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雖然很受歡迎,但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沒有特別具體的歷史,創新度也不夠,還一直被質疑是搬運和模仿,不過,日本料理能這麼出名,其原因恰恰在於日本人將食物作為一種戰略文化輸出,這點跟法國人挺相識的,照搬了「現代美食」的標準,為了迎合現代人的藝術審美,從擺盤、外觀、口味上花了心思
日本料理確實沒什麼特別強大的根基,在這種情況下,難怪那麼多人會質疑了,比如生魚片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明明沒什麼處理工序,竟然會那麼貴,而眾人皆知的壽司也是如此,在我們看來,它就是把米飯和魚片等配料加在了一起,可價格卻沒那麼簡單。
導致壽司偏貴的原因只要有三個,一是原料的成本,正宗的壽司,所用的魚片都是新鮮且昂貴的,甚至還得從世界各地進口才能擁有,因此價格肯定要比蔬菜和其他肉類要高出許多。二是製作的時間成本,魚片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去準備,其他配料也差不多,光是米飯就得挑選、煮熟、冷卻、分裝、固定等,花樣變了,時間成本就投入更多了。三是為自己的口味買單,如果是魚片壽司的話,雖然吃到的是魚片,可那些魚頭、魚骨、魚鰭和其他部位的價值也包含在裡面,它們的命運是被丟棄,可也是有一定費用的。
這樣一來,好像可以理解壽司為何那麼貴了,不過事實也並非如此,據了解,日本料理的配料、勞動力和成本其實不算高。用來做壽司的魚,肯定是以批發價格引進的,而大米很常見,那一小塊算是免費,其他章魚、魷魚、雞蛋之類的配料的價格也算親民的,一點兒也不貴。
勞動力也不貴,壽司店的員工水平不一定要求很高,畢竟做法確實比較簡單。與其他料理相比,製作壽司不需要太多的準備工作,也不需要昂貴的專業設備。人們去壽司店,除了品嘗壽司之外,更多的是看店內的裝飾,這些都很好搞定,如果要砸重金的話,還不如把那個錢拿去開別的店。很多壽司餐館的店面都比較小,客人坐著逗留的話,就不好吸引其他人流量了,從這方面來說,老闆當然要提高壽司的單價。那麼,你覺得壽司的價格是合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