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給大家分享了一條推上的熱門,
「如果一隻服務犬向你跑來,而它的主人不在身邊,這代表著它的主人倒在了地上,需要你的幫助。」
這條微博下,有很多人對服務犬有疑惑,所以特意做了這個普及,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
服務犬的定義是,經過單獨訓練,能夠幫助特定人群的工作犬種。
他們不是寵物,也不是所有的狗都能成為服務犬,他們是主人的眼睛、耳朵,是主人的隨身助手或醫生。
它們給了那些本來無法自理的人們極大的方便,甚至讓他們能夠如同身體健康的人們一樣自如出行。
說到服務犬,可能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導盲犬。
但其實,服務犬能幫助的,遠遠不止盲人。
現在的服務犬中,除了導盲犬外,在國外比較普及的還有
導聾犬:代替主人的耳朵,在有門鈴、鬧鈴、電話、警報,或是有人喊主人的名字時及時給主人提示。
助殘犬:幫助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拿取物品、開關門燈、向他人求救、甚至會推輪椅。
預警犬:它們經過專門訓練,能提前判斷主人的癲癇、糖尿病甚至過敏等情況,進行預警。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情感治療犬,在某些定義中也算作服務犬。
它們可以幫助自閉症患者與外界溝通,幫助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人們正常生活,有著特殊的安mai慰meng技巧,幫助需要的人們。
每隻服務犬都有特製的制服。
在它們沒有穿上制服的時候,服務犬如同每一隻小狗一樣,歡快玩耍,沒有任何不同。
但一旦它們穿上制服,就立刻進入了工作狀態,履行自己的職責。
在服務犬正常工作期間,作為路人,
我們需要做到的是不餵食、撫摸、呼喚,不要以任何方式故意吸引服務犬的注意力,防止他們分心造成危險。
另外,在前一條微博提到的服務犬求助情況。
大多數服務犬都是溫順聰明、服從性較高的純種拉布拉多、金毛獵犬等,不會有田園狗(沒有說田園犬不好的意思)。
它們一般會輕輕拉你褲腿、拱你的腳,或者在你面前叫示意,走兩步一回頭確保你跟上,不會太過莽撞。
還有,無論國內外,所有服務犬的制服上會有大字標明「服務犬」的身份,絕對會讓你第一眼看到。
訓練一隻服務犬,可能需要很專業的人士、很長的時間。
它們必須是特定的品種,而且要從很小的時候,就送到訓練基地精心挑選的寄養家庭。
這些寄養家庭會讓服務犬在幼年時期就習慣與人相處,習慣這個社會,知道各種基礎原則。
在這一年中,它們要熟悉人類社會,也要每周都回到訓練基地,學習最基本的口令、手勢。
而在一年後,它們就要告別溫馨的寄養家庭,告別童年,走入學校。
它們在學校中需要根據崗位的不同,學會各種不同的技能。
訓練如何開關門,如何開關燈
學會照顧人
它們要學會保持專注,在工作期間,就算有美食、玩具,甚至勾引人的小松鼠小貓咪,也不能分心。
它們要收起身為狗狗的天性,成為一個在崗在職的優秀員工。
訓練一隻服務犬,最低可能需要十萬,甚至幾十萬的資金。
這樣的付出,能夠幫助一個需要幫助的殘障人士自由出行,給予無限方便。
一般來說,領養服務犬需要很嚴格的手續,但卻不需要殘障人士自己負擔全部訓練資金,而是由社會慈善、訓練基地和政府資助共同承擔。
但……
在國內,這樣的服務犬卻並沒有普及。
在國外較為普及的服務犬訓練犬基地,國內屈指可數,運營也都岌岌可危。
(圖源:廣州日報)
很多服務犬,在幼年時期,很難找到合適的寄養家庭。
而在訓練時期,也常常會面臨資金不夠的窘境。
(圖源:大連導盲犬基地)
即使一隻服務犬出門,也經常會有人意識不到,
這隻狗狗和其他狗狗不一樣,它們是工作犬,而不是寵物。
它們也許會被路人圍觀逗弄,甚至被拒絕進入公共場合。
甚至,很多國內需要服務犬幫助的人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意識。
因為國內服務犬的匱乏,很多人根本沒有提交過申請,也沒有想過擁有一隻服務犬。
也許國內想要像歐美一樣,讓服務犬更加普及,進入人們的生活,還需要很長的路。
但至少,更多的人知道它們,了解它們的作用,
也許就能有更多的資金,更多的志願者,更合適的寄養家庭。
希望一切都會慢慢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