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我們的一生都用來告別媽媽給予的一切。從精心呵護的孕育、呱呱墜地,到蹣跚走路,0到2歲,媽媽用1000天的愛饋贈我們的一生。今天我們就跟著奶粉智庫一起來看看媽媽在生命1000天初期的生活吧~
妊娠期是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生命早期1000天機遇窗口期」的起始階段,這個階段中孕產婦的健康狀態對母子雙方的近期和遠期健康都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從國內現狀來看,也是從這個階段,家庭開始非常注重孕產婦的身體狀況,但是如何做到正確的孕期保健呢?下面我們就從孕期的膳食、運動、母乳餵養準備等方面進行講解,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妊娠期寶寶在媽媽的肚子中發育,根據孕早期到孕中晚期嬰兒的生長發育逐漸加速,母體的生殖器官發育也相應加快,在這期間應合理增加孕婦食物的攝入量,做好營養均衡的膳食。在無科學的膳食指導情況下,孕產婦對於營養物質的攝入往往存在偏食、多食等情況,導致胎兒生長發育受限或者巨大胎兒的發生,母體對於蛋白質以及糖類的攝入明顯增加,導致巨大胎兒的發生率接近於10%,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剖宮產率以及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
孕期膳食營養指導能顯著地改善孕期膳食的合理性,減少孕期、分娩期的併發症,提高新生兒的出生質量,如何做好孕期營養與膳食呢?我們來看以下幾點:
孕期葉酸的需要量增加,葉酸對細胞增殖、組織生長分化和機體發育起著重要作用。孕早期的葉酸缺乏可引起死胎、流產或胎兒腦和神經管發育畸形,孕中後期葉酸缺乏會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導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葉酸的缺乏與很多不良妊娠結果的發生密切相關,因此,在孕期時要注意葉酸的補充。
孕期葉酸的攝入量應達到每天0.60mg膳食葉酸當量,除常吃含葉酸豐富的食物外,還應補充葉酸0.40mgDFE/d。富含葉酸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豆類、蛋類、酵母、綠葉蔬菜、水果及堅果。
隨著妊娠的進展,孕婦血容量和紅細胞數量逐漸增加,胎兒、胎盤組織的生長均額外需要鐵,孕期膳食鐵攝入不足容易導致孕婦及嬰兒發生缺鐵性貧血或鐵缺乏,對母體和胎兒的健康均會產生許多不良影響,比如孕產婦抵抗力下降、孕產婦身體虛弱、產後大出血等。
整個孕期約額外需要鐵600~800mg,孕中晚期婦女應適當增加鐵的攝入量,孕中期和孕晚期鐵的推薦攝入量為24mg/d和29mg/d。孕中晚期每天增加20~50g紅肉可提供1~2.5mg鐵,每周攝入1~2次動物血和肝臟,每次20~50g,可提供7~15mg鐵,基本可以滿足孕期增加的鐵營養需求。
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而甲狀腺素對調節新陳代謝、促進蛋白質合成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孕產婦在孕期新陳代謝增強,甲狀腺素合成增加,對碘的需要量顯著增加。孕期碘缺乏,輕者導致胎兒大腦發育落後、智力低下、反應遲鈍;嚴重者導致先天性克汀病。此外還會引起其他如早產、流產等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增加。
由於多數食物中缺乏碘,加碘鹽能確保有規律地攝入碘,孕期碘的推薦攝入量為230μg/d。孕媽除了每日食用加碘鹽6g,還需要常吃富含碘的海產食品。海帶(鮮,100g)、紫菜(幹,2.5g)、裙帶菜(幹,0.7g)、貝類(30g)、海魚(40g)可分別提高碘110μg。
孕中期開始,胎兒的生長速度加快,孕產婦應在孕前膳食的基礎上,增加奶類200g/d,孕中期增加動物性食物(魚、禽、蛋、瘦肉)50g/d,孕晚期需再增加75g/d(合計增加125g/d),以滿足對優質蛋白、維生素A、鈣等營養素和能量的需求。
(圖片來源於網絡)
(1)孕早期無明顯早孕反應者繼續保持孕前平衡膳食:孕早期嬰兒生長相對緩慢,所需能量和營養素並無明顯增加,無明顯早孕反應的孕婦應繼續保持孕前平衡膳食,無須額外增加食物攝入量,避免使孕早期體重增長過多。
(2)早孕反應明顯者不必過分強調平衡膳食:早孕反應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不必焦慮,保持愉快穩定的情緒,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合理搭配,有助於緩解和減輕症狀。早孕反應明顯時,不必過分強調平衡膳食,也無須強迫進食,可根據個人飲食嗜好和口味選用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
(3)孕吐嚴重影響進食時:為保證腦組織對葡萄糖的需要,預防酮症酸中毒對嬰兒的危害,每天必須攝取至少130g碳水化合物。首選富含碳水化合物且易消化的糧穀類食物,如米、面、烤麵包、烤饅頭片、餅乾等。進食困難或孕吐嚴重者應尋求醫師幫助,考慮通過靜脈輸注葡萄糖的方式補充必要量的碳水化合物。
(圖片來源於網絡)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加之一些居民對圍產保健還存在一些誤區,大部分人們認為懷孕後就要補,「一個人吃,兩個人長」,且活動越少越安全。使孕婦孕期營養過剩和運動不足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導致孕期體重增長、過度肥胖,妊娠期、分娩期併發症增多,剖宮產率也隨之增加,對母嬰健康均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對孕婦孕期進行體重管理,有效地控制孕期體重增長速度,有利於降低妊娠合併症發生率,增加陰道順產成功率。
參考2009年美國醫學研究所新修訂的孕期增重指南:體質量正常、超重以及肥胖的孕婦孕期增重的適宜範圍分別為11.5~16.0、7.0~11.5和5.0~9.0kg。不同孕前體重指數婦女孕期體重總增重的適宜範圍及孕中晚期每周的增重速率參考值見下表。
研究發現,孕期運動及體質量控制不僅有助於加快產婦的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改善產婦的心肺功能,同時能夠有效鬆弛產婦的軟產道及骨盆內肌肉,有助於胎兒順利娩出,從而提升自然分娩率,但所有孕婦運動前需徵詢醫師意見以排除運動禁忌證,並按照醫師推薦的孕期運動形式、時間和強度實施。
若出現以下症狀或體徵,如運動期間陰道流血、羊膜破裂、持續性疼痛或疲勞、勞力性呼吸困難、眩暈、胸痛、頭痛、下肢疼痛或水腫、胎動減少,運動後出現持續30min以上的規律宮縮, 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儘快就診。
菸酒無疑對嬰兒生長發育是極具毒害作用的,容易引起流產、早產和胎兒畸形。因此,有吸菸飲酒習慣的婦女必須戒菸禁酒,遠離吸菸環境,避免二手菸。
母乳是嬰兒最佳的天然食物, 含有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 可保證嬰兒正常、健康發育。2000年, WHO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倡導, 出生後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為嬰兒生長發育的最佳餵養方式。母乳餵養對母嬰健康、家庭和社會都具有深遠意義,所以孕媽在孕期應保持積極的態度,做好乳房的護理,學習母乳餵養的方法和技巧,有利於產後儘早開奶和順利哺乳,大大提高母乳哺養的成功率。
(圖片來源於網絡)
懷孕是一個艱辛而又幸福的過程,健康向上、愉快樂觀的情緒會增加血液中有利於健康發育的化學成分,使胎兒發育的更好,分娩時也更為順利,反之,不良的情緒也會帶給嬰兒不良的影響。孕產婦在孕期可謂是萬眾期待,備受呵護,同樣,也會遇到困難和苦惱,這時可以多與家人和朋友溝通獲得必要的幫助和支持,家人也應多給孕婦一些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向專業人員諮詢等均有助於釋放壓力、愉悅心情。孕育寶寶是一個神聖的過程,寶媽們應好好做好孕期保健,忘掉煩惱,無憂無慮的盡情享受孕育新生命的快樂!
參考資料:
1、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中國婦幼人群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2、姜莉莉, 田芹. &34; 中國保健營養第27卷.16(2017)
3、張旭,朱雯,沈方方,章愛蓮,馬秀珍,滕懿群.孕前體質指數和孕期增重對新生兒代謝特徵的影響[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誌,2020,30(07):570-573.
4、張若冰,楊琳,郭妍芬.孕期運動、體質量控制對促進自然分娩的作用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16)
吳偉珍,梁麗霞,何青,謝玉珍,鄧燕紅,李映桃.孕期運動的研究進展[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誌(電子版),2014,10(06):811-815.
5、侯愛軍,王麗萍,趙豔敏,李桂豔.孕期膳食營養指導對母嬰健康及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誌,2016,17(03).
6、鄭曉龍,章瑤,徐鑫芬.泌乳啟動延遲影響因素及其幹預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誌,2014,49(03):34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