題上不應標註,圖、表中不應標註,而應在相應段、句或作者姓名上標註,以提高文獻標註的針對性;標註的方法應一致;標註序號應按標註文獻的先後順序編排,重複引用的文獻不管引用多少次,都應與第一次的標註序號一致;文內標註序號要與文後著錄序號完全一致;對於必須標註的參考文獻,且著錄項目不全時,不宜列在文後參考文獻表中,而應標註在正文當頁的地腳處,在正文引文處標註即可。

2.文後著錄要求。在文後參考文獻表中,各條文獻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文獻序號順序從小到大一一對應列出。每條文獻著錄項目應齊全,內容應準確,各個項目的次序和著錄符號應符合規定,並且不用「同上」或「ibid」表示。文獻的作者不超過3位時,應全部列出;超過3位時,可全部列出,也可只列前位,後面加「等」字或「etal.」;作者姓名之間不用「和」或「and」,而用「,」分開;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姓名一律採用姓前名後著錄法,外國人的名字部分可縮寫。

此外,還應當了解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和著錄格式。

相關焦點

  • 科技文章著錄參考文獻的重要性及引用原則
    參考文獻是為寫作論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源。按規定,在各類型出版物中,凡是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觀點、數據和材料等,都要對它們在文中出處予以標明,並在文末列出參考文獻表。可見,參考文獻著錄是學術論文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
  • 淺談參考文獻檢索著錄對科技論文寫作的意義
    撰寫一篇科技論文,常常需引用有關的圖書資料,包括著作、期刊、專利、論文、報告等,並把所引用的文獻資料列於文後參考文獻表中,這就是所謂「參考文獻」。著錄參考文獻可以反映論文作者的科學態度和論文具有真實、廣泛的科學依據。
  • 科技論文中參考文獻著錄存在的問題分析
    參考文獻是作者在從事科學研究中為說明問題、引證論據等目的而直接或間接引用他人的科研成果所作的必要標註。參考文獻是論文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完整的參考文獻表明論文的作者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同時也說明論文具有廣泛的、真實的科學依據,其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
  • 護理論文參考文獻著錄的常見問題
    因此,文後參考文獻的引用是否規範、恰當,直接關係到論文的質量以及期刊、學科的影響力。2.作者雖對文後參考文獻著錄的意義與作用有所了解 , 主觀願望也重視 , 但不了解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規範 , 其表現有 :(1)參考文獻在正文中的標註方法不正確:未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獻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碼連續編碼 , 並將序號置於方括號中、多序號之間的連接符號使用混亂、同一文獻在論著中被多次引用時,引文頁碼未在正文序號[ ]外著錄 ;(2)文後參考文獻表中引用項目不全
  • 科技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常見格式與存在問題
    科技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既可以反映論文作者科學、嚴謹的態度,表明論文的基礎具有科學依據,也能反映出論文研究的起點和深度。其規範性和正確性對於作者、讀者以及被引用者都是頗具影響的,應引起作者的足夠重視。下面,達晉編譯就科技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常見格式及問題作簡要闡述。一、參考文獻的常見格式。參考文獻一般包括如下幾個部分:責任者,題名,版本,出版項,頁碼;有些還包括析出文獻。
  • 科技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作用及標引原則
    對於科技論文而言,參考文獻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與意義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一、論文價值的評價作用。任何科學研究都是一個連續的、不斷積累的過程。也就是說,科研工作者在進行某項研究時,首先要詳細了解該課題整體的研究狀況和當前的進展情況,這項工作最終反映在論文中就是文後的參考文獻。
  • 研究生撰寫科技論文引用參考文獻存在的問題
    編譯發現,許多研究生由於不熟悉科技論文寫作規範,他們論文的寫作知識大多是從閱讀文獻中模仿來的,對參考文獻的著錄原則和規範不甚了解,對如何正確使用文獻缺乏經驗
  • 科技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參考文獻是科技論文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對論文的創新性、科學性和學術價值的論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參考文獻的著錄也體現了對他人智慧財產權的尊重和學術研究的繼承性。但在工作實踐中,達晉編譯分析部分作者對參考文獻引用尚不夠重視,在參考文獻的引用和著錄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具體歸納如下:一、引文內容不宜。
  • 論文中標註和著錄參考文獻的常見問題
    有不少人認為,標註和著錄參考文獻是論文寫作中最容易不過的事情。其實不然,參考文獻標註和著錄是一件看似簡單、容易,做起來複雜、繁瑣的工作,稍不認真、注意就可能出錯。以下是達晉編譯總結論文中標註和著錄參考文獻的常見問題,希望對大家在醫學論文中標註和著錄參考文獻有所幫助。
  • 科技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常見問題
    參考文獻是科技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恰當、準確地引用文獻,不僅可以反映作者對其研究領域總體的掌握程度和認識的深度,也表明了作者對前人勞動成果的尊重。賽恩斯編譯在工作實踐發現,許多作者在引用參考文獻時,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問題。一、該引的不引。
  • 醫學科研論文中外文參考文獻常見著錄錯誤
    隨著科研水平的不斷發展,中外學術交流日益增多,醫學科研論文中引用的外文參考文獻也越來越多。雖然GB/T 7714-2015對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有明確要求,但是在醫學科研論文中仍存在較多外文參考文獻錯誤著錄的情況,如外文參考文獻主要責任者姓名著錄錯誤、外文參考文獻題名著錄錯誤、外文參考文獻刊名著錄錯誤等。
  • 科研學術論文中參考文獻的科學化引用
    參考文獻的引用是否正確、規範、科學,對於判斷作者學術水平、評價學術論文創新性、評價學術期刊具有重要的作用。編譯認為,學術論文中參考文獻的科學化引用,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引用文獻儘量全面。例如:為表明論文研究選題的前瞻性、創新性,及整體研究起點的高度,前言部分引用的參考文獻應近期率高、時效性強,且所涉及的相關研究儘量全面;為以表明本研究設計的深入性和重要創新價值,研究設計部分引用的參考文獻應具有新穎、經典、權威性,等等。因此,對於科研工作者而言,有意識的注意論文中不同位置對參考文獻的引用,將對論文的學術質量提升有重要意義。
  • 淺談科技論文中文獻引用的不當現象
    就文獻引用的現狀而言,作者往往在選擇引用參考文獻時都帶有較強的主觀色彩,所以很多科技論文在引用參考文獻時,出現了一些不適當的引用行為。因此,賽恩斯編譯在這裡提醒大家,參考文獻的正確引用,應避免出現以下的現象。
  • 參考文獻著錄中存在的問題及避免方法
    參考文獻是指作者為撰寫論文而引用的有關圖書、論文和其他資料。它是科技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科學的繼承性,反映作者在科研工作中對本學科當前發展態勢以及前人成果的利用和繼承能力,同時也反映了著者對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因此,參考文獻質量的高低關係到整篇文章的水平。
  •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執行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制。常見的參考文獻類型著錄格式如下。  以單行本或多卷冊(在限定的期限內出齊)形式出版的印刷型或非印刷型出版物,包括普通圖書、古籍、學位論文、會議文集、彙編、標準、報告、多卷書、叢書。
  • 論文寫作中引用參考文獻需注意的幾點
    為了準確、規範引用參考文獻,醫刊彙編輯提醒大家,引用參考文獻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引用文獻不宜過於陳舊。文後參考文獻的標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作者學術造詣的程度及對同類文獻的檢索水平、利用能力。作者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引用的參考文獻較新穎,能反映同行業最新科研動態和學術水平。二、引用文獻類型應呈一定比例。
  • 科技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標引與存在問題探討
    科技論文中的參考文獻,是為撰寫或編輯論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源。醫刊彙編譯從經驗總結來看,在科技論文中參考文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1.作為選題背景。有的作者引用參考文獻中的理論、觀點、方法、結果或結論等,旨在將其作為科技論文中質疑、爭論或反駁的對象。作者以新的更充分的論據和更嚴密合理的論證過程,指出或證明前(他)人的觀點、研究方法、結果、結論等存在的謬誤或缺陷,得出不同或相反的觀點、結果及結論,或對其進行適當修正。4.作為論據。
  • 科技期刊常用參考文獻著錄格式解析
    針對近期作者提交的論文中參考文獻標註格式混亂且極不規範的情況,特做如下說明,希望對作者準備稿件有所幫助。如果你在標引文獻中遇到問題,歡迎留言討論。01參考文獻的概念為撰寫或編輯論著而引用的有關圖書資料。
  • 論文參考文獻怎麼合理引用才能通過查重?
    但是,參考文獻使用不當也會造成過高的文字複製比,也就是抄襲!論文參考文獻怎麼合理引用才能通過查重?本文詳細的分析了一些在引用文獻時的注意事項,內容較長,建議沉下心仔細看!註:本表中,因碩、博士研究生投稿數量及其學科專業分布差異較大,故未分類統計。參考文獻的合理引用包括內容的恰當引用、文中的合理標識、文末的正確著錄等三個方面。
  • 期刊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引用了參考文獻,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個標記,見到這個標記,讀者就知道在這裡引用了參考文獻;按照這個標記在參考文獻表中就能找到刊登這個成果的詳細內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地方加一個標記,稱為參考文獻的標註。標註的方法稱為標註法。  對於一篇完整的學術論文,參考文獻的著錄是不可缺少的。歸納起來,參考文獻著錄的目的與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