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實行小區封閉管理第一天:進出小區需登記信息,測體溫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2月11日,為了徹底控制阻斷傳染源,武漢市對全市小區進行封閉管理。

實行小區封閉管理會給居民帶來不便,但換來的是全社會的健康和安全。

如何落實封閉管理措施,又保障好居民正常生活需求,湖北日報全媒體記者選擇幾個小區進行了探訪。

2月11日,武昌區武重社區門口,外賣員將居民網購的蔬菜放在小區門口後離開

「無接觸」網上往來

地點:湖北大學琴園小區

2月11日凌晨1點,小區業主委員會微信群、物業管理QQ群,相繼彈出「即日起全市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公告。

「我家菜沒有了,麼辦?」一位業主問。話音剛落,微信群熱心「團長」貼出第二天擬團購菜單。

早上7點,物業群又彈出公告:小區1號門正式封閉,有急事需出門者,請走3號門。

湖大琴園小區一角

8點半,微信群活躍起來,一名熱心「團長」彈出字幕:前天訂購蛋糕了的老師們,請叫到名字後,麻煩在群裡應聲後,戴口罩下樓到小區3號門口自取,取貨後麻煩再應一聲,以便下一位去取。

大家依規依次下樓。群裡討論訂明天蔬菜、雞蛋、牛肉的又相繼約起,熱心的「團長」們分工,牽頭代辦。

琴園小區是湖北大學教職工小區,現有1500多戶,常住居民約5000人。

作為小區一員,記者站在自家後陽臺上俯瞰,小區方圓200米內的小車、人員流動,盡收眼底。與年前每天川流不息的人流、車流相比,如今的小區顯得特別寧靜。

自家室內,上高中的小孩正在書房聆聽學校老師「空中」授課;愛人則在另一房間開著視頻語音會,聽取實驗室組長部署當前重點實驗工作。

團結大道上消殺作業

上午9點50分,物業相繼上傳小區外和各樓棟樓道、電梯消殺作業照片。小區外馬路上,來回作業的灑水式消殺車,噴起的水霧四五米高。

「昨天大家訂的蔬菜到了……」10時許,熱心「團長」在業主微信群又「吆喝」起來,並重複起上午取蛋糕時「無接觸式」操作。

物業介紹,小區前半個月已實行封閉式管理,進出人員只能是小區常住居民和車輛,身著防護服的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對進出人員測體溫。

封閉措施提前啟動

地點:武昌保利心語小區

2月11日下午2時,記者來到位於野芷湖畔的保利心語小區。

保利心語九區、十區,有居民2623戶。截至當日,有3人確診,1人疑似。目前,確診患者已收治入院,疑似病例也入住方艙醫院。

記者看到,小區多數出入口已大門緊鎖,外賣、業主團購菜品等物資,均放至在出入口旁雨棚下。小區內部,除了身著全套防護裝備的物業人員進行消殺,基本無人員走動,看到有業主在小區內閒逛,工作人員會及時勸返。

物業人員和社區黨員志願者共同把守小區大門

小區物業經理董曉娟介紹,保利心語九區、十區原有8個出入口,2月2日起,物業將原有人行出入口封閉,僅留3個車行出入口,人、車只能從車行出入口進出,同時,嚴格限制外來人員進入小區。

2月6日起,小區管控措施升級:每戶3天只允許一位居民外出採購生活保障用品,無特殊需要的,不得外出;居民確因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外出處理的,必須先向社區報備,審批通過後方可外出;防疫一線工作人員車輛,也需要社區證明和單位證明才可進出。

記者在小區二號門的進出登記表上看到,截至當日下午2點半,僅有8名業主進出小區。其中6名憑出入卡出門購物,均是近三天來首次出門;其他兩名,則是醫生等防疫一線工作人員。

物業人員為進入小區的業主測量體溫、登記信息

2點40分,小區住戶李先生驅車準備出門,在小區出入口處,物業工作人員給其測溫,並登記其姓名、車牌、房間號及聯繫方式等信息。李先生對記者說,他在高校工作,要去學校參加防疫工作,對物業的管理舉措,他十分支持。「小區是居家市民的最後一道防線,遵守小區物業管理規定,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董曉娟介紹,針對小區業主的生活保障問題,物業已聯繫了4家農業合作社,業主每天都可團購蔬菜、水果、魚、肉、米等生活物資,頭天下單,第二天即可送到小區,日均有300多戶居民參加團購。「商品到後,我們會分樓棟和業主聯繫,每次3到5人下來取貨,人均間隔3米至5米,確保業主安全。」

臨時出入需開證明

地點:洪山麗華苑社區

下午2點,記者在麗華苑社區看到,社區僅南二門可進出。門口6名保安身著隔離服、護目鏡、手套,手持測溫儀對進出居民進行登記、測溫。保安張師傅桌前三大本名冊,記錄著小區20棟44個單元的明細,有人出入必須登記。

社區書記汪娟介紹,麗華苑社區是一個經濟適用房和還建樓組成的小區,有3065戶7000餘人。1月23日開始,小區進行管控,將原本3個出入口縮減成兩個。2月8日起,小區人員進出管理升級,實行每戶三天出一次門,外來人員原則上不得進入。

在社區服務中心,10多名工作人員正在忙碌,有的在填寫表格、有的在接電話、有的在整理蔬菜。汪娟介紹,社區有8名工作人員,1月23日開始一直連續工作,2月3日開始陸續有長江新城、地鐵集團、武昌區科協等多部門的12名黨員服務隊定點幫扶,大大緩解了社區壓力。

對於有急事需要臨時外出怎麼辦?汪娟說:「我們有進出證明制度。」汪娟舉例,今天上午9點,13棟B單元的黃女士需給住院家屬送物品,她要到社區服務中心,填寫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用車原因、聯繫方式等信息,社區工作人員核實後給其開具證明,保安拿到證明後方可放行。

15點05分,服務中心接到電話,14棟B單元1505室的王姓住戶家裡沒菜了,希望能送些菜過去。長江新城黨員應急小分隊成員錢思靜拿著兩袋蔬菜馬上出門。「老王67歲,心臟有支架無法下樓,其子女是醫務人員,正在隔離中。」錢思靜說,對這些困難家庭,只有需求他們就會上門服務。今天,他已為6戶居民送菜。

汪娟介紹,小區物業聯繫了多個購菜平臺,通過業主QQ、微信群徵集購菜需求進行團購。10日,小區訂購了超過400份蔬菜,供貨商集中送貨到小區,居民分批來取。

對低保、高齡老人以及懷疑發熱家庭,社區將其列為特殊家庭。汪娟介紹,社區有127戶特殊家庭,對這些家庭的急需,社區配有5臺應急保障車,工作人員將需求收集後集中採買,再由社區工作人員送上門。

洪山區龍安社區龍安小區工作人員對因工作需要進出小區人員進行測溫登記

落實最嚴小區封閉令

地點:軍山街各社區

2月11日一大早,武漢開發區小軍山社區亮出新招:外來人員一律不得入內;本社區居民進出要進行信息登記和體溫測試。

為響應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12號令,武漢開發區軍山街各社區均行動起來,川江池社區頭天深夜趕製出居民出入卡,規定每戶每三天只能出入1人,並只允許在外停留2小時等。

此前,龍湖社區已執行一系列嚴防措施。

一是禁足令更嚴。每戶憑通行證每三天方可指派1名家庭成員外出採購生活物資;社區居民特殊原因需外出的,先向村委會電話報備,經村委會、社區居委會審批通過後方可外出;私家車一旦開出小區一律不得進入,外來車輛及訪客嚴禁進入小區。

二是巡查更嚴。社區下沉黨員幹部及各村書記組成巡查小分隊,每人包片負責片區崗亭排查和超市藥店巡查。對無事出門、小區閒逛人員實施勸返。

三是服務更貼心。社區網格員、各村婦聯主席組成物流配送小分隊,負責為居民提供跑腿代購、送菜上門、上門測溫等生活服務事宜。

相關焦點

  • 眉山城區小區封閉式管理第一天:不少小區出入仍不測體溫不登記
    銀鵬九龍豪府小區門口安排專人值守登記御景灣進出門測體溫具體規定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嚴格要求:一、 有物業管理的小區,物業管理公司必須嚴格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各街道、區級包保部門嚴格落實監督責任。小區人員進出一律測溫。嚴格小區往來人員車輛核查登記。對所有進入小區人員、車輛逐人逐車核查登記,非居住本小區人員(含快遞、外賣人員)一律不得進入。
  • 新洲區邾城街:繼續對小區實行嚴格的封閉管理
    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經濟社會活動轉向全面「重啟」。但是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小區仍要堅持管控,保護居民健康安全。4月5號,新洲區邾城街繼續對小區實行嚴格的封閉管理,各社區對轄區內的疫情防控卡點進行再巡查、再整改、再恢復。同時聯合區交警大隊,加大執法力度,禁止無證車輛、非必須車輛出行。
  • 正月十九:三測體溫,武漢小區封閉首日記
    「午夜搖鈴」,決定將「封城半月多」升級為全城開始「封閉小區」。首日,外出,過小區門口,課桌擋道,僅容一人能通。過肥者,目測要移動桌子才可。門口兩人,著白色防護服,護目鏡,體溫槍,全副武裝。登記姓名、戶號、聯繫電話後,一旁熟悉的門衛叮囑道:今天出去了,你家裡三天後才可有人外出,多備點!計劃性外出,和平時代的苦澀。門衛師傅後話短,卻透著冬日裡的溫暖!去中百倉儲,對門有一小路。疾走幾步至,同樣也有「卡」門的,同樣也有測量體溫的。「剛從那邊出來,去中百,還要測麼?」「要測,配合下!」
  • 昆明小區(村莊)封閉管理細則出爐!只留一個出入口,進出須戴口罩...
    為全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昆明市各小區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2月5日,昆明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範疫情防控期間小區管理的通告,即日起,全面實施小區封閉式管理,嚴格小區往來車輛人員核查登記和暫停小區內各類工程施工等。
  • 河北新樂市:全域小區、村實行封閉管理 確需出入的須憑「三證」
    本文轉自【新樂市發布】;關於做好居家防疫期間小區、村管理的通告根據全市統一安排,新樂市全域小區、村實行封閉管理,人員不流動、不聚集、不出小區和村莊,廣大市民、村民要積極配合防疫期間的小區、村管理工作。 一、實行小區、村封閉管理。
  • 安徽六安出臺住宅小區疫情防控八項制度 上班族進出需出具單位證明
    為貫徹落實《六安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範疫情防控期間社區村組等封閉式管理的通告》(第7號)要求,2月9日,《六安市住宅小區疫情防控八項制度》印發實施,進一步做好住宅小區和開放式居民點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封閉管理「六個一」要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公共場所需測體溫,小區準封閉式管理,居家隔離要注意啥?上海...
    第三關對沒有進行填報申請的,有志願者將引導至專門的填報點進行信息填報。截止2月7日24時,虹橋樞紐機測體溫122萬人次,發現體溫異常101人,「120」轉運60人。火車站累計轉運A類人員1695人,其中集中隔離8人,居家觀察1687人。讓人感動的是,參加樞紐站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都是三班輪崗,穿上防護服以後8個小時不能上廁所,他們卻毫無一絲怨言。
  • 應對小區封閉式管理,簇橋街道在行動!
    ,龍井早市休市,所有自建房區域只保留1個出入口(龍井早市和簇錦古鎮設置崗亭),進出雙向體溫檢測,全面推行出入證管理制度,一戶一卡,一卡一出,嚴格小區(院落)人員車輛出入管理,確保防控不漏一人、不漏一車,構築起小區「防火牆」。
  • 華泰小區擬實行封閉停車管理
    「草案」指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和《福建省物業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擬對華泰小區1-7期路口道閘範圍內所有進出車輛使用遙控道閘封閉式管理;小區業主或房屋實際使用者將實行地面停車公共資源使用費(以下簡稱「停車費」)包月收費管理;外來車輛進入小區將實行臨時停車計時收費管理;進出藍牙卡原則上按照「一戶一車一卡」辦理,每戶最多辦理兩部車。
  • 上海新規:進入這些公共場所需測體溫;小區準封閉式管理;居家隔離要...
    第二關體溫正常旅客出站前通過市民健康雲平臺登記健康信息,顯示B類的其他地區來滬旅客,則引導至出口處,快速分散人流;顯示A類的從湖北出發或者途經湖北的旅客進行登記,並由交通部門統一安排專車運送至集中留驗點核准後告知居家隔離14日,並通知所屬社區落實相關工作措施。第三關對沒有進行填報申請的,有志願者將引導至專門的填報點進行信息填報。
  • 今天起,畢節市七星關區對全區村(社區)、城市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
    為積極應對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嚴峻形勢,根據《畢節市人民政府關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實行社會管控措施的通告》《畢節市人民政府關於對社區(村居)疫情防控實行相對封閉式管理的通告》和《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政府令》的相關規定,決定對全區村(社區)、城市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
  • 成都郫筒街道對三類小區分類施策 「因地制宜」實施疫情防控
    12月14日,記者從郫筒街道獲悉:針對以上三類小區,當地已啟動分類施策的方式進行疫情防控。其中,物業服務企業管理小區物管要擔負起防控責任。做好人員流動管控,封閉小區多處出入口,實行一門出入制度,為居住在本小區的每戶居民辦理臨時出入卡,並在門口設立體溫、健康碼檢測點和登記臺,在居民進出時實行「一測二亮四問四登記」制度;做好環境消殺,加強小區環境的消殺力度。
  • 武漢一線:社區封閉自報體溫,有沒有改進的空間?
    其三,小區內網格化、地毯式測量小區居民體溫。小區封閉管理主要當然是為了防止疫情擴散,但還有個附帶的作用:使小區內暫時還抱有僥倖心理的「應收」病人,只能通過網上或代購買藥,於是就「露餡」了。 這就好比要將口含呼吸管潛入水下的人趕出水面,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水面堵死呼吸管。
  • 北京東城所有駐區單位停車場實行封閉管理
    東城區近日要求有配建停車場的駐區單位成立停車場抗擊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對停車場實行封閉管理,實施埠前移,在停車場出入口設立攔車監測登記崗,24小時值守,進出車輛人員體溫檢測。「您好,請出示您的出入證並測量體溫。」在銀行SOHO地下停車場,值班人員對車內人員測量體溫,體溫正常並出示出入證或健康碼才可以進入地下停車場。
  • 12號公告下發,哈爾濱各小區管控得咋樣?記者分7路走訪了24個小區
    依據《公告》,所有社區(住宅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專人24小時值班值守,人員進出須登記、查體溫、查身份證(或出入通行證),每戶家庭每2天可指派1外出採購,外出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上述規定眼下落實得怎麼樣?記者14日兵分7路,隨機走訪了道裡、香坊、松北等區共計24小區。
  • 上海1.3萬個小區封閉式管理上了熱搜!各種花式「出入證」你們小區...
    就上了熱搜榜封閉式管理是怎麼管的?楊行鎮農村出入證「三色」管理法儘管各村居都減少了出入口,落實了24小時值守和進入人員體溫檢測,但隨著外來人口陸續返回,形勢也嚴峻起來,值守人員一定要確保進出人員為本村居住人員,與此同時,企業復工後,有的人確實需要正常進出上下班,也不能完全一關了之。
  • 抗疫在社區丨石泉路街道實施小區「門長制」 全方位防控小區大門
    對此,街道對該小區大小出入口進行科學安排,封閉5個,沿嵐皋路的2個門洞採用圍欄的方式保留1個出入口,並實行24小時制不間斷管控。對目前採取的小區半封閉式管理,大家普遍表示理解支持,業主們認為這是對居民身體健康、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重要體現。圖說:居民們只要憑藉《小區出入證》,待志願者測量體溫正常後,即可進出小區。
  • 南京八條措施嚴管小區,效果咋樣?
    疫情發生後,業主主動聯繫物業,要求物業加強管理,原則上只允許業主進出,其他人員沒有特殊情況一律不得進入小區,「小區南門封閉後,其實對業主出行還是造成一定影響的,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業主因此而不配合我們的工作。」
  • 潮鳴街道44個小區實行閉環管理,保留一個出入口,外賣、快遞車不準...
    作為人員密集的中心城區街道,杭州下城潮鳴街道決定積極部署開展閉環式管理:部署開展自防小控自查小區閉環式管理試點,要求每個社區在老舊小區至少設置1-2個試點,物業小區全部實行閉環管理,實行一門進出。截至目前,潮鳴街道共對44個小區實行了閉環管理,包括物業小區和無物業小區。
  • 北京恢復所有小區卡口設置 三類人員禁止出京
    恢復所有小區卡口設置發布會上,張革介紹了二級響應下的社區防控相關措施:一是加強社區(村)封閉式管理。恢復所有小區卡口設置,實行24小時值守,出入口嚴格執行測溫、查證、驗碼、登記等防控措施,本小區居民依託電子門禁、人臉識別、電子通行證或憑出入證進入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