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英子媽」?劉璇鐵血式教育惹爭議,四歲寶寶的日常有點苦

2020-09-21 橘子娛樂


我想,我找到了真人版「英子他媽」。

孩子今年四歲半,該怎麼教育?

日程規劃安排上了,細緻到分鐘的那種▼

涉及到學習,有寫字、看書、英語網課▼

哪怕之前在幹其他事,到點也照換不誤▼

獎勵機制也安排上了,聽話完成任務就能獎勵小貼紙▼

不聽話也沒關係,撒潑打滾都得幹▼

吃東西更講究,永遠都是單獨老三樣▼

葡萄乾要切,調料還得用量勺▼

果凍、冰淇淋、巧克力,孩子愛吃的東西都沒吃過▼

怕你們忘了,這孩子今年還沒滿五歲。

果然,彈幕紛紛都在心疼……

「動不動就哭,很痛苦吧?」

「長大後反彈怎麼辦?」

「像提線木偶一般,以後怕不是媽寶吧?」

似乎真應了朋友張紹剛那一句——

「當你們的孩子很痛苦的」

以上,出自最新一季《新生日記》。

而主導這一切的媽媽,劉璇

是2000年雪梨奧運會冠軍,

拿下中國女子體操平衡木項目的奧運第一金,

同樣著名的是她的長相,被稱為「最美奧運冠軍」。

再看看他們的家庭狀況▼

老公,王弢,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人稱單簧管王子。

01年相識,戀愛長跑11年後領證「婚」了。

15年,老大「雄赳赳」出生,

錄這綜藝的時候,老二還在肚子裡,

劉璇懷著孕,也完全沒有放鬆對老大的管教。

隔著屏幕的橘,給自己加了很多戲——

一會兒替孩子感到難受,一會兒又能理解媽媽的做法。

難受自然是因為開頭的「鐵血教育」。

孩子的聽話順從,並不像主動決定,更偏向於媽媽洗腦的成果。

為何這麼說?

其實,孩子有同盟,是爸爸王弢。

他與媽媽想法不同,覺得孩子可以慢慢適應吃百家飯了。

所以他總會想辦法誘惑孩子,

希望赳赳能吃一吃之前未曾嘗試過的東西,

或是找老朋友如張紹剛當說客,

希望劉璇能放鬆一些,不要過於照本宣科。

但每一次,遇到「同盟」的誘惑,

赳赳都會搖頭拒絕,不接受「糖衣炮彈」。

可拒絕了糖衣炮彈,

小朋友的第一反應還是找媽媽:

我幹得好嗎?求誇。

爸爸連連嘆息,「洗腦」太成功了!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張紹剛上門做客。

張紹剛和他家認識了十餘年,

自然也是看著赳赳長大的「大伯」。

他帶著自己做的水餃和土豆燉牛腩,

還以赳赳的名義點了一份「炸雞」。

你說孩子想不想吃?

反正嘴上永遠都是拒絕——

不吃。

不吃。

我不吃。

但肢體語言一直很誠實——

大爺勸他嘗一口,他就迫不及待點了頭。

本來孩子的嘴巴都張開了,在廚房的媽媽立刻喊停,要自己先試過,經過「質檢」才能給孩子吃。

試味道的時候,赳赳對著媽媽咧嘴笑,說自己「想嘗一口」。

十分享受地吃完胡蘿蔔和土豆,更是主動申請「吃一口肉」。

你說四歲的娃真有什麼概念嗎?

不是知道「不健康、會長胖、對身體不好」所以不吃。

是被媽媽耳濡目染而植入的觀念所以不吃。

類似的規定可太多了……

不可以不按規定時間吃早飯。

不可以隨著意願而不寫字。

甚至,不可以在規定的時間睡不著。

但,生活如此多規矩,她同時希望孩子思想開放。

看看這段經過綜藝後期包裝的對話——

爸爸:(媽媽)管你嚴不嚴?

赳赳:嚴。

爸爸:痛不痛苦?

赳赳:痛苦。

媽媽:痛苦是什麼意思?(笑)

赳赳:Sad。

別說孩子累,長大的觀眾看了恐怕都會想起窒息的童年。

但為何,我還是能一定程度理解媽媽呢?

大概也是因為教育內容還算符合實際,孩子也消化了——

最讓人窒息的吃飯,

其實考慮到了孩子的過敏體質。

而讓人瑟瑟發抖的行程安排和獎勵機制,

其實在培養一些基礎習慣:

做作業,愛運動,準時起床,不亂發脾氣,也不亂扔東西…

而赳赳是怎麼表現的呢?

起床第一件事,是告白式問好。

小細節透露了禮貌,進房間前會先敲門,無需引導也會主動向客人問好。

已經會拼不太簡單的樂高,玩完之後也會自己收拾。

自己都捨不得吃最後一口的小零食,還說好了會分享給未出生的妹妹。

認識了很多字,也保持著好奇心,主動說出「我想看蕭邦的書」。

沒有達成一周目標,傷心之後居然還表示「下次要努力」。

如果不是這個以家庭為主的真人秀,

而是《爸爸去哪兒》之類的帶娃節目,

赳赳這般懂事且自律,

肯定是得到一眾誇獎的好孩子吧?

作為一點都不自律的人,給我一張床我能睡一天,更佩服那些模範標兵,日復一日,水滴石穿。

所以總會好奇,自律是如何養成的呢?

難道,無需教育,孩子天生便知道該如此嗎?

放飛長大的我們,成才了嗎?

總會遐想,如果有一個逼著自己的家長,是不是就只用痛苦小時候的幾年,長大就再也不用被「自律」販賣焦慮,因為我等於自律。

而劉璇,就是遐想中的理想成果——

5歲被家裡人送去學體操,

8歲進入湖南省體操隊,

15歲拿到全國體操錦標賽冠軍,

20歲當上了中國女子體操隊隊長,

23歲實現女子平衡木項目的奧運零突破,

24歲退伍,參演了幾部電視劇,生活穩定且滋潤。

認識的老公王弢,單簧管演奏家,

四十多歲依舊要每天練習三四個小時,

沒有一點自律精神,怎麼做得到?

至於她自己?更是鋼鐵意志。

十幾年的集體生活,堅持著運動員的標準,

什麼東西都要統一,什麼東西都要聽,

什麼時間做什麼事,該幹嘛就幹嘛。

哪怕是懷著孕舊傷復發,也能忍著疼,

在家裡忙東忙西、操持家務,

包容藝術家的需求,順便上個綜藝賺奶粉錢。

在這樣的培養中收穫了現在的幸福,

每一次聊天都可以看出,她對此深信不疑。

讀遍育兒書籍,改變了她的說教方式:

輕輕柔柔,不會輕易發火,

總是將誇獎鼓勵畫餅掛在嘴邊。

但依舊沒有改變她的教育理念:

按規矩做事,有點唐僧的味兒。

甚至在大眾吐槽鐵血教育後感嘆:

「我只是用一半運動員的標準在當媽媽,怎麼就鐵血了呢?」

但,理解,不等於支持。

我想說,大人其實挺自私的。

劉璇被這樣管著長大,獲得了成就,她覺得孩子可以這樣長大。

王弢也被這樣管著長大,他就瘋狂反彈了,自然覺得終究一天會叛逆。

橘子君也一樣,一開始有一絲羨慕:

如果我有一個這樣的媽媽會怎樣?

只因為小時候家裡人不太管教,一向是不會冒尖的乖乖女,成績過得去,補習班也沒上過,沒有強烈的反抗意志,過一天是一天,總覺得自己或許可以更好一些。

我們都在寄託自己的想法和遺憾,投注在另一個獨立個體。

我們現在都太習慣於,

用物質作為評判成功與否的唯一正確答案,

以責任之名綁架了孩子,也綁架了自己。

可,除了責任之外,還有愛與尊重。

在孩子尋求幫助,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引領,

或許才是更理想的狀態?

當然,橘子君也無意於抨擊這對明星爸媽。

畢竟,都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呀。

而這個世界上,教育也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

只能一步一步,摸索出適合的方式。

在這對爸媽身上,最可貴的是:

看到了討論、反思和平衡的過程。

既然媽媽已經確定是虎媽,那爸爸就做好貓爸——

同樣是孩子不想寫字,在地上打滾哭鬧。

媽媽:不管怎樣你都得寫。

爸爸:所有人都知道雄赳赳小朋友喜歡哭了~

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嚎啕大哭。

媽媽:不要靠近,不要過來(起身收拾碎片)

爸爸:我們沒有生氣,這是讓你知道玻璃易碎的課程。

讓孩子嘗了一小口蛋黃酥,剩下全部獨吞。

赳赳:我還要吃,哇(大哭)

爸爸:立刻轉移話題講故事。

平常的教育科普也是潤物細無聲,

在生活之中,隨時隨地灌輸新觀念。

劉璇也並非站在家庭食物鏈頂端的大魔王——

看老友的評價,王弢耍起來很厲害,劉璇也得遷就。

你們以為是怎麼耍啊?

鬧公主病(狗頭)

起床去洗手間,敷著面膜剪指甲。

瓶子罐子一堆,護膚品讓老婆都自愧不如。

主動給老婆編辮子,攬下未來女兒的著裝搭配工作。

面對攝像頭,第一反應是調整髮型。

為了出鏡,還特地用了雙眼皮貼。

戳穿現場,老臉通紅。

迷之自信的男人有很多,承認自己自戀的很少。

理性的劉璇愛的就是這口,覺得怪可愛。

經常在生活裡把他逗到著急結巴。

孩子的安全感,不是靠說,

更多來源於父母關係的和睦,

而這一方面,完全不用擔心。

所以,她說等孩子長大,自己會退居二線,

橘是願意相信的。

說實話,誰也不能肯定孩子未來會如何,

類似那種「媽寶男」的推測還是免了。

同一個家庭出來的孩子,也會有不同結果,

因材施教的原則,嘴上說說肯定容易。

溝通,調和,尋找平衡,別想著一蹴而就,

大概就是我從這家人身上學到的東西。


最後一句

要是有「最會說情話的名人」排行榜,我投王弢一票。

(版權歸橘子娛樂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真人版「英子媽」?劉璇鐵血式教育惹爭議,這竟是四歲寶寶的日常
    我想,我找到了真人版「英子他媽」。孩子今年四歲半,該怎麼教育?「像提線木偶一般,以後怕不是媽寶吧?」而劉璇,就是遐想中的理想成果——5歲被家裡人送去學體操,8歲進入湖南省體操隊,15歲拿到全國體操錦標賽冠軍,20歲當上了中國女子體操隊隊長,23歲實現女子平衡木項目的奧運零突破,
  • 劉璇不讓兒子三歲前吃糖吃鹽,鐵血育兒方式引爭議
    劉璇不讓兒子三歲前吃糖吃鹽,鐵血育兒方式引爭議劉璇不讓兒子三歲前吃糖吃鹽,鐵血育兒方式引爭議孩子三歲前儘量少吃糖少吃鹽是被世衛組織提倡的,但嚴格控制不吃似乎有點殘忍,對於父母和孩子來說也並非易事。對於3歲之前的孩子來說 ,身體的腸胃還發育的不是很好,對於少鹽少糖無可厚非。但是一點也不吃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 劉璇「虎媽」式育兒惹爭議,背後的無奈醫生最懂
    其中劉璇對於兒子雄赳赳近乎軍事化的管理備受大家爭議,也因此被貼上「虎媽」的標籤。 運動員出身的劉璇是一個極其自律的人,曾經在節目中自曝家中有七個秤,為了控制體重,幾乎是隨時隨地秤體重。但作為一名媽媽,對自己的孩子也採用半軍事化管理是不是太過於嚴苛?隨著節目的推進,我們才知道,「虎媽」的背後是出於一種無奈。
  • 郭晶晶天價幼兒園、劉璇鐵血式教育: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富養!
    02之前話題「劉璇鐵血教育」上了熱搜,曾經是奧運冠軍的劉璇在當了媽媽後對兒子制定了"軍事化管理和教育」。網友們都說劉璇太嚴格了,對待孩子就是對待士兵一樣,但其實嚴格教育對孩子是有很大好處的。嚴格會讓孩子學會遵守計劃。
  • 劉璇孕晚期狀態曝光!挺大肚陪大兒子母愛爆棚,40歲懷二胎很艱辛
    從冬到夏,季節在變,不變的是"老母親"的陪練,一想到這,瞬間就能感受到當媽的不容易。5月記者拍到劉璇的時候,她的肚子看上去就已經很大了。那時網友就猜測,劉璇二胎的月份應該不小了。如今兩個月過去了。7月14日,劉璇發文告訴大家,開始要倒數了。
  • 奧運冠軍劉璇「鐵血」育兒引熱議,劉璇:我不是心血來潮
    劉璇,大家都知道吧,作為體操冠軍,她也在娛樂圈有不少的熱度。前段時間熱播的綜藝節目《新生兒日記》中,劉璇因為自己的育兒方式上了熱搜,原因無他,而是她對於兒子的教育實在太嚴格了。雄赳赳四歲了,別說是巧克力和冰淇淋了,就連現在做飯都不讓放鹽,其他調料也幾乎是沒怎麼放。這對於普通人來說根本無法想像,就連張紹剛都不由得吐槽:當你們的孩子很痛苦的。面對育兒方式的爭議,劉璇曾發微博解釋:自己並非是心血來潮,而是認真的。兒子的起居,事無巨細都被她記在本子上。
  • 體操公主的「鐵血育兒」,兒子5歲沒吃過「鹽」,比郭晶晶更狠
    但她的育兒卻讓很多寶媽指責,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劉璇的育兒是「鐵血式」育兒。在她的育兒觀念裡,教育的好像不是孩子,而是一個個體育健兒。在節目裡,劉璇的老公都忍不住為自己的兒子叫屈,說兒子可憐。劉璇的兒子雄赳赳,這個名字雖然雄赳赳但是兒子的日子一點也不雄赳赳,定時定點的吃飯學習睡覺。
  • 劉璇不讓3歲兒子吃鹽、吃零食,被眾多網友吐槽:失敗的媽媽
    其中的「鐵血媽媽」劉璇,最近可謂是備受爭議,具體爭議點就在給寶寶吃鹽這件事上。劉璇為這個家庭付出的可不少,懷著二胎、大著肚子的她,對大寶雄赳赳的日常照料依舊很到位,可知在帶娃上下了不少功夫在教育上,劉璇和丈夫都秉持民主的原則,從不情緒用事,孩子做錯事了,也會耐心又溫柔地跟他講道理,真的是很具備同理心的一對爸媽。那又是什麼,讓她被眾多網友吐槽是個失敗的媽媽呢?主要體現在對大寶雄赳赳的日常飲食把控上,劉璇幾乎做到了滴水不漏,她不讓三歲兒子吃鹽,也不能吃任何零食。
  • 劉璇「鐵血育兒」引熱議,不讓4歲兒子吃鹽,吃鹽真的越晚越好嗎
    在育兒的過程中,飲食也成為了寶爸寶媽們特別關注的一個話題。關於吃鹽是否越晚越好的話題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孩子什麼時候吃鹽這件事,該如何看待?在吃鹽的問題點上更是備受爭議。網友紛紛吐槽她是個失敗的媽媽。
  • 食物精確到克,杜絕孩子吃鹽和零食,劉璇「鐵血育兒」真有必要?
    劉璇「鐵血式」育兒在綜藝節目《新生日記2》中,劉璇對兒子雄赳赳的養育,讓人看到了在當媽這事上她有多「鐵血」。不僅作息時間有嚴格的規定,在其他方面劉璇對兒子管控一樣很嚴。雄赳赳今年已經是4歲的小朋友了,但至今沒有吃過果凍、巧克力、冰激凌等零食,就連平時吃的飯菜裡面都是沒有放鹽的。
  • 劉璇的育兒方式太嚴格,不讓3歲兒子吃鹽、吃零食,網友:好心疼
    劉璇的育兒方式太嚴格,不讓3歲兒子吃鹽、吃零食歷來明星育兒類的綜藝都深受寶爸寶媽們的喜愛,相信最近又有很多的父母在追《新生日記2》,講述的就是明星夫妻帶娃的日常,而裡面劉璇的育兒方式就備受廣大父母的關注,還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爭議。其中就有一點是,劉璇限制寶寶吃鹽的這件事。
  • 劉璇的育兒方式太嚴格,不讓3歲兒子吃鹽、吃零食,網友:好心疼
    劉璇的育兒方式太嚴格,不讓3歲兒子吃鹽、吃零食歷來明星育兒類的綜藝都深受寶爸寶媽們的喜愛,相信最近又有很多的父母在追《新生日記2》,講述的就是明星夫妻帶娃的日常,而裡面劉璇的育兒方式就備受廣大父母的關注,還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爭議。其中就有一點是,劉璇限制寶寶吃鹽的這件事。
  • 四十歲劉璇孕肚「倒立照」,引網友爭議,孕期如何掌控運動強度
    導言:運動員懷孕,跟咱們一般的寶媽有啥區別?最近網上有一組寶媽的「倒立照」火了。曬出這組照片的是40歲奧運體操冠軍劉璇,這也是她的第二胎。懷孕期間,劉璇參加了一檔名為《新生日記》的節目錄製,並在節目中拍攝了這組「倒立照」。
  • 體操冠軍劉璇帶娃,孩子四歲仍不讓吃鹽,專家卻誇做得對
    尤其是孩子吃鹽的問題,劉璇家的寶寶已經四歲了,吃飯還不能放鹽嗎?到底多大的孩子才能吃鹽呢?一歲以後的寶寶一般來說,新生兒的味覺和嗅覺比成年人更加敏銳,通常在2個月左右就能分辨出食物的酸甜苦辣。1~2歲的寶寶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飲食已逐漸向成人過渡,可以吃些軟爛的飯菜,食鹽攝入量應以每日不超過1g為宜。
  • 有種「教育」叫劉璇,對4歲兒子實行「軍事化教育」,不愧是冠軍
    如今,劉璇懷上了二胎,雖然是高齡產婦,但是她很快樂,因為她覺得當媽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前段時間也平安生下了女兒。即使她懷上了二胎,但是她對老大卻不輸於管理和教育。她的第一個兒子小名叫雄赳赳。這名字雖然有點搞笑,但是卻有著很深層的含義。如今劉璇對兒子也是實行了「軍事化教育」。
  • 劉璇「倒立孕照」引爭議,網友質疑該運動對娃傷害大,不宜提倡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育兒小知識,請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大家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因為逐漸變大的肚子,會出現很多不便的地方,生活上也是需要處處小心,避免一些行為對肚子裡的寶寶產生影響,最後影響到寶寶的健康發育,很多孕媽們在孕期做的最多的運動就是多散步,這樣對孕媽和寶寶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好處
  • 41歲二胎寶媽劉璇曬「倒立孕照」遭網友質疑,孕期運動如何把控?
    為了保證胎寶的健康,現在多數孕媽都學會了孕期放開運動,但是具體的運動尺度在哪,孕媽們卻有點摸不著頭腦。二胎寶媽璇美人倒立孕照火了,卻遭網友質疑幾天前奧運冠軍「璇美人」劉璇,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組倒立的孕婦照,可真的是讓網友們捏了一把汗。
  • 劉璇育兒苛刻,不給4歲兒子吃鹽、吃零食,網友直言:過分了
    1歲以內的孩子不能吃鹽,這條「鐵律」相信很多寶媽是熟悉的,等到寶寶差不多一歲半快兩歲的時候,寶媽會添加一點點鹽分,三歲之後飯菜就正常了,大人吃啥孩子就吃啥,差不多一般家庭孩子都是這樣長大的。劉璇是一個非常愛家庭的媽媽,雖然懷著二胎,但是對家庭和大寶的照顧一點沒有落下。在家裡,劉璇主張民主教育,對待孩子保持耐心溝通,不用脾氣和威嚴去控制孩子,這樣一看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媽媽,但為什麼會被叫做「鐵血媽媽」呢?
  • 劉璇懷孕曬「倒立照」,一字馬姿勢標準,網友:這樣對寶寶好嗎?
    懷孕曬「倒立照」劉璇因為自己在節目中拍攝的「孕肚倒立照」大火。照片中的劉璇懷著巨大的孕肚,卻非常輕鬆地倒立,甚至於完成了倒立標準一字馬姿勢,如此硬核的操作讓不少網友讚嘆不已,但同時也引發了一大片爭議聲。
  • 劉璇的鐵血教育:4歲前禁食鹽和油炸零食甜食,學習運動排滿一天
    近日,一檔名為《新生日記2》的綜藝節目,在各大網絡平臺可謂是大火特火,節目中奧運冠軍劉璇,對於自己的兒子雄赳赳近乎「變態」的鐵血教育方式,也是引發了網友的激烈爭論,作為昔日的職業運動員,劉璇對自己的兒子實施了近乎是軍事化的管理,以至於自己的兒子在四歲之前都沒有吃過一次鹽,這種嚴厲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