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工作節奏快、壓力大;身體狀況下降,看病醫療需求增加;孩子上學、父母養老、同事朋友婚喪嫁娶;房貸、車貸......仿佛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沒有理由不焦慮。
《人民論壇》雜誌的一項調查發現,超六成人認為自己的焦慮程度較深;81.1%的受訪者認為焦慮情緒會「傳染」;88.9%的人認同「全民焦慮」已成當下中國的社會通病。
但是,當焦慮超過了你的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就會發展成精神類疾病(焦慮症)!學會控制焦慮在合理的程度,是我們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
焦慮症測試結果,快來看看你的焦慮到什麼程度了
關於焦慮量表的臨床分級:粗分相加得總分
總分:41-50分,輕度焦慮
61-60分,中度焦慮
61以上, 重度焦慮,
除參考量表分值外,還應根據臨床症狀的程度做出判斷,量表分值僅能作為一項參考指標而非絕對標準。
如果你的焦慮已經超過了正常範圍,請不要忽視、掉以輕心,應當引起足夠重視了,及時地做好自我調節或者到正規精神科醫院就診,是最正確的選擇!
焦慮情緒分為四個層次
所有人的焦慮情緒從輕到重會分為4個層次:
1、先是身體緊張,常覺得無法放鬆,習慣於眉頭緊鎖;
2、然後愛出汗、眩暈、呼吸急促、老想去大小便;
3、之後就會對未來產生莫名的擔心,如擔心工作和健康;
4、最後發展到對周圍環境的微妙變化和別人的言行都充滿了警覺。
長期焦慮損害身心健康
01
導致胸悶、失眠等症狀
焦慮症患者會出現心悸、胸悶、氣短、失眠、心跳和呼吸加快等症狀。
02
對心腦血管不利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焦慮感上升,體內應激激素就會增加,脈搏和血壓水平隨之上升,對心腦血管會產生負面影響。
03
加速衰老
荷蘭一項研究發現,焦慮會加速衰老。人體染色體末端有個「帽子」,叫做端粒,隨著年齡增長,端粒會逐漸縮短,導致細胞壽命變短。
該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染色體的端粒長度明顯短於正常人,這主要與體內抗壓系統紊亂有關。
一方面是因為長期壓力會觸發自由基釋放,導致細胞遭到破壞;另一方面焦慮會導致睡眠質量差、思慮過多,從而出現脫髮、白髮、皮膚彈性差、皺紋早生等早衰表現。
研究人員預測,不同亞型的焦慮症會導致壽命不同程度縮短。社交恐懼症患者比正常人早衰3.5~5年,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則會早衰5.5~8年。
04
影響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如果長期處於焦慮狀態,工作、生活以及和他人相處的能力都會嚴重下降,進而導致事業和家庭生活停滯不前。
如何克服和緩解焦慮
焦慮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會累積也會消退,而戰勝焦慮就像登山,貴在堅持。專家建議,做到以下四步,及時調整好心態,學會和焦慮「和平共處」:
01
揪出根源
先分析一下焦慮感到底來自哪,然後各個擊破。
一般來說,焦慮感源自「不確定的狀態」,而行動就是戰勝焦慮最好的武器。
比如,如果你對事業發展方向心存迷茫,不妨先結合自身情況冷靜分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然後下定決心勇敢地放手去做。
02
不想後果
做任何事都會面臨挑戰,緊張是正常的,這被稱為預期性焦慮。此時,不要過多地去想結果,而要試著從中獲得成就感。
03
轉移注意力
焦慮症患者的思維會進入「越焦慮就越胡思亂想,想多了更焦慮」的惡性循環。一旦開始陷入焦慮情緒,就要及時提醒自己分散注意力,防止情緒變得越來越糟。
可以做點喜歡的事,如看電影、聽音樂或讀一本有趣的書,還可以跑跑步、做家務,讓自己遠離胡思亂想。多結交性格開朗的朋友也能避免焦慮。
04
學一招自我放鬆術
放鬆的方法有很多,但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最有效。學會5個小動作能快速、有效地緩減焦慮:
◎深呼吸
嘗試用鼻子深吸一口氣,然後從嘴裡慢慢地呼出,持續這個動作1分鐘。這樣呼吸,是在向你的身體和大腦傳遞出一個信息:現在不存在危險,你可以從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
◎喝水
研究顯示,即使輕度脫水也會影響精神健康和增加焦慮,而喝水對減壓有神奇作用。
◎擁抱
擁抱愛的人,或者只是和他握個手,都可以化解焦慮。許多研究表明,擁抱會降低一些令人緊繃的應激激素的釋放,還會促使多巴胺、內啡肽等愉悅激素分泌。
◎微笑
笑能放鬆肌肉,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環;刺激體內被稱為「天然止疼藥」的物質分泌;減少壓力相關的激素。
◎專注
研究顯示,47%的時間裡我們想的事情和當下做的事沒有關係,回想過去或想像未來都可能加重焦慮。專注當下讓人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