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郭新生、徐翠平報導:2018年,信豐縣西牛鎮中心小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積極推進教育創新,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在工作中大力弘揚「敢突破、善堅守、整綱紀、求勝利」的信豐革命精神,科學管理創教育品牌,更新理念建和諧美麗校園。學校圍繞學校安全保穩定、教育質量樹品牌、教師素質大提升、素質教育創特色、教育科研上水平、校園建設有亮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項工作都有起色。
辦學思想端正,辦學目標明確,辦學思路清晰
學校在深入一線調研後提煉出了適合學校發展的教育理念,明確了辦學目標,理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學校的辦學理念是:讓生命幸福成長。讓生命幸福成長,是學校基於現實對教育的追尋與領悟,是對教育的本質的理解與追求。第一,教育要激揚學生生命,讓學生幸福成長。讓學生的遠大理想在校園孕育,高尚的情操在校園萌生,良好的習慣在校園養成,學校要為學生的終生幸福奠基。第二,教師的幸福源自對教育的熱愛,學校要讓教師幸福成長。讓教師的職業幸福在學校奠基,在學校營建,在學校完善,實現生命的價值。第三,師生生命的幸福成長,讓學校充滿生命活力。學校健康可持續發展,學校成為師生幸福的家園。學校的辦學目標及願景是:辦高水平、有特色的學校。高水平指學校管理水平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高、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水平高,有特色指結合校情在足球、籃球、田徑等體育工作,少年宮社團活動、學校牛文化建設、德育工作等方面創特色。學校的辦學思路是:文化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特色優校。
以「牛文化」凝聚學校精氣神,引領學校自主發展
學校根據地名緣由,校園文化突出「牛」字,數十年前就確立了以「牛文化」來引領學校發展的指導思想。「勤懇奉獻、腳踏實地、堅韌不拔、敢於拼搏、開拓進取」的牛精神影響著西牛中心小學一代又一代學子。近年來,學校緊跟新時代步伐,校園文化主題確定為「中國夢牛精神」。我們從內心深處追逐「中國夢」。實現中國夢需要牛精神,2017年9月以來,學校深化「牛精神」,彰顯「牛品質」,培育「牛文化」,在師生中大力塑造勤學「春耕牛」、實踐「拓荒牛」、健體「奮蹄牛」、奉獻「孺子牛」的「牛人」形象。在「牛文化」的引領下,西牛中心小學呈現出「領導班子——不待揚鞭自奮蹄、教師團隊——俯首甘為孺子牛、莘莘學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良好發展態勢,師生走上了一條自覺工作、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高速路。全體師生在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環境中,感受「牛文化」的氛圍,接受「牛品質」的薰陶,踐行著「牛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抓住「人」這個關鍵因素,全方面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學校狠抓了「學校班子和村小校長隊伍」這個關鍵少數。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學校高度重視學校班子建設,加強學校班子建設是學校行政會的首項議程,班子成員經常圍繞一個主題(如敢於在老師面前喊出向我看齊,嚴格要求自己、學會關心老師,提高工作執行力等)進行學習,要求學校領導牢記「講政治、樹正氣、有思想、敢擔當、重落實」的行為準則,要求班子做到四個注重(注重團結協作、注重嚴於律己、注重加強學習、注重創新進取)。在村小校長隊伍建設上,學校強化了考核,要求村小校長當好表率、工作勤勉、嚴以律己、善待師生,做到四個帶頭(帶頭遵守學校制度、帶頭抓好教學、帶頭幹好本職工作、帶頭勤懇奉獻)。
學校發揮黨員教師和先進典型的帶頭、引領作用。黨員教師身上有兩個光榮的身份,一個是黨員,一個是教師,作為黨員就要牢記入黨誓言,作為教師就要盡到教書育人的責任。在黨員教師的帶動下,學校肯做事、能做事、會做事的老師會越來越多。結合第教師節慶祝表彰活動,評選了一批縣鎮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樹立先進典型,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增強教師的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奉獻意識、合作意識、質量意識,提升教師的職業自豪感、幸福感。
學校要求每個老師都要努力做到「改變自己,影響別人」。每位老師都要發揚自身優點,克服自身缺點,注意自身的言行,不說牢騷怪話、潑冷水的壞話,做最好的自己,用自己身上的正能量影響學校同事,讓正能量在學校產生強大的磁場。要求老師要善待工作,努力在工作中幹出成績,通過工作來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做一個讓組織放心、領導賞識、同事佩服、學生尊重、社會讚譽的好老師。
學校實施人文關懷,用活動增強團隊凝聚力。一是開展了送溫暖活動(如教師節慰問、勵耕計劃慰問、平時對患重大疾病和生活重大挫折困難教師的慰問),讓老師感受到集體的關愛;二是開展退休老教師歡送活動和教師生日送祝福、送蛋糕活動,讓老師感受到家的溫馨。三是組織了開展了有益的團隊活動,如重陽節老教師登山、黨員赴基地接受紅色革命傳統教育,這些活動為老師釋放了工作壓力,增強了工作的向心力、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