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蕉我們很熟悉,可要說到香蕉的各種病蟲害你又了解多少呢?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香蕉葉斑病的發病特點以及防治措施,一起去看看吧!
我們經常說的香蕉葉斑病其實是很多種葉斑病害的統稱。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褐緣灰斑病(黃條葉斑病與黑條葉斑病)、灰紋病和煤紋病這四種病害,它們都是屬於真菌性病害。
這些病害主要會發生在中、老葉子上面,而嫩葉和心葉上面不常見。並且這些病害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在侵染的後期會出現較大面積的壞死斑,並且它們相互之間也不容易區分。
01.灰紋病
從葉片邊緣開始,開始為暗褐色,圓形或者近圓形,體積較小;接著發展為中央灰色或者灰褐色,橢圓形狀,在溼度比較大的時候背面上會有灰褐色黴狀物。到後期的時候,病斑就會沿著葉片邊緣發展成波浪環紋褐色壞死帶,並且在病健的交界處有黃色褪綠帶。
02.煤紋病
這個病害大多發生在邊緣,病斑邊緣為黑褐色,中間為灰白色,斑面上會有明顯的綸紋,溼度大的時候背面會有黑褐色黴
03.黃條葉斑病
此病害初期多發生在葉片表面,會出現較細小的黃綠色病斑,病斑與葉脈呈平行狀態,隨後會縱向擴展,並且形成黃色的條紋,水漬狀;後期會呈現出中央褐色邊緣黃色斑塊的特點。在發病嚴重的時期,葉片會大面積變黑乾枯和快速死亡。
04.黑條葉斑病
此病害初期多發生於葉片背面,會出現與葉脈平行的條形或者線形的病斑。隨後斑點擴展成較大條紋,顏色加深,暗紅色、鏽褐色、乃至黑色。嚴重時會使受害葉片造成大面積葉肉組織壞死,最後病葉迅速乾枯死亡。
黑條葉斑病與黃條葉斑病發生基本相同,都是從中下部葉片開始發生,逐漸向上蔓延。
發病特點
香蕉葉斑病是香蕉常見的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部或病殘留物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在香蕉生長季節輾轉危害,開始發生於老葉,後逐漸蔓延至上部嫩葉。
此病的發生與氣候的變化息息相關。
據研究發現從3月開始,氣候變得溫暖多陰雨而潮溼,葉斑病開始發生;6-10月是高溫多雨的季節,此時葉斑病容易多發,如遇颱風暴雨天氣,香蕉植株部分組織受傷害嚴重,再加上氣溫高、溼度大,這便有利於病菌侵染及病害暴發。
另外,施肥不當,蕉園排水不暢,田間溼度大,也容易導致香蕉葉斑病的加重。
防治措施
在高溫高溼的天氣中,葉斑病容易爆發並且不容易控制,所以這這個時候我們要採取綜合的防治措施,以此來降低葉斑病的發生。
栽培防治
做好田間衛生,及時地清理枯葉病葉;定期把樹上的老葉去掉,減少葉片的重疊,以此來增加田間的通透性,從而降低田間的溼度。
重點防治時期
香蕉抽蕾前1個月是香蕉葉斑病的重點防治適期。
化學防治
在合適的時期適當的噴施殺菌劑。
在前期預防及發病初期可用淨藍750-1000倍液+盛寧1500-2000倍液或安搏750-1000倍液;真極750-1000倍液+好克輪1500-2000倍液。田間發病嚴重時,一般用藥2-3次,真極750-1000倍液+安搏500倍液,全株均勻噴霧,重點噴發病中心部位;3天後再用茗盛600倍液+喜託1000-1500倍液進行鞏固。
溫馨提示
由於葉斑病的發病高發期是在高溫高溼時期,所以風雨季是我們防治該病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在雨季將至或者雨天間隙時選擇防治效果好、、藥效期較長且用藥量少的新型農藥進行防治。並且要注意藥劑輪換使用,以避免或延緩病害的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