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小編本人在身患焦慮症的時候,有幸經朋友介紹了這本《應對焦慮》的書,書中講解了九種應對焦慮的方法,話不多說,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身處焦慮的患者朋友。
因為焦慮跟恐懼兩個情緒非常的像,它們都是對一件事情表示擔憂和緊張,所產生的恐慌感和難受成都十分類似,讓人難以分辨。
首先我們要明白普遍的恐懼是有著明確的目標,對一些東西,對一些事,對即將發生的不好事情有感覺的,這我們可分類為恐懼。
就好比有人害怕貓,有人害怕狗。就拿小編來說,我就特別怕魚這種生物,每次看到魚我都繞開一點,不願意去接觸,連短時間的凝視我都很抗拒。
相反,焦慮沒有明確的目標是普遍性的,也就是莫名其妙內心開始翻騰,緊張冒汗,擔心這個擔心那個,而且情緒強度要比常人高出很多。
焦慮症患者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時刻擔心自己會陷入失控狀態,一種為「發瘋」,就類似情緒大爆發一樣,另一種就是咱們說到過的瀕死感。
(一)心理
很多人焦慮起來會擔心自己的身體患有疾病,簡單說就是「疑病症」,我之前焦慮期間就感覺心臟不舒服,難受心悸。
去醫院檢查醫生給的答案卻是非常健康,讓我不要擔心,雖然焦慮時心跳加速,但人的心臟是足夠強壯的,絕對能承受的住。
同時不僅僅是身體上感受,對於還沒發生的事情,焦慮症患者也會顯得很擔心,擔心自己生病,甚至擔心自己的情緒失控會給周圍人帶來怎樣的麻煩。
心理上產生恐懼,這是天興所至,那恐懼是絕不會加劇到威脅生命的地步,所以大可以放心自己的身體狀況。
(二)行為
這一類最主要表現就是逃避、迴避等行為,比如不敢坐電梯、不敢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甚至連排隊都不行。
其次就是伴有強迫症,對於門窗是否關閉始終疑惑,最後必須去看一眼才安心,這個就不用舉例子了,大多數人都有著這種體驗,但焦慮症患者對於尤為敏感,那種百爪撓心坐立難安的感覺,不論你在做什麼都會去證實一下。
我們平時會看到焦慮症患者有意識或無意識抖腿,其實不僅僅如此,其他的小動作比如搓手、咬嘴唇、深呼吸等等,仿佛無時不刻都在動,顯得很慌張。
(三)生理
焦慮症對於生理的影響前期最令人痛苦的我想應該是失眠了,一躺下思緒就像是都浮出了水面一般,比白天還要清醒,而且越是不想思考越難以把控。
其次失眠的原因就是做夢。常常會在凌晨時被噩夢驚醒,醒來後心悸盜汗的感覺也是奪走睡眠的元兇。往往噩夢後就會心率加快,而且通常會直接提升到每分鐘140次左右。
同時會出現虛弱脫力的狀態,並伴隨著發動、和腸道問題。
這三個層面是焦慮症的根本所在,要想擺脫焦慮的困擾,既要減少生理反應,又能消除迴避行為,改變內心自我對話的方式。
篇幅有限,我將在明天為大家帶來《應對焦慮》中的提到的九個方法,助你擺脫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