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屬於木樨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幹端直,樹冠圓整,四季常青,花期濃香四溢,是我們喜愛的傳統園林花木,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桂花葉斑病是桂花葉片常見的病害之一,嚴重時期可引起早期落葉、削弱植株生長勢、影響觀賞價值,同時降低桂花產量,造成經濟損失。下面小編帶你去了解下桂花葉斑病的發生與防治。
【1】葉斑病的症狀
桂花枯斑病,又稱桂花葉斑病,是桂花的一種葉部病害。該病危害葉片,首先在桂花的葉面出現褪綠變褐的斑點,以後逐漸擴展成近圓形或多角形的病斑,桂花的病斑直徑可以達到2—4mm,在後期中央呈灰色至灰白色,邊緣紅褐色,發病重的桂花植株,桂花病葉易脫落,葉子的兩面生黑灰色的黴狀物,這是桂花葉斑病病菌的子實體。
【2】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器在病葉和病落葉上越冬,病菌生長發育的溫度範圍10~33攝氏度,最適溫度為27攝氏度左右。分生孢子借氣流和雨滴傳播。5月可見新葉發病,7~11月為病害高峰期,這段時間內雨水多或天氣高溼會促進病害加重危害,引起大量落葉,開花不正常、減產顯著。在肥料不足、樹勢衰弱或遭受凍害和機械損傷時易受病害。發病前期氣候炎熱又未及時澆水時,會加重病情。通常樹冠下部葉片比頂部受害重,老葉比新葉受害重。
【3】防治辦法
1、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掃病落葉,集中燒毀,以減少或消滅初侵染源;重病區的苗木出圃時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消毒。
2、園林技術措施:加強栽培管理,切忌土壤積水,增施腐殖質肥和鉀肥,合理密植,保持通風透光,以提高植株抗病力,控制病害的發生。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用藥。推薦使用淇林仕勳加植大壯進行噴霧防治。