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焦慮,從《應對焦慮》中認識三個層面的焦慮症

2020-10-13 王士雄聚元堂

引言:小編本人在身患焦慮症的時候,有幸經朋友介紹了這本《應對焦慮》的書,書中講解了九種應對焦慮的方法,話不多說,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身處焦慮的患者朋友。

焦慮,不要怕

因為焦慮跟恐懼兩個情緒非常的像,它們都是對一件事情表示擔憂和緊張,所產生的恐慌感和難受成都十分類似,讓人難以分辨。

首先我們要明白普遍的恐懼是有著明確的目標,對一些東西,對一些事,對即將發生的不好事情有感覺的,這我們可分類為恐懼。

就好比有人害怕貓,有人害怕狗。就拿小編來說,我就特別怕魚這種生物,每次看到魚我都繞開一點,不願意去接觸,連短時間的凝視我都很抗拒。

相反,焦慮沒有明確的目標是普遍性的,也就是莫名其妙內心開始翻騰,緊張冒汗,擔心這個擔心那個,而且情緒強度要比常人高出很多。

焦慮症患者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時刻擔心自己會陷入失控狀態,一種為「發瘋」,就類似情緒大爆發一樣,另一種就是咱們說到過的瀕死感。

焦慮影響的三個層面

(一)心理

很多人焦慮起來會擔心自己的身體患有疾病,簡單說就是「疑病症」,我之前焦慮期間就感覺心臟不舒服,難受心悸。

去醫院檢查醫生給的答案卻是非常健康,讓我不要擔心,雖然焦慮時心跳加速,但人的心臟是足夠強壯的,絕對能承受的住。

同時不僅僅是身體上感受,對於還沒發生的事情,焦慮症患者也會顯得很擔心,擔心自己生病,甚至擔心自己的情緒失控會給周圍人帶來怎樣的麻煩。

心理上產生恐懼,這是天興所至,那恐懼是絕不會加劇到威脅生命的地步,所以大可以放心自己的身體狀況。

(二)行為

這一類最主要表現就是逃避、迴避等行為,比如不敢坐電梯、不敢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甚至連排隊都不行。

其次就是伴有強迫症,對於門窗是否關閉始終疑惑,最後必須去看一眼才安心,這個就不用舉例子了,大多數人都有著這種體驗,但焦慮症患者對於尤為敏感,那種百爪撓心坐立難安的感覺,不論你在做什麼都會去證實一下。

我們平時會看到焦慮症患者有意識或無意識抖腿,其實不僅僅如此,其他的小動作比如搓手、咬嘴唇、深呼吸等等,仿佛無時不刻都在動,顯得很慌張。

(三)生理

焦慮症對於生理的影響前期最令人痛苦的我想應該是失眠了,一躺下思緒就像是都浮出了水面一般,比白天還要清醒,而且越是不想思考越難以把控。

其次失眠的原因就是做夢。常常會在凌晨時被噩夢驚醒,醒來後心悸盜汗的感覺也是奪走睡眠的元兇。往往噩夢後就會心率加快,而且通常會直接提升到每分鐘140次左右。

同時會出現虛弱脫力的狀態,並伴隨著發動、和腸道問題。


這三個層面是焦慮症的根本所在,要想擺脫焦慮的困擾,既要減少生理反應,又能消除迴避行為,改變內心自我對話的方式。

篇幅有限,我將在明天為大家帶來《應對焦慮》中的提到的九個方法,助你擺脫焦慮。

相關焦點

  • 從這三個層面去剖析那些無處安放的焦慮
    焦慮和焦慮症是有區別的,日常生活中一些事情產生的輕微焦慮屬於合情合理的反應,但如果焦慮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就會表現出焦慮症,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社交恐懼症按字面意思比較好理解,表現為在人際交往中有過度的憂慮或恐懼情緒;而強迫症主要表現為控制不住的反覆思維和動作,比如反覆洗手。《應對焦慮》中談到,焦慮症患者最熟悉的一種是災難化思維,所謂災難化,就是想像某種災難即將來臨,發生了一些稀鬆平常的事,就想到災難化的後果。
  • 如果你正被焦慮困擾,不妨從《應對焦慮》中找尋自我療愈的方法
    焦慮和焦慮症是有區別的,日常生活中一些事情產生的輕微焦慮屬於合情合理的反應,但如果焦慮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就會表現出焦慮症,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社交恐懼症按字面意思比較好理解,表現為在人際交往中有過度的憂慮或恐懼情緒;而強迫症主要表現為控制不住的反覆思維和動作,比如反覆洗手。《應對焦慮》中談到,焦慮症患者最熟悉的一種是災難化思維,所謂災難化,就是想像某種災難即將來臨,發生了一些稀鬆平常的事,就想到災難化的後果。
  • 焦慮與焦慮症有什麼不同,我是得了焦慮症嗎,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可是,為啥會有老是擔心和害怕的心情呢? 我想問問,我這是焦慮嗎,還是得了焦慮症?焦慮與焦慮症有哪些不同,如何緩解焦慮情緒呢? 你好,這位同學,你在微信中的留言,我看了,現在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焦慮是我們人類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進化出來的的一種情緒情感和心理功能,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是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發展出來的一種自我防禦機制,意思是說當我們人類受到外界大型猛獸和自然災害威脅時,我們的心裡就會出現擔心、害怕、恐懼等情緒反應,表現出來就是焦慮,例如提心弔膽、擔憂、坐立不安、來回走動、甚至奔跑喊叫;身體上也會有反應,出汗、口乾、嗓子發堵、
  • 焦慮、緊張不安…難道是患焦慮症?切記焦慮情緒≠焦慮症
    如今社會高速發展,人們生活與工作壓力的增大,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焦慮情緒的體驗,但是很多人有疑問,焦慮情緒就是焦慮症嗎?其實,偶爾出現焦慮情緒是正常的,雖然這些情緒可能對我們的工作、生活造成影響,但在通常情況下,短期內就會恢復正常。
  • 焦慮症嚴重時,曾讓我想自殺,《應對焦慮》讓我解脫出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對每個人都很重要的書《應對焦慮》。今年夏天,一場突發事故降臨到我身上,高速上,我被一輛失控轎車撞飛出十幾米遠。幸運的是,我活了下來,不幸的是,患上了嚴重的焦慮症(創傷後應激障礙)。直到讀完這本書,通過書中提到應對焦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讓我從嚴重焦慮中走出來,重新感受世間美好。所以,我想把它分享給你,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 《應對焦慮》讀書隨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對每個人都很重要的書《應對焦慮》。今年夏天,一場突發事故降臨到我身上,高速上,我被一輛失控轎車撞飛出十幾米遠。幸運的是,我活了下來,不幸的是,患上了嚴重的焦慮症(創傷後應激障礙)。直到讀完這本書,通過書中提到應對焦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讓我從嚴重焦慮中走出來,重新感受世間美好。所以,我想把它分享給你,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 焦慮症:緩解焦慮的五個方法,很實用
    那什麼是焦慮症呢? 2020年有一個詞特別火,叫「流量焦慮」。那這裡的焦慮跟焦慮症有沒有關係呢? 之前有粉比問我,「在駕照考試、論文答辯前,我也會感到緊張、焦慮,那這算不算焦慮症呢?」 不算!因為隨著考試結束、答辯結束,我們的緊張、焦慮等情緒也會隨著緩解或者消失。而真正的焦慮症,常常沒有明確原因。
  • 如何面對焦慮?不是所有的焦慮都需要治療,但焦慮症一定需要
    所以說到焦慮,我們要先判斷的是究竟是焦慮情緒,還是焦慮症。焦慮情緒不去治療也大概率會好,但焦慮症不去治療只能越來越嚴重。,分辨焦慮情緒和抑鬱症並不是所有的焦慮都需要系統治療,實際上我們普通人常常都會緊張,都會不安,都會焦慮,但不會焦慮很久,因為我們是存在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的,而且人的注意力也一般不會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面。
  • 你知道焦慮情緒與焦慮症的區別?正確認識自我焦慮
    焦慮障礙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全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各類精神障礙中,焦慮障礙患病率最高,成人的終生患病率高達7.6%。但是,如果仔細去體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或正處於焦慮之中。那什麼才算病理性的焦慮?焦慮障礙有哪些常見症狀?
  • 讀心醫話 | 焦慮和焦慮症有什麼區別?如何緩解焦慮?
    兒童時期與父母分離、求學時代面臨考試、求職生涯中的一次演講……這些突如其來的事情,都有可能使我們產生焦慮情緒。正常的焦慮情緒能夠調動身體的各臟器組織,提高我們的反應速度和警覺性,幫助我們應對突發事件。焦慮症(焦慮障礙)患者往往是在無明確誘因與固定內容下出現的緊張不安、大禍臨頭感,患者常常感到痛苦不已,其焦慮程度與現實危機明顯不相符
  • 總是無緣無故焦慮?若有這3個表現,要懷疑是不是焦慮症
    人因為擁有各種情緒而變得富有情感,焦慮也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但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人們往往會有病理性焦慮狀態的出現。病理性的焦慮狀態導致人們在生活中過度焦慮,也就是現在精神科所稱的焦慮症,焦慮症嚴重的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 《應對焦慮》賈伯斯經常拍桌子罵人?焦慮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
    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書寫書評,然後還要督促學員,帶領學員一起努力,結果就是忽略了孩子和家庭,內心開始失衡,焦慮。《應對焦慮》一書指出現代社會焦慮普遍的原因有三個因素:現代快速的生活節奏、統一標準和準則的普遍缺失、後工業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工作的壓力,現代社會矛盾的價值觀,現實聯繫感的缺失,這都讓人在不安中迷失。
  • 《情緒決定命運—不焦慮的智慧》:輕易化解焦慮,愉快接納自己
    導語:據調查,我國約有90%的公眾對焦慮症的認識存在較大偏差,常常不願求助心理醫生,採取消極的方式逃避或對抗。通俗來說,我們現在常說的壓力過大就是焦慮的一種感受方式。此書第五章《不焦慮的智慧》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分析了現實生活中「油鹽醬醋」的焦慮情緒及應對方法,讓人充分了解到焦慮情緒並不可怕,管理得當可「化敵為友」,自己可成為自己的心理醫生。看完這一章,我成功化解了困擾自己許久的中度焦慮症,與家人相處更和諧,受益匪淺,現將學習體會分享給大家。
  • 焦慮的情緒無法抑制,嚴重的可能會變成焦慮症
    現代人在高壓的生活壓力下很容易變得焦慮,我們都應該學會「慢一點」的藝術,那麼你的人生將會有很大的躍進和翻轉。學會放下焦慮,放下怒氣,去接受生活,去舒適地過好每一天。 常見的焦慮症有5種,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系列症狀。它們都源於人類最基本的求生本能。
  • 焦慮症對身體有什麼危害?什麼方法可緩解焦慮
    原標題:焦慮症對身體有什麼危害?什麼方法可緩解焦慮   焦慮症是目前除了抑鬱症之外,比較常見的心理疾病,最主要的一個特徵是患者情緒會經常焦慮狀態。焦慮症的病因有很多,像遺傳、性格、一些社會因素,或者軀體疾病等等都會造成焦慮症的發生。
  • 總是會無緣無故的焦慮?若有這3個表現,要懷疑是不是焦慮症
    若有這3個表現,要懷疑是不是焦慮症人因為擁有各種情緒而變得富有情感,焦慮也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但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人們往往會有病理性焦慮狀態的出現。病理性的焦慮狀態導致人們在生活中過度焦慮,也就是現在精神科所稱的焦慮症,焦慮症嚴重的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如果出現以下3個症狀,預示你可能有焦慮症了,需要儘早到專業機構進行合理的治療。
  • 當你感到焦慮的時候,需要懷疑自己有焦慮症嗎?
    當你感到焦慮的時候,需要懷疑自己有焦慮症嗎?微博超話話題下,有1.9萬個帖子,2.2萬人關注不同於抑鬱和失眠,焦慮症更難以被自己發現,或者說更容易出現自我病症的錯誤認知。例如,我因為對某件事情存在明確的疑慮,從而產生了焦慮情緒,並且因疑慮沒有被解除,所以焦慮情緒一直存在,我懷疑自己有焦慮症。又例如,我為了自己的生活學習質量不高,感到焦慮,並且又因為焦慮情緒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我懷疑自己有焦慮症。
  • 4個方向調整,輕鬆《應對焦慮》| 讀書筆記
    一、現代社會充斥著焦慮現代生活的準則是極其多元化的。人們沒有一套共有的、一致的、全社會都認可的價值觀和標準讓人們去遵循。在這種「價值真空」中,我們大多數人都嘗試獨立生存、照顧自己,繼而對該如何生活產生不確定感,這種不確定感為焦慮提供了充裕的滋長空間。
  • 「焦慮」也是件好事?7個問題檢測你的焦慮程度,超過5分的人要注意了
    【「焦慮」也是件好事?7個問題檢測你的焦慮程度,超過5分的人要注意了!】在職場中,擔心出錯;臨近考試,膽戰心驚;處理人際關係,糾結為難...總之,比較焦慮!這種情緒處理不好,很可能進一步導致焦慮症!焦慮症所帶來的後果很嚴重,不僅會心情煩躁、做事效率降低、身體極度疲勞等,不及時治療還可能誘發其他疾病,每個人都應該引起重視。我們怎麼判斷自己的焦慮程度呢?
  • 上班焦慮嗎?小心變成焦慮症!
    每天要面對不同的工作任務,還要和性格各異的同事、領導打交道,將應對這些情況比喻成考試做題一點都不為過,但往往難以找到答案。  由此,很多的人都會產生職場焦慮情緒,甚至是職場焦慮症。  工作焦慮症這個發病的原因很多,跟性格、突發的事件、疾病、還有周圍環境、精神緊張、壓力等都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