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有一種家庭組合叫「嚴父慈母」,家裡一般爸爸比較嚴格,而媽媽則比較慈愛一點。
但到了劉璇這裡卻反了過來,劉璇對兒子雄赳赳的要求,那可不是一般的嚴格,讓兒子對她冠以「母老虎」的稱號。
劉璇「鐵血式」育兒
運動員出身的劉璇,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模板,用她的話說就是:「我從小是一個被管起來的這樣的一個環境,就是什麼東西都要統一,什麼東西都要聽,就是每天幾點該幹嘛去幹嘛,這樣去做。」
幾十年的運動生涯,讓劉璇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也讓她成為母親以後,把自己的成長方式,作為了養育孩子的模板。
在綜藝節目《新生日記2》中,劉璇對兒子雄赳赳的養育,讓人看到了在當媽這事上她有多「鐵血」。
劉璇為兒子量身定製了一個時間表,把兒子的一天安排得明明白白:早上6點半起床洗漱,7點半吃早餐,8點搭積木……睡覺時間甚至精確到分。
看完劉璇為兒子量身定製的時間表,Mommy只能說這很「冠軍」。
不僅作息時間有嚴格的規定,在其他方面劉璇對兒子管控一樣很嚴。雄赳赳今年已經是4歲的小朋友了,但至今沒有吃過果凍、巧克力、冰激凌等零食,就連平時吃的飯菜裡面都是沒有放鹽的。
不僅如此, 劉璇給孩子做飯時,每一樣食物都是要經過電子勺稱重量,分量都管控到分毫不差。劉璇出門都是隨身帶著鍋的,方便給孩子做飯。
劉璇對兒子雄赳赳還有著名的「三不」標準:不準吃糖、不準買玩具、不準看電視。雄赳赳第一次看電視,是2020年的春晚,而且只有10分鐘。
看完劉璇的養娃方式,很多網友都覺得劉璇太過了,甚至連孩子爹都吐槽她太過於「鐵血」。
孩子有自己的節奏
可劉璇並沒有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不妥,並坦言自己只是用一半運動員的標準在當媽媽。
從劉璇的角度來說,這或許並沒有什麼不妥,畢竟她自己當年就是這樣過來的,甚至比這還要嚴格。也正是因為這種嚴格的標準、強制性的訓練,讓她獲得了成功,獲得體操冠軍的榮譽。
但劉璇似乎沒有想過,這樣的標準適合自己但一定就適合兒子雄赳赳嗎?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養娃沒有萬能的公式,更沒有不變的規則。
作為父母,我們不是孩子人生的制定者,而是引導者。我們的作用是看到孩子、接納孩子的基礎上,順應孩子的生長節奏,適當給予引導,讓他們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就拿劉璇給孩子制定的時間表來說吧,孩子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都被劉璇安排得明明白白,孩子完全就沒有一點自主的空間。
一個孩子連自主的權利都沒有,那又怎麼能奢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夠獨立、獨當一面呢?
作為一名媽媽,Mommy能理解劉璇對於孩子的嚴格是出於母愛,但凡事還是應該張弛有度,畢竟孩子不是流水線上能生產出來的產品,只要有一套標準或是模板就可以了。
養育孩子, 既需要父母耐心的陪伴,更需要給他更多的自由,讓他能去體驗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