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考話題牽動著每一位家長的敏感的神經,當大家還在為江蘇省「最慘高考狀元」白湘菱無緣清華北大等眾多知名985高校而打抱不平時,一個土生土長的福建女孩鄭楒婷由於是阿根廷國籍被北京大學法學院預錄取的新聞,炸了!
一邊是全省高考狀元,一邊是小縣城的外籍生,北京大學選擇了後者。寒窗苦讀十年,難道真的不如一紙國籍?鄭楒婷是如何輕易被北大錄取的?是否合法合規?一時間,爭議不斷。
01
福建女孩改個國籍上北大
8月5日,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教育局官方微信公眾號和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公眾號分別放出消息,稱黃如論中學鄭楒婷(2002年9月2日出生,現居住在連江縣敖江鎮)同學通過2020年北京大學外國留學生本科生入學考試、面試,預錄取北京大學法學院。
據了解,該生為黃如論中學創辦18年來第一位考上「清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學生。這本來是一個喜報,可重點是,這個被北大錄取的鄭楒婷是個外國人!
雖然鄭楒婷從小就在連江縣上學,小學就讀於連江縣教師進修學校第二附屬小學,初中就讀於連江啟明中學,高中就讀於連江黃如論中學。
但鄭楒婷的父母以前在海外工作,她也入了阿根廷國籍。正是因為外籍的身份,讓這份喜報飽受爭議。一直都在國內接受教育,最後以阿根廷國籍申請清華、北大,享受外國留學生競爭小、考題簡單,甚至免試錄取的優勢,這種操作雖然不合理,但完全合法合規。
01
「鄭楒婷」們為何能輕易被名校錄取?
其實,像鄭楒婷這樣的外籍學生有很多。
曾經的人大附中國際班也是創造了高考的奇蹟,全班35名留學生,32人考入清華北大,3人考入人大,名校錄取率100%。這35個留學生的國籍,亂七八糟十幾個國家,但是一水的都是中國面孔。在國際班,說著全球通用的漢語溝通無障礙。
參加清華、北大等國內名校的外籍學生本科入學考試的難度,要比高考低很多,尤其是對移民國外的中國學生而言!
況且,今年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在內的各大高校,都取消了2020年外籍生入學考試,改為面試審核。
一般來說,各大高校都有留學生申請的官方通道,具體要求因校而異。以清華大學為例,滿足以下條件的外籍學生,就可以申請入讀清華大學:
相比國內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鄭楒婷等外籍生入讀國內名校的概率幾乎是100%!
並且,不僅錄取門檻低,外籍生還能享受更好的學費減免、獎學金、住宿等待遇,還可以申請政府獎學金。
02
被名校錄取,合法合規嗎?
很多網友對鄭楒婷被北京大學錄取有爭議,認為不合規,依據是:根據教育部的新規,鄭楒婷的情況並不符合在國外居住的規定,不符合外籍生的入學條件。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確實發布了關於國際留學生的新規。
沒錯,按照新規,鄭楒婷是不符合「最近4年(截至入學年度的4月30日前)之內有在外國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這一條規定的,但請注意,新規是2021年1月1日起實行,也就是說,今年北大錄取鄭楒婷的操作是完全符合規定的。
只是以後再想通過這種更換國籍的方式申請清華、北大等國內名校,門檻更高了,除了要求有外國國籍,還有國外實際居住等要求。
即便如此,這種高考移民的現象以後也仍然會存在,高考競爭實在太激烈了,為了孩子能考上名校,有一個更光明的前途,家長們就算是拼盡全力,也在所不惜。
試想,如果中國學生跟外國學生能夠公平競爭,誰又願意費盡周折,捨棄自己的國籍呢?
其實,除了更換國籍這種更為「慘烈」的方式,更多的家長選擇保留國籍,取得其他國家的永居身份,進而讓孩子避開高考獨木橋,參加華僑生聯考。
相對於高考,華僑生聯考不僅難度低、錄取分數低,而且報考人數少,競爭非常小,錄取率基本能達到90%以上!985、211名校任你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