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劉璇「鐵血教育」上熱搜: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別指望他自覺

2020-09-12 方圓教

近日,劉璇的「鐵血教育」一度登上熱搜。


在綜藝節目《新生日記2》節目中,劉璇讓4歲的兒子雄赳赳去練字,可是,兒子並不喜歡媽媽的安排。


雄赳赳開始賴在地板上哭鬧,可劉璇並未心軟。


她把兒子拖出臥室,帶到了桌子面前。



劉璇說:「你哭也得寫,不哭也得寫。開開心心也得寫,翻滾著也得寫。」


眼見一計不成,雄赳赳又哭鬧起來。


但劉璇並未退讓,最終,雄赳赳在媽媽的堅持下,寫完了字。


大部分網友對劉璇的育兒觀表示認可:孩子從小在於引導,包括自律。



孩子在懵懂的年紀,自律性會顯得稍差。


如果父母任由孩子自由散漫,便不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這讓我想起了美國著名作家安娜·昆德蘭說過的一句話:


「有些路很遠,走下去會很累,可是,不走,又會後悔。」


深以為然。


到達成功彼岸的路途很長,很遠,這一路,需要父母引領航線。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孩子不會自覺,唯有家長的助推力,才會讓他們看到明日的朝陽,勝利的終點。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逼孩子」一把


還記得去年高考狀元楊晨煜,高考裸分730分。

他創下了高考制度恢復41年以來,廣西省最高分的記錄。



在我們眼中,學霸的世界一定是枯燥無味的。

可楊晨煜的才藝多到我們無法想像,不僅羽毛球、足球精通,書法、繪畫也拿得出手。

網友們驚呼:


上天賦予了他帥氣的顏值,還有學霸的頭腦,這簡直太不公平了!

但今天的楊晨煜,離不開他的媽媽。

楊媽媽接受採訪時說:


「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監督養成習慣。

監督的過程很痛苦,你得時時刻刻監督著他,留意著他。


但定型以後,後面的路就好走了。」

原來,學霸的背後是有這樣的神仙媽媽!

父母給孩子鋪設最遠的道路莫過於通往成功的路,只有路筆直,孩子才會有方向。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位「狠心」的父親。


董卿在一期節目中談及自己的童年,原來在她識字以後,父親就要求她每天抄成語、古詩,再背誦下來。

中學以後,父親要檢查董卿讀了多少名著,摘抄了多少句子。


董卿說,自己因為父親的嚴苛,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這才有了走在大眾視野的她總是落落大方,溫婉得體。


董卿說:


「我一直堅信一句話,性格即命運,你的性格有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


而在你的成長當中,最初耳濡目染的榜樣,就是你的父母。」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旅途中,最終會先下車。


父母嚴苛的愛,會為孩子插上一對強勁有力的翅膀,讓她們擁有獨自飛越高山,穿越海浪的力量。


擁有」自主選擇權」的孩子,後悔了嗎?


知乎上有個帖子問:衡水中學每年撐不住的人有多少?


樓主說,縣城高中每年都有因為承受不住嚴苛的紀錄而退學的人。


可能是因為在自習時轉筆,抬頭過多,或在有水霧的窗戶上畫孫悟空等都會被通報,並且一個學期只能請兩次假。


在這樣看似不近人情的管理下,一些撐不住的學生則轉到其他學校學習。



其中一個學生說,自己當時若是堅持下來,那麼高考不會失利太多,一定能考上名校,但他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誠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選擇,但那些堅持下來的同學都獲益良多。


其中,一個女孩說,在這裡收穫的不只是成績,更多的是自己內心愈發強大。


以前自己以為這裡是地獄,來了之後卻發現原來是個天堂。



在這樣的地方她和同學每天都奮力拼搏,在這些不平凡的日子裡內心快速成長。


三年的磨練,讓她可以真正敢於獨自面對困難,樂於解決一切問題,這才是最好的成人禮。


《警世賢文·勤奮篇》裡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自古以來,那些經得住壓力,撐得住苦難的人,往往比常人更有韌勁,也更能取得輝煌的成就。


那些擁有「自主選擇權」的孩子,其實並沒有真正可以選擇的自由。


有時候,他們不過是選了輕鬆點的路,但容易的路越到後面越難走。


因為世上沒有白吃的苦,沒有白走的路。


所有的一切,都在自己的選擇和推動下,走向遠處,終究不過是先苦後甜和先甜後苦的區別。


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作家莫言說,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養育一個孩子並不比修建一座宮殿容易,從他呱呱墜地到成家立業,


都浸透了父母的時間精力和心血。


黑龍江的李雙、李可心姐弟倆雙雙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


到這個消息李父激動得當場落淚。


作為貧苦家庭,父親患有麻痺症,腰間盤突出等疾病,母親則一直被風溼病折磨。


可夫妻二人,為了供兒女讀書,常年拖著病體幹活。



家裡最富裕的時候,也只有4頭牛,若是孩子需要交學費時,他們便把牛賣掉。


有時候來不及賣牛交學費,只能向親戚借錢,賣牛之後再還。


即使生活再貧困,他們也盡己所能,保障孩子能上學,讓孩子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在無數個被疾病纏繞,煎熬的日子裡,孩子是他們支撐下去的唯一希望。


而這姐弟倆能看到美好的未來,全是父母在背後咬緊牙關的奮力託舉。


還有現在各大綜藝節目都喜愛的楊迪,曾經一度因為其貌不揚沒有上臺的機會,只能扮醜博笑。


那時的他,差點承受不住委屈和屈辱,想離開舞臺。


每當這時,那個笑口常開的媽媽則鼓勵他:兒子是最帥,最棒的。



雖然楊迪知道媽媽是在鼓勵他,可聽完後有了繼續前進的力量。


而看到兒子被罵醜,被人欺負,母親何嘗不心酸難過?


但她不能表現出來,唯一能做的就是堅強地站在兒子身後默默關心他,看著他。


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在這個是世界上,願意豁出性命,護你周全,不圖回報的人,也只有父母。


他們可能會嘮叨,會責罰你,可這些都是以愛為出發點。


所謂的關心則亂,是他們太害怕你會受傷害,才有了那麼多的約束和規矩。


那些「鐵血教育」的背後是父母的一片赤誠,狠心幫你克服惰性,


期盼你養成好的習慣後,他們可以放心看著你獨立行走,面對生活。


這就是他們為之計深遠的大愛。

相關焦點

  • 劉璇的「鐵血教育」受千萬追捧,看完再也不怕輔導娃寫作業了
    最近,體操冠軍劉璇參加了一檔親子類綜藝,向觀眾展現了自己的育兒經驗,因為過於「鐵血」上了熱搜。大家被她的嚴格教育震驚了:這也太接地氣了吧,看劉璇輔導功課的樣子,比班主任還要鐵血無情。孩子一天的學習安排真有戳到觀眾,從寫字、讀繪本、學英語,到作息、飲食、訓練,通通安排明白。飯沒吃完、練習沒做完,都不可以。
  • 奧運冠軍劉璇「鐵血」育兒引熱議,劉璇:我不是心血來潮
    不過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父母的育兒方式越來越先進,不再迷信於棍棒教育,也出現了不少新式教育。在十幾年前的社會,還沒有現在那麼發達,不過父母愛孩子的心卻是一樣的。在那個時候,父母愛孩子的方式無非就是給他吃各種零食,做很多好吃的。
  • 劉璇孩子哭鬧不寫作業,看清她的「鐵血教育」法,我瞬間佩服
    教育孩子的確是一件難題,特別是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就更顯得難教育。近期開播的《新生日記》中,不僅僅是有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夫妻,更是有迎接二胎的夫妻,其中一位懷著二胎的夫妻就是劉璇一家了。在面對老大的教育問題上,劉璇又會用什麼辦法讓孩子聽話呢?
  • 劉璇曬孕肚倒立瑜伽照 冠軍媽媽的自律讓人自嘆不如
    劉璇曬孕肚倒立瑜伽照 冠軍媽媽的自律讓人自嘆不如時間:2020-09-08 11: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牛!劉璇曬孕肚倒立瑜伽照 冠軍媽媽的自律讓人自嘆不如 今天,劉璇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一組孕肚倒立照,照片中標準的倒立姿勢著實吸睛。
  • 體操皇后劉璇「鐵血教育」:家庭育兒「虎媽貓爸」需統一戰線!
    作者:半夏(爸媽進化論主筆)幫襯式教育,夫妻搭配幹活不累最近熱播綜藝《新生兒日記》裡,體操冠軍劉璇對兒子雄赳赳的「鐵血教育」方式引來網友的不少爭議。作為運動員出身,劉璇對自己的身體和飲食嚴格的自律,從不吃高熱量的食物,即使懷孕期間,也沒有停止鍛鍊。一張「挺孕肚倒立」照,讓網友不禁歡呼:不愧是體操冠軍,沒懷孕的人都沒有幾個能做到。對於兒子的教育也是軍事化管理,每天的時間管理細化到小時。
  • 教育路上,永遠別指望孩子「自覺」
    經常聽到家長說:「我家那小子做事情總是不自覺,什麼事情都要監督他。」最近,我的閨蜜也經常在為教育她兒子的事情煩惱,她總跟我吐槽說:「我兒子的自覺性真的太差了,總要時刻盯著他才行。」就拿吃雪糕這件事來說吧,早上已經吃過一根雪糕,而且保證一天之內不會再吃的。
  • 教育路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自覺」
    太多的家長反映,孩子嘴上說著好好學習,手上卻在忙著其他事,你一說他吧,他要不保持沉默,要不跟你頂嘴。在我看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缺乏自覺性,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長永遠不要單純指望孩子能「自覺」!
  • 嚴謹自律的冠軍媽媽劉璇,用一半運動員標準育兒,結果如何
    小區裡的樂樂媽在育兒群裡發了一篇報導,講得是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奧運冠軍劉璇&34;的事。節目中,劉璇要求孩子雄赳赳飯菜裡不能放鹽,原因很簡單,因為劉璇認為孩子飲食「就是要吃淡一點」;雄赳赳鬧脾氣不想練字,劉璇說:「你哭也得寫,不哭也得寫。
  • 教育路上,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在我看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缺乏自覺性,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長永遠不要單純指望孩子能「自覺」!我對她說,在教育孩子這條道路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但是,後來我慢慢發現,要教育出一個優秀且自覺性高的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能指望他能自覺,你不約束孩子,那只會讓他越來越放縱自己。
  • 劉璇懷二胎曬高難度倒立!冠軍虎媽遇上藝術家爸爸會如何?「爸媽營」
    前幾天,體操奧運冠軍劉璇在微博上曬出了二胎女兒的正面照。照片裡,劉璇託著女兒,加上丈夫——單簧管演奏家王弢,以及他們的兒子「雄赳赳」(別懷疑,這娃就這小名兒),一家四口相擁在一起,十分溫馨。其實,小姑娘在出生之前,就已經完成了一組高難度動作。
  • 在教育路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其實,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想過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缺乏自覺性,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長永遠不要單純指望孩子能「自覺」!下面大家可以看看,班主任怎麼說。因為它不符合人性,不了解孩子。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沒有自覺,而且你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他的自覺。小孩子就像個小動物,是一個感性的情緒化的存在,沒有理性和意志力。教育孩子如果一直寵著、哄著、慣著,那他以後會更加不自覺,更加為所欲為。
  • 王弢給5歲兒子看劉璇生產視頻,正視生死教育,兒子反應太感人
    雄赳赳看得很認真,明白了自己是怎麼來到世界上。王弢隨時在旁講解,陪著孩子一起認真觀看,兩人都沒有不耐煩的情緒。孩子出生那一刻,伴隨著尖銳的哭喊聲,劉璇看不得這一幕,將頭轉到一邊露出了難受的表情。王弢還記錄了劉璇第一次看到雄赳赳時的情景,兒子依舊在哭喊,劉璇溫柔地看著自己的孩子。
  •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慣的:教育路上,永遠別指望孩子「自覺」!
    孩子的身上,往往藏著一個家庭的體面,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了多少,在孩子的言行上表現的一清二楚。每一個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每一個好孩子都是家長悉心培養出來的。千萬別指望孩子能夠天生優秀,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 劉璇兒子4歲沒吃過鹽,被網友吐槽「鐵血教育」,專家:做得沒錯
    很多人對於劉璇的印象還停留在2000年,她在雪梨奧運會賽場上頂住壓力,打破了中國女子體操平衡木項目沒有奧運冠軍的歷史,成為全國人民崇拜的「體操公主」。但是現在,她早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就是「媽媽」。她參加了《新生日記2》這個綜藝節目之後,她對兒子雄赳赳的教育被網友和丈夫吐槽為「鐵血教育」。兒子雄赳赳4歲了,但是沒吃過鹽。大人和孩子每頓吃的都是不一樣的菜,兒子要吃的菜,每一樣食材都要用到電子秤,用量勺進行嚴格的「定量配比」。
  • 致家長:在教育路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其實,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想過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缺乏自覺性,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長永遠不要單純指望孩子能「自覺」!因為它不符合人性,不了解孩子。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沒有自覺,而且你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他的自覺。小孩子就像個小動物,是一個感性的情緒化的存在,沒有理性和意志力。教育孩子如果一直寵著、哄著、慣著,那他以後會更加不自覺,更加為所欲為。
  • 劉璇鐵血式教育惹爭議,四歲寶寶的日常有點苦
    而主導這一切的媽媽,劉璇▼是2000年雪梨奧運會冠軍,拿下中國女子體操平衡木項目的奧運第一金,同樣著名的是她的長相,被稱為「最美奧運冠軍」。難受自然是因為開頭的「鐵血教育」。孩子的聽話順從,並不像主動決定,更偏向於媽媽洗腦的成果。為何這麼說?其實,孩子有同盟,是爸爸王弢。他與媽媽想法不同,覺得孩子可以慢慢適應吃百家飯了。
  • 劉璇鐵血式教育惹爭議,這竟是四歲寶寶的日常
    而主導這一切的媽媽,劉璇▼是2000年雪梨奧運會冠軍,拿下中國女子體操平衡木項目的奧運第一金,同樣著名的是她的長相,被稱為「最美奧運冠軍」。難受自然是因為開頭的「鐵血教育」。孩子的聽話順從,並不像主動決定,更偏向於媽媽洗腦的成果。為何這麼說?其實,孩子有同盟,是爸爸王弢。他與媽媽想法不同,覺得孩子可以慢慢適應吃百家飯了。
  • 「虎媽」劉璇,在《技驚四座》節目中卻表現出了溫和的一面
    首期節目已經在廣州大劇院錄製完畢,鑑賞團成員嘉賓有舞蹈藝術家黃豆豆、雜技表演藝術黃金搭檔吳正丹和魏葆華、還有體操奧運冠軍劉璇和演員範湉湉,他們將在節目現場給參賽選手進行專業點評
  • 奧運冠軍劉璇自曝產後抑鬱欲將兒子送人
    產後抑鬱",孕媽媽甚至由不得自己控制…它就開始了…」即使是作為奧運冠軍劉璇作為曾經的體操奧運冠軍,心智堅定的運動員,卻仍然遭受產後抑鬱症的困擾,她本人也在個人社交媒體發文稱希望大家可以關注"產後抑鬱",還解釋了在媽媽生產後24小時內,體內的激素水平急劇變化,"產後抑鬱"是不為媽媽們所控的。
  • 一生E本致所有家長:在教育路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在我看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缺乏自覺性,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長永遠不要單純指望孩子能「自覺」!我對她說,在教育孩子這條道路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以前的我,也曾以為孩子就要放養,這樣她從能擁有更多自由的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後來我慢慢發現,要教育出一個優秀且自覺性高的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