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著作權法》修改、媒體融合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11月熱點搶鮮看!

2021-02-14 田心考研

十一月

國內購物狂歡

國外關注大選

熱鬧都是他們的

考研er只有

學習 學習 還是學習.

新一期的熱點出爐啦

快來看看吧

-

社會熱點

美國大選

雙十一

-

行業熱點

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

公開徵求意見

時事新聞的著作權明確

媒體融合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

當地11月3日,美國大選投票日開啟。11月7日,美聯社報導預測拜登獲得2020年總統大選勝利,隨後全美各大媒體跟進,拜登當選新一任美國總統。隨後,拜登在twitter上更改了認證。

然而,川普不是很想承認這個預測結果,要求停止檢票、發起訴訟稱選票欺詐、連發推文說選舉存在舞弊等行為也是讓大家著實震驚。

據多家美媒13日統計,全美所有州的選舉人票歸屬已確定,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232張選舉票。

田心說

對於美國大選事件,背後存在很多考點,我們可以從狂歡理論、後真相、數據新聞、政治傳播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

首先,狂歡理論。巴赫金認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在階級社會中,過著兩種生活,一種是日常的生活,一種是狂歡式的生活,而這兩種不同的生活必然產生兩種不同的世界感受。在此次大選中,微博上各種關於兩位候選人的段子和表情包頻出,人人都成了網絡狂歡的參與者,網友們過著一種巴赫金口中的狂歡的生活。

其次,後真相。2016年,《牛津英語詞典》把「後真相」(post-truth)選為「年度詞彙」,並將其定義為「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較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輿論的情況」。自2016年川普當選之後,頻繁藉助社交媒體發送信息,引導輿論,加之新技術助推,加劇了後真相語境的塑造。這次大選中,被商業邏輯主宰的社交媒體界面依舊充斥著謊言與假新聞,其次,社交媒體軀體上缺少社會責任的基因,在虛擬公共空間,各路人馬為換取點擊率不斷降低底線,發布「你想知道」的內容來迎合原有觀點、加強偏見,導向極化社會,由此導致的社會異化程度也令人驚訝。

                 

再次,數據新聞。這次美國大選,財新網與Fox News藉助可視化手段對選前民調數據進行整理為網友提供更清晰的解讀。大家可以把這兩家的可視化報導作為數據新聞的案例進行積累哦~

最後,政治傳播。政治傳播是指存在於政治行為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以達到特定的目的和取得特定效果為價值取向的、以符號和媒介為途徑的使政治信息得以流動的過程。在美國大選中,兩位候選人會通過辯論來爭取當選總統的機會,辯論的話題也事關美國經濟、政治。在塑造自身形象的同時,將國民關心的問題傳播出去。

除此之外,同學們還可以從假新聞、事實核查、個性化推薦等角度進行分析哦~除此之外,同學們還可以從假新聞、事實核查、個性化推薦等角度進行分析哦。在傳播學經典研究當中,《人民的選擇》、沉默的螺旋、議程設置、傳播技巧...等也值得被關注。

雙十一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是指每年11月11日的網絡促銷日,源於淘寶商城(天貓)2009年11月11日舉辦的網絡促銷活動。2020年11月1日至11日,2020天貓雙11訂單創建峰值達58.3萬筆/秒。11月1日至11日0點30分,2020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實時成交額突破3723億。

田心說

關於雙十一,大家可以了解以下知識點:

首先,雙十一網購熱現象出現的原因。網際網路技術不斷發展,大眾網購消費習慣不斷被培養等社會環境因素是其原因之一;從眾及認同心理(人們希望被同一階層成員接受的心理)等心理因素也促成了雙十一的網購熱;此外,還和商家的各種營銷密不可分。

其次,雙十一的消費心理。商家不僅抓住了受眾的從眾心理,還滿足了消費者追求高性價比的「求實」心理。此外,每個人都有購物慾望,用戶在參與雙十一購物時,還渴望享受「雙十一」購物快樂的狂歡氛圍。

再次,大家還可以用一些經典的理論對其進行分析。使用與滿足、傳播的儀式觀、消費社會等。

最後,雙十一的營銷策略。不管是頭部主播進行直播帶貨,還是聯合各大衛視打造的「雙十一晚會」,以及社群營銷、病毒式營銷的巧妙使用,都促進了雙十一購物的持續火熱。

延伸閱讀:

「雙十一」買了什麼?小田心吧裝滿知識的購物車給你整理好了!

01

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

公開徵求意見

11月13日,國家網信辦發布了《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具體內容請掃二維碼閱讀:

田心說

意見稿指出,從事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應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正確導向,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網絡生態

意見稿還對直播營銷平臺、直播間運營者和直播營銷人員、監督管理等提出了具體要求。

此意見稿雖未正式實施,但也體現了國家對直播電商這種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視和推動。

大家可以在回答直播營銷相關題目,尤其是亂象的對策建議時進行適當引用。如「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這對網際網路直播營銷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有正向意義。」此外,意見稿的具體內容也可以當做問題改進措施放在合適地地方進行引用哦。

據人民日報報導,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這是這部重要的智慧財產權法律時隔10年的一次重要修訂。修改後,原法中「時事新聞」不適用《著作權法》,改為「單純事實消息」不適用。新法明確了新聞報導的著作權保護、適用原則,「時事新聞有版權」終於在法律上得到了明確。

這次《著作權法》明確了新聞報導有著作權,只有「單純事實消息」不適用。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第一,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佔權。智慧財產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形財產或者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新聞報導凝結著記者的專業知識、人脈積澱以及創新勞動,新聞採寫的過程當中已然產生了智慧財產權,理應受到保護。

第二,新聞法律法規。我國堅持依法治國。國家制定和頒布一系列適用於各種新聞傳播媒介(包括報紙、刊物、廣播、電視、新聞電影等)的有關新聞採集、傳播、出版、交流的法令規章作為新聞媒體行業的遵循。本次著作權法的修訂,也是在自媒體興起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做大、做強新型主流媒體的制度保證。

第三,時事新聞與單純事實消息。本次修訂改「時事新聞」不適用《著作權法》為「單純事實消息」不適用,一是因為時事新聞報導應該受到保護(上述第一點已論述),二是因為「純消息類新聞」往往只有基本的5W要素,並不包括作者的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如果對純消息進行著作權保護,就會嚴重影響公眾的知情權,所以可以不適用於《著作權法》。

另外,此次《著作權法》修改也可以作為媒介批評練習材料使用。

延伸閱讀:

新媒體藍皮書帶讀14|新媒體「版權保護」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明確提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

關於該事件,我們可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分析:

第一,媒體融合。媒體融合是資訊時代背景下一種媒介發展的理念,是在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的基礎上的傳統媒體的有機整合。媒體融合從2014年上升為國家戰略開始一直備受關注。在中央和國家層面的不斷推動下,我國媒體融合發展進入到了新階段。此次發展規劃表明其在未來仍然是學界業界關注的熱點,也是考試的重要考點。

第二,全媒體傳播。全媒體是人類現在掌握的信息流手段的最大化的集成者,它體現的不是「跨媒體」時代的媒體間的簡單連接,而是全方位融合。全媒體並不排斥傳統媒體的單一表現形式,而且在整合運用各媒體表現形式的同時仍然很看重傳統媒體的單一表現形式,並視單一形式為全媒體中「全」的重要組成。它在傳媒市場領域裡的整體表現為大而全,而針對受眾個體則表現為超細分服務。在理解了全媒體的核心之後,大家在答題過程中可以多使用「全媒體傳播」這個詞。

第三,新型主流媒體。新型主流媒體是新媒體與主流媒體融合後的產物,是憑藉內容優勢、資源優勢與品牌優勢,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新舊媒體一體化發展, 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形成具有強大傳播力、 影響力、引導力、公信力的全媒體。新型主流媒體打破了傳統媒介之間的壁壘,消融了媒體介質之間以及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邊界,使得媒體個性化更突出,受眾更廣泛,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

第四,縣級融媒體。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要求把融媒體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結合,促進媒體功能與智慧政務的融合,要求延伸媒體服務範疇,由提供媒體信息產品逐步轉變為綜合信息服務,打通宣傳思想工作「最後一公裡」。

延伸閱讀:

史上最全「媒體融合」專題筆記送給你!中央廚房、縣級融媒體...都有!

主流媒體到底指什麼?什麼優勢新型主流媒體?今年大概率會考哦!

田心說

此次熱點中行業熱點較多,需要大家深刻理解,善於分析和使用。另外,你對上述熱點有哪些不一樣的看法,或者還有哪些熱點是你想要進一步了解的,歡迎在文末給小田心留言哦~快來和小田心一起討論吧!

-

聯繫我們

立足川大 輻射西南

專注於新聞傳播類考研

歡迎加入全新Q群交流

21級\20年底初試

川大2021級:970443302(20年底初試)

西政2021級:861136765(20年底初試)

成理2021級:964351786(20年底初試)

川社科院2021級:1103092753(20年底初試)

22級\21年底初試

川大2022級:808756384(21年底初試)

西政2022級:1057443902(21年底初試)

成理2022級:845184616(21年底初試)

川社科院2022級:1080480439(21年底初試)

相關焦點

  • 評論精選10|從著作權法修改看新聞版權保護
    從今天起,諾二帶你一起,復盤20個熱點新聞事件,同時通過一個事件以舉一反三積累立意和論據,以便在考場上能夠文思泉湧,下筆千言。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自明年6月1日起施行。修改後的著作權法完善了網絡空間著作權保護的有關規定,大幅提高侵權法定賠償額上限和明確懲罰性賠償原則。
  • 著作權法修改 時事新聞作品納入著作權法保護
    時事新聞作品納入著作權法保護著作權法修改,明年6月1日起施行;大幅提高侵權法定賠償額上限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自明年6月1日起施行。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表示,著作權法對此作出修改,將納入合理使用範疇的「時事新聞」修改為「單純事實消息」,說明時事新聞只要能夠構成著作權意義上的「作品」,將受著作權法保護。「以前對於時事新聞作品的著作權是有爭議的,有些網絡平臺把傳統媒體報導拿過來,認為可以不用徵得許可就合理使用,而且不支付報酬。這次從立法環節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將有利於加強對新聞作品版權的保護。」
  • 破題「十四五」| 老百姓建議何以寫入黨中央文件?
    破題「十四五」| 老百姓建議何以寫入黨中央文件? 央視網消息:「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意義重大。
  • 著作權法修改的內容
    由於關於這些受保護客體的具體含義的著作權法《實施細則》尚未出臺,筆者還無法對這些客體涉及的制度作出評價和說明,但在此希望與讀者共同關注一下美國版權法關於受保護作品的規則。美國現行版權法第102條規定,(a)本法規定的版權保護及於固定在任何有形表現介質上的原創作品,不論這種介質是已知的或者是未來開發的,只要原創作品能夠直接或者藉助某種機器或設備的輔助而從中被感知、重製或者以其他方式傳送。
  • 著作權法修改大家談丨從行政執法視角看著作權法修改
    >  最新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下稱二次審議稿)將現行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修改為第五十三條對比修改前後的法條內容,可以看到立法精神和法律制度的設計均有實質性變更,在著作權行政部門的行政責任、懲戒手段、處罰力度等方面也有重大變化。不過筆者認為,若上述修改後的條款通過實施,可能會出現處罰裁量不當、有違「過罰相當」原則等問題,需要引起注意。
  • 陝西「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
    近日,許多省份陸續公布了省級層面的「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建議)。其中,陝西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將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而中部省份湖北也明確,「十四五」期間要初步建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濟南提出要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四川和重慶也均把「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寫入其中……一場關於「科創中心」的競備賽發力在即。
  • 大慶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系列解讀(七)新畫卷:鄉村振興接力來
    大慶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系列解讀(七)新畫卷:鄉村振興接力來 2020-12-11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著作權法》修正案或將年底問世 專家解讀修法熱點
    導讀自1990年9月,新中國首部著作權法正式頒布至今,30年來我國著作權法律制度不斷發展完善,推動經濟社會進步,促進文化藝術科學繁榮,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隨著時代發展與科技進步,現行著作權法的局限性日益凸顯。8月17日,中國人大網公布《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後稱「草案二審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標誌著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進入關鍵階段。
  • 著作權法修改 明年6月1日起施行
    ……創作者的這些顧慮,新修改的著作權法作出了明確回應。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自明年6月1日起施行。修改後的著作權法完善了網絡空間著作權保護的有關規定,特別是大幅提高侵權法定賠償額上限和明確懲罰性賠償原則等,為創作者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進一步「撐腰」。著作權維權「得不償失」,是當前著作權保護的一大難點。
  • 合肥蜀山區:七旬老人精心撰寫「十四五」規劃建議
    11月26日下午,距離「我為蜀山『十四五』獻一策——尋找『金點子』活動」徵集截止時間僅剩幾個小時,家住合肥市蜀山區合輕家園小區的居民李家洪冒雨來到蜀山區政府辦公樓,將自己手寫的4條「十四五」規劃建議親手交到蜀山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手中,讓在場工作人員感受到了群眾對蜀山發展的關心和支持。
  • 景俊海就省委對吉林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作說明
    今年以來,我多次深入農村、社區、企業等基層一線調研,認真聽取專家學者、基層幹部、人民群眾意見,主持召開了3次省「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組織省直各部門深入研究我省產業體系構建等重大問題,同步制定「十四五」規劃綱要及相關專項規劃。韓俊同志履新伊始,就對規劃建議稿進行認真審閱修改,並對起草組進行了具體指導。
  • 貴州「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公布
    4月22日,省委發出《關於對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研究「十四五」規劃建議徵求意見的通知》《關於做好制定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建議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在全省範圍內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建議稿起草工作正式啟動。
  • 《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正案或將年底問世 專家解讀修法熱點
    但隨著時代發展與科技進步,現行著作權法的局限性日益凸顯。8月17日,中國人大網公布《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後稱「草案二審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標誌著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進入關鍵階段。
  • 巴中召開「十四五」規劃建議和規劃綱要編制起草工作專題會
    11月10日,市委書記羅增斌主持召開巴中市「十四五」規劃建議和規劃綱要編制起草工作專題會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深刻把握「十四五」時期發展形勢、機遇挑戰,認真分析巴中發展歷史方位、階段特徵,堅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高質量編制我市「十四五」規劃。
  • 「擴大節假日消費」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 假日經濟效應顯現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一起點燃節假日消費熱情(邁入「十四五」·聚焦消費新亮點③)元旦小長假,全國各地景區遊人如織。圖為1月2日,遊客在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巴爾斯雪山生態旅遊景區遊覽觀光。   楊永偉攝(人民視覺)1月3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洛舍鎮魚菜共生植物夢工廠,遊客正在採摘新鮮的小番茄。
  • 「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徵集意見
    ■ 本報記者 王勇  10月20日,民政部辦公廳發布公告,邀請社會各界就「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提出意見和建議。  作為慈善事業、社會組織、社會工作等領域的主管部門,「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的制定,無疑對這些領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十四五期間慈善事業、社會組織、社會工作等領域的發展目標和具體工作會有哪些呢?對比《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十三五規劃),期待大家提出相應的建議。
  • 專家:《著作權法》修訂為媒體和權利人維權「撐腰」
    《著作權法》修訂為媒體和權利人維權「撐腰」觀察家新《著作權法》將現行法中不受保護的「時事新聞」限縮為「單純事實消息」,將對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和媒體深度融合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11月11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下稱「新《著作權法》」)正式發布,並將於明年6月1日起實施。針對當下社會中新技術發展反映出來的新問題,長期困擾媒體和權利人的取證難、維權難、維權成本高、侵權賠償低等問題,新《著作權法》進行了一些新設計。近年來,短視頻迅猛發展,但對其是否屬於現行著作權法的保護範疇,社會各界爭論不已。
  • 市委召開多場座談會就廈門「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翁華鴻) 12月16日-18日,根據市委統一安排,市委領導陳秋雄、陳瀋陽
  • 也談新修改《著作權法》「合理使用」條款的適用
    在前述2017年發表的文章中,筆者就已經指出過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的這個缺陷,並提出過這樣的建議:首先,立法應該用儘量確定的規則將合理使用的範圍明晰起來——就像德國法一樣,盡力減少法院在適用這些合理使用規則時進行自由裁量的空間,使得法律適用更加明確和簡單,也有利於公眾更加清楚地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合法。
  • 2016:社交媒體如何改變美國大選
    這個錯誤不會犯第二次——2015年4月,沒有媒體的聚光燈和歡呼的觀眾,希拉蕊用一條15個單詞的推特信息和一段2分多鐘的視頻宣布參加2016年總統大選。截至4月26日,共和黨熱門候選人川普在Facebook和Twitter分別有715萬和777萬粉絲,民主黨候選人伯尼·桑德斯在兩個平臺的粉絲數也達385萬和190萬。  社交媒體管理公司SocialFlow的數據顯示,在去年3月到今年3月的12個月期間,川普一共在社交媒體發布了44457個帖子,而美國人用於閱讀、回復和傳播這些帖子的時間總計達12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