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洋化妝品爭食有機市場蛋糕

2021-01-15 手機鳳凰網

近日,中國首家匯集眾多進口高端有機化妝品品牌的專賣店在北京正式對外營業。實際上,繼2010年國外有機品牌紛紛將觸角伸向國內市場之後,從今年開始,更多大牌的國外品牌也開始緊鑼密鼓地布局國內市場。與此同時,國內企業也紛紛貼上「有機護膚」的標籤,試圖來分有機細分市場的一杯羹。業內人士表示,從嚴格認證的意義上來說,國內有機護膚品牌更多屬於「偽有機」產品。目前國內的有機護膚品充其量就是添加了少量的有機成分而已,更多只是一種營銷手段,而廣告上說的有機綠色護膚品也都是在打擦邊球。因此,提醒消費者不要為追求有機潮流,而盲目選擇標榜有機護膚的產品,護膚品的選擇標準應該是有效和安全。

信息時報記者 王曉梅

外資品牌頻涉有機

緊密布局炒熱市場

近日,中國首家Organic+有機家專賣店在北京來福士廣場正式對外營業。Organic+有機家由日化領軍企業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樂雅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投巨資打造,是中國首家匯集眾多進口高端有機化妝品品牌的專賣店——從美膚到護體,從沐浴到護髮,從育嬰到孩童一應俱全。Organic+有機家宣稱,堅持只引進獲得國際認證的有機化妝品品牌,堅持只銷售經國際權威有機機構認證的有機產品。這標誌著國內有機護膚品市場的發展再上新臺階。

自Nest Beauty帶著旗下Pangea Organics潘麗雅、MUKTI慕迪 、Fushi富思3大有機護膚品牌正式進入國內市場,來自德國的拉薇以及Lavera扭創系列也先後登陸中國之後,法國著名的有機美妝品牌「多然」也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旗下四個系列的美妝產品即將在中國上市。此外,英國頂級有機品牌Neal’s Yard Remedies產品中國網也正式開展面向中國客戶的電子商務直銷業務。

看到前腳剛進來的有機品牌們嘗到甜頭後,更加大牌的國外品牌們也開始緊鑼密鼓地布局著國內市場。今年1月,由廣州傲之美公司舉辦的「愛地球·愛自然·愛簡詩美」新聞發布會在深圳舉行,標誌著世界頂級有機護膚品JASMIN簡詩美正式登陸中國市場。而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 Jurlique茱莉蔻也攜清新植物美顏風潮來到廣州,並在天河城購物中心開設首家旗艦店。

對此,業內資深人士陳先生表示,國內有機護膚的市場前景廣闊,預計未來3~5年,有機化妝品市場將保持30%以上的年平均增長率,這一增長率是所有護膚產品的兩倍多。而記者了解到,2011年也被很多相關專家稱之為是「天然化妝品的噴發年」。

本土品牌分羹有機

遭遇瓶頸處境尷尬

就在國外大牌瞄準中國市場,紛紛搶先進入的同時,國內的化妝品企業也在虎視眈眈「有機護膚」這塊誘人的市場蛋糕。巴黎雪完美在2010年8月推出PXE天然有機蔬果護膚系列。一直定位於打造韓系有機護膚第一大眾品牌的韓後,也在2010年首次提出並拉開一場全新的「有機革命」,推出「有機莊園」模板。此外,很多國內名不見經傳的中小化妝品企業也紛紛打出「有機」的概念,試圖分享有機細分市場的一杯羹。

但是不得不看到的是,雖然國內企業都試圖給自己貼上「有機」標籤,但是到目前為止,國內的有機化妝品品牌仍處於尷尬的境地,只有少數定義不準確的有機化妝品品牌。換句話來說就是,到目前為止,國內尚未出現第一個完整意義上的有機護膚品牌。據了解,作為國內有機護膚領域重要領跑者的韓後一直在各領域尋求有機化妝品的研究與合作,積極引進化妝品生產有機認證,意在將韓後打造成為中國第一個通過有機認證的化妝品品牌。但是,到目前為止,該認證還遙遙無期。

對此,化妝品研發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基礎研究碩士陳曉瑜表示,目前在國內並沒有有機化妝品的標準。在國外,有機化妝品分為「有機」和「認證有機」兩個級別,「有機」是專業機構認可其原材料的培育過程符合有機要求,「認證有機」則是目前最高級別的有機保養品類別,需經過專業組織嚴格測定其有機成分的百分比含量,一般要求有機成分至少在70%以上。

中國化妝品香精香料協會秘書長陳少軍也表示,真正優質的有機化妝品,其配方和工藝複雜,而且保存時間短,容易變質,護膚功能難以保障。要想長時間地保存,就需要添加一些防腐成分和化學成分。真正純粹的有機化妝品的生產和保存,在目前有著難以突破的瓶頸。這對中國的生產廠家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短期內恐怕難以逾越。有機化妝品從生產到保存、使用上都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主流消費仍將是普通化妝品。

業界

製造嚴格成本高

天然綠色難稱有機

雖然在綠色環保的時代潮流的指引下,有機消費正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生活方式,並成為越來越多都市白領欲罷不能的選擇,但是專家指出,很多國內標榜有機護膚品的品牌,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最多只能說天然、綠色,並不算真正的有機。

陳曉瑜表示,不是所有天然化妝品都稱得上有機化妝品。有機護膚品的概念是從農業延伸而來,要求其產品所含的植物成分必須由有機植物所提煉,即在未受過任何有毒物質或金屬汙染的環境下,不用化學合成肥料、農藥、殺蟲劑及荷爾蒙來種植植物;同時產品中不能添加化學成分,製造過程等很多方面都要受到嚴格限制,而且有機化妝品需要列明所含有機成分的比例。正因為有機化妝品的規定嚴格,所以其價格相較普通化妝品高出很多,一套護膚品花掉幾萬塊是很正常的事情,正如有消費者說的「我愛有機,但錢包很痛」。

著名美容專家尼克表示,標榜有機最大的好處是,讓消費者在心理上覺得這款護膚品對肌膚是安全的,但安全不等於有效。護膚品本身就是化學產品,不是有機護膚品也能達到安全有效的護膚效果,所以消費者並不一定非要選擇有機護膚品。護膚品的選擇標準應該是有效和安全。

記者觀察

「有機」價格翻倍成營銷手段

記者發現國內護膚品在貼上有機標籤後,價格也隨之翻倍。消費者王小姐告訴記者,自己一直都在使用雪完美的祛痘無印精華素,因為效果不錯,而且價格也不貴,一支才30多塊錢,所以一直在使用,但是自從去年下半年換包裝之後,價格一下了漲到60多塊錢,開始還覺得很莫名其妙,但是後來在網上看到是因為該產品的原料升級成為有機產品才漲價,其實自己感覺升級前後,該產品在效果方面並沒有顯著差別。對此,業內人士肖先生告訴記者,這種所謂的有機充其量就是添加了少量的有機成分而已,更多只是一種營銷手段。化妝品配方師小張也告訴記者,國內的有機護膚品牌在廣告上說的有機綠色護膚品都有誇大,都是在打擦邊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樂天餅乾等部分洋食品檢出能致死物質
    CFP供圖  部分洋食品檢出能致死物質  近300批次洋食品和化妝品檢出問題  記者昨天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最新一批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2010年4月、5月)已經公布,將近300個批次的洋食品和化妝品被處以退貨或銷毀處理,其中還包括了一些世界名牌食品
  • 被大寫的「起跑線」之爭催熱早教市場蛋糕之爭
    原標題:「起跑線」之爭催熱早教市場  1歲內孩子早教免費、國外知名教育品牌登陸中國、三節免費試聽課程……距離新年鐘聲敲響還有近2個月,但針對0-3歲孩子的早教市場已經開始啟動來年市場蛋糕之爭。
  • 有機化妝品的七年之癢
    對於海外品牌而言,即便是已經獲得歐盟Ecocert認證或者德國天然有機認證BDIH等相關權威認證,按照我國法律相關規定,在進入中國市場時也不得宣稱為「有機產品」,品名中也不能出現「有機」字樣。強監管也同樣波及到原料企業。
  • 「有機化妝品」都是忽悠 有機認證早被叫停
    此前,廣州十長生化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安也通過個人微博聲明,「韓後產品在2011年9月已通過萬泰有機認證,並嚴格按認證的要求選取原料」。  尚沒有足夠證據證明這些努力是否已將韓後從危機中拯救出來,面對記者,韓後品牌總監肖榮燊則表示:「由於韓後產品一直還處於市場培育期,所以銷售方面受到的影響不大。
  • 部分洋食品檢出致死物質 嘉寶米粉檢出有害細菌
    近300批次洋食品和化妝品檢出問題  記者昨天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最新一批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2010年4月、5月)已經公布,將近300個批次的洋食品和化妝品被處以退貨或銷毀處理,其中還包括了一些世界名牌食品。
  • 日企注資天然有機市場曲線發力--化妝品財經在線-一個行業的生意與...
    澳洲天然有機領導品牌茱莉蔻因長期虧損被迫出售,原產希臘的有機護膚品牌KORRES在中國多家高端百貨專櫃也備受冷落,專櫃面積縮小、位置調整直至撤櫃,其他多個植物天然有機類品牌也處於市場非主流地位。    天然植物類護膚品牌市場遇冷,卻引起了日本化妝品集團的極大關注。
  • 美國:有機食品市場群雄逐鹿,全食超市的份額被奪
    美國全食超市公司(Whole Foods Market Inc)是有機食品領域的佼佼者。如今,有機食品在美國市場的受歡迎程度逐年上升,面對龐大的商機,許多超市紛紛「搶食」於有機食品市場。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 全食超市公司最近第三次調低了2014年同店銷售額和營收額的預期,其
  • 無中文標籤的「洋」化妝品,慎購!
    首席記者夏燕通訊員姜文杰/文近日,湖州市南潯區市場監管局南潯鎮分局接到了消費者孫女士的投訴,稱其在一家化妝品店裡買了一盒面膜,用了之後臉上開始發紅、脫皮,請求市場監管部門立即派人前往實地進行調查處理。到達現場後,南潯鎮市場監管分局的執法人員發現這是一家服裝店,主要銷售女裝,營業執照上的經營範圍是服裝、箱包、鞋帽、化妝品零售。
  • 化妝品被踢出有機產品目錄 眾多品牌被疑渾水摸魚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近年來,有機產品的概念非常熱門,有機蔬菜、有機水果、有機嬰幼兒奶粉都受到市場的歡迎,甚至連化妝品也有了有機產品。然而,本月初開始實施的新《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的目錄中列舉了127種產品,其中並不包含化妝品,讓一度備受熱捧的有機化妝品落入尷尬境地。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化妝品品牌都打出有機的概念,比如韓後、歐舒丹、茱莉寇、契爾氏、品木宣言等。業內人士指出,這些產品要麼是在2012年之前通過認證的,要麼可能涉嫌虛假宣傳。
  • 雀巢逾10噸問題奶粉被禁入境 洋奶粉質量遭遇大「烤」
    據了解,此次逾10噸雀巢不合格奶粉中,1批次雀巢全脂奶粉有690公斤,而雀巢旗下的克寧品牌奶粉有6批次共10.13噸,7批次奶粉的生產企業均為蒙特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口商分別為福建喜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平潭縱橫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國家質檢總局表示對不合格食品化妝品,在口岸均已退運或銷毀,未予準入。
  • 「有機化妝品」值得買嗎?
    有機這一理念最開始是國外提出來的。嚴格來講,有機算是一個形容詞。化學角度,所有的含碳化合物都叫做有機物。這一層面來講,並沒有動植物「是非有機的」。我們經常在市面上見到的「有機食品」」有機化妝品「這些詞語中,有機代表的是一種耕作和加工處理方式——不用化學農藥,化肥,化學防腐劑等合成物質,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
  • 喜寶奶粉又被港食安中心要求停售 屢登黑榜背後究竟出了啥問題?
    然而,在中國市場,喜寶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通過權威部門、機構來檢驗,喜寶屢次被通報質量相關問題。近日,香港食安中心官網公布,喜寶有機雙益嬰兒奶粉因產品樣本不符營養標籤規定,更是被香港食安中心要求停售。 作為德國最早和最大的嬰兒食品公司之一,喜寶是如何把控奶粉質量安全的?
  • 近300批次洋食品不合格 哈根達斯上榜
    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最新一批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2010年4月151批次、5月145批次)已公布,近300批次洋食品和化妝品檢查出問題,被處以退貨或銷毀處理,此次檢出問題的洋食品包括多種乳製品、蜂蜜、巧克力、餅乾、果醬等。
  • 近300批次洋產品不合格 哈根達斯生產商上榜
    昨日(8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最新一批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2010年4月151批次、5月145批次)已公布,近300批次洋食品和化妝品檢查出問題,被處以退貨或銷毀處理,此次檢出問題的洋食品包括多種乳製品、蜂蜜、巧克力、餅乾、果醬等。
  • 法蘭琳卡配方升級至「0」防腐劑,有機護膚大蛋糕第一塊它先吃!
    法蘭琳卡配方升級至「0」防腐劑,有機護膚大蛋糕第一塊它先吃!CBO 網訊(記者 唐雅倩) 從有機、8無添加到0防腐,法蘭琳卡瞄準有機護理市場,不斷通過技術升級與消費者教育,搶佔即將到來的有機護膚熱潮中的有利位置。
  • 「洋」化妝品保質期看懂了嗎?各國不一樣
    興衝衝買了一大堆「洋」化妝品,回家使用時一看保質日期,暈了,完全不認識。  劉女士說,她和很多朋友都酷愛「洋」化妝品,也就是進口化妝品,往往出去一次,就要買上很多的國外大牌護膚品,囤在家裡慢慢用,時間一長,才想起化妝品有沒有過期這檔事。  「洋」化妝品的保質日期到底怎麼看?昨天,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專家給出了解答。
  • 椰城烘焙滿街"飄香" 商家競相爭食 "拔尖"很難
    市民在蛋糕店內挑選蛋糕。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隨著市民對快捷消費需求日益增加,各式蛋糕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椰城的大街小巷,微信朋友圈也瞄準這一商機,在家裡賣「私房蛋糕」成為創業新模式。 滿街蛋糕飄香,市場「硝煙」瀰漫 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在海口一條街上三五家、一個商圈十幾家蛋糕店並不稀奇。
  • 化妝品行業進入「戰國時代」 國貨新品借新電商平臺爭天下
    創立近十年的護膚品牌肌膚之食以前就主要做電商渠道,但隨著傳統電商平臺策略的改變,留給創始人周鑫的資源也不多。通過新品牌計劃品銷合一的策略,肌膚之食獲益相當大,也讓周鑫堅定了走定製化的道路。 一個是老牌代工廠,一個是新銳品牌,這是拼多多為廣東美妝行業打造的兩個樣板。通過「新品牌計劃」,拼多多計劃批量孵化化妝品國貨品牌。
  • 從「蛋糕臉」到「修復面膜」 美國化妝品市場泡沫的破裂
    她在最近的一段Instagram視頻中回憶道,「我希望照片儘可能真實。」事實上,很少有企業家能像卡坦那樣牢牢把握住美國美容市場的脈搏。在過去的七年中,卡坦白手起家打造了一家價值超10億美元的化妝品公司,Huda beauty。
  • 武漢部分餐企不再安於現狀 爭食婚慶蛋糕
    武漢市場上部分餐企已經不再安於現狀,正在將營銷觸角伸向婚慶市場。日前,本土餐飲巨頭之一湖錦酒樓「一站式婚禮殿堂」落戶新榮店,相比傳統餐飲店不同的是,店內特設多個婚慶主題場館,其一站式婚宴中心內還配置聖禮堂、唱詩班及婚車、喜糖、禮服、男裝、珠寶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