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劉璇的「鐵血教育」一度登上熱搜。
在綜藝節目《新生日記2》節目中,劉璇讓4歲的兒子雄赳赳去練字,可是,兒子並不喜歡媽媽的安排。
雄赳赳開始賴在地板上哭鬧,可劉璇並未心軟。
她把兒子拖出臥室,帶到了桌子面前。
劉璇說:「你哭也得寫,不哭也得寫。開開心心也得寫,翻滾著也得寫。」
眼見一計不成,雄赳赳又哭鬧起來。
但劉璇並未退讓,最終,雄赳赳在媽媽的堅持下,寫完了字。
大部分網友對劉璇的育兒觀表示認可:孩子從小在於引導,包括自律。
孩子在懵懂的年紀,自律性會顯得稍差。
如果父母任由孩子自由散漫,便不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這讓我想起了美國著名作家安娜·昆德蘭說過的一句話:
「有些路很遠,走下去會很累,可是,不走,又會後悔。」
深以為然。
到達成功彼岸的路途很長,很遠,這一路,需要父母引領航線。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孩子不會自覺,唯有家長的助推力,才會讓他們看到明日的朝陽,勝利的終點。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逼孩子」一把
還記得去年高考狀元楊晨煜,高考裸分730分。
他創下了高考制度恢復41年以來,廣西省最高分的記錄。
在我們眼中,學霸的世界一定是枯燥無味的。
可楊晨煜的才藝多到我們無法想像,不僅羽毛球、足球精通,書法、繪畫也拿得出手。
網友們驚呼:
上天賦予了他帥氣的顏值,還有學霸的頭腦,這簡直太不公平了!
但今天的楊晨煜,離不開他的媽媽。
楊媽媽接受採訪時說:
「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監督養成習慣。
監督的過程很痛苦,你得時時刻刻監督著他,留意著他。
但定型以後,後面的路就好走了。」
原來,學霸的背後是有這樣的神仙媽媽!
父母給孩子鋪設最遠的道路莫過於通往成功的路,只有路筆直,孩子才會有方向。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位「狠心」的父親。
董卿在一期節目中談及自己的童年,原來在她識字以後,父親就要求她每天抄成語、古詩,再背誦下來。
中學以後,父親要檢查董卿讀了多少名著,摘抄了多少句子。
董卿說,自己因為父親的嚴苛,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這才有了走在大眾視野的她總是落落大方,溫婉得體。
董卿說:
「我一直堅信一句話,性格即命運,你的性格有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
而在你的成長當中,最初耳濡目染的榜樣,就是你的父母。」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旅途中,最終會先下車。
父母嚴苛的愛,會為孩子插上一對強勁有力的翅膀,讓她們擁有獨自飛越高山,穿越海浪的力量。
擁有」自主選擇權」的孩子,後悔了嗎?
知乎上有個帖子問:衡水中學每年撐不住的人有多少?
樓主說,縣城高中每年都有因為承受不住嚴苛的紀錄而退學的人。
可能是因為在自習時轉筆,抬頭過多,或在有水霧的窗戶上畫孫悟空等都會被通報,並且一個學期只能請兩次假。
在這樣看似不近人情的管理下,一些撐不住的學生則轉到其他學校學習。
其中一個學生說,自己當時若是堅持下來,那麼高考不會失利太多,一定能考上名校,但他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誠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選擇,但那些堅持下來的同學都獲益良多。
其中,一個女孩說,在這裡收穫的不只是成績,更多的是自己內心愈發強大。
以前自己以為這裡是地獄,來了之後卻發現原來是個天堂。
在這樣的地方她和同學每天都奮力拼搏,在這些不平凡的日子裡內心快速成長。
三年的磨練,讓她可以真正敢於獨自面對困難,樂於解決一切問題,這才是最好的成人禮。
《警世賢文·勤奮篇》裡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自古以來,那些經得住壓力,撐得住苦難的人,往往比常人更有韌勁,也更能取得輝煌的成就。
那些擁有「自主選擇權」的孩子,其實並沒有真正可以選擇的自由。
有時候,他們不過是選了輕鬆點的路,但容易的路越到後面越難走。
因為世上沒有白吃的苦,沒有白走的路。
所有的一切,都在自己的選擇和推動下,走向遠處,終究不過是先苦後甜和先甜後苦的區別。
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作家莫言說,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養育一個孩子並不比修建一座宮殿容易,從他呱呱墜地到成家立業,
都浸透了父母的時間精力和心血。
黑龍江的李雙、李可心姐弟倆雙雙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
到這個消息李父激動得當場落淚。
作為貧苦家庭,父親患有麻痺症,腰間盤突出等疾病,母親則一直被風溼病折磨。
可夫妻二人,為了供兒女讀書,常年拖著病體幹活。
家裡最富裕的時候,也只有4頭牛,若是孩子需要交學費時,他們便把牛賣掉。
有時候來不及賣牛交學費,只能向親戚借錢,賣牛之後再還。
即使生活再貧困,他們也盡己所能,保障孩子能上學,讓孩子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在無數個被疾病纏繞,煎熬的日子裡,孩子是他們支撐下去的唯一希望。
而這姐弟倆能看到美好的未來,全是父母在背後咬緊牙關的奮力託舉。
還有現在各大綜藝節目都喜愛的楊迪,曾經一度因為其貌不揚沒有上臺的機會,只能扮醜博笑。
那時的他,差點承受不住委屈和屈辱,想離開舞臺。
每當這時,那個笑口常開的媽媽則鼓勵他:兒子是最帥,最棒的。
雖然楊迪知道媽媽是在鼓勵他,可聽完後有了繼續前進的力量。
而看到兒子被罵醜,被人欺負,母親何嘗不心酸難過?
但她不能表現出來,唯一能做的就是堅強地站在兒子身後默默關心他,看著他。
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在這個是世界上,願意豁出性命,護你周全,不圖回報的人,也只有父母。
他們可能會嘮叨,會責罰你,可這些都是以愛為出發點。
所謂的關心則亂,是他們太害怕你會受傷害,才有了那麼多的約束和規矩。
那些「鐵血教育」的背後是父母的一片赤誠,狠心幫你克服惰性,
期盼你養成好的習慣後,他們可以放心看著你獨立行走,面對生活。
這就是他們為之計深遠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